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儒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组成部分,是以建构和践履人类自身生存发展的人文之道为核心内容的,是以达致“修己安人”、“内圣外王”的价值取向为其本质特征的,它对于人类文明的进步发展,不仅在古代社会曾经产生了深远广泛的历史影响,而且在现代社会依然具有其独特的价值作用。儒家“修己安人”管理思想的本质是自我管理与管理的有机结合,儒家“修己安人”管理思想中更强调的是自我管理。儒家既认识到了管理的自然性,也认识到了管理的必然性,因而它既注重自律管理行为,又注重他律管理行为。
关键词:自我管理;管理;结合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3-0139-01
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博大精深的思想内容,它是中华民族在悠久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社会实践的智慧。儒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组成部分,是以建构和践履人类自身生存发展的人文之道为核心内容的,是以达致“修己安人”、“内圣外王”的价值取向为其本质特征的,它对于人类文明的进步发展,不仅在古代社会曾经产生了深远广泛的历史影响,而且在现代社会依然具有其独特的价值作用。儒家“修己安人”管理思想对现代管理的价值,是探讨传统文化与经济发展关系的一个重要内容。儒家对于自我“修身”管理和“安人”的社会管理这两个管理行为,儒家更注重自我“修身”管理行为。因为自我“修身”管理是“安人”的社会管理的前提,只有做到了自我“修身”管理,才能实现“安人”的社会管理。管理是“修己安人”的历程。一个人要在管人之前,先把自己管好。“修己”的要旨在自觉、自律与自主。“安人”的诉求为:己安,人也安。中国的企业在构建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时,不仅要学习外国企业的先进经验,而且要充分利用儒家管理思想这一人文资源。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孔子提倡的管理四步曲。“知所以修身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修身”作为管理实践的开始,其根本的目的在于“安人”。“安人”就是满足人的精神上与物质上的需要,最终目的是为了使组织成员各得其所,各得其安,从而有利于组织目标的实现。作为企业经营者则应通过“身教”将企业文化、经营哲学传递到每个员工身上。“修身”是现代领导者素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然,儒家提倡的“修身”,就其内容上讲有着历史的局限性,从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上来说,与对现代管理者的要求相去甚远,两者虽然不可同日而语,但儒学倡导的“学而不厌”的精神仍为现代管理者所推崇。现代管理学认为领导者的素质应具备良好的政治品质、知识素养、良好的作风、健强的体魄还要有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社会活动能力等。可见“修身”的内容不可谓不博。当然具备了这些条件也不一定都能使管理获得成功,因为现代管理活动对管理者,领导者的素质要求是动态发展的。“修已安人”其本旨就是以人为中心,以人为本。而在一个企业的所有资源中,人是最宝贵、最有潜力的资源。管理者的首要任务是如何最有效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但前提必须是满足员工的精神与物质的需求,即如何“安人”。管理作为人的社会活动,它是通过人的管理行为而表现出来的。没有人的管理行为,也就不存在管理。因此,人的管理行为体现出了管理的本质。由于人作为管理的主要对象,既是管理的主体,又是管理的客体,因而人的管理行为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就人作为管理主体而言,管理行为表现为管理者对于被管理者行为的他律管理(管理);二是就人作为管理客体而言,管理行为则表现为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对于自身行为的自律管理(自我管理)。自律管理行为和他律管理行为构成了管理行为的两大类别。儒家“修己安人”管理思想的本质是自我管理与管理的有机结合,儒家“修己安人”管理思想中更强调的是自我管理。儒家既认识到了管理的自然性,也认识到了管理的必然性,因而它既注重自律管理行为,又注重他律管理行为。自律管理行为表现为自我“修身”管理,他律管理行为表现为“安人”的社会管理。无论自律管理行为,还是他律管理行为,都以持守礼、乐、政、刑的社会纲纪规范为其行为特征的。但儒家对于自我“修身”管理和“安人”的社会管理这两个管理行为,儒家更注重自我“修身”管理行为。因为自我“修身”管理是“安人”的社会管理的前提,只有做到了自我“修身”管理,才能实现“安人”的社会管理。管理作为人的行为活动,既有其自然性特点,又有其必然性特点。管理的自然性是自律管理,它是指人们具有自我管理的倾向,能够自觉遵循和主动践履社会纲纪规范,实现自我与他人的生存发展。但是,如果仅凭自律管理,而无外在强制的他律管理,则难以保证所有的人能够自觉规范自身行为,易于引起人们之间的残杀争夺,造成整个社会陷入无序失范的状态,最终导致人类的自我毁灭,故管理有其存在的必然性和外在的强制性。管理的必然性是他律管理,它是通过社会纲纪规范的确立和实施,来整齐统一人们的行为方式,实现社会和谐有序地进步发展,故他律的管理是社会存在发展的必然要求。管理是“修己安人”互促共进的历程。一个管理者要管人,必须先把自己管好。“修己”的要旨在自觉、自律与自主。“安人”的诉求为:己安,人也安。寓人治于法治,把人治和法治合起来想,而不能分开来看。很多人以为中国人只看重做人而不看重做事,或者先把人做好再谈把工作做好。其实不然,我们应该透过好好做人来把工作做好,必须做人做事兼顾并重,这才是良好的管理。做好人本身的价值不高,能够把好事做出来,才有真正的贡献。有人才有事,有好人才能做好事,这是“修己安人”的深一层用意。管理是一种历程,起点是“修己”,任何一个人,都应该从自己做起,把自己修治好,再透过做人做事的具体表现,来促进大家的“安宁”。
参考文献:
[1]曾仕强.中国式管理[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2]艳齐.中华传统文化精粹——四书[M].民族出版社,2004.
[3]孙聚友.儒家管理哲学新论[M].齐鲁出版社,2003.
关键词:自我管理;管理;结合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3-0139-01
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博大精深的思想内容,它是中华民族在悠久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社会实践的智慧。儒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组成部分,是以建构和践履人类自身生存发展的人文之道为核心内容的,是以达致“修己安人”、“内圣外王”的价值取向为其本质特征的,它对于人类文明的进步发展,不仅在古代社会曾经产生了深远广泛的历史影响,而且在现代社会依然具有其独特的价值作用。儒家“修己安人”管理思想对现代管理的价值,是探讨传统文化与经济发展关系的一个重要内容。儒家对于自我“修身”管理和“安人”的社会管理这两个管理行为,儒家更注重自我“修身”管理行为。因为自我“修身”管理是“安人”的社会管理的前提,只有做到了自我“修身”管理,才能实现“安人”的社会管理。管理是“修己安人”的历程。一个人要在管人之前,先把自己管好。“修己”的要旨在自觉、自律与自主。“安人”的诉求为:己安,人也安。中国的企业在构建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时,不仅要学习外国企业的先进经验,而且要充分利用儒家管理思想这一人文资源。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孔子提倡的管理四步曲。“知所以修身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修身”作为管理实践的开始,其根本的目的在于“安人”。“安人”就是满足人的精神上与物质上的需要,最终目的是为了使组织成员各得其所,各得其安,从而有利于组织目标的实现。作为企业经营者则应通过“身教”将企业文化、经营哲学传递到每个员工身上。“修身”是现代领导者素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然,儒家提倡的“修身”,就其内容上讲有着历史的局限性,从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上来说,与对现代管理者的要求相去甚远,两者虽然不可同日而语,但儒学倡导的“学而不厌”的精神仍为现代管理者所推崇。现代管理学认为领导者的素质应具备良好的政治品质、知识素养、良好的作风、健强的体魄还要有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社会活动能力等。可见“修身”的内容不可谓不博。当然具备了这些条件也不一定都能使管理获得成功,因为现代管理活动对管理者,领导者的素质要求是动态发展的。“修已安人”其本旨就是以人为中心,以人为本。而在一个企业的所有资源中,人是最宝贵、最有潜力的资源。管理者的首要任务是如何最有效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但前提必须是满足员工的精神与物质的需求,即如何“安人”。管理作为人的社会活动,它是通过人的管理行为而表现出来的。没有人的管理行为,也就不存在管理。因此,人的管理行为体现出了管理的本质。由于人作为管理的主要对象,既是管理的主体,又是管理的客体,因而人的管理行为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就人作为管理主体而言,管理行为表现为管理者对于被管理者行为的他律管理(管理);二是就人作为管理客体而言,管理行为则表现为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对于自身行为的自律管理(自我管理)。自律管理行为和他律管理行为构成了管理行为的两大类别。儒家“修己安人”管理思想的本质是自我管理与管理的有机结合,儒家“修己安人”管理思想中更强调的是自我管理。儒家既认识到了管理的自然性,也认识到了管理的必然性,因而它既注重自律管理行为,又注重他律管理行为。自律管理行为表现为自我“修身”管理,他律管理行为表现为“安人”的社会管理。无论自律管理行为,还是他律管理行为,都以持守礼、乐、政、刑的社会纲纪规范为其行为特征的。但儒家对于自我“修身”管理和“安人”的社会管理这两个管理行为,儒家更注重自我“修身”管理行为。因为自我“修身”管理是“安人”的社会管理的前提,只有做到了自我“修身”管理,才能实现“安人”的社会管理。管理作为人的行为活动,既有其自然性特点,又有其必然性特点。管理的自然性是自律管理,它是指人们具有自我管理的倾向,能够自觉遵循和主动践履社会纲纪规范,实现自我与他人的生存发展。但是,如果仅凭自律管理,而无外在强制的他律管理,则难以保证所有的人能够自觉规范自身行为,易于引起人们之间的残杀争夺,造成整个社会陷入无序失范的状态,最终导致人类的自我毁灭,故管理有其存在的必然性和外在的强制性。管理的必然性是他律管理,它是通过社会纲纪规范的确立和实施,来整齐统一人们的行为方式,实现社会和谐有序地进步发展,故他律的管理是社会存在发展的必然要求。管理是“修己安人”互促共进的历程。一个管理者要管人,必须先把自己管好。“修己”的要旨在自觉、自律与自主。“安人”的诉求为:己安,人也安。寓人治于法治,把人治和法治合起来想,而不能分开来看。很多人以为中国人只看重做人而不看重做事,或者先把人做好再谈把工作做好。其实不然,我们应该透过好好做人来把工作做好,必须做人做事兼顾并重,这才是良好的管理。做好人本身的价值不高,能够把好事做出来,才有真正的贡献。有人才有事,有好人才能做好事,这是“修己安人”的深一层用意。管理是一种历程,起点是“修己”,任何一个人,都应该从自己做起,把自己修治好,再透过做人做事的具体表现,来促进大家的“安宁”。
参考文献:
[1]曾仕强.中国式管理[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2]艳齐.中华传统文化精粹——四书[M].民族出版社,2004.
[3]孙聚友.儒家管理哲学新论[M].齐鲁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