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来源 :教育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yongded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施有效教学是每个教师所追求的,在小学数学课堂实施中,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灵活地调整教学预设,从而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教学片断:“倒数的认识”新课引入。
  教法一:师:中国的汉字有些非常奇妙,如吴和吞、杏和呆。在数学中也存在这种现象,如3/4和4/3、5/8、8/5。师:仔细观察,你发现它们发生了什么变化?生:位置变化了。生:上下换位了。师:像这样的两个数你还能举出一些吗?学生模仿前面两组数,争先恐后地举出了不少组这样的数,课堂气氛显得很活跃。师:像这样的两个数,在数学上叫做互为倒数。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倒数。(揭示课题)
  教法二:师:同学们,开学至今已一个月了,经过这一个月的接触,老师和大家建立了亲密的友谊,相互成了——生:(齐)朋友。师:谁来解释一下,你是怎样理解“相互成了朋友”的?生:“相互成了朋友”的意思是:我们是你的朋友,你也是我们的朋友。师:说得真好!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像这样有着相互关系的现象,你能举一些例子吗?生:比如父女关系,他是我的父亲,我是他的女儿。生:还有母子关系。生:还有师生关系,你是我们的老师,我们是你的学生。师:数学王国中这种相互依存的关系同样存在,我们也研究过一些,你们还记得吗?生:3和7是互质数,它们是相互依存的关系。生:12是4的倍数,4是12的约数,倍数和约数是相互依存的。师:说得很好!今天我们继续研究数学中这种相互依存的两个数之间的新的关系。(出示几组互为倒数的数,引导学生观察比较)
  思考:教学的起点在哪里已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关注。准确地把握教学起点是确保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者在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中,现有知识和经验具有重要的作用。从目前课堂教学的现状来看,那种将学生对新知的认识视为“一张白纸”而只顾“演教案剧”的现象如今已不多见。对比上面两位教师在教学片断中的不同做法,我们不难想象实际的教学效果还是有差异的。
  从教学片断来看,两位教师都在试图寻找进行倒数教学的起点。在“教法一”中,教师由中国有些汉字上下部位换位后变成一个新字导入,这与互为倒数的两个数“分子、分母交换位置”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这一导入似乎寻找到了认识倒数的起点。但是从倒数的意义看,倒数是研究两个数之间的一种新关系,它的本质特征是两个数的乘积是1,而不是两个数的分子、分母调换位置的外在形式。这样导入的作用充其量是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探索将分子、分母调换位置这一求倒数的方法作一点孕伏,但对学生从本质上理解倒数的意义没有任何帮助,反而给部分学生造成了认知上的误导,以至于个别学生在课堂练习中出现了诸如1的倒数是1的错误。在“教法二”中,教师从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中“互为朋友关系”入手,既营造了和谐的氛围,又抓住了倒数概念的关键。学生借助对朋友关系以及父女、母子和师生关系的理解,并联系数学中学习过的互质关系、约数和倍数关系,从感性上进一步理解了“相互依存”的含义,为主动建构倒数的意义作了有效铺垫。
  由此可见,有效的教学,首先需要教师准确把握教学的起点。通常意义上,我们都会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但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不等于把握住了教学起点。从教学的有效性出发,我们在确定学生学习的起点时,应从教材的知识体系及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等方面整体考虑,更多地关注情境与知识的连接点,创设富有数学韵味和思考价值的情境,以利于促进学生已有知识与经验的迁移,主动进行新知的建构。
其他文献
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已成为高中教师面临的重大问题。近几年来,高考英语科考试中越来越重视考查学生的语篇理解和交际能力。高考大纲对阅读理解能力测试也提出了明确要求,且阅读理解能力的考查在高考试题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因此,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无疑就成为高中英语教学的重点。为此,笔者认为在实际阅读教学中可采用以下策略。  1 重视阅读课精心导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  如果阅读时学生能信心十足,兴趣盎然
期刊
策略是指“经过认真准备的包括为达到既定目标而设计的一系列步骤的计划”。课堂提问是用于指导教师决定在课堂中提哪些问题,用什么方式提,何时提出,怎样解决,它提供了教师与学生相互作用的框架。根据课堂提问的现状,结合我的教学经验,总结出优化课堂提问的基本策略。  1 提问要善于捕捉时机  1.1 从学生的思维状态捕捉最佳时机。  1.1.1 当学生的思维发生障碍时,及时提问。学生的思维发生障碍的地方,往往
期刊
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式都在发生着变化。大家欣喜地看到教师的观念在逐渐更新,教师的角色在悄悄变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慢慢凸显。以培养学生“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个维度为目标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已经走上教学前台。但是,从笔者所听过、看过的教学观摩课中,也产生了一些疑惑,就此,谈谈自己的看法。  1 对课堂流行语的反思  1.1 “请用你自己喜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对朗读的要求是正确、流利、有感情。其中的有感情绝非是老师或学生完全个性的释放以进行二度创作,而是在理性地深入了解课本内容后,尽可能地体悟作者的思想感情,还原文章的本色,通过正确处理停顿、语调、语气,再现文本内容。如何让小学生读书变得有滋有味?我想就此谈谈自己的看法:  1 应清楚地认识到朗读在阅读教学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从“读书百遍,其意自现”这一句话便可知我国古代的教学方法对诵背
期刊
从小学高年级识字量来讲,写日记是不成问题的。但写日记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除了具备一定的识字量和写字能力外,还需要有一种持之以恒的意志和信心。  从小学二年级上学期开始,教材就已经安排了写日记这个内容,但是,真正做到天天写日记的学生则少之又少,真正做到长期检查和督促学生写日记的老师也同样少之又少。有的孩子从小学到初中,甚至到高中、大学,都没有一本像样的日记。  写日记是练习写作文的一项基本功,只要
期刊
小学生正处于童年阶段,天真无邪是他们的天性。课堂上假如老师讲的课不精彩,他们就不会感兴趣。尤其是小学语文课。那么,如何上好有滋有味的小学语文课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在这里作简单的介绍。  1 上出“语文味”  首先,语文教学必须从语言文字入手,引领学生对语文作品反复涵咏体味。给学生创造充分阅读的时间,让学生在琅琅书声中,用心灵去拥抱语言,和作者的心灵直接对话,在思维和情感的强烈震撼中领会作者
期刊
小学低年级教材中的口语交际这一部分,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每个单元的口语交际教学内容都与本组专题有密切的联系,且贴近生活。  口语交际活动是小学低年级教师的一个教学关键,也是一个难点,更是一个重点。难点是学生识字少,词语贫乏,还不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见闻和感想。重点是小学低年级学生必须能够用语言将自己的见闻和感想表达出来。针对这个问题,我谈谈自己对口语交际的教学与活动组织方面的几点建议。  1 
期刊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对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是当今教育改革的主旋律,课堂教学则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主阵地。如何转变教育观念、弃旧汲新,培养出新一代有扎实基础、有创新精神、有开拓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当今教师的首要任务,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培养呢?  1 塑造创新型的教师形象  1.1 首先必须树立创造是职业的
期刊
目前中小学教学中,相当多的学生缺乏解题策略,遇到阅读问题,往往找不到突破口,不知如何着手分析。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不如人意的现状呢?原因有二:  其一,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往往压缩了探索解题途径的思维过程。如很少讲是从什么地方入手分析的,是什么地方启发了思路,解此题的关键点是什么,关键是如何突破的;一种思路受阻,又是如何想到另种思路的,等等。由于教师未提供学生模仿学习的机会,因此学生碰稍复杂的题或情节、
期刊
【摘   要】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语文课堂教学不应当仅是单方面的知识灌输,单纯的技能指导,而应当由学生与老师双向互动、共同完成。印象中学习文言文时总是这样:老师在讲台上不厌其烦的讲解、翻译,学生在下面不遗余力的记笔记,没有互动,没有激情,有的只是枯燥乏味,甚至是对此恐惧。一堂课下来,老师累,学生也累。那么怎么才能从根本上改变语文课堂教学的这种沉闷的状态,从而激活课堂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