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从传统的质量管理来看,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仅仅只局限于某一方面的质量管理,缺乏全面性。对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因而作为建筑施工企业必须对建筑工程实施全面质量管理,所以本文主要从实行全过程质量管理、加强建筑工程现场管理等全面质量管理策略进行了探究性的分析。旨在与同行进行业务交流,以不断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质量。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
中图分类号:TU71
建筑施工全面质量管理应该包括各个阶段对影响工程质量的多种因素的管理,构建全员参与、全程控制及全面管理的大质量管理模式,才能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基于此,以下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践,就如何加强建筑工程施工全面质量管理的策略做出以下几点浅见,难免存在讹误之处,还望同行多多指教。
1.实行全过程质量管理
1.1做好施工前的全面质量管理
一是做好图纸会审,减少设计变更。建设、施工、设计、监理等多方面应该一起对设计图纸进行会审,严格核查设计图纸是否科学规范,是否与实际情况相符合,各个项目、数据是否科学,标注是否准确,标准是否同一等。既要考虑设计方案的经济性因素,也要考虑建筑工程的质量因素。做好设计方案的优化比较,最大限度地减少设计变更。二是做好施工组织,夯实质量基础。科学拟定多套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对比选择,并按照选定的方案准备好所需的各种材料、设备、人员安排等,为质量管理奠定坚实的基础[1]。
1.2做好施工阶段的全面质量管理
实行质量全程控制,将质量控制贯穿工程施工全过程,坚持以事前控制及事中控制为主,并与事后控制相结合。
一是做好事前控制。在施工前,充分考虑到各种影响质量管理的因素,特别是要做好施工技术交底工作,确保施工人员对施工工艺流程、施工质量要求等都非常熟悉。针对工程中可能容易出现的质量问题,采取预防性措施,真正做到未雨绸缪,有备无患。二是做好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监理。严格实行施工监理制度,加强对施工过程的全程监督,便于尽早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最大限度地消除质量隐患带给后续工程的影响。三是抓住关键节点进行质量控制。针对薄弱环节、隐蔽工程、重要部位等关键性节点,进行重点质量监控,发现问题及时整改,采取有效的预防及整改措施,确保质量隐患得到及时有效地清除。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施工过程的监控,避免出现盲目施工和随意施工等问题。四是做好施工后的质量控制。在每一道工序完成后,必须进行仔细严格地检查验收,如果发现质量验收不合格,就必须要求责任施工班组进行返工,直到整改到位,才能进入下一道工序的施工。特别是要做好混凝土的养护管理,在混凝土上覆盖好麻袋之类的物件,并做好洒水湿润处理,严防因为混凝土养护不到位而导致混凝土裂缝等问题。
1.3做好施工验收阶段的质量管理
一是在进行房屋建筑验收阶段,必须对工程施工质量情况进行全面的梳理,及时进行查漏补缺,对于尚未达到验收标准的扫尾工程,必须及时处理到位,以便顺利地迎接验收。二是对于尚未完工的部分工程,要加快施工进度,必须赶在工期内顺利完工。但是,在赶工期的同时,不能够偷工省料而导致工程质量不达标[2]。
2.加强建筑工程现场管理
2.1加强建筑施工现场材料管理
一是加强施工现场材料管理。首先,应做好材料选购的质量管理。必须充分考虑质量因素,确保采购的材料符合质量要求,不能够只考虑到节约成本的而不顾及质量。其次,做好施工现场材料的管理,严格做好材料进场的质量检查,对于质量不合格的材料,做好材料性能的试验检测,坚决不可进入施工现场。最后,做好施工现场的材料管理,包括材料的库存、发放和回收,完善材料管理制度,必须进行限额领料、限额发料,切实做好材料的防水防潮等措施,严防让水泥、钢筋等原材料被锈蚀。
2.2加强建筑施工现场设备管理
一是做好施工设备的选用。根据施工需要和质量要求选择性能好、规格合适的施工设备,从而确保施工质量。二是做好施工设备的维修。只有切实加强施工设备的维修,确保施工设备保持良好的性能,这样才能够使施工设备正常高效地运转[3]。
2.3加强建筑施工现场人员管理
一是做好施工前的技術交底。在施工人员进行施工前,必须进行技术交底,确保施工人员全面熟练地掌握施工技术要领,以确保建筑工程质量。二是做好施工过程中的人员管理。切忌施工人员进行盲目施工和违章施工。对于出现的问题,及时要求施工人员整改,以确保施工质量。三是做好实行全员质量管理。将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管理目标分解到每个施工人员身上,对施工人员的施工业绩进行考核,并根据考核结果来决定薪酬待遇的等级。这样施工质量业绩优秀的人员,就能够享受到较高的绩效工资,对于质量业绩较差的,则只能够享受到相对较低的绩效工资。
2.4完善建筑工程施工制度
一是完善施工队伍建设制度。只有符合资质条件的施工企业才能够参与招投标,坚决杜绝暗箱操作。建议国家相关部门加强对建筑施工行业的监控与整顿,严厉打击工程层层转包、分包问题,坚决杜绝以包代管的错误思想。特别是加强对建筑招投标的控制,避免因为招投标管理不严而让不符合资质要求的施工企业。二是完善施工人员的技术培训制度。强化质量意识,应该根据需要拟定培训计划,创新培训方式,将长期培训与短期培训相结合,将培训与施工相结合,在施工中做好培训,务求培训取得实实在在效果,不断提高施工技术水平。三是完善安全施工制度,为质量管理提供保障。安全是确保施工顺利进行的前提,只有确保施工安全,才能够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因此,必须采取强有力的安全防控措施,才能够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4]。
3.结语
综上所述,质量是建筑工程的灵魂,我们应该切实狠抓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不断完善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制度,切实做好建筑工程资料的记录,不仅可以作为质量管理的重要凭证,还可以通过这些资料进行质量管理方面的研究,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应该不断总结积累建筑施工质量管理经验,为后续施工质量的提升提供有力的资料依据。
【参考文献】
[1]乔德智.浅谈建筑工程施工全面质量管理[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3,02:199-200.
[2]徐建玉.建筑工程施工全面质量管理策略[J].科技致富向导,2010,26:162.
[3]赵军,张志强.浅谈建筑工程项目全面质量管理[J].民营科技,2011,07:200.
[4]李维生.对建筑工程施工全面质量管理的探索[J].科技信息,2012,12:349.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
中图分类号:TU71
建筑施工全面质量管理应该包括各个阶段对影响工程质量的多种因素的管理,构建全员参与、全程控制及全面管理的大质量管理模式,才能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基于此,以下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践,就如何加强建筑工程施工全面质量管理的策略做出以下几点浅见,难免存在讹误之处,还望同行多多指教。
1.实行全过程质量管理
1.1做好施工前的全面质量管理
一是做好图纸会审,减少设计变更。建设、施工、设计、监理等多方面应该一起对设计图纸进行会审,严格核查设计图纸是否科学规范,是否与实际情况相符合,各个项目、数据是否科学,标注是否准确,标准是否同一等。既要考虑设计方案的经济性因素,也要考虑建筑工程的质量因素。做好设计方案的优化比较,最大限度地减少设计变更。二是做好施工组织,夯实质量基础。科学拟定多套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对比选择,并按照选定的方案准备好所需的各种材料、设备、人员安排等,为质量管理奠定坚实的基础[1]。
1.2做好施工阶段的全面质量管理
实行质量全程控制,将质量控制贯穿工程施工全过程,坚持以事前控制及事中控制为主,并与事后控制相结合。
一是做好事前控制。在施工前,充分考虑到各种影响质量管理的因素,特别是要做好施工技术交底工作,确保施工人员对施工工艺流程、施工质量要求等都非常熟悉。针对工程中可能容易出现的质量问题,采取预防性措施,真正做到未雨绸缪,有备无患。二是做好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监理。严格实行施工监理制度,加强对施工过程的全程监督,便于尽早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最大限度地消除质量隐患带给后续工程的影响。三是抓住关键节点进行质量控制。针对薄弱环节、隐蔽工程、重要部位等关键性节点,进行重点质量监控,发现问题及时整改,采取有效的预防及整改措施,确保质量隐患得到及时有效地清除。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施工过程的监控,避免出现盲目施工和随意施工等问题。四是做好施工后的质量控制。在每一道工序完成后,必须进行仔细严格地检查验收,如果发现质量验收不合格,就必须要求责任施工班组进行返工,直到整改到位,才能进入下一道工序的施工。特别是要做好混凝土的养护管理,在混凝土上覆盖好麻袋之类的物件,并做好洒水湿润处理,严防因为混凝土养护不到位而导致混凝土裂缝等问题。
1.3做好施工验收阶段的质量管理
一是在进行房屋建筑验收阶段,必须对工程施工质量情况进行全面的梳理,及时进行查漏补缺,对于尚未达到验收标准的扫尾工程,必须及时处理到位,以便顺利地迎接验收。二是对于尚未完工的部分工程,要加快施工进度,必须赶在工期内顺利完工。但是,在赶工期的同时,不能够偷工省料而导致工程质量不达标[2]。
2.加强建筑工程现场管理
2.1加强建筑施工现场材料管理
一是加强施工现场材料管理。首先,应做好材料选购的质量管理。必须充分考虑质量因素,确保采购的材料符合质量要求,不能够只考虑到节约成本的而不顾及质量。其次,做好施工现场材料的管理,严格做好材料进场的质量检查,对于质量不合格的材料,做好材料性能的试验检测,坚决不可进入施工现场。最后,做好施工现场的材料管理,包括材料的库存、发放和回收,完善材料管理制度,必须进行限额领料、限额发料,切实做好材料的防水防潮等措施,严防让水泥、钢筋等原材料被锈蚀。
2.2加强建筑施工现场设备管理
一是做好施工设备的选用。根据施工需要和质量要求选择性能好、规格合适的施工设备,从而确保施工质量。二是做好施工设备的维修。只有切实加强施工设备的维修,确保施工设备保持良好的性能,这样才能够使施工设备正常高效地运转[3]。
2.3加强建筑施工现场人员管理
一是做好施工前的技術交底。在施工人员进行施工前,必须进行技术交底,确保施工人员全面熟练地掌握施工技术要领,以确保建筑工程质量。二是做好施工过程中的人员管理。切忌施工人员进行盲目施工和违章施工。对于出现的问题,及时要求施工人员整改,以确保施工质量。三是做好实行全员质量管理。将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管理目标分解到每个施工人员身上,对施工人员的施工业绩进行考核,并根据考核结果来决定薪酬待遇的等级。这样施工质量业绩优秀的人员,就能够享受到较高的绩效工资,对于质量业绩较差的,则只能够享受到相对较低的绩效工资。
2.4完善建筑工程施工制度
一是完善施工队伍建设制度。只有符合资质条件的施工企业才能够参与招投标,坚决杜绝暗箱操作。建议国家相关部门加强对建筑施工行业的监控与整顿,严厉打击工程层层转包、分包问题,坚决杜绝以包代管的错误思想。特别是加强对建筑招投标的控制,避免因为招投标管理不严而让不符合资质要求的施工企业。二是完善施工人员的技术培训制度。强化质量意识,应该根据需要拟定培训计划,创新培训方式,将长期培训与短期培训相结合,将培训与施工相结合,在施工中做好培训,务求培训取得实实在在效果,不断提高施工技术水平。三是完善安全施工制度,为质量管理提供保障。安全是确保施工顺利进行的前提,只有确保施工安全,才能够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因此,必须采取强有力的安全防控措施,才能够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4]。
3.结语
综上所述,质量是建筑工程的灵魂,我们应该切实狠抓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不断完善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制度,切实做好建筑工程资料的记录,不仅可以作为质量管理的重要凭证,还可以通过这些资料进行质量管理方面的研究,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应该不断总结积累建筑施工质量管理经验,为后续施工质量的提升提供有力的资料依据。
【参考文献】
[1]乔德智.浅谈建筑工程施工全面质量管理[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3,02:199-200.
[2]徐建玉.建筑工程施工全面质量管理策略[J].科技致富向导,2010,26:162.
[3]赵军,张志强.浅谈建筑工程项目全面质量管理[J].民营科技,2011,07:200.
[4]李维生.对建筑工程施工全面质量管理的探索[J].科技信息,2012,12: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