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些活动还会请一些所谓的患者现身说法,雇人制造争先恐后购买产品的假象,给来人“不买就没了、不买就吃亏”的心理暗示,不少老人不知不觉被“洗脑”从而购买了产品。老年人遭遇保健品推销陷阱已不是新闻。可虽经屡屡披露,仍有不少老年人轻信上当。有人责怪老人们自我保护意识不强,看见有“利益”便趋之若鹜;可事实上,是一些无良商家不断将骗术“推陈出新”,并利用老人们的一些弱点进行诱导,导致老人们丧失了辨别力。
千万不要期待保健食品能治病
保健食品不是药品。它虽能调理人体的生理功能,但治疗疾病效果不大,更不可能立竿见影,一般要吃一段时间才能见效。保健食品与新药不一样,开发一种新药必须严格按照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规定的程序开展药效、药理、药代动力学、毒理试验等一系列试验,还必须进行大量临床试验,通过专家评审方能上市。保健品没有规定的治疗作用,不需要经过临床验证,仅仅检测污染物、细菌等卫生指标,经卫生部门批准即可上市销售。因此购买保健品前最好去正规的大医院咨询医生或营养师,要购买正规厂家、有卫生部门发给的保健食品批准证书的保健食品。
保健食品不一定安全
长期以来,保健食品一直是违法添加和宣传的重灾区,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保健食品中添加药品成分,在所谓的性保健品和减肥类、降血糖类保健食品中添加药品成分比较常见,如保健酒案例。再例如,2010年,我国就已经正式把“西布曲明”纳入违禁药品名单,但在减肥类药品中被查出的消息仍屡见报端。
二是普通食品冒充保健食品宣传,或保健食品自身夸大宣传。例如,仅2014年第一季度,国家食药监总局披露的违法保健食品广告就多达5632次。
三是用非食用物质加工或冒充名贵药材,在保健品中添加多种违禁成分等,例如2011年曝光的血燕亚硝酸盐超标事件。此外,盗号、伪号、套号、串用批准文号等现象在保健食品领域也依然多发。
给父母多些陪伴和关怀
老年人都希望有个健康的身体,渴望亲情、害怕孤独。从这个意义上说,要防止老年人上当,子女要多关心老人,尽量抽出时间陪老人,满足老人的情感诉求;帮助老人建立健康的兴趣爱好,尽可能充实生活;定期带老人到医院做身体检查,听取医生建议;如果老人患有疾病,要及时带老人去正规医院治疗。更重要的是,子女们要与老人建立安全、稳定的情感联系,给予他们充分的安全感,他们才不会在骗子身上花费感情。
选购保健食品的方法
如何选购一款真正有用、令人放心、又有正规批文的保健品显得尤为重要。其实辨别真假保健食品并不难,做到下面这“八项注意”,可为您选购保健食品“保驾护航”。
一、注意保健食品“小蓝帽”标识
合格的保健食品的外包装左上角一定有一个类似“小蓝帽”的保健食品标识,小蓝帽下方有保健食品四个字,保健食品四个字的下面有批准文号。没有蓝帽子的就是假的保健食品。
二、注意保健食品批准文号和卫生许可证号
消费者购买时,应注意包装上是否有批准文号,即“卫食健字()第XX号”或“国食健字()第XX号”。如果没有,说明该产品并未经过卫生部或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审批,质量没有权威保证。
凡称具有保健功能的食品必须经卫生部(后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局)审查确认、审批,审查合格的保健食品都拥有《保健食品批准证书》。
三、注意看保健食品功能
在购买保健品时,许多人发现一些保健食品虽经国家批准,但其宣传内容和表述超越了国家批准的范围,所以,须查看国家发给该产品的检验报告单,将报告单与说明书两相对照,防止受迷惑,买到与自己需求对不上号的保健食品。
四、注意产品标签及说明书
保健食品标签上除了应注明保健食品标志、批准文号外,还应标有规格、生产批号、生产日期、生产厂家、配料名称、成分含量、保健功能、适宜人群、不适宜人群、食用方法、注意事项、储存方法等有关内容。
保健食品的配方组成和用量具有科学依据,具有明确的功效成分,适合特定人群食用。保健食品的包装上若含有以下“禁忌语”则是假冒的产品:宣称产品为祖传秘方;有“安全”“无毒副作用”“无依赖”等承诺;含有“最新技术”“最高科学”“最先进制法”等绝对化的用语和表述。
保健食品只适宜特定人群调节机体功能时食用,因此要对症选购。要详细查看产品标签和说明书,看看自己是不是该产品的“特定人群”,或者是不是“不适宜人群”。老年人、体弱多病或患有慢性疾病的病人、儿童及青少年、孕妇要谨慎选择。
五、注意生产企业是否是GMP认证企业
GMP是国际通行的食品医药企业良好的生产流程和管理规范,是我国药品和保健品生产的强制项目。如果一个保健食品要取得批号在市场上销售,就得通过严格的动物毒理和人体试食试验,确保产品无毒且有某种特殊的功能。
六、注意保健食品的条形码
消费者在选购保健食品时,还需要了解,我国零售商品的条形码都选用13位的数字代码结构来表示,其左起前3位数码由国际物品编码协会分配给中国物品编码中心的前缀码(分别为“690”“691”“692”“693”“694”“695”),有时造假者往往不注意这点,露出马脚。具体可登陆中国物品编码中心网查询制造商的真伪。
七、注意防伪标志
市场上许多名牌或者畅销的保健食品大部分都有防伪标志。众所周知,真品保健食品的激光防伪封贴不易揭开,而且专属条码不会被撕下。
若消费者在选购时发现激光防伪封贴极难揭开;或者揭开时,里面的专属条码也同时被被撕下;或者需要小心操作才能完整揭开封贴,才能保留完整的专属条码,诸如此类的情况,应提高警惕,产生怀疑。
八、注意正确对待广告宣传
消费者应清楚一个道理,保健食品的功效多以调理为主,不能代替药物。不同的人群机体间的差异很大,一些企业常常采用个别案例作为普遍现象广为宣传。
因此,消费者应注意切勿轻信明星在广告里的宣传,也勿轻信药店、商场、超市里“穿白大褂”的所谓专家的夸大宣传。
通过以上“八项注意”,若仍有疑问,可向保健食品生产厂家、当地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或卫生部门联系查证,或监督抽样送检,以便得出更为确切的结论,确保自己买到的是放心的正规保健食品。
千万不要期待保健食品能治病
保健食品不是药品。它虽能调理人体的生理功能,但治疗疾病效果不大,更不可能立竿见影,一般要吃一段时间才能见效。保健食品与新药不一样,开发一种新药必须严格按照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规定的程序开展药效、药理、药代动力学、毒理试验等一系列试验,还必须进行大量临床试验,通过专家评审方能上市。保健品没有规定的治疗作用,不需要经过临床验证,仅仅检测污染物、细菌等卫生指标,经卫生部门批准即可上市销售。因此购买保健品前最好去正规的大医院咨询医生或营养师,要购买正规厂家、有卫生部门发给的保健食品批准证书的保健食品。
保健食品不一定安全
长期以来,保健食品一直是违法添加和宣传的重灾区,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保健食品中添加药品成分,在所谓的性保健品和减肥类、降血糖类保健食品中添加药品成分比较常见,如保健酒案例。再例如,2010年,我国就已经正式把“西布曲明”纳入违禁药品名单,但在减肥类药品中被查出的消息仍屡见报端。
二是普通食品冒充保健食品宣传,或保健食品自身夸大宣传。例如,仅2014年第一季度,国家食药监总局披露的违法保健食品广告就多达5632次。
三是用非食用物质加工或冒充名贵药材,在保健品中添加多种违禁成分等,例如2011年曝光的血燕亚硝酸盐超标事件。此外,盗号、伪号、套号、串用批准文号等现象在保健食品领域也依然多发。
给父母多些陪伴和关怀
老年人都希望有个健康的身体,渴望亲情、害怕孤独。从这个意义上说,要防止老年人上当,子女要多关心老人,尽量抽出时间陪老人,满足老人的情感诉求;帮助老人建立健康的兴趣爱好,尽可能充实生活;定期带老人到医院做身体检查,听取医生建议;如果老人患有疾病,要及时带老人去正规医院治疗。更重要的是,子女们要与老人建立安全、稳定的情感联系,给予他们充分的安全感,他们才不会在骗子身上花费感情。
选购保健食品的方法
如何选购一款真正有用、令人放心、又有正规批文的保健品显得尤为重要。其实辨别真假保健食品并不难,做到下面这“八项注意”,可为您选购保健食品“保驾护航”。
一、注意保健食品“小蓝帽”标识
合格的保健食品的外包装左上角一定有一个类似“小蓝帽”的保健食品标识,小蓝帽下方有保健食品四个字,保健食品四个字的下面有批准文号。没有蓝帽子的就是假的保健食品。
二、注意保健食品批准文号和卫生许可证号
消费者购买时,应注意包装上是否有批准文号,即“卫食健字()第XX号”或“国食健字()第XX号”。如果没有,说明该产品并未经过卫生部或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审批,质量没有权威保证。
凡称具有保健功能的食品必须经卫生部(后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局)审查确认、审批,审查合格的保健食品都拥有《保健食品批准证书》。
三、注意看保健食品功能
在购买保健品时,许多人发现一些保健食品虽经国家批准,但其宣传内容和表述超越了国家批准的范围,所以,须查看国家发给该产品的检验报告单,将报告单与说明书两相对照,防止受迷惑,买到与自己需求对不上号的保健食品。
四、注意产品标签及说明书
保健食品标签上除了应注明保健食品标志、批准文号外,还应标有规格、生产批号、生产日期、生产厂家、配料名称、成分含量、保健功能、适宜人群、不适宜人群、食用方法、注意事项、储存方法等有关内容。
保健食品的配方组成和用量具有科学依据,具有明确的功效成分,适合特定人群食用。保健食品的包装上若含有以下“禁忌语”则是假冒的产品:宣称产品为祖传秘方;有“安全”“无毒副作用”“无依赖”等承诺;含有“最新技术”“最高科学”“最先进制法”等绝对化的用语和表述。
保健食品只适宜特定人群调节机体功能时食用,因此要对症选购。要详细查看产品标签和说明书,看看自己是不是该产品的“特定人群”,或者是不是“不适宜人群”。老年人、体弱多病或患有慢性疾病的病人、儿童及青少年、孕妇要谨慎选择。
五、注意生产企业是否是GMP认证企业
GMP是国际通行的食品医药企业良好的生产流程和管理规范,是我国药品和保健品生产的强制项目。如果一个保健食品要取得批号在市场上销售,就得通过严格的动物毒理和人体试食试验,确保产品无毒且有某种特殊的功能。
六、注意保健食品的条形码
消费者在选购保健食品时,还需要了解,我国零售商品的条形码都选用13位的数字代码结构来表示,其左起前3位数码由国际物品编码协会分配给中国物品编码中心的前缀码(分别为“690”“691”“692”“693”“694”“695”),有时造假者往往不注意这点,露出马脚。具体可登陆中国物品编码中心网查询制造商的真伪。
七、注意防伪标志
市场上许多名牌或者畅销的保健食品大部分都有防伪标志。众所周知,真品保健食品的激光防伪封贴不易揭开,而且专属条码不会被撕下。
若消费者在选购时发现激光防伪封贴极难揭开;或者揭开时,里面的专属条码也同时被被撕下;或者需要小心操作才能完整揭开封贴,才能保留完整的专属条码,诸如此类的情况,应提高警惕,产生怀疑。
八、注意正确对待广告宣传
消费者应清楚一个道理,保健食品的功效多以调理为主,不能代替药物。不同的人群机体间的差异很大,一些企业常常采用个别案例作为普遍现象广为宣传。
因此,消费者应注意切勿轻信明星在广告里的宣传,也勿轻信药店、商场、超市里“穿白大褂”的所谓专家的夸大宣传。
通过以上“八项注意”,若仍有疑问,可向保健食品生产厂家、当地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或卫生部门联系查证,或监督抽样送检,以便得出更为确切的结论,确保自己买到的是放心的正规保健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