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艺术高考的改革,文化科在艺术生高考中所占的比重加大,如何在考前3个月的时间内提高文化成绩是艺术生复习的首要问题。本文以《河流地貌的发育》课堂教学为案例,針对高三艺术班考前复习的课堂教学探究环节进行分析,探讨艺术生的复习课程应如何进行。
关键词:高三艺术生;复习课;课堂教学;课堂探究
随着2018年高考艺术生录取方式的改革,文化科在艺术生的高考录取成绩占40%,高校对艺术生文化分数要求的提高,使高三文化科的复习至关重要。如何在短时间内利用课堂的40分钟让艺术生掌握知识?在此,我以《河流地貌的发育》课堂教学(教学设计见附录一)为例进行分析。
1 教学对象分析
本课程的教学对象是高三艺术班,学生是文科艺术生,原本文化科的基础比较差,再学生经过长达9个多月的纯艺术训练,对已学的知识遗忘的非常多。但是这些学生回来学校学习文化科的时间,仅有90天左右,因此复习时间非常有限,要在短时间内让学生掌握最基础的知识和答题技巧,争取在难度较低的题目多得分。
因此,在教学上,一方面要让其掌握基本原理,巩固已学的知识,一方面要及时让学生迁移运用,让他们觉得学有所用,学有所得,提高他们对学习的信心。其次,要注意培养学生答题技巧和答题规范,提高答题得分率。
2 教学“探究”环节对策
本节课《河流地貌的发育》(教案见附录1),针对艺术生的情况,扬长避短,在课堂的第三、四部分和学生进行由浅入深的探究。
2.1 浅层探究
课堂第三部分——和学生一起绘图,描绘河流地貌的形成过程。
通过描绘河流地貌形成过程中,流水的侵蚀、搬运、堆积等作用在不同河段产生的主导作用不同,同时形成了不同的地貌。(见图1)
这部分内容通过板图形式,将知识点表现出来,便于学生理解。对于高三的艺术生(本班有90%的美术生),他们对图形的记忆要比对文字的记忆容易得多,降低了知识点的难度,其次,通过绘图也便于让学生理解地貌的形成过程,是一个从“侵蚀-搬运-堆积”相互联系的时间过程,而不是简单的,分割的“侵蚀、搬运、堆积”相互无联系的时间点。这样,利于他们在解题时更注意一个事物形成过程中因果前后联系。
完成对河流流水作用的知识点复习后,学生已有一定的知识铺垫了,再引导学生将所学迁移运用到高考题案例中(本文引用2013年地理全国2卷第36题作用案例)。让学生在读题后,将相关读取的相关信息按下表要求填写。
指令词: 关键词: 限制词:
思维导图
答案
注:这里只要求学生能答出:“河流搬运/携带泥沙”“泥沙堆积”即可。降低题目难度,提高学生学习信心。
前面第三部分是比较浅显的知识,有一半学生可以答出。对于学习程度一般的艺术生,能掌握这个过程就可以了,而对于学习能力较好的学生,还可以再深入探究,因此在课堂第四部分进行深一层设问。
2.2 深入探究
课堂第四部分——总结影响流水侵蚀、搬运、堆积的因素。
这部分是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推动河流地貌的“风化、侵蚀-搬运-堆积”这一过程背后是哪些因素在推动,总结出相关的影响因素。这是知识点的进一步深入探究,开启学生发散思维。
最后,将所学的知识迁移,运用到高考的解题中。如,上题中学生已写出的“河流搬运/携带泥沙”“泥沙堆积”,这里再让学生思考:“河流搬运的泥沙从哪里来?为什么会在此堆积并露出水面?”,引导学生再次关注材料,由浅入深地思考。
经过提问,约有四分之一的学生可以答出,“河流流经黄土高原,携带大量泥沙;M处地形平坦,流速变慢,泥沙沉积”。这些答案虽和标准答案略有不同,但是思考方向是正确的,因此要给予充分肯定。
3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选取了地貌中高考频率最大的“河流地貌”进行探究,从今年的高考题看,地貌的考查内容也正好是“河流地貌”,对考点的把握比较准确;其次,本节课的“探究”环节,利用学生的图形记忆的优势,将知识转化为图形,降低难度,便于学生学习,同时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中思维的培养。但是也有不足之处,如选题难度过大,讲评时对学生的答案没有给予充分肯定,对知识点未能举一反三等。因此,在以后的教学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3.1 合理选题,把握难度
本节课选取的题目为2013年高考题,题目材料能充分体现新课标对学生学习能力的要求,但题中涉及到的内容和知识点过多,基础较差的学生在课堂上难以理解和提取材料信息,应在选取题目难度上多加斟酌,选取难度较低的题目。
3.2 及时点拔,培养思维
由于课堂所讲内容较多,学生容易遗忘,因此,在学生解题后,应及时加以点拨和总结,强调地貌形成的“风化、侵蚀——搬运——堆积”这一过程,从而使学生的思维从时间点拓展成时间线,学会深层思考。
3.3 举一反三,迁移运用
本节课只讲了流水作用下的地貌形成,但没有举一反三,应该让学生通过对流水地貌形成过程的学习,推举到对冰川、风力等外力作用对地貌形成的影响,因为这些外力作用也同样经历了“风化、侵蚀-搬运-堆积”的过程。可将这部分内容通过布置课后习题,引导学生迁移思考。
3.4 鼓励为主,提高信心
艺术班的基础比较差,大多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没有信心,答案即使想出来了也不敢写出来,因此,在点评学生的答案时,应该将改分要求放松,让学生感到只要将自己所想的写出来,就很有可能得分。
总之,在艺术生复习地理过程中,要对知识要进行复习回顾,尽量将知识简单,让其掌握最基础的原理,在此铺垫上,引导学生层层深入探究思考。同时,要保护好学生做题的信心前提下,引导学生注意思考事物形成的因果关系,培养逻辑思维的连贯性。
参考文献:
[1] 龚国辉.地理图像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6.
[2] 王媛.学生地理图像信息能力存在问题调查能对策研究——以首都师范大学大兴附中高一年级学生为例[D].首都师范大学,2012.
[3] 彭晓风.中学地理教材图像系统设计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
[4] 袁孝亭,舒德全.地理图表阅读诊断[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4(05).
[5] 郭芳英.设计生活化地理试题的思考与实践[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4(01).
[6] 赵华.初中地理以图导学教学模式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
(作者单位:广州市增城区第一中学)
关键词:高三艺术生;复习课;课堂教学;课堂探究
随着2018年高考艺术生录取方式的改革,文化科在艺术生的高考录取成绩占40%,高校对艺术生文化分数要求的提高,使高三文化科的复习至关重要。如何在短时间内利用课堂的40分钟让艺术生掌握知识?在此,我以《河流地貌的发育》课堂教学(教学设计见附录一)为例进行分析。
1 教学对象分析
本课程的教学对象是高三艺术班,学生是文科艺术生,原本文化科的基础比较差,再学生经过长达9个多月的纯艺术训练,对已学的知识遗忘的非常多。但是这些学生回来学校学习文化科的时间,仅有90天左右,因此复习时间非常有限,要在短时间内让学生掌握最基础的知识和答题技巧,争取在难度较低的题目多得分。
因此,在教学上,一方面要让其掌握基本原理,巩固已学的知识,一方面要及时让学生迁移运用,让他们觉得学有所用,学有所得,提高他们对学习的信心。其次,要注意培养学生答题技巧和答题规范,提高答题得分率。
2 教学“探究”环节对策
本节课《河流地貌的发育》(教案见附录1),针对艺术生的情况,扬长避短,在课堂的第三、四部分和学生进行由浅入深的探究。
2.1 浅层探究
课堂第三部分——和学生一起绘图,描绘河流地貌的形成过程。
通过描绘河流地貌形成过程中,流水的侵蚀、搬运、堆积等作用在不同河段产生的主导作用不同,同时形成了不同的地貌。(见图1)
这部分内容通过板图形式,将知识点表现出来,便于学生理解。对于高三的艺术生(本班有90%的美术生),他们对图形的记忆要比对文字的记忆容易得多,降低了知识点的难度,其次,通过绘图也便于让学生理解地貌的形成过程,是一个从“侵蚀-搬运-堆积”相互联系的时间过程,而不是简单的,分割的“侵蚀、搬运、堆积”相互无联系的时间点。这样,利于他们在解题时更注意一个事物形成过程中因果前后联系。
完成对河流流水作用的知识点复习后,学生已有一定的知识铺垫了,再引导学生将所学迁移运用到高考题案例中(本文引用2013年地理全国2卷第36题作用案例)。让学生在读题后,将相关读取的相关信息按下表要求填写。
指令词: 关键词: 限制词:
思维导图
答案
注:这里只要求学生能答出:“河流搬运/携带泥沙”“泥沙堆积”即可。降低题目难度,提高学生学习信心。
前面第三部分是比较浅显的知识,有一半学生可以答出。对于学习程度一般的艺术生,能掌握这个过程就可以了,而对于学习能力较好的学生,还可以再深入探究,因此在课堂第四部分进行深一层设问。
2.2 深入探究
课堂第四部分——总结影响流水侵蚀、搬运、堆积的因素。
这部分是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推动河流地貌的“风化、侵蚀-搬运-堆积”这一过程背后是哪些因素在推动,总结出相关的影响因素。这是知识点的进一步深入探究,开启学生发散思维。
最后,将所学的知识迁移,运用到高考的解题中。如,上题中学生已写出的“河流搬运/携带泥沙”“泥沙堆积”,这里再让学生思考:“河流搬运的泥沙从哪里来?为什么会在此堆积并露出水面?”,引导学生再次关注材料,由浅入深地思考。
经过提问,约有四分之一的学生可以答出,“河流流经黄土高原,携带大量泥沙;M处地形平坦,流速变慢,泥沙沉积”。这些答案虽和标准答案略有不同,但是思考方向是正确的,因此要给予充分肯定。
3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选取了地貌中高考频率最大的“河流地貌”进行探究,从今年的高考题看,地貌的考查内容也正好是“河流地貌”,对考点的把握比较准确;其次,本节课的“探究”环节,利用学生的图形记忆的优势,将知识转化为图形,降低难度,便于学生学习,同时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中思维的培养。但是也有不足之处,如选题难度过大,讲评时对学生的答案没有给予充分肯定,对知识点未能举一反三等。因此,在以后的教学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3.1 合理选题,把握难度
本节课选取的题目为2013年高考题,题目材料能充分体现新课标对学生学习能力的要求,但题中涉及到的内容和知识点过多,基础较差的学生在课堂上难以理解和提取材料信息,应在选取题目难度上多加斟酌,选取难度较低的题目。
3.2 及时点拔,培养思维
由于课堂所讲内容较多,学生容易遗忘,因此,在学生解题后,应及时加以点拨和总结,强调地貌形成的“风化、侵蚀——搬运——堆积”这一过程,从而使学生的思维从时间点拓展成时间线,学会深层思考。
3.3 举一反三,迁移运用
本节课只讲了流水作用下的地貌形成,但没有举一反三,应该让学生通过对流水地貌形成过程的学习,推举到对冰川、风力等外力作用对地貌形成的影响,因为这些外力作用也同样经历了“风化、侵蚀-搬运-堆积”的过程。可将这部分内容通过布置课后习题,引导学生迁移思考。
3.4 鼓励为主,提高信心
艺术班的基础比较差,大多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没有信心,答案即使想出来了也不敢写出来,因此,在点评学生的答案时,应该将改分要求放松,让学生感到只要将自己所想的写出来,就很有可能得分。
总之,在艺术生复习地理过程中,要对知识要进行复习回顾,尽量将知识简单,让其掌握最基础的原理,在此铺垫上,引导学生层层深入探究思考。同时,要保护好学生做题的信心前提下,引导学生注意思考事物形成的因果关系,培养逻辑思维的连贯性。
参考文献:
[1] 龚国辉.地理图像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6.
[2] 王媛.学生地理图像信息能力存在问题调查能对策研究——以首都师范大学大兴附中高一年级学生为例[D].首都师范大学,2012.
[3] 彭晓风.中学地理教材图像系统设计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
[4] 袁孝亭,舒德全.地理图表阅读诊断[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4(05).
[5] 郭芳英.设计生活化地理试题的思考与实践[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4(01).
[6] 赵华.初中地理以图导学教学模式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
(作者单位:广州市增城区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