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中小学书法教育现场观摩暨培训活动举行

来源 :湖北教育·综合资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dd36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学写字,姿势很重要,身正肩要平,臂开两足安……”5月10日,在生动活泼、韵律十足的“写字韵律操”中,湖北省中小学书法教育现场观摩暨培训活動拉开序幕。
  此次观摩培训活动由湖北省教育学会书法专业委员会主办,十堰市东风52小学承办。来自全省各地的书法教育实验、示范学校校长和部分书法骨干教师近200人齐聚一堂,共研书法教育艺术。
  湖北美术学院书法教授、湖北省教育学会书法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兼学术委员会主任孟庆星,中国教育学会书法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兼副秘书长廖敬彦,湖北省教育学会书法专业委员会有关领导和专家以及十堰市教育局副局长刘荣等领导出席了开班仪式,开班典礼由湖北省教育学会书法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李志刚主持。
  刘荣为此次活动致辞,他代表十堰市教育局对参会代表表示热烈欢迎,并对十堰市中小学校开展书法教育情况以及书艺校园、墨香校园,数字化书法教室建设成绩等做了介绍。
  孟庆星教授做了题为《书法教育与书法文化》首场报告,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以及精神文化三个方面阐释了书法文化教育的内容,介绍了书写材料的历史文化演进,文字的规范与美学、礼仪制度和审美提升等,强调书法文化教育是中小学书法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期两天的观摩培训活动内容丰富,精彩纷呈。十堰市东风52小学校长龚明分享了学校从“书法课”到“书法课程”的探索与实践经验,湖北省武昌实验小学副校长曾莉以“墨香润童心”为主题介绍了学校文化和系列特色活动,武穴市实验小学校长陈平以“聚焦书法教育 温润文化内涵”为主题介绍了学校30多年书法教育的实践经验和特色成果,并就书法教学中的问题与代表面对面交流。同时,还有“书法教师队伍建设”“书法课程与活动落实”“书法教育条件保障”“书法教育评价”等专题研讨活动。
  此次活动对新认定的一所湖北省书法教育示范学校——潜江市园林第五小学以及19所湖北省书法教育实验学校进行授牌,并对2018年度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进行了表彰。
其他文献
本刊讯(通讯员 范先机) 7月28日,鄂州市指导中小学生做好暑期德育体育作业推进会召开。鄂州市首次向全市中小学生部署了暑期近视防控家庭作业,巩固预防近视成果,探索预防近视的新模式。最新数据显示,该市儿童少年近视检出率为48.5%,低于全省和全国水平。  该作业要求,暑期学生要在家长的陪护下,每天至少做两至三次眼保健操,并控制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这正是我们学生和家长需要的家庭作业”,吴都中学学生家
缪天瑞是我国百年音乐发展的参与者、见证人和推动者。他从事音乐教育和理论研究80余载,他勤于思索、笔耕不辍;著作等身、硕果累累,编辑出版专著、译著30余部、主编学术刊物8种、辞书5种,显示了他那渊博的知识底蕴和辛勤的学术耕耘。他不仅学术造诣深厚、精通英文和日文,翻译出版了多种外国优秀音乐理论成果,而且涉及钢琴艺术与演奏方法、作曲技术理论、音乐史学、音乐美学等多个领域。他翻译出版的俄国钢琴家列文的《钢
令人尊爱的前辈音乐家瞿希贤同志于2008年3月19日离我们而去了,终年89岁。她是在与病魔顽强地搏斗了几近十年后去世的,其经受的痛苦与孤单是常人难以承受的。因此,她的去世也是一种精神上和肉体的彻底解脱,我从心底对她说一句:“敬爱的瞿希贤同志,您走好!”  我们这一代人是唱着她的歌长大的。50年代初期,她的儿童歌曲《我们是春天的鲜花》、《快乐的晚会》、《早操歌》等就在广大的新中国的少年儿童口上传唱,
2006年11月18日晚,由河南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主办的“故土——方可杰交响乐作品音乐会”在北京中山音乐堂举行。音乐会由北京交响乐团演奏,谭利华指挥,演出了方可杰近年来创作的五部作品:管弦乐《大起板》、第一交响曲《故土》、定音鼓协奏曲《风》、管弦乐《热巴舞曲》以及交响组曲《江山多娇》。  11月19日上午,中国音协创作委员会、《人民音乐》编辑部等主办了方可杰交响乐作品研讨会,知名作曲家、理论家、
王滨先生主编的《永远的歌声》是由山东济南出版社在2001年6月出版的。这本作为中国共产党诞辰八十周年献礼的文集,以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建国后的复杂状况为背景,映衬出歌曲《跟着共产党走》的诞生和其平凡而伟大的经历,同时也刻画出了词曲作者跟着共产党走的永恒信念和可歌可泣的人生战斗历程。  这部短短十几万字的文集所展现在我们面前的,不仅仅是一部颂歌诞生的史实,也不仅仅是词曲作者奋斗一生的编年史,而是革命
中国钢琴音乐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在中国悠久和深厚的历史和文化氛围中,钢琴作为一种外来乐器,已发出符合国人审美趣味的音响;钢琴音乐作为一种多声音乐,也被注入了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关于中国钢琴音乐的民族风格,许多学者都做了较充分的论述。这里试图从语言学的角度对中国钢琴音乐的民族风格进行阐释。    一    音乐是一种语言,故有“音乐语言”一说。但音乐语言并不是一种真正的语言,而是一种“拟语言
他扎根茂华中学三十春秋,在学校语文教师中,他年龄最大,在班主任中,他任职时间最长,一干就是三十年;在年级主任中,他最耐得烦,事事亲力亲为,二十年来一直无怨无悔。虽然已近退休,身患重病,仍然顽强地奋斗在教育一线,践行着他平凡而又无悔的教育人生,他就是现年56岁的茂华中学语文教师张国平。  既是严师又是慈父,更是良师益友  在张老师几十年的教学生涯中,可谓桃李满天下,让他费心的学生也不少。  朱同学上
前不久,毛翔宇在武汉、天津、北京、沈阳等城市连续举行钢琴独奏会,并进行公开教学活动。在首都的两场,分别安排在历史悠久的北京大学百年讲堂和中央民族大学新音乐厅。我去听了第二场。  在此之前,我对毛翔宇的了解很少,只知道他自幼习琴,八岁随父母从北京移居香港,后赴美国接受高等教育,2002年获得朱利亚学院音乐艺术博士学位,是首位取得这个学位的香港青年钢琴家,他现在是上海音乐学院钢琴系教授 。至于毛翔宇的
提到二十世纪的小提琴大师人们自然会想到克莱斯勒、埃奈斯库、胡伯曼、海菲兹、奥伊斯特拉赫、斯特恩、帕尔曼……这些闪亮的名字,而波兰小提琴学派的杰出代表婉达?维尔柯密尔斯卡(Wanda Wilkomirska)作为当今健在的屈指可数的世界著名女性小提琴大师之一,以自己特有的才能和魅力在二十世纪和当代国际大师阵容里同样居于无可争议的地位。今年是她80岁华诞,2009年1月10日,波兰华沙举行了盛大的庆祝
山东艺术学院音乐系副教授肖安平著《莱奥斯·亚纳切克》一书,2004年7月由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出版发行,李应华教授写了序言,简略评述了作者选题的意义及写作过程。  肖安平是一位年轻的女学者,为了研究这位十九、二十世纪之交捷克现代作曲家及其贡献,花费数年时光投入大量的精力,收集并阅读国内几乎所有的有关他的英语文献以及相关的哲学和人文学科书籍,为熟悉捷克语音特征请教捷克专家,尤其是对亚纳切克的音乐美学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