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也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中流砥柱。内部审计则是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保证。在改革发展的重要历史时刻,本文就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在国有企业转型升级中的基石作用,满足国有企业新时期发展需要,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吹响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时代号角,对国企改革作出了新的重大战略部署,会议提出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发挥国有经济战略支撑作用。
在“十四五”重要時期,受新冠肺炎疫情和复杂严峻的世界经济形势的影响,国有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全新挑战,推进国有企业的转型升级,增强企业经济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六个力量”的历史定位,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顶梁柱”作用是国有企业的发展方向。
具有完善企业治理体系,推进治理能力的作用
国有企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全面深化国企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关键内容。内部审计通过客观评价国有企业治理的有效性,促进企业完善治理,提升企业治理能力。企业中相关利益群体众多,所代表的利益需求也不尽相同,借助公平、科学的内部审计评价不但可最大限度地保护各方利益主体的权利,也能充分调动企业利益相关者参与企业治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通过内部审计对企业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系统监督,形成强有力的约束机制,促使国有企业持续完善治理结构,强化民主集体决策机制,规范权力运行,形成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相互制衡的现代企业治理体系。
具有完善内部控制体系加强风险防控的作用
国有企业多元化、复杂化的业务模式,加大了经营管控的广度和难度。内部审计作为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风险为导向、内控为主线,依靠熟悉企业经济活动和管理流程的显著优势,统筹规划企业的整体风险管理,采取有效、系统的专业方法,收集企业内部控制相关的主要风险点信息,分析评估后,确定经营活动中的重要风险,通过揭示及预警风险,提高企业风险防控能力,同时发挥内部审计检查监督作用,强化内部控制的再控制,促进实现制度的刚性,助力制度的落实执行,充分发挥制度威力以应对风险挑战的冲击,让企业朝着健康平稳的方向发展。
具有完善决策体系,提升决策效率的作用
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主导力量,所具有的社会和政治功能日益凸显,并逐步向国家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重点基础设施集中,向前瞻性和战略性产业集中,合理、科学、规范的决策自然成为企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内部审计能充分发挥其预见性、敏锐性、专业性强的特点,在考虑未来发展变化因素的基础上,向企业管理者提供真实、准确的企业经营情况,投资决策实施情况和查错补漏等信息支持和服务,方便管理者掌握国有企业整体经营动态变化,及时调整国有资本重点投资的方向和领域,能够协助管理者提高决策水平,提升决策质量和效果。
随着国有企业不断的深化改革与发展,内部审计工作也随之不断变化与更新,如何适应新形势下提出的要求,更好地发挥内部审计在国有企业深化改革中的保驾护航作用,是实现国有企业价值的提升,推动企业健康稳定发展的关键。
找准内部审计定位
在习近平总书记 “治国理政” 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指引下,对内部审计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也赋予了其新的使命,构建与国有企业发展相适应的内部审计体系是内部审计发展的目标。新时代背景下,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需要调整思路,重新定位,推进 “四个转变”,实现内部审计发展的新局面。
1.内部审计机构设置的转变。由原来的内部审计部门与被审计对象存在客观性利益冲突向党委(党组)、董事会(或主要负责人)直接领导下的内部审计领导体制转变,明确国有企业负责人的审计责任主体地位,形成党统一领导、权威高效的内部审计体系。
2.内部审计范围的转变。由原来的被动型审计向主动型审计转变,前移审计关口,从侧重事后审计向事前、事中审计延伸;做到事前监督,防患于先;事中控制,及时调整;事后评价,总结完善;推进“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审计全覆盖,预防和降低经营风险,真正做到“未雨绸缪”,而不是“亡羊补牢”。
3.内部审计内容的转变。由原来简单的查错纠弊向落实党和国家重大政策措施、国有企业改革重要任务以及国有资产监管、内控体系建设方面转变,聚焦国有企业发展的重要事项、重要环节、重要领域。以内部审计为抓手,达到“一审多项”“一审多果”的目的。
创新内部审计方式
1.加强内部审计信息化。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企业经营管理带来巨大变化的同时也给内部审计带来了新的冲击和机遇,加强科技强审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内部审计工作提出的新要求,逐步建立内部审计信息化平台系统,探索数字化审计模式,是提高内部审计质量的有效途径,也是延长内部审计触角,提高审计质量的钥匙。
内部审计需要充分利用企业开发的ERP等信息系统,与公司经营管理相关的财务、成本、投资、供应链、办公等系统建立审计接口,定期采集数据,形成内部审计数据库,以大数据分析为依托,通过数据先行,为审计项目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有效寻找审计线索,快速锁定审计重点,准确把握审计方向,精准做出审计判断,助推内部审计工作效能的提升。
2.丰富内部审计方法。有效的工作方法是内部审计工作深入开展的重要基础。根据不同类型的业务对症下药,运用不同的审计方法决定着内部审计项目的成败。在整合审计资源的同时,拓宽审计思路,创新审计方法,实现“三个结合”,即将现场审计和在线审计相结合,将专项审计和过程跟踪审计相结合,将动态审计和静态审计相结合,提升内部审计工作效果,顺利完成审计任务。 强化内审结果运用
内部审计成果的运用是审计价值的体现,也是“防未病”的有效手段。审计成果运用对于扩大内部审计影响力,树立内部审计地位和权威发挥着关键作用。国有企业应加强对审计成果的重视,只有实现“三建立”,才能提高审计成果运用的高度、深度和广度,真正发挥审计的建设性作用。
1.建立审计结果通报制度。在一定范围内通报内部审计结果,能有效提升审计工作的透明度,起到警示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整改工作。将审计结果及整改情况纳入企业目标绩效考核,将其作为干部选拔、考核、任免、奖惩和相关决策的重要依据。严肃问责机制,督促相关人员尽职尽责地履行职责,避免类似问题再次出现。
2.建立审计整改联动机制。建立信息共享、成果共用的协同机制,加强与相关职能部门的联动,列出整改清单,明确整改责任,共同指导督促被审计单位从源头上提出解决问题的整改措施,从根本上解决屡审屡犯等问题,确保审计问题得到彻底整改,提出的合理化建议能得到有效采纳。
提高内审人员素质
在新的形势下构建权威高效的审计监督体系,对内部审计队伍的专业素质、职业素养、知识结构、沟通协调能力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要求,内部审计队伍的能力高低,直接决定审计质量的高低。
1.引入复合型人才。为适应国有企业的多元化发展,配备多领域的专业人才是必要条件。审计人员不再仅局限于财务人员,而需从审计、财会、金融、法律、招标、信息化、造价、贸易、工程建设等各个领域中选拔、挖掘专业人才,形成不仅懂专业还要知管理,不仅业务精还要作风硬,具有迅速应变力和准确判断力的团队,这样才能顺利完成各项审计任务,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工作的最大效用。
2.加强专业培训。多渠道、多形式开展岗前培训、审前培训、在职培训,提高内部审计人员自身素质,不断学习新鲜事物。采取“请进来,走出去”并举的方式,组织内审人员赴优秀企业取经,赴专业高校学习,拓宽视野,提升专业能力;采取“以审带训”方式互通有无,取长补短;邀请审计专家开展专题讲座,介绍先进经验,学习审计技巧,为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奠定坚实基础。
内部审计工作已经成为国有企业经济决策科学化、内部管理规范化、风险防控常态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有企业稳健发展不可或缺的保障。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优势,助力国有企业深化改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要抓住新时期发展契机,推进内部审计工作质量的提升,提升国有企业管理水平,增强企业发展活力,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的主导作用。
(长沙城市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审计法务部)
参考文献:
[1]刘文文.内部审计在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作用[J].财经界(下旬刊) , 2020(01).
[2]雪喆,张晋,宋辰涛,王程琳,方云,梁超.混合所有制企业内部审计创新发展研究[J].中国内部审计,2019(02).
[3]彭笳玲.国企内部审计作用的发挥[J].财會学习,2018(32):132+134.
[4]李阳.国企改革风险分析及审计应对探讨[J].财经界,2021(15):165-166.
新形势下国有企业的发展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吹响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时代号角,对国企改革作出了新的重大战略部署,会议提出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发挥国有经济战略支撑作用。
在“十四五”重要時期,受新冠肺炎疫情和复杂严峻的世界经济形势的影响,国有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全新挑战,推进国有企业的转型升级,增强企业经济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六个力量”的历史定位,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顶梁柱”作用是国有企业的发展方向。
内部审计在国有企业发展中的作用
具有完善企业治理体系,推进治理能力的作用
国有企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全面深化国企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关键内容。内部审计通过客观评价国有企业治理的有效性,促进企业完善治理,提升企业治理能力。企业中相关利益群体众多,所代表的利益需求也不尽相同,借助公平、科学的内部审计评价不但可最大限度地保护各方利益主体的权利,也能充分调动企业利益相关者参与企业治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通过内部审计对企业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系统监督,形成强有力的约束机制,促使国有企业持续完善治理结构,强化民主集体决策机制,规范权力运行,形成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相互制衡的现代企业治理体系。
具有完善内部控制体系加强风险防控的作用
国有企业多元化、复杂化的业务模式,加大了经营管控的广度和难度。内部审计作为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风险为导向、内控为主线,依靠熟悉企业经济活动和管理流程的显著优势,统筹规划企业的整体风险管理,采取有效、系统的专业方法,收集企业内部控制相关的主要风险点信息,分析评估后,确定经营活动中的重要风险,通过揭示及预警风险,提高企业风险防控能力,同时发挥内部审计检查监督作用,强化内部控制的再控制,促进实现制度的刚性,助力制度的落实执行,充分发挥制度威力以应对风险挑战的冲击,让企业朝着健康平稳的方向发展。
具有完善决策体系,提升决策效率的作用
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主导力量,所具有的社会和政治功能日益凸显,并逐步向国家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重点基础设施集中,向前瞻性和战略性产业集中,合理、科学、规范的决策自然成为企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内部审计能充分发挥其预见性、敏锐性、专业性强的特点,在考虑未来发展变化因素的基础上,向企业管理者提供真实、准确的企业经营情况,投资决策实施情况和查错补漏等信息支持和服务,方便管理者掌握国有企业整体经营动态变化,及时调整国有资本重点投资的方向和领域,能够协助管理者提高决策水平,提升决策质量和效果。
如何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
随着国有企业不断的深化改革与发展,内部审计工作也随之不断变化与更新,如何适应新形势下提出的要求,更好地发挥内部审计在国有企业深化改革中的保驾护航作用,是实现国有企业价值的提升,推动企业健康稳定发展的关键。
找准内部审计定位
在习近平总书记 “治国理政” 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指引下,对内部审计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也赋予了其新的使命,构建与国有企业发展相适应的内部审计体系是内部审计发展的目标。新时代背景下,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需要调整思路,重新定位,推进 “四个转变”,实现内部审计发展的新局面。
1.内部审计机构设置的转变。由原来的内部审计部门与被审计对象存在客观性利益冲突向党委(党组)、董事会(或主要负责人)直接领导下的内部审计领导体制转变,明确国有企业负责人的审计责任主体地位,形成党统一领导、权威高效的内部审计体系。
2.内部审计范围的转变。由原来的被动型审计向主动型审计转变,前移审计关口,从侧重事后审计向事前、事中审计延伸;做到事前监督,防患于先;事中控制,及时调整;事后评价,总结完善;推进“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审计全覆盖,预防和降低经营风险,真正做到“未雨绸缪”,而不是“亡羊补牢”。
3.内部审计内容的转变。由原来简单的查错纠弊向落实党和国家重大政策措施、国有企业改革重要任务以及国有资产监管、内控体系建设方面转变,聚焦国有企业发展的重要事项、重要环节、重要领域。以内部审计为抓手,达到“一审多项”“一审多果”的目的。
创新内部审计方式
1.加强内部审计信息化。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企业经营管理带来巨大变化的同时也给内部审计带来了新的冲击和机遇,加强科技强审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内部审计工作提出的新要求,逐步建立内部审计信息化平台系统,探索数字化审计模式,是提高内部审计质量的有效途径,也是延长内部审计触角,提高审计质量的钥匙。
内部审计需要充分利用企业开发的ERP等信息系统,与公司经营管理相关的财务、成本、投资、供应链、办公等系统建立审计接口,定期采集数据,形成内部审计数据库,以大数据分析为依托,通过数据先行,为审计项目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有效寻找审计线索,快速锁定审计重点,准确把握审计方向,精准做出审计判断,助推内部审计工作效能的提升。
2.丰富内部审计方法。有效的工作方法是内部审计工作深入开展的重要基础。根据不同类型的业务对症下药,运用不同的审计方法决定着内部审计项目的成败。在整合审计资源的同时,拓宽审计思路,创新审计方法,实现“三个结合”,即将现场审计和在线审计相结合,将专项审计和过程跟踪审计相结合,将动态审计和静态审计相结合,提升内部审计工作效果,顺利完成审计任务。 强化内审结果运用
内部审计成果的运用是审计价值的体现,也是“防未病”的有效手段。审计成果运用对于扩大内部审计影响力,树立内部审计地位和权威发挥着关键作用。国有企业应加强对审计成果的重视,只有实现“三建立”,才能提高审计成果运用的高度、深度和广度,真正发挥审计的建设性作用。
1.建立审计结果通报制度。在一定范围内通报内部审计结果,能有效提升审计工作的透明度,起到警示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整改工作。将审计结果及整改情况纳入企业目标绩效考核,将其作为干部选拔、考核、任免、奖惩和相关决策的重要依据。严肃问责机制,督促相关人员尽职尽责地履行职责,避免类似问题再次出现。
2.建立审计整改联动机制。建立信息共享、成果共用的协同机制,加强与相关职能部门的联动,列出整改清单,明确整改责任,共同指导督促被审计单位从源头上提出解决问题的整改措施,从根本上解决屡审屡犯等问题,确保审计问题得到彻底整改,提出的合理化建议能得到有效采纳。
提高内审人员素质
在新的形势下构建权威高效的审计监督体系,对内部审计队伍的专业素质、职业素养、知识结构、沟通协调能力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要求,内部审计队伍的能力高低,直接决定审计质量的高低。
1.引入复合型人才。为适应国有企业的多元化发展,配备多领域的专业人才是必要条件。审计人员不再仅局限于财务人员,而需从审计、财会、金融、法律、招标、信息化、造价、贸易、工程建设等各个领域中选拔、挖掘专业人才,形成不仅懂专业还要知管理,不仅业务精还要作风硬,具有迅速应变力和准确判断力的团队,这样才能顺利完成各项审计任务,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工作的最大效用。
2.加强专业培训。多渠道、多形式开展岗前培训、审前培训、在职培训,提高内部审计人员自身素质,不断学习新鲜事物。采取“请进来,走出去”并举的方式,组织内审人员赴优秀企业取经,赴专业高校学习,拓宽视野,提升专业能力;采取“以审带训”方式互通有无,取长补短;邀请审计专家开展专题讲座,介绍先进经验,学习审计技巧,为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奠定坚实基础。
结 语
内部审计工作已经成为国有企业经济决策科学化、内部管理规范化、风险防控常态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有企业稳健发展不可或缺的保障。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优势,助力国有企业深化改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要抓住新时期发展契机,推进内部审计工作质量的提升,提升国有企业管理水平,增强企业发展活力,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的主导作用。
(长沙城市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审计法务部)
参考文献:
[1]刘文文.内部审计在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作用[J].财经界(下旬刊) , 2020(01).
[2]雪喆,张晋,宋辰涛,王程琳,方云,梁超.混合所有制企业内部审计创新发展研究[J].中国内部审计,2019(02).
[3]彭笳玲.国企内部审计作用的发挥[J].财會学习,2018(32):132+134.
[4]李阳.国企改革风险分析及审计应对探讨[J].财经界,2021(15):165-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