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是我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而写作则是我们向外表达自己的主要方式。一生中,我们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认识世界,表达自己。但我国素质教育起步较晚,目前的教育方式比较落后,学习都是为考试与升学服务,多为“填鸭式”教育,另外一点就是学生们的阅读多是为了写作服务,学生们在阅读课上摘抄好词好句,只是为了在写作文时生搬硬套。采用何种方式可以实现这两者的有机结合,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与写作习惯,学会更好地获取信息与表达自己,对人一生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我认为要实现两者的有机结合,培养学生好的阅读与写作习惯,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
1.严格选材,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从小学开始,我们逐渐接触一种认识世界的新方式——阅读。也开始采用写作的方式表达自己。很多人从那时起开始记日记,这就是通过写作表达自己想法的重要体现。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在的资料并不仅仅局限于文字,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元素也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小学生正处于人生的初始阶段,天性活泼好动,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敢于实践。但同时他们的心理发育还不成熟,对事物缺少全面而准确的判断,因此,教师在学生阅读的素材上要严格把关,扮演好引导人的角色,丰富学生的阅读空间,不同阶段阅读不同的素材。
如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在学好课内知识的同时,可以多读一些童话故事、神话传说、寓言等,或者一些科普书籍,还可以根据故事续写或改编,着重提高他们的想象力。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可以让他们读一下《红楼梦》等名著或者一些国外名著,比如《红与黑》,高年级学生的阅读就重在体会文章的环境、人物的描写,从中看出当时的社会环境,不仅可以获得知识,还可以丰富情感,提高能力。另外就是教师可以给学生列出一些涉及政治、历史等各方面的书单,可以给他们大体的阅读方向。
2.积极引导,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小学教育作为人生教育的开端和基础,形成各种良好的习惯对人一生的发展至关重要。学会获取信息和表达自己是人一生的重要课题,因此对阅读与写作这两种重要方式的培养是小学教育的根本。小学时期是一个人性格与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对一个人的一生有着重要影响。我国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曾经说过“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句话是说,老师是用来传道授业,解决疑惑的人。人们受教育并不仅仅是为了获取书本上的知识,更多的则是从学习过程中获取学习知识的方法与能力,以求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因此,教师的根本任务是传授方法而非知识。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无论是哪个阶段的教育,阅读都不仅仅是为了获取信息,而是为了积累语言,从而更好的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因此,作为教师,在阅读与写作的教育中,除了传授给学生基础知识,还要善于引导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促使他们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一方面,快速阅读与精读相结合,在规定的时间内快速阅读,标注重要信息。标好段落,同时概括段落大意。这样可以快速获取所读材料的重要信息。精读时标注优美的词句,细细品读,揣摩作者的写作方法和写作思路,体会作者情感的含蓄表达。另一方面,将摘抄与仿写相结合,阅读时,理清作者的总体写作思路,摘抄文中的好词好句,为自己的写作积累材料。分析环境与人物刻画的方法,利用方法进行仿写,可以提高组织语言的能力及思维。更重要的是,“学而不思则罔”,将阅读与个人思考相结合,指导学生在阅读中思考人生的价值,对各类事件有自己的观点,同时勇于发表个人的见解,这样才能写出有血有肉的优秀作品。
3.鼓励创作,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许多小学生对写作避之不及,由于小学生具有生活局限性,看问题不全面且生活阅历较少,因此他们在写文章的时候大多将阅读课上摘抄的词句东拼西凑,毫无连贯性,缺乏创新,凡事没有自己的见解,内容空洞,更有甚者,好胜心强,为了获取老师的表扬,抄袭书上的内容。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情况,是因为孩子们缺乏写作动力和写作热情,并没有通过写作来表达自己的意识。只有将足够多的材料認真整合,才能写出有着真挚情感的文章,完成写作这个向外表达自己的过程。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呢?第一,阅读是写作素材的来源,因此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通过图片、电视、网络等多种手段拓展学生的阅读空间。第二,多组织一些仿写、征文或者定题式训练等活动,通过简短的文字刻画某一事物或景物,可以借助阅读材料中的方法,大胆创新,用于表现自己,展示自己的风采,有了好的心态,自然能提高学生的写作热情,进而提高阅读与写作水平。
总之,小学是人一生教育的开端,对人的发展有着重大意义,而学会获取信息与表达自己又是小学的重要课题。因此将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起来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必然选择,它以学生为本,符合新课标理念,也符合语文课程改革的趋势。学生在老师的正确引导下,提高阅读兴趣,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提高理解力的同时也为写作积累了素材,将素材与自身情感相结合,就会创作出一篇篇情感真挚的好文章。
1.严格选材,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从小学开始,我们逐渐接触一种认识世界的新方式——阅读。也开始采用写作的方式表达自己。很多人从那时起开始记日记,这就是通过写作表达自己想法的重要体现。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在的资料并不仅仅局限于文字,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元素也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小学生正处于人生的初始阶段,天性活泼好动,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敢于实践。但同时他们的心理发育还不成熟,对事物缺少全面而准确的判断,因此,教师在学生阅读的素材上要严格把关,扮演好引导人的角色,丰富学生的阅读空间,不同阶段阅读不同的素材。
如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在学好课内知识的同时,可以多读一些童话故事、神话传说、寓言等,或者一些科普书籍,还可以根据故事续写或改编,着重提高他们的想象力。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可以让他们读一下《红楼梦》等名著或者一些国外名著,比如《红与黑》,高年级学生的阅读就重在体会文章的环境、人物的描写,从中看出当时的社会环境,不仅可以获得知识,还可以丰富情感,提高能力。另外就是教师可以给学生列出一些涉及政治、历史等各方面的书单,可以给他们大体的阅读方向。
2.积极引导,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小学教育作为人生教育的开端和基础,形成各种良好的习惯对人一生的发展至关重要。学会获取信息和表达自己是人一生的重要课题,因此对阅读与写作这两种重要方式的培养是小学教育的根本。小学时期是一个人性格与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对一个人的一生有着重要影响。我国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曾经说过“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句话是说,老师是用来传道授业,解决疑惑的人。人们受教育并不仅仅是为了获取书本上的知识,更多的则是从学习过程中获取学习知识的方法与能力,以求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因此,教师的根本任务是传授方法而非知识。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无论是哪个阶段的教育,阅读都不仅仅是为了获取信息,而是为了积累语言,从而更好的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因此,作为教师,在阅读与写作的教育中,除了传授给学生基础知识,还要善于引导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促使他们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一方面,快速阅读与精读相结合,在规定的时间内快速阅读,标注重要信息。标好段落,同时概括段落大意。这样可以快速获取所读材料的重要信息。精读时标注优美的词句,细细品读,揣摩作者的写作方法和写作思路,体会作者情感的含蓄表达。另一方面,将摘抄与仿写相结合,阅读时,理清作者的总体写作思路,摘抄文中的好词好句,为自己的写作积累材料。分析环境与人物刻画的方法,利用方法进行仿写,可以提高组织语言的能力及思维。更重要的是,“学而不思则罔”,将阅读与个人思考相结合,指导学生在阅读中思考人生的价值,对各类事件有自己的观点,同时勇于发表个人的见解,这样才能写出有血有肉的优秀作品。
3.鼓励创作,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许多小学生对写作避之不及,由于小学生具有生活局限性,看问题不全面且生活阅历较少,因此他们在写文章的时候大多将阅读课上摘抄的词句东拼西凑,毫无连贯性,缺乏创新,凡事没有自己的见解,内容空洞,更有甚者,好胜心强,为了获取老师的表扬,抄袭书上的内容。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情况,是因为孩子们缺乏写作动力和写作热情,并没有通过写作来表达自己的意识。只有将足够多的材料認真整合,才能写出有着真挚情感的文章,完成写作这个向外表达自己的过程。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呢?第一,阅读是写作素材的来源,因此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通过图片、电视、网络等多种手段拓展学生的阅读空间。第二,多组织一些仿写、征文或者定题式训练等活动,通过简短的文字刻画某一事物或景物,可以借助阅读材料中的方法,大胆创新,用于表现自己,展示自己的风采,有了好的心态,自然能提高学生的写作热情,进而提高阅读与写作水平。
总之,小学是人一生教育的开端,对人的发展有着重大意义,而学会获取信息与表达自己又是小学的重要课题。因此将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起来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必然选择,它以学生为本,符合新课标理念,也符合语文课程改革的趋势。学生在老师的正确引导下,提高阅读兴趣,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提高理解力的同时也为写作积累了素材,将素材与自身情感相结合,就会创作出一篇篇情感真挚的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