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必须引导学生运用新的学习方式。这种教学方式的基本思路是: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以素质教育思想为指导,学生主动参与为前提,自主学习为途径,合作讨论为形式,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构建教师导、学生学的教学程序。
一、引疑激趣 自学探究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从课堂导人到组织学生活动都要有意引疑激趣,课堂导入这一环节起着影响全局、辐射全课的作用。要求教师一堂课的开头就像无形的“磁铁”,吸引学生对所学教材产生兴趣。打动学生的心灵,形成良好的课堂切人口。为学生自学探究作铺垫。学生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地进入自学探究阶段。让学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在读中接受情感熏陶,如教学《威尼斯小艇》一课时。注重调动学生的视听感官,出示多媒体课件,把学生带到美丽的威尼斯,让学生去领略异国风光。看完课件后,让学生谈感受,进而导入新课:“同学们,沿途都看到了哪些景物?”“在这众多的景物中,作者为什么单写小艇呢?它同这座水上城市有什么关系?”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走进威尼斯,了解威尼斯。通过以上教学设计,使学生观赏到异国的风光,拉近理解的时空,引起探索的欲望,激活学生的思维,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新奇、探索的境地。再如教学《赤壁之战》一文,可以向学生提出:“曹操拥有八十万大军,而刘备和孙权才有三万联军,可是曹操的军队为什么会被打得落花流水呢?”这样学生头脑中形成了悬念,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兴趣油然而生。学生在自学探究中,能把学、思、疑、问联系在一起,就会给自学探究增添无限的乐趣和动力。
二、解疑导拨 合作探究
学生自学探究是学中有探,探中有学,一般问题均可以在边学边探中自行解决,不理解或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可以集中在这一阶段解决。合作探究的形式有三种:一是同桌合作探究。即让同桌学生发挥各自的学习探究优势,就相关疑难问题,互相启发,互相研讨。二是小组合作探究。合作小组可以是四个人、六个人,合作探究是利用学生集思广益、思维互补、思路开阔、分析透彻、各抒己见的特点,通过互相启发、共同探究,从中有所发现、学有所得。三是集体探究。即抓住中心议题或关键性问题,让学生各自发表见解,集中解决难点。教师要善于把握时机在关键处加以指点或导拨,组织学生与学生之间对话、答辩、争论,促进学生思想情感交流,培养团队协作精神,搭建民主和谐的学习平台。教师在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中适时导拨强化学生的合作探究。如在教学《詹天佑》一课时,为了使学生能够从打居庸关隧道,八达岭隧道和设计人字形线路三个例子了解詹天佑杰出的才能。教师先请各学习小组细读课文,并互相合作在本子上画出施工示意图,然后每组请一个代表把施工示意图通过实物投影向大家展示,并且说说你们这样画的依据是什么?从中体会到什么?最后师生共同交流,达成共识。
三、感悟体验 实践探究
这一环节既是对探究成绩的巩固,又是对探究效果的检验,其作用在于帮助学生学会方法。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教材要求和合作探究情况简要归纳要点,然后,运用自主和合作探究获得的知识,学会举一反三,拓展延伸文本内容,这是培养学生吸收、内化知识为能力的过程。允许学生选取不同的视角、采取不同的方法、获得不同的结论。
一位教师在教学《亡羊补牢》时,由于学生充分诵读了课文,在启发学生想一想有哪些补牢的办法时,学生反响强烈。思维活跃,提出了多种补牢的办法:(1)亡羊后应当及时补牢,堵住那个破洞,狼就进不来了。(2)亡羊之后应该全面加固羊圈,否则补了这个还会出现另一个。(3)补牢不如逮狼,派人守候,把狼打死,彻底消除隐患,不是更好吗?(4)应该经常检查羊圈,发现有破损就应该及时修好……见解不同,感悟生动丰富,独特而有创意,充分表现了学生的个性。
再如教学《搭石》一课教师设计:搭石对老人说:“老爷爷,谢谢您在溪水中为我们摆搭石,可是秋天水凉,您也要注意自己的身体啊!(出示多媒体课件)”仿照这个句式,同学们想一想,搭石还有可能对谁说什么呢?”这样利用变换角色和转换思维角度的方法来体现文本价值,让学生借助搭石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学生体验得到充分的释放。
又如教学《新型玻璃》教师让学生找出五种新型玻璃各有什么特点,有什么用途?然后把全班同学分为五组,教师引导说:“现在你们都是新型玻璃了,请你们把各自的特点、作用写出来,为自己作个广告。看谁会夸自己。”这样设计其目的有二:一是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二是利用课文上提供的材料进行作文训练。使学生在完成“自述”的过程中学习收集、分析和处理与自己玻璃相关的特点、用途等有关的信息,还要想办法说明白、说生动,并能得到消费者的青睐。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想象与联想,而且增强了学生感悟体验的趣味性。培养了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
四、激励评价 引深探究
这一步既要总结前三步探究活动的基本收获,对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探究给予充分肯定,又要得出结论,为学生今后学习相关问题起到导向作用。这是引导学生探究学习继往开来的一步,其作用在于进一步让学生牢记探究的方法,养成自主探究的习惯,把探究变成学生的自觉行动。评价方法可以由教师进行,也可以让学生自评、互评,大家总结,教师补充。评价语言以激励欣赏为主,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探究的满足感和愉悦感。
教师还可以把学生课堂学习的问题延伸到课外,引导学生到图书馆、到社会生活中去探究,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调查访问等方式。在更多的读书、动脑、动手、实践、探究中去寻求解答,培养创新能力,为学生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责任编辑 梁 媛)
一、引疑激趣 自学探究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从课堂导人到组织学生活动都要有意引疑激趣,课堂导入这一环节起着影响全局、辐射全课的作用。要求教师一堂课的开头就像无形的“磁铁”,吸引学生对所学教材产生兴趣。打动学生的心灵,形成良好的课堂切人口。为学生自学探究作铺垫。学生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地进入自学探究阶段。让学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在读中接受情感熏陶,如教学《威尼斯小艇》一课时。注重调动学生的视听感官,出示多媒体课件,把学生带到美丽的威尼斯,让学生去领略异国风光。看完课件后,让学生谈感受,进而导入新课:“同学们,沿途都看到了哪些景物?”“在这众多的景物中,作者为什么单写小艇呢?它同这座水上城市有什么关系?”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走进威尼斯,了解威尼斯。通过以上教学设计,使学生观赏到异国的风光,拉近理解的时空,引起探索的欲望,激活学生的思维,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新奇、探索的境地。再如教学《赤壁之战》一文,可以向学生提出:“曹操拥有八十万大军,而刘备和孙权才有三万联军,可是曹操的军队为什么会被打得落花流水呢?”这样学生头脑中形成了悬念,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兴趣油然而生。学生在自学探究中,能把学、思、疑、问联系在一起,就会给自学探究增添无限的乐趣和动力。
二、解疑导拨 合作探究
学生自学探究是学中有探,探中有学,一般问题均可以在边学边探中自行解决,不理解或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可以集中在这一阶段解决。合作探究的形式有三种:一是同桌合作探究。即让同桌学生发挥各自的学习探究优势,就相关疑难问题,互相启发,互相研讨。二是小组合作探究。合作小组可以是四个人、六个人,合作探究是利用学生集思广益、思维互补、思路开阔、分析透彻、各抒己见的特点,通过互相启发、共同探究,从中有所发现、学有所得。三是集体探究。即抓住中心议题或关键性问题,让学生各自发表见解,集中解决难点。教师要善于把握时机在关键处加以指点或导拨,组织学生与学生之间对话、答辩、争论,促进学生思想情感交流,培养团队协作精神,搭建民主和谐的学习平台。教师在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中适时导拨强化学生的合作探究。如在教学《詹天佑》一课时,为了使学生能够从打居庸关隧道,八达岭隧道和设计人字形线路三个例子了解詹天佑杰出的才能。教师先请各学习小组细读课文,并互相合作在本子上画出施工示意图,然后每组请一个代表把施工示意图通过实物投影向大家展示,并且说说你们这样画的依据是什么?从中体会到什么?最后师生共同交流,达成共识。
三、感悟体验 实践探究
这一环节既是对探究成绩的巩固,又是对探究效果的检验,其作用在于帮助学生学会方法。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教材要求和合作探究情况简要归纳要点,然后,运用自主和合作探究获得的知识,学会举一反三,拓展延伸文本内容,这是培养学生吸收、内化知识为能力的过程。允许学生选取不同的视角、采取不同的方法、获得不同的结论。
一位教师在教学《亡羊补牢》时,由于学生充分诵读了课文,在启发学生想一想有哪些补牢的办法时,学生反响强烈。思维活跃,提出了多种补牢的办法:(1)亡羊后应当及时补牢,堵住那个破洞,狼就进不来了。(2)亡羊之后应该全面加固羊圈,否则补了这个还会出现另一个。(3)补牢不如逮狼,派人守候,把狼打死,彻底消除隐患,不是更好吗?(4)应该经常检查羊圈,发现有破损就应该及时修好……见解不同,感悟生动丰富,独特而有创意,充分表现了学生的个性。
再如教学《搭石》一课教师设计:搭石对老人说:“老爷爷,谢谢您在溪水中为我们摆搭石,可是秋天水凉,您也要注意自己的身体啊!(出示多媒体课件)”仿照这个句式,同学们想一想,搭石还有可能对谁说什么呢?”这样利用变换角色和转换思维角度的方法来体现文本价值,让学生借助搭石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学生体验得到充分的释放。
又如教学《新型玻璃》教师让学生找出五种新型玻璃各有什么特点,有什么用途?然后把全班同学分为五组,教师引导说:“现在你们都是新型玻璃了,请你们把各自的特点、作用写出来,为自己作个广告。看谁会夸自己。”这样设计其目的有二:一是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二是利用课文上提供的材料进行作文训练。使学生在完成“自述”的过程中学习收集、分析和处理与自己玻璃相关的特点、用途等有关的信息,还要想办法说明白、说生动,并能得到消费者的青睐。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想象与联想,而且增强了学生感悟体验的趣味性。培养了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
四、激励评价 引深探究
这一步既要总结前三步探究活动的基本收获,对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探究给予充分肯定,又要得出结论,为学生今后学习相关问题起到导向作用。这是引导学生探究学习继往开来的一步,其作用在于进一步让学生牢记探究的方法,养成自主探究的习惯,把探究变成学生的自觉行动。评价方法可以由教师进行,也可以让学生自评、互评,大家总结,教师补充。评价语言以激励欣赏为主,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探究的满足感和愉悦感。
教师还可以把学生课堂学习的问题延伸到课外,引导学生到图书馆、到社会生活中去探究,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调查访问等方式。在更多的读书、动脑、动手、实践、探究中去寻求解答,培养创新能力,为学生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责任编辑 梁 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