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初中语文教学工作中,课内和课外应当是统一的整体,课内要对课外发挥引导作用,课外对课内要进行有效的促进。将课内外的时间、空间完全运用起来,对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度以及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本文主要针对语文教学课内外结合的一些方式方法和路径进行简要分析。
一、课前预习与课堂学习相结合,前延教学环节
预习活动是语文学习的第一个环节,也是基础性环节。课前预习一定要得到充分的重视,并且与整个语文教学设计融会贯通起来,作为课堂学习的前沿环节,更好的体现对语文教学的促进功能。
1.根据课堂目标确定预习内容。笔者在教学中向学生灌输了学习必先预习的理念,让预习成为学生一种自觉的习惯。在教学设计中根据课堂教学的目标,科学确定预习的内容。例如在《奇妙的克隆》新课讲授之前,要求学生自行解决生字词等基础性内容,查阅工具书以及上网搜索,增加对克隆这一科学研究的直观了解,并且对照课后思考题、习题进行认真的思考。
2.结合教学要求指导预习方法。许多初中生在语文学习中,预习活动开展了但是效果不佳,究其原因和预习的方法不当有关。笔者指导学生进行四步预习法,首先是“读”,多读几遍课文,对课文的主要意思有所了解;接下来是“查”,通过查阅资料的方式解决一些基础性知识、问题;接下来是“做”,对照课后习题思考题尝试做一做,寻找这些答案;最后是“记”,将预习中无法解决的问题或是自己有疑惑的内容记录下来。这四步预习法是笔者和学生经过反复实践,总结提炼出来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对提高学生预习效率发挥了非常积极的功能。
3.预习之中筛选难点等待探究。指导初中生开展语文预习活动,一方面是要帮助他们提前熟悉学习内容、解决基础知识,为接下来的课堂互动提供帮助。另一方面,教师还要指导学生对预习中的难点进行筛选,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可以提炼出来,留待下一步的课堂质疑探讨中和其他同学一起分析研究。
二、当堂检测与课后练习相结合,巩固学习成效
每一节课的学习成果如何,这不仅是广大语文教师要关注的内容,也是学生进行学习反思和评价的重要依据。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发挥当堂检测的效果。当堂检测既要反映学生本节课的学习成效,同时还要对接下来的课后练习提供参考依据。笔者在教学中重点从三个方面着手,将课堂检测与课后练习紧密结合起来。
1.当堂检测体现精炼原则。一节语文课的时间只有短短的45分钟,注定了不可能花费更多的时间进行当堂检测。笔者在课堂教学中,原则上花费三到五分钟时间,在课堂最后的环节对学生进行本节课学习成效的检测。检测的方式是以事先印制的作业纸形式出现,检测的内容是本节课的学习重点难点和要点。题目数量相对精炼,既要涵盖学习目标,又要保持精炼,利用课堂最后的三到五分鐘时间对学生本节课学习成效进行最直接的检测。
2.及时分析当堂检测信息。每节课的当堂检测,笔者都是现场收走作业纸,在课后进行快速的批改,对学生本节课掌握的效果如何,以及还存在哪些薄弱的环节进行认真的分析,一方面是作为下一节课的教学方向与内容调整的参考,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更具针对性的布置课后训练与巩固的作业。当学生的当堂学习效果被完整的分析出来之后,无论对下一步的教学还是作业训练都具有非常好的参考价值。
3.拾遗补缺安排课后作业。课后作业作为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既要注重重点突出,又要避免重复劳动。在课堂上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分析之后,学生的学习状况就能完整的表现出来。教师在布置语文课后作业时,要首先参考当堂检测中学生的薄弱环节,优先突出这些方面的巩固训练,然后对照教学目标要求,进行其他一些重点难点的补充。只有通过当堂检测了解学生的薄弱环节,才能保证课后作业训练指向准确,花费最少的时间实现最好的效果。当课堂检测作业与课后巩固作业实现前后、联动一脉相承的时候,学生的学习效果将会得到更大提升。
三、课堂目标与课后训练相结合,促进能力提升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目标包括知识、能力与情感三个方面,其中能力训练往往处于忽略的环节。在课堂上进行了一些能力的指导,但是在课后就出现的断层,没有及时跟进和有效安排,这些方面也是教师要密切注意的内容。笔者在教学中着眼于课堂教学目标,特别是其中的能力培养活动,在课后安排相应的活动进行策应,内外结合提高学生语文学习能力。
1.内外结合强化朗读能力培养。在课堂上,教师通过范读、学生分角色读、分组读等不同的形式训练学生的语感,指导学生把握语调、情感、节奏以及一些技巧处理的内容,使学生在课堂上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在课后要求学生朗读相同类型的文章培养语感、提高朗读技巧,这对学生朗读水平的提升具有非常好的帮助,并且学生在这样的巩固训练中提高了朗读兴趣。
2.内外结合强化分析能力培养。在课内阅读分析理解教学中,笔者对学生进行了方法轮的指导,教给学生如何去分析一篇文章,如何去把握文章的重点要点,如何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特色。在课内指导中,学生能够有效的掌握阅读的分析方法,在课外结合读写训练,要求学生进行大量的阅读活动,在阅读中运用课堂所学掌握的技巧,尝试进行分析理解,这也是提高学生语文分析理解能力的重要方法。
3.内外结合强化创作能力培养。作文创作能力是初中生语文学习中一项重要能力,也是难点之一。教师要将课内外训练充分融合起来,一方面在课内阅读指导中教给学生方法技巧,引导学生领悟课文是如何进行创作的,掌握其中立意构架手法要点。另一方面在作前指导中进行充分的引导,对学生强化写作方法的渗透。通过课内的有效引导,学生能够基本掌握一些方法,接下来要与课后的训练紧密结合起来。课后的训练既可以是针对某一种类型的文章进行创作,也可以针对某一个方面的难点进行训练,如场景描写、心理描写、动作描写、肖像描写等等。课内学习指导与课外训练巩固紧密结合起来,还可以通过课外学生写作经验分享、写作技巧推荐等方式,进一步提高学生作文写作的技巧程度。
四、课内指导与课外活动相结合,拓展教学空间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课内指导是主战场、主阵地,无论是对学生进行语文知识点的传授、语法的指导,还是理解创作等方面的能力训练,都不能局限于课堂的时间空间,要积极的与课外活动联动起来,实现课内外的有效结合,促进学生语文素养提升。
1.开展兴趣小组活动。和语文课堂教学一脉相承的兴趣小组活动有很多,有书法、朗读、阅读、写作等多种类型。广大教师在教学中要结合教学的实际需要,要着眼于学生语文能力发展状况,指导学生独立自主的开展一些兴趣小组活动,这是满足学生兴趣爱好和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发展的双重需要,也是丰富学生课余文化生活的一条重要路径。
2.组织竞赛评比活动。结合课内教学的重难点,开展一些抢答赛、默写比赛等竞赛活动,可以在以赛促学的浓厚氛围中,提高学生对学习重点的把握效果,也营造了你追我赶的浓厚氛围。竞赛活动还可以结合学生能力训练,开展现场作文竞赛、口语表达竞赛等类型活动,让学生在整个训练中进一步促进语文能力提升。
3.进行实践调查活动。开展实践调查既是培养青少年动手操作能力、分析研究能力的需要,也可以和作文教学紧密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在实践调研中掌握第一手资料,提高学生对文章构思立意的深刻程度。例如从调查中发掘出深刻的思想、寓意和主题,对作文创作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也获得了大量丰富素材等等。
一、课前预习与课堂学习相结合,前延教学环节
预习活动是语文学习的第一个环节,也是基础性环节。课前预习一定要得到充分的重视,并且与整个语文教学设计融会贯通起来,作为课堂学习的前沿环节,更好的体现对语文教学的促进功能。
1.根据课堂目标确定预习内容。笔者在教学中向学生灌输了学习必先预习的理念,让预习成为学生一种自觉的习惯。在教学设计中根据课堂教学的目标,科学确定预习的内容。例如在《奇妙的克隆》新课讲授之前,要求学生自行解决生字词等基础性内容,查阅工具书以及上网搜索,增加对克隆这一科学研究的直观了解,并且对照课后思考题、习题进行认真的思考。
2.结合教学要求指导预习方法。许多初中生在语文学习中,预习活动开展了但是效果不佳,究其原因和预习的方法不当有关。笔者指导学生进行四步预习法,首先是“读”,多读几遍课文,对课文的主要意思有所了解;接下来是“查”,通过查阅资料的方式解决一些基础性知识、问题;接下来是“做”,对照课后习题思考题尝试做一做,寻找这些答案;最后是“记”,将预习中无法解决的问题或是自己有疑惑的内容记录下来。这四步预习法是笔者和学生经过反复实践,总结提炼出来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对提高学生预习效率发挥了非常积极的功能。
3.预习之中筛选难点等待探究。指导初中生开展语文预习活动,一方面是要帮助他们提前熟悉学习内容、解决基础知识,为接下来的课堂互动提供帮助。另一方面,教师还要指导学生对预习中的难点进行筛选,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可以提炼出来,留待下一步的课堂质疑探讨中和其他同学一起分析研究。
二、当堂检测与课后练习相结合,巩固学习成效
每一节课的学习成果如何,这不仅是广大语文教师要关注的内容,也是学生进行学习反思和评价的重要依据。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发挥当堂检测的效果。当堂检测既要反映学生本节课的学习成效,同时还要对接下来的课后练习提供参考依据。笔者在教学中重点从三个方面着手,将课堂检测与课后练习紧密结合起来。
1.当堂检测体现精炼原则。一节语文课的时间只有短短的45分钟,注定了不可能花费更多的时间进行当堂检测。笔者在课堂教学中,原则上花费三到五分钟时间,在课堂最后的环节对学生进行本节课学习成效的检测。检测的方式是以事先印制的作业纸形式出现,检测的内容是本节课的学习重点难点和要点。题目数量相对精炼,既要涵盖学习目标,又要保持精炼,利用课堂最后的三到五分鐘时间对学生本节课学习成效进行最直接的检测。
2.及时分析当堂检测信息。每节课的当堂检测,笔者都是现场收走作业纸,在课后进行快速的批改,对学生本节课掌握的效果如何,以及还存在哪些薄弱的环节进行认真的分析,一方面是作为下一节课的教学方向与内容调整的参考,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更具针对性的布置课后训练与巩固的作业。当学生的当堂学习效果被完整的分析出来之后,无论对下一步的教学还是作业训练都具有非常好的参考价值。
3.拾遗补缺安排课后作业。课后作业作为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既要注重重点突出,又要避免重复劳动。在课堂上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分析之后,学生的学习状况就能完整的表现出来。教师在布置语文课后作业时,要首先参考当堂检测中学生的薄弱环节,优先突出这些方面的巩固训练,然后对照教学目标要求,进行其他一些重点难点的补充。只有通过当堂检测了解学生的薄弱环节,才能保证课后作业训练指向准确,花费最少的时间实现最好的效果。当课堂检测作业与课后巩固作业实现前后、联动一脉相承的时候,学生的学习效果将会得到更大提升。
三、课堂目标与课后训练相结合,促进能力提升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目标包括知识、能力与情感三个方面,其中能力训练往往处于忽略的环节。在课堂上进行了一些能力的指导,但是在课后就出现的断层,没有及时跟进和有效安排,这些方面也是教师要密切注意的内容。笔者在教学中着眼于课堂教学目标,特别是其中的能力培养活动,在课后安排相应的活动进行策应,内外结合提高学生语文学习能力。
1.内外结合强化朗读能力培养。在课堂上,教师通过范读、学生分角色读、分组读等不同的形式训练学生的语感,指导学生把握语调、情感、节奏以及一些技巧处理的内容,使学生在课堂上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在课后要求学生朗读相同类型的文章培养语感、提高朗读技巧,这对学生朗读水平的提升具有非常好的帮助,并且学生在这样的巩固训练中提高了朗读兴趣。
2.内外结合强化分析能力培养。在课内阅读分析理解教学中,笔者对学生进行了方法轮的指导,教给学生如何去分析一篇文章,如何去把握文章的重点要点,如何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特色。在课内指导中,学生能够有效的掌握阅读的分析方法,在课外结合读写训练,要求学生进行大量的阅读活动,在阅读中运用课堂所学掌握的技巧,尝试进行分析理解,这也是提高学生语文分析理解能力的重要方法。
3.内外结合强化创作能力培养。作文创作能力是初中生语文学习中一项重要能力,也是难点之一。教师要将课内外训练充分融合起来,一方面在课内阅读指导中教给学生方法技巧,引导学生领悟课文是如何进行创作的,掌握其中立意构架手法要点。另一方面在作前指导中进行充分的引导,对学生强化写作方法的渗透。通过课内的有效引导,学生能够基本掌握一些方法,接下来要与课后的训练紧密结合起来。课后的训练既可以是针对某一种类型的文章进行创作,也可以针对某一个方面的难点进行训练,如场景描写、心理描写、动作描写、肖像描写等等。课内学习指导与课外训练巩固紧密结合起来,还可以通过课外学生写作经验分享、写作技巧推荐等方式,进一步提高学生作文写作的技巧程度。
四、课内指导与课外活动相结合,拓展教学空间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课内指导是主战场、主阵地,无论是对学生进行语文知识点的传授、语法的指导,还是理解创作等方面的能力训练,都不能局限于课堂的时间空间,要积极的与课外活动联动起来,实现课内外的有效结合,促进学生语文素养提升。
1.开展兴趣小组活动。和语文课堂教学一脉相承的兴趣小组活动有很多,有书法、朗读、阅读、写作等多种类型。广大教师在教学中要结合教学的实际需要,要着眼于学生语文能力发展状况,指导学生独立自主的开展一些兴趣小组活动,这是满足学生兴趣爱好和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发展的双重需要,也是丰富学生课余文化生活的一条重要路径。
2.组织竞赛评比活动。结合课内教学的重难点,开展一些抢答赛、默写比赛等竞赛活动,可以在以赛促学的浓厚氛围中,提高学生对学习重点的把握效果,也营造了你追我赶的浓厚氛围。竞赛活动还可以结合学生能力训练,开展现场作文竞赛、口语表达竞赛等类型活动,让学生在整个训练中进一步促进语文能力提升。
3.进行实践调查活动。开展实践调查既是培养青少年动手操作能力、分析研究能力的需要,也可以和作文教学紧密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在实践调研中掌握第一手资料,提高学生对文章构思立意的深刻程度。例如从调查中发掘出深刻的思想、寓意和主题,对作文创作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也获得了大量丰富素材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