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前小说阅读教学中,对小说的解读存在着过分强调工具性而忽视人文性的问题,特别是小说阅读教学中充斥着阶级意识论分析人物与主题的方法,从一定程度上掩盖了小说的审美、情感熏陶等多重功能,使语文课堂缺少了生动、活泼的人文气息。教师过分依赖“教参”,阅读教学往往照搬“教参”上的现成分析及结论,教师成了“知识的传声筒”,学生成了“接受知识的容器”,不正视这些问题,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就难以落到实处。因此,新课标下的小说阅读教学,教师应树立新课程理念,不要囿于参考书的理解及分析,应鼓励并引导学生立足文本,多视角、多方位鉴赏文本,多层面、个性化解读小说。积极培养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提高鉴赏小说的能力,为最终获得应该具备的语文素养打下坚实基础。
【关键词】新课标;小说阅读;初探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注意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解读小说、戏剧作品,提高阅读能力和鉴赏水平。”这是新课标对阅读文学作品的要求。但在当前的小说阅读教学中,对小说的解读存在着过分强调工具性而忽视人文性的问题,特别是小说阅读教学中充斥着阶级意识论分析人物与主题的方法,从一定程度上掩盖了小说的审美、情感熏陶等多重功能,使语文课堂缺少了生动、活泼的人文气息。教师过分依赖“教参”,阅读教学往往照搬“教参”上现成的分析及结论,学生盲从于各类工具书,只为提高考试成绩。这样既影响了教师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又严重束缚了学生作为主体巨大潜力的发挥。这样的阅读教学方式及学习方法,教师成了“知识的传声筒”,学生成了“接受知识的容器”,新课标课程目标怎么能够实现?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何以培养?语文素养何以获得?那么应该怎样解决小说阅读教学中出现的这些问题,真正提高学生阅读和鉴赏小说的能力呢。笔者认为教师在小说阅读教学中,不要囿于参考书的理解及分析,应鼓励并引导学生立足文本,多视角、多方位鉴赏文本,多层面、个性化解读小说。文学作品特别是小说的阅读鉴赏,本身带有更大的个人色彩,正如“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下面谈谈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所运用的一些方法。
一、指导学生抓住作品中容易被忽視的次要人物进行分析、鉴赏
从这些人物身上获得独特的审美享受和体验,加深对作品所蕴含的意蕴及主题的理解,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例如教学法国19世纪著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巴尔扎克的小说《守财奴》。准确分析和理解葛朗台这一人物形象,历来被定为教学的重点。但笔者认为,引导学生正确把握课文中另外一个被忽视的次要人物葛朗台夫人应该是教材的难点。长期以来,有的教学参考书认为,作者对这一人物的褒扬特别是对其恬退隐忍的人性赞美反映了作者的阶级局限性,削弱了小说的批判力量。教学中,我把这一问题呈现给学生,引导他们仔细阅读文本,认真品味、思考、分析,发表自己的见解。学生通过阅读,很快找到了课文对葛朗台夫人之死的几处议论性描写,“天国的光辉照着她,仿佛太阳照着树叶发出金光。有她那样的一生,才有她那样的死,恬退隐忍,完全是一个基督徒的死,死得崇高,伟大”,“她的贤德,她的天使般的耐心和对女儿的怜爱,表现得格外显著;她没有一句怨言地死了,像洁白的羔羊一般上了天”,有学生认为这些描写饱含着作者强烈的主观感情色彩,充满了对这一人物命运的深厚同情和对其身上所体现的人性的赞美和褒扬,有学生还关注了下面的描写,“在这个世界上她只舍不得一个人,她凄凉的一生的温柔的伴侣——她最后的几眼似乎暗示女儿将来的苦命。想到把这头和她自己一样洁白的羔羊,孤零零地留在自私自利的世界上任人宰割,她就发抖”,认为里面的“自私自利的世界”“任人宰割”“发抖”等表达难道不是作者通过这一人物对女儿命运的担心和发出对当时冷酷无情、金钱至上的社会的诅咒、控诉和批判吗?有学生还抓住了葛朗台夫人断气以前对女儿说的“幸福只有在天上,你将来会知道”这句话进行分析,认为这句话的潜台词是表明金钱至上的社会是没有幸福可言的,这不正是对当时丑恶现实的讽刺和揭露吗?有的学生还把作者对葛朗台太太之死的描写与对葛朗台之死的描写作了对比,认为作者写葛朗台的死笔调是冷峻而充满讽刺的,临死前的神态描写及手抓法器的动作描写活化了人物至死不变的守财奴本性,对比强烈,褒贬分明。最后,大家一致认为葛朗台太太的形象与葛朗台的形象是美与丑的对比,非但没有削弱了小说的批判力量,通过人物的形象对比更加鲜明饱满,主题更加深刻。
教师通过设疑引导学生分析这一次要形象,学生思考、探究能力得到了培养,对作品的意蕴和主题的理解也大大加深。
二、指导学生辩证、全面、客观地对主要人物形象进行分析、鉴赏
一部成功的小说,人物形象一定是有血有肉、栩栩如生的,人物性格也是丰富、多样而充满鲜明个性特征的。在小说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辩证、全方位地去分析人物特点,进行个性化解读,这样不仅可以最大限度地挖掘作品的意蕴,而且还可以潜移默化地使情感得到熏陶,思想上获得教益。例如教读小说《项链》,我先引导学生分析了小说的情节结构,熟悉了情节内容,在此基础上分小组合作、讨论主人公马蒂尔德的形象,然后小组交流发言。交流开始,有一小组的发言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他们认为,马蒂尔德虚荣心很强,也付出了极大的代价,一夜的风流换取的是十年的青春和艰辛的生活,但作为女人,谁没有一点虚荣心,只是她的虚荣心超过了自己的经济实力罢了,这是不可取的;但她为赔偿一根项链付出十年的艰辛劳动,体现了她质朴、善良、诚实守信和不屈不挠的顽强性格,这是十分难能可贵的。学生对人物辩证、客观的分析超出了笔者的想象。为了更进一步理解小说的主题思想,我又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小说对这一人物形象的情感态度怎样。学生的发言莫衷一是,有的认为是批判,有的认为是同情,而一位同学的发言却深刻而有说服力,同学们纷纷点头称是。他认为作者对主人公的态度是同情大于批判。理由如下:小说的结局揭破了路瓦栽夫人的项链是假的,由此可以想象路瓦栽夫人的首饰盒里有几条是真的,这不正揭露了以路瓦栽夫人为代表的社会人物弥漫着爱慕虚荣的风气,充满了虚伪和欺诈吗?马蒂尔德做人的“真”不正是对上流社会的“假”进行了辛辣的讽刺吗?“真”“假”对比,作者态度分明。马蒂尔德只是这种风气的牺牲品而已,作者对其态度是同情大于批判,而且还肯定了她的勤劳、善良、质朴,不屈服于命运的坚强性格。作者批判和讽刺的恰恰是滋生它的土壤——当时的资本主义上流社会。
有的“教参”把人物的主要性格概括为爱慕虚荣,对勤劳坚强、诚实守信等性格特点避重就轻,轻描淡写。主题则总结为批判了马蒂尔德的虚荣心,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学生的分析完全颠覆了教参的说法。显然,学生在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中对人物和作品的辩证分析更合理、实在,理解更客观、更符合作品的实际。
再如教学美国短篇小说家欧·亨利的短篇小说《警察与赞美诗》,对于结局历来有不同的看法。“教参”认为其夸大了宗教的劝善功能,体现了作者世界观的局限性,削弱了小说的批判力量。课堂上,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用逆向思维认真阅读小说的情节,独立思考,大胆质疑,这样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会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对小说的理解可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新课标下小说的阅读教学,教师应树立新课标的教学理念,合理使用教科书和其他有关资料,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和层面进行阅读和鉴赏,抓住其内涵的多义性和模糊性特点,不囿于“教参”,不人云亦云,发挥自身优势及主观能动性积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探究,个性化地解读文本,全面深刻地理解作品的意蕴,从而丰富自己的人文素养,提高鉴赏小说的能力,为最终获得应该具备的语文素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任长松.课程的反思与重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2] 周卫勇.走向发展性课程评价[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编辑:张晓婧)
【关键词】新课标;小说阅读;初探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注意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解读小说、戏剧作品,提高阅读能力和鉴赏水平。”这是新课标对阅读文学作品的要求。但在当前的小说阅读教学中,对小说的解读存在着过分强调工具性而忽视人文性的问题,特别是小说阅读教学中充斥着阶级意识论分析人物与主题的方法,从一定程度上掩盖了小说的审美、情感熏陶等多重功能,使语文课堂缺少了生动、活泼的人文气息。教师过分依赖“教参”,阅读教学往往照搬“教参”上现成的分析及结论,学生盲从于各类工具书,只为提高考试成绩。这样既影响了教师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又严重束缚了学生作为主体巨大潜力的发挥。这样的阅读教学方式及学习方法,教师成了“知识的传声筒”,学生成了“接受知识的容器”,新课标课程目标怎么能够实现?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何以培养?语文素养何以获得?那么应该怎样解决小说阅读教学中出现的这些问题,真正提高学生阅读和鉴赏小说的能力呢。笔者认为教师在小说阅读教学中,不要囿于参考书的理解及分析,应鼓励并引导学生立足文本,多视角、多方位鉴赏文本,多层面、个性化解读小说。文学作品特别是小说的阅读鉴赏,本身带有更大的个人色彩,正如“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下面谈谈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所运用的一些方法。
一、指导学生抓住作品中容易被忽視的次要人物进行分析、鉴赏
从这些人物身上获得独特的审美享受和体验,加深对作品所蕴含的意蕴及主题的理解,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例如教学法国19世纪著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巴尔扎克的小说《守财奴》。准确分析和理解葛朗台这一人物形象,历来被定为教学的重点。但笔者认为,引导学生正确把握课文中另外一个被忽视的次要人物葛朗台夫人应该是教材的难点。长期以来,有的教学参考书认为,作者对这一人物的褒扬特别是对其恬退隐忍的人性赞美反映了作者的阶级局限性,削弱了小说的批判力量。教学中,我把这一问题呈现给学生,引导他们仔细阅读文本,认真品味、思考、分析,发表自己的见解。学生通过阅读,很快找到了课文对葛朗台夫人之死的几处议论性描写,“天国的光辉照着她,仿佛太阳照着树叶发出金光。有她那样的一生,才有她那样的死,恬退隐忍,完全是一个基督徒的死,死得崇高,伟大”,“她的贤德,她的天使般的耐心和对女儿的怜爱,表现得格外显著;她没有一句怨言地死了,像洁白的羔羊一般上了天”,有学生认为这些描写饱含着作者强烈的主观感情色彩,充满了对这一人物命运的深厚同情和对其身上所体现的人性的赞美和褒扬,有学生还关注了下面的描写,“在这个世界上她只舍不得一个人,她凄凉的一生的温柔的伴侣——她最后的几眼似乎暗示女儿将来的苦命。想到把这头和她自己一样洁白的羔羊,孤零零地留在自私自利的世界上任人宰割,她就发抖”,认为里面的“自私自利的世界”“任人宰割”“发抖”等表达难道不是作者通过这一人物对女儿命运的担心和发出对当时冷酷无情、金钱至上的社会的诅咒、控诉和批判吗?有学生还抓住了葛朗台夫人断气以前对女儿说的“幸福只有在天上,你将来会知道”这句话进行分析,认为这句话的潜台词是表明金钱至上的社会是没有幸福可言的,这不正是对当时丑恶现实的讽刺和揭露吗?有的学生还把作者对葛朗台太太之死的描写与对葛朗台之死的描写作了对比,认为作者写葛朗台的死笔调是冷峻而充满讽刺的,临死前的神态描写及手抓法器的动作描写活化了人物至死不变的守财奴本性,对比强烈,褒贬分明。最后,大家一致认为葛朗台太太的形象与葛朗台的形象是美与丑的对比,非但没有削弱了小说的批判力量,通过人物的形象对比更加鲜明饱满,主题更加深刻。
教师通过设疑引导学生分析这一次要形象,学生思考、探究能力得到了培养,对作品的意蕴和主题的理解也大大加深。
二、指导学生辩证、全面、客观地对主要人物形象进行分析、鉴赏
一部成功的小说,人物形象一定是有血有肉、栩栩如生的,人物性格也是丰富、多样而充满鲜明个性特征的。在小说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辩证、全方位地去分析人物特点,进行个性化解读,这样不仅可以最大限度地挖掘作品的意蕴,而且还可以潜移默化地使情感得到熏陶,思想上获得教益。例如教读小说《项链》,我先引导学生分析了小说的情节结构,熟悉了情节内容,在此基础上分小组合作、讨论主人公马蒂尔德的形象,然后小组交流发言。交流开始,有一小组的发言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他们认为,马蒂尔德虚荣心很强,也付出了极大的代价,一夜的风流换取的是十年的青春和艰辛的生活,但作为女人,谁没有一点虚荣心,只是她的虚荣心超过了自己的经济实力罢了,这是不可取的;但她为赔偿一根项链付出十年的艰辛劳动,体现了她质朴、善良、诚实守信和不屈不挠的顽强性格,这是十分难能可贵的。学生对人物辩证、客观的分析超出了笔者的想象。为了更进一步理解小说的主题思想,我又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小说对这一人物形象的情感态度怎样。学生的发言莫衷一是,有的认为是批判,有的认为是同情,而一位同学的发言却深刻而有说服力,同学们纷纷点头称是。他认为作者对主人公的态度是同情大于批判。理由如下:小说的结局揭破了路瓦栽夫人的项链是假的,由此可以想象路瓦栽夫人的首饰盒里有几条是真的,这不正揭露了以路瓦栽夫人为代表的社会人物弥漫着爱慕虚荣的风气,充满了虚伪和欺诈吗?马蒂尔德做人的“真”不正是对上流社会的“假”进行了辛辣的讽刺吗?“真”“假”对比,作者态度分明。马蒂尔德只是这种风气的牺牲品而已,作者对其态度是同情大于批判,而且还肯定了她的勤劳、善良、质朴,不屈服于命运的坚强性格。作者批判和讽刺的恰恰是滋生它的土壤——当时的资本主义上流社会。
有的“教参”把人物的主要性格概括为爱慕虚荣,对勤劳坚强、诚实守信等性格特点避重就轻,轻描淡写。主题则总结为批判了马蒂尔德的虚荣心,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学生的分析完全颠覆了教参的说法。显然,学生在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中对人物和作品的辩证分析更合理、实在,理解更客观、更符合作品的实际。
再如教学美国短篇小说家欧·亨利的短篇小说《警察与赞美诗》,对于结局历来有不同的看法。“教参”认为其夸大了宗教的劝善功能,体现了作者世界观的局限性,削弱了小说的批判力量。课堂上,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用逆向思维认真阅读小说的情节,独立思考,大胆质疑,这样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会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对小说的理解可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新课标下小说的阅读教学,教师应树立新课标的教学理念,合理使用教科书和其他有关资料,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和层面进行阅读和鉴赏,抓住其内涵的多义性和模糊性特点,不囿于“教参”,不人云亦云,发挥自身优势及主观能动性积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探究,个性化地解读文本,全面深刻地理解作品的意蕴,从而丰富自己的人文素养,提高鉴赏小说的能力,为最终获得应该具备的语文素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任长松.课程的反思与重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2] 周卫勇.走向发展性课程评价[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编辑:张晓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