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2010年我国通货膨胀压力凸显,货币当局通过加息和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以图应对物价上涨压力,但效果并不理想。通胀压力不断加大的主要原因在于央行货币政策缺乏前瞻性和透明度,预期2011年的CPI将继续在高位徘徊,如果能适度放缓货币供应增速,2011年的通胀压力将有望得到缓解。
关键词:通胀压力;货币政策;货币供应量;货币超发
中图分类号:F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5-0-02
当历史的车轮进入21世纪,我国物价水平一直保持稳定上升趋势,尤其在2009、2010年,物价进入了急速上涨通道,国家虽大力调整物价上涨水平,但2011年1月、2月、3月的CPI更是高达4.9%、4.9%、5.4%,通货膨胀已成既定事实,通货膨胀压力不断加大的原因在于央行货币政策缺乏前瞻性和透明度。
一、货币政策透明度过低,造成投资者通胀预期不断增强
为应对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冲击,央行在经济发展乏力时拼命超发货币,但对市场的通货膨胀预期重视不够,导致通货膨胀压力持续加大。在这个阶段,我国货币投放存在诸多问题:
(一)货币政策透明度过低,难以促使投资者形成正确的通胀预期。国家的4万亿经济振兴计划,只是给出了投资总量指标,但国家并没有公布具体详细的投资计划,2008-2010年各地地王层出不穷,房地产市场一派欣欣向荣。同时,政府为维持房地产市场信心,多次强调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将继续,这刺激了市场对通货膨胀的预期。
(二)货币投放规模远远超过经济系统承受能力,导致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本质上演变成“过度宽松”。根据央行数据显示,2010年9月末,我国经济体系广义货币余额M2已经达到70万亿元,按照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前三季度GDP达26.866万亿元计算,央行超发货币将近42.774万亿元。
(三)信贷投放速度过快,基本处于失控状态。根据对2008-2010年央行货币投放数据的分析,我国在此期间的M2投放年平均同比增速为21.7%,这已远远超过同期我国GDP9.46%的平均增速,在2009年,连续几个月的M2投放增速更是超过30%。
二、由于我国特殊的基础货币增发制度,外汇占款对CPI的拉动作用也非常明显
我国经济发展对对外贸易的依存度很高,而我国的强制结售汇制度导致外贸顺差扩大的同时,央行的基础货币发行量也被动增大。
截止2011年3月末,我国外汇储备余额为30447亿美元,相比2009年3月同比增长24.42%,远远超过2010年10.3%的GDP增速,由于外汇储备快速增加导致外汇占款持续上升,截止2011年2月末,外汇占款总额达到232956.85亿元,占广义货币供应量M2的31.65%,而2006年-2010年外汇占款占广义货币供应量的平均比例也高达30.96,外汇占款增加促使政府不得不投入大量货币,这也直接拉动了国内物价水平,CPI也随之升高。归根结底,经济结构不合理是导致通货膨胀压力不断增加的最直接原因。
三、通货膨胀具有惯性,对货币政策的反应非常迟缓
通货膨胀有很强的惯性,货币当局在通货膨胀压力凸显时才开始重视抑制通胀,显得有些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面对不断下降的货币流通速度,央行持续加大货币供应量,对于货币内在价值即购买力的下降,央行没有及早做出反映,导致在2010年通胀压力不断加大时,才被动出台加息政策。货币流通速度下降的主要原因在于:
首先,我国居民对未来收入的预期比较悲观,因此不得不减少现期消费,增加储蓄。其次,实体经济发展环境恶化,降低了私人部门投资者投资实体经济的热情。政府大规模的经济刺激计划更加大了对私营部门投资的排挤,同时,民营企业发展得不到相应的金融支撑,逼迫投资者纷纷将有限的资金砸入虚拟经济即资本市场,造成经济泡沫化发展。资金流入虚拟经济不会导致实体经济部门价格水平的下降,相反,会造成实体经济投资、生产供给不足,从而引起实体经济部门价格水平的上升。
四、实证分析
本部分选取2006年至2010年的月度CPI环比数据、月度广义货币供应量M2(单位:亿元)、外汇占款月度数据,并将月度CPI环比数据调整为定基数据,即以2005年12月作为基期,数据均来自中国人民银行网站公布的货币供应量表、金融机构人民币信贷收支表。
通过对CPI和M2、CPI和外汇占款的回归分析,得出以下回归方程式:
CPI = 0.929302510566 + 3.41434928552e-07*M2R-squared=0.742116
(t=71.34229) (t=12.91927)
(prob=0) (prob=0)CPI = 0.933353013651 + 1.0646879815e-06*WAIHUIZHANKUAN R-squared=0.883197
(t=118.1056) (t=20.94187)
(prob=0) (prob=0)
从第一个回归方程可以看出,广义货币供应量M2的回归系数在统计上显著大于0,M2对CPI的影响是正的,M2每增加1000亿,CPI绝对值增加0.000341,M2每增加10000亿,CPI绝对值增加0.00341。回归方程的拟合优度为74.2%,这表明广义货币供应量M2可以解释CPI增长变动的74.2%。
从第二个回归方程可以看出,外汇占款的回归系数在统计上显著大于0,这表明外汇占款对CPI的影响是正的,外汇占款每增加1000亿元,CPI绝对值增加0.001064,外汇占款每增加10000亿元,CPI绝对值增加0.01064,这也说明外汇占款对CPI的拉动作用要强于货币供应量M2对CPI的拉动作用。
为检验回归方程的可靠性,根据央行所公布的2011年1月份和2月份的M2供应量数据733884.83亿元和736130.86亿元,利用第一个回归方程可预测出2011年1月份和2月份的同比CPI为4.59%和4.65%,而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1年1月份和2月份的实际同比CPI为4.9%和4.9%,预测误差为6.3%和5.1%。
根据2011年1月份和2月份的实际M2货币供应量数据,可得出M2货币供应量同比增长速度为17.31%和15.73%,平均增长速度为16.519%,这刚好与央行在《2010年第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提出的2011年M2预期增长速度16%一致。假设2011年3-12月份M2货币供应量同比增长速度保持不变,则3-12月份预计同比CPI如表2所示。从表5中数据可以看出,我国2011年的通货膨胀压力将继续存在。
五、结论
综上,我国目前的通货膨胀属于内因性型通胀,以GDP增长为纲的发展观导致近几年货币严重超发。只有深刻彻底的扭转这种畸形的发展观,切实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产业结构落到实处,将提高国民的生活福利水平、提高国民就业水平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才能从根本上赶走通胀这只猛虎,如果在十二五期间适度放缓货币供应增长速度,提高货币政策透明度和前瞻性,降低市场的通货膨胀预期,2011年通货膨胀压力不断加重的趋势将有望得到缓解。
参考文献:
[1]徐筱雯,高艳.货币政策透明度、通胀偏差与预期成本[J].南开经济研究,2006,(4):138-144.
[2]彭兴韵.流动性、流动性过剩与货币政策[J].经济研究,2007,(11):28-32.
[3]高瞻.我国外汇储备、汇率变动对通货膨胀的影响[J].国际金融研究,2010,(11):4-10.
[4]张成思.中国通胀惯性特征与货币政策启示[J].经济研究,2008,(2):33-43.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关键词:通胀压力;货币政策;货币供应量;货币超发
中图分类号:F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5-0-02
当历史的车轮进入21世纪,我国物价水平一直保持稳定上升趋势,尤其在2009、2010年,物价进入了急速上涨通道,国家虽大力调整物价上涨水平,但2011年1月、2月、3月的CPI更是高达4.9%、4.9%、5.4%,通货膨胀已成既定事实,通货膨胀压力不断加大的原因在于央行货币政策缺乏前瞻性和透明度。
一、货币政策透明度过低,造成投资者通胀预期不断增强
为应对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冲击,央行在经济发展乏力时拼命超发货币,但对市场的通货膨胀预期重视不够,导致通货膨胀压力持续加大。在这个阶段,我国货币投放存在诸多问题:
(一)货币政策透明度过低,难以促使投资者形成正确的通胀预期。国家的4万亿经济振兴计划,只是给出了投资总量指标,但国家并没有公布具体详细的投资计划,2008-2010年各地地王层出不穷,房地产市场一派欣欣向荣。同时,政府为维持房地产市场信心,多次强调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将继续,这刺激了市场对通货膨胀的预期。
(二)货币投放规模远远超过经济系统承受能力,导致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本质上演变成“过度宽松”。根据央行数据显示,2010年9月末,我国经济体系广义货币余额M2已经达到70万亿元,按照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前三季度GDP达26.866万亿元计算,央行超发货币将近42.774万亿元。
(三)信贷投放速度过快,基本处于失控状态。根据对2008-2010年央行货币投放数据的分析,我国在此期间的M2投放年平均同比增速为21.7%,这已远远超过同期我国GDP9.46%的平均增速,在2009年,连续几个月的M2投放增速更是超过30%。
二、由于我国特殊的基础货币增发制度,外汇占款对CPI的拉动作用也非常明显
我国经济发展对对外贸易的依存度很高,而我国的强制结售汇制度导致外贸顺差扩大的同时,央行的基础货币发行量也被动增大。
截止2011年3月末,我国外汇储备余额为30447亿美元,相比2009年3月同比增长24.42%,远远超过2010年10.3%的GDP增速,由于外汇储备快速增加导致外汇占款持续上升,截止2011年2月末,外汇占款总额达到232956.85亿元,占广义货币供应量M2的31.65%,而2006年-2010年外汇占款占广义货币供应量的平均比例也高达30.96,外汇占款增加促使政府不得不投入大量货币,这也直接拉动了国内物价水平,CPI也随之升高。归根结底,经济结构不合理是导致通货膨胀压力不断增加的最直接原因。
三、通货膨胀具有惯性,对货币政策的反应非常迟缓
通货膨胀有很强的惯性,货币当局在通货膨胀压力凸显时才开始重视抑制通胀,显得有些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面对不断下降的货币流通速度,央行持续加大货币供应量,对于货币内在价值即购买力的下降,央行没有及早做出反映,导致在2010年通胀压力不断加大时,才被动出台加息政策。货币流通速度下降的主要原因在于:
首先,我国居民对未来收入的预期比较悲观,因此不得不减少现期消费,增加储蓄。其次,实体经济发展环境恶化,降低了私人部门投资者投资实体经济的热情。政府大规模的经济刺激计划更加大了对私营部门投资的排挤,同时,民营企业发展得不到相应的金融支撑,逼迫投资者纷纷将有限的资金砸入虚拟经济即资本市场,造成经济泡沫化发展。资金流入虚拟经济不会导致实体经济部门价格水平的下降,相反,会造成实体经济投资、生产供给不足,从而引起实体经济部门价格水平的上升。
四、实证分析
本部分选取2006年至2010年的月度CPI环比数据、月度广义货币供应量M2(单位:亿元)、外汇占款月度数据,并将月度CPI环比数据调整为定基数据,即以2005年12月作为基期,数据均来自中国人民银行网站公布的货币供应量表、金融机构人民币信贷收支表。
通过对CPI和M2、CPI和外汇占款的回归分析,得出以下回归方程式:
CPI = 0.929302510566 + 3.41434928552e-07*M2R-squared=0.742116
(t=71.34229) (t=12.91927)
(prob=0) (prob=0)CPI = 0.933353013651 + 1.0646879815e-06*WAIHUIZHANKUAN R-squared=0.883197
(t=118.1056) (t=20.94187)
(prob=0) (prob=0)
从第一个回归方程可以看出,广义货币供应量M2的回归系数在统计上显著大于0,M2对CPI的影响是正的,M2每增加1000亿,CPI绝对值增加0.000341,M2每增加10000亿,CPI绝对值增加0.00341。回归方程的拟合优度为74.2%,这表明广义货币供应量M2可以解释CPI增长变动的74.2%。
从第二个回归方程可以看出,外汇占款的回归系数在统计上显著大于0,这表明外汇占款对CPI的影响是正的,外汇占款每增加1000亿元,CPI绝对值增加0.001064,外汇占款每增加10000亿元,CPI绝对值增加0.01064,这也说明外汇占款对CPI的拉动作用要强于货币供应量M2对CPI的拉动作用。
为检验回归方程的可靠性,根据央行所公布的2011年1月份和2月份的M2供应量数据733884.83亿元和736130.86亿元,利用第一个回归方程可预测出2011年1月份和2月份的同比CPI为4.59%和4.65%,而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1年1月份和2月份的实际同比CPI为4.9%和4.9%,预测误差为6.3%和5.1%。
根据2011年1月份和2月份的实际M2货币供应量数据,可得出M2货币供应量同比增长速度为17.31%和15.73%,平均增长速度为16.519%,这刚好与央行在《2010年第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提出的2011年M2预期增长速度16%一致。假设2011年3-12月份M2货币供应量同比增长速度保持不变,则3-12月份预计同比CPI如表2所示。从表5中数据可以看出,我国2011年的通货膨胀压力将继续存在。
五、结论
综上,我国目前的通货膨胀属于内因性型通胀,以GDP增长为纲的发展观导致近几年货币严重超发。只有深刻彻底的扭转这种畸形的发展观,切实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产业结构落到实处,将提高国民的生活福利水平、提高国民就业水平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才能从根本上赶走通胀这只猛虎,如果在十二五期间适度放缓货币供应增长速度,提高货币政策透明度和前瞻性,降低市场的通货膨胀预期,2011年通货膨胀压力不断加重的趋势将有望得到缓解。
参考文献:
[1]徐筱雯,高艳.货币政策透明度、通胀偏差与预期成本[J].南开经济研究,2006,(4):138-144.
[2]彭兴韵.流动性、流动性过剩与货币政策[J].经济研究,2007,(11):28-32.
[3]高瞻.我国外汇储备、汇率变动对通货膨胀的影响[J].国际金融研究,2010,(11):4-10.
[4]张成思.中国通胀惯性特征与货币政策启示[J].经济研究,2008,(2):33-43.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