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面对金灿灿的阳光照耀着的黄沙岭,我忍不住高声喊叫,一定要把自己丢进去,像一粒石子那样。山上跌宕着深深浅浅的绿意,这是时光之外的颜色,与尘世的喧嚣名利无染。风一溜小跑来,推搡着,使翠绿掠起波纹,顺山势起伏。一波又一波,最后涌向我们。风里带着一点南宋的气息,不动声色地穿过我们的身体,把一部分累赘的灵魂掳掠走,让我们的身子变得比往日轻盈。
山外溽热,黄沙岭却笼罩一片清幽。倘若提及黄沙岭,想必鲜有人知悉。但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家喻户晓。这条从南宋走来的古道,因了辛弃疾的词而得名,成为江南一个美丽的注脚。黄沙古道东至上饶,西通鹅湖山下的铅山,是古时从上饶通往铅山石塘的必经之路。辛弃疾四十三岁那年,被谏官弹劾,惹得龙颜大怒,罢官,携家在信州上饶定居。安顿下来后,辛弃疾着手营建新家。在带湖高处筑造“稼轩”别墅,取“人生在勤,当以力田为先”之意,并以此作为别号。
当时的带湖新居,一代鸿儒洪迈曾在《稼轩记》中描写道:“东冈西阜北墅南麓以青径款竹扉锦路行海棠集山有楼婆娑有室信步有亭。”在“稼轩”,闲居十年,辛弃疾被迫离开战场,无法践行雄心壮志,由一个抗金英雄改行当专业词人。看惯朝廷的风云变幻,辛弃疾变得放荡不羁,把酒言欢,醉看人生。酒入愁肠,三分化作豪氣,七分酿成一阕阕词,纷纷落在纸上。
命运使然。生在乱世,朝纲昏庸,辛弃疾施展不了抱负,注定只能像屈原一样,怀揣忧民情、收复国土的愿望,一遍又一遍以锦书抒发志向。这期间,辛弃疾常往返于上饶和铅山,写下有关上饶的词,多达两百首。辛弃疾存留史册上的词有六百多首,在宋人词中独领风骚。而写上饶的词,就占了三分之一。可见,上饶是个多么有气场的地方。一个文人的气养足了,胸襟开阔豁达,才能有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但凡格局打开,境界自是也到了。千古文采,离不开丰盈的内心滋养。
沿着上饶的黄沙村出来,徒步行走数里,人烟逐渐稀少。路旁水田的稻穗已到了爱打扮的年龄,扬花的那一截茎,嫩白如美女的脖颈,垂挂绿色的流苏。风动,叮当作响。山里气温偏低,通常都种一季水稻。一头水牛很安详地待在宽阔的草地上啃草。它挑选最鲜嫩的草,认真咀嚼。我们试图和水牛来一次亲密的接触。但水牛并不领情,朝我们一直喷着响鼻。
黄沙岭丰腴而润泽,舍得住地气。水是山的经脉气血,山铺展到哪里,哪里就有流淌不息的水。水的存在,赋予山的生动和秀美,气象万千。水滴从石缝中或是草木的根部渗出,汇聚一处,形成山涧。山涧如一把天工神斧,凭空将黄沙岭砍斫两半。山岬大若磐石,摆着形状不一的造型踅进山的皱褶里,给山平添了几分森严。一个人心里有什么,眼里看到的就是什么。石头长得像野兽,像家禽,或是一棵树,一只乌,全凭个人丰富的想象力。山涧掏出一汪清冽的泉水,照见了天的湛蓝。人还未走近,一股清凉逶迤而来。我们以手代勺,掬起一捧水尝了一口。“真甜啊!”一位诗人说:“满山涧的泉水,是太阳分娩香气,天空的味道。”流水潺湲,泠泠作响,让人想起古琴的声音,但绝不是古筝。古筝俗了些,是高朋满座用以表演助兴的热闹。古琴则不然,是独坐幽篁里,轻拨琴弦,弹奏一曲寻觅知音的绝响。
读辛弃疾与陈亮,或与朱熹,或与陆游等的唱和诗词,总觉得辛弃疾是值得朋友推心置腹的。可以与他一起对雪煮酒,一起泛舟九曲,一起穿行松林,谈谈“富贵千钧如发”,谈谈“玉女峰前一棹歌”,谈谈铁马金戈梦——旁逸斜出千万朵,赏心只有两三枝。这样真诚的辛弃疾,可爱至极。
路愈加崎岖,进入山石古道,山涧全被寒芒和灌木丛覆盖。我们每走一步,如履薄冰,战战兢兢,生怕一不小心踏空,坠入十几米深的山涧。寒芒是解甲归田的隐士,背着剑,提宝枪钢矛,闻风起舞,一副不问世事样子。它们簇拥在一起,摇曳成片的绿,叶子彼此相碰,弥漫着淡淡的清香。古道两旁的茅草和牛筋草相较于寒芒,显得咄咄逼人。野草在春天让人看不出生长的趋势,往往到初夏,有了明确的走向,就藉阳光的日照,用势不可挡的速度,齐刷刷地长高。当它们抵达一定的高度,遂停止向上生长,叶子变宽,将古道渐渐挤瘦。野草贴着地面向路中央蔓延,是占山为王的土匪,横冲直撞,霸道地挡住我们的去路。我们小心避开。饶是这样,脚踝依然被剐出许多道血痕。山里露水重。经过一个晚上的浸润,一根根青草吸足水分,叶面上缀满水珠,如一只只水晶灯盏。轻轻蹭一下,裤脚便被露珠沾湿,走起路来格外笨重。要不是有一种意志支撑我们,真的要裹足不前了。艰辛和疼痛,在很多时候,一直像人生设置的隐喻,喻示一个亘古不变的道理:踏向远方的路上,总是充满曲折坎坷。
山上树木极多,一棵挨着一棵,整个树透着静气。城里的树木哪一棵不是依照人的意愿生长,失去本真。一番话,令我们停下脚步,开始留意起那些迥然于城里的树木。树干挺拔,叶面脉络清晰。每一棵树都沉得住气,不懂得谄媚天地,也不懂得取悦他人,淡定地发芽、长叶、开花、结果。那些树木不管世事沧桑变迁,过着古人一样的生活。树木葳蕤,引得乌儿趋之若鹜。“咕咕咕”,隔着山涧,鹧鸪不知埋伏在何处,向我们自报家门。循着声音所在的大致方向,我们模仿鹧鸪的声调,问道:“你在哪里?”鹧鸪又叫了几声,有些慵懒,算作回答。我们个个装作会通乌语,和鹧鸪寒暄几句,又向枝头上的麻雀打探家事。太阳透过树叶,密密地撒下金色的光晕。光晕有如一个个气泡,稍有动静,迸然炸裂,草木的芬芳顿时溢出,满山尽是。蝉扯开嗓门,鼓噪着几分寂静。在自然与草木相处,与乌为友,我们变得简单,纯洁。久居城市,繁忙的工作和生活,日堙月塞,常压得我们喘不过气来。历经沧桑的草木,都有一股倔强劲,即使被忽视,被践踏,也会拼全力绽放人生。它们是一个个智者,指点我们的迷津。与每一种草木对视,我们都有羁乌归林的舒缓和愉悦。路旁的灌木丛绽放一簇簇小黄花,灼灼地绚烂。百合的花莛上也托举着硕大的花朵,香气袭人,缠绕一种清远的意蕴。一朵一朵数过去,在时间的册页上驻足,寻找另一个梦幻。
起用、晋升、贬职、隐居,起起落落,贯穿辛弃疾的一生。在带湖,他是一枚被人遗忘的棋子,闲置一旁,空有一腔报国之志。辛弃疾和苏东坡一样,共同演绎宋朝的悲怆。两人虽身处逆境,却总有一股浩然正气的力量,促使他们不断地探索人生的真谛,从而让自己“光风霁月,高高超越于蝇营狗苟的政治勾当之上”。林语堂《苏东坡传》中写道:“从他的笔端,我们能听到人类情感之弦的振动,有喜悦,有愉悦,有梦幻的觉醒,有顺从的忍受。”辛弃疾何尝不是如此。他与苏东坡饱经忧患,却从不虚与委蛇,作品皆是“不同于那些华丽柔糜之作”。两人都是豪放派的词人,在词中有交集,却又有着本质的不同。苏东坡借助佛教,悟道禅意,秉性更趋于温润敦厚。他尽情享受人生,过着随遇而安的快乐生活。 但辛弃疾毕竟是以武起事,是真正的勇士,敢于为屈辱的南宋发出慷慨的怆痛呼喊。他的《摸鱼儿》,梁启超评曰:“回肠荡气,至于此极,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试问,在历史的长卷上有凡人能做出如此力透纸背的诗句。一身铮铮铁骨,有一股常人不可企及的燕赵侠士之气。辛弃疾的心里住着千军万马,随时脱缰策马奔腾,气吞山河。他欲沉沦,却在其外,以致在大碗喝酒的时候,依然大声议政,渴盼君主觉醒,渴盼血溅战袍。他的灵魂在忧国忧民中苦苦地挣扎,词中多半温婉地流露出壮志难酬的长叹之意。回顾辛弃疾的词作,在上饶二十年,应该是他最快乐的田园时光吧。《清平乐·村居》《沁园春·再到期思卜筑》《贺新郎·邑中园亭》《玉楼春·戏赋云山》等名篇,足以看出端倪。
古道蜿蜒,犹如龙脊。越往上走,草越茂密,没入膝盖,无处下脚。偶尔,显现出来的石阶,布满一层层苔藓,泛着幽深的光,像是暗藏许多心事,秘不示人。掀开苔藓,依稀可辨独轮车碾过的痕迹。行至半山腰,见有一座凉亭,专供行人歇脚的。石块垒就,黛色的瓦檐高高翘起,酷似一轮弯弯的新月。墙体的石灰剥落,漫漶着黄色的水渍,东一块,西一块,让行人窥探到时间的方向。亭中设有木凳供路人小憩,或凭风远眺。檐下吊着一个锈迹斑斑的铁片,也不知是谁挂上去的,摇来晃去,飘浮着一些陈年旧事。
凉亭是江南的寻常风物,安于路边一隅,与清风明月朝夕相伴,坐看云卷云舒。数百年来,古道朝迎暮送了多少纷沓而至的身影?漫漫长路,一座凉亭,抚慰多少旅途中孤独落寞的心?又有多少传说故事湮灭在深处?古道容纳了太多人的气息,闪烁着一个个生动的情景:山下的樵夫挑一担柴火,停下来喘口气,让山风荡涤一身的疲累。锣鼓唢呐响彻大山,一乘花轿被精壮的汉子抬入亭子里。红艳艳的头盖,映红新娘的脸。古道的这头,旖旎着一个个少女梦,另一头是展开新生活的场景。还有儒风飘飘的书生,推独轮车的贩夫,赶集的老太太,扛锄头的农人,步履匆匆,行进在日常奔波的道路上。
南宋的某个夏天。当夜幕降临,各种属于白昼的声音都在黑暗中消失。踢踏踢踏,远处传来马蹄声,敲破夜色的沉寂。一轮明月悬挂在空中,很低很低,几近挨着黄沙岭。虫呜次第响起,月光洒下缕缕清辉。马是良驹,择贤主而侍。追随辛弃疾驰骋多年,马如何不了解他的心思?它甩了甩长长的鬃毛,嘶呜数声。
辛弃疾站在山岗上,轻抚马背,高大的身影被月色浸染成一座圣洁的雕像。事实上,在黄沙岭对面的鹅湖山下,就筑有辛弃疾的雕像,手执长剑,意气凛然。雕像同32米,与他的地位和身份颇匹配。在五十七岁时,带湖居所失火,辛弃疾结庐于鹅湖山下,独自品尝郁郁不得志的滋味。花甲之年后,他深知遥望北方,已是一个虚梦。颠沛也罢,繁华也罢,得意也罢,落寞也罢,最终,辛弃疾在困顿中悄然病死,葬于铅山的阳原山腰。
命运和辛弃疾开了一个多么大的玩笑!在他少年时,想考取功名光宗耀祖,却阴差阳错成了马上将军。在他想运筹帷幄,领兵打战时,又因时事的种种缘故,不得不以诗文度日。造化弄人!当他意气风发之际,意欲征战沙场,被朝廷闲置,等到朝廷期望他力挽狂澜时,业已日暮残年,落得一个孤独的收梢。
辛弃疾沿着司南的指向,由北至南,从故乡到异乡,不论是在朝堂,还是在乡野,自始至终都在经营一个精神国度,让后人在接受宋词文化的浸润同时,也沿着孤独者的光芒前行。他的词以及精神是一杆旗帜,与时代同行。我想铅山人是懂得这个怀有赤子之心的爱国词人,在建立雕像时,让他永远面朝北方。我曾数次到阳原山拜谒。一抔黄土,一块旧碑,落处孤峻。有一年秋天,我和几个慕名而来的文友在他的墓前,吟诵诗词,表达敬仰之情。那天因时间仓促,没有带鲜花去祭奠。于是,来自江苏的诗人黑陶和山东的作家耿立跑遍满山,只为了寻找黄花。相辞离去,他们朝鹅湖山深深鞠一躬。我看到黑陶和耿立的眼眶是湿润的。那一刻,我明白,辛弃疾的名字与鹅湖山一起,被一代又一代的人们传下来。
山道幽静,落满阴凉,陡坡下去,七星桥横在清澈见底的溪水之上。一棵古老的枫杨树默默守在橋边,像是在等待一个故人。等到月上柳梢头,等到秋水望穿,故人迟迟未来。桥的四周,长长的藤蔓缠着一个个充满古意的诗句。万物美好,置身其中,身心得以休憩。回想一路的景致,意兴盎然,不由得脱口吟道: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这阕《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不加雕饰,却为辛弃疾坎坷的人生注入最温暖的一笔。辛弃疾如同一个高明的画家,将夏夜的明月、稻香、溪流、石桥,乃至鹊飞、蝉呜、蛙声等江南田园风物,一一铺陈开。诗眉画眼,俯拾皆是。这是南宋的江南风景,也是辛弃疾灵魂的归宿,永恒的精神净土。
有形的暂作尘世,无形的再结因缘。青山依然妩媚着从南宋以来就峥嵘的青色,夏蝉依然聒噪着从南宋以来就热闹的声音,只是再也等不来那个骑着骏马、踽踽独行在古道的人,再也看不到醉里挑灯看剑的场景,词人早已化作山林中的一滴水珠,渐次洇开,消失在历史的云深之处。
责任编辑 杨煜
山外溽热,黄沙岭却笼罩一片清幽。倘若提及黄沙岭,想必鲜有人知悉。但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家喻户晓。这条从南宋走来的古道,因了辛弃疾的词而得名,成为江南一个美丽的注脚。黄沙古道东至上饶,西通鹅湖山下的铅山,是古时从上饶通往铅山石塘的必经之路。辛弃疾四十三岁那年,被谏官弹劾,惹得龙颜大怒,罢官,携家在信州上饶定居。安顿下来后,辛弃疾着手营建新家。在带湖高处筑造“稼轩”别墅,取“人生在勤,当以力田为先”之意,并以此作为别号。
当时的带湖新居,一代鸿儒洪迈曾在《稼轩记》中描写道:“东冈西阜北墅南麓以青径款竹扉锦路行海棠集山有楼婆娑有室信步有亭。”在“稼轩”,闲居十年,辛弃疾被迫离开战场,无法践行雄心壮志,由一个抗金英雄改行当专业词人。看惯朝廷的风云变幻,辛弃疾变得放荡不羁,把酒言欢,醉看人生。酒入愁肠,三分化作豪氣,七分酿成一阕阕词,纷纷落在纸上。
命运使然。生在乱世,朝纲昏庸,辛弃疾施展不了抱负,注定只能像屈原一样,怀揣忧民情、收复国土的愿望,一遍又一遍以锦书抒发志向。这期间,辛弃疾常往返于上饶和铅山,写下有关上饶的词,多达两百首。辛弃疾存留史册上的词有六百多首,在宋人词中独领风骚。而写上饶的词,就占了三分之一。可见,上饶是个多么有气场的地方。一个文人的气养足了,胸襟开阔豁达,才能有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但凡格局打开,境界自是也到了。千古文采,离不开丰盈的内心滋养。
沿着上饶的黄沙村出来,徒步行走数里,人烟逐渐稀少。路旁水田的稻穗已到了爱打扮的年龄,扬花的那一截茎,嫩白如美女的脖颈,垂挂绿色的流苏。风动,叮当作响。山里气温偏低,通常都种一季水稻。一头水牛很安详地待在宽阔的草地上啃草。它挑选最鲜嫩的草,认真咀嚼。我们试图和水牛来一次亲密的接触。但水牛并不领情,朝我们一直喷着响鼻。
黄沙岭丰腴而润泽,舍得住地气。水是山的经脉气血,山铺展到哪里,哪里就有流淌不息的水。水的存在,赋予山的生动和秀美,气象万千。水滴从石缝中或是草木的根部渗出,汇聚一处,形成山涧。山涧如一把天工神斧,凭空将黄沙岭砍斫两半。山岬大若磐石,摆着形状不一的造型踅进山的皱褶里,给山平添了几分森严。一个人心里有什么,眼里看到的就是什么。石头长得像野兽,像家禽,或是一棵树,一只乌,全凭个人丰富的想象力。山涧掏出一汪清冽的泉水,照见了天的湛蓝。人还未走近,一股清凉逶迤而来。我们以手代勺,掬起一捧水尝了一口。“真甜啊!”一位诗人说:“满山涧的泉水,是太阳分娩香气,天空的味道。”流水潺湲,泠泠作响,让人想起古琴的声音,但绝不是古筝。古筝俗了些,是高朋满座用以表演助兴的热闹。古琴则不然,是独坐幽篁里,轻拨琴弦,弹奏一曲寻觅知音的绝响。
读辛弃疾与陈亮,或与朱熹,或与陆游等的唱和诗词,总觉得辛弃疾是值得朋友推心置腹的。可以与他一起对雪煮酒,一起泛舟九曲,一起穿行松林,谈谈“富贵千钧如发”,谈谈“玉女峰前一棹歌”,谈谈铁马金戈梦——旁逸斜出千万朵,赏心只有两三枝。这样真诚的辛弃疾,可爱至极。
路愈加崎岖,进入山石古道,山涧全被寒芒和灌木丛覆盖。我们每走一步,如履薄冰,战战兢兢,生怕一不小心踏空,坠入十几米深的山涧。寒芒是解甲归田的隐士,背着剑,提宝枪钢矛,闻风起舞,一副不问世事样子。它们簇拥在一起,摇曳成片的绿,叶子彼此相碰,弥漫着淡淡的清香。古道两旁的茅草和牛筋草相较于寒芒,显得咄咄逼人。野草在春天让人看不出生长的趋势,往往到初夏,有了明确的走向,就藉阳光的日照,用势不可挡的速度,齐刷刷地长高。当它们抵达一定的高度,遂停止向上生长,叶子变宽,将古道渐渐挤瘦。野草贴着地面向路中央蔓延,是占山为王的土匪,横冲直撞,霸道地挡住我们的去路。我们小心避开。饶是这样,脚踝依然被剐出许多道血痕。山里露水重。经过一个晚上的浸润,一根根青草吸足水分,叶面上缀满水珠,如一只只水晶灯盏。轻轻蹭一下,裤脚便被露珠沾湿,走起路来格外笨重。要不是有一种意志支撑我们,真的要裹足不前了。艰辛和疼痛,在很多时候,一直像人生设置的隐喻,喻示一个亘古不变的道理:踏向远方的路上,总是充满曲折坎坷。
山上树木极多,一棵挨着一棵,整个树透着静气。城里的树木哪一棵不是依照人的意愿生长,失去本真。一番话,令我们停下脚步,开始留意起那些迥然于城里的树木。树干挺拔,叶面脉络清晰。每一棵树都沉得住气,不懂得谄媚天地,也不懂得取悦他人,淡定地发芽、长叶、开花、结果。那些树木不管世事沧桑变迁,过着古人一样的生活。树木葳蕤,引得乌儿趋之若鹜。“咕咕咕”,隔着山涧,鹧鸪不知埋伏在何处,向我们自报家门。循着声音所在的大致方向,我们模仿鹧鸪的声调,问道:“你在哪里?”鹧鸪又叫了几声,有些慵懒,算作回答。我们个个装作会通乌语,和鹧鸪寒暄几句,又向枝头上的麻雀打探家事。太阳透过树叶,密密地撒下金色的光晕。光晕有如一个个气泡,稍有动静,迸然炸裂,草木的芬芳顿时溢出,满山尽是。蝉扯开嗓门,鼓噪着几分寂静。在自然与草木相处,与乌为友,我们变得简单,纯洁。久居城市,繁忙的工作和生活,日堙月塞,常压得我们喘不过气来。历经沧桑的草木,都有一股倔强劲,即使被忽视,被践踏,也会拼全力绽放人生。它们是一个个智者,指点我们的迷津。与每一种草木对视,我们都有羁乌归林的舒缓和愉悦。路旁的灌木丛绽放一簇簇小黄花,灼灼地绚烂。百合的花莛上也托举着硕大的花朵,香气袭人,缠绕一种清远的意蕴。一朵一朵数过去,在时间的册页上驻足,寻找另一个梦幻。
起用、晋升、贬职、隐居,起起落落,贯穿辛弃疾的一生。在带湖,他是一枚被人遗忘的棋子,闲置一旁,空有一腔报国之志。辛弃疾和苏东坡一样,共同演绎宋朝的悲怆。两人虽身处逆境,却总有一股浩然正气的力量,促使他们不断地探索人生的真谛,从而让自己“光风霁月,高高超越于蝇营狗苟的政治勾当之上”。林语堂《苏东坡传》中写道:“从他的笔端,我们能听到人类情感之弦的振动,有喜悦,有愉悦,有梦幻的觉醒,有顺从的忍受。”辛弃疾何尝不是如此。他与苏东坡饱经忧患,却从不虚与委蛇,作品皆是“不同于那些华丽柔糜之作”。两人都是豪放派的词人,在词中有交集,却又有着本质的不同。苏东坡借助佛教,悟道禅意,秉性更趋于温润敦厚。他尽情享受人生,过着随遇而安的快乐生活。 但辛弃疾毕竟是以武起事,是真正的勇士,敢于为屈辱的南宋发出慷慨的怆痛呼喊。他的《摸鱼儿》,梁启超评曰:“回肠荡气,至于此极,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试问,在历史的长卷上有凡人能做出如此力透纸背的诗句。一身铮铮铁骨,有一股常人不可企及的燕赵侠士之气。辛弃疾的心里住着千军万马,随时脱缰策马奔腾,气吞山河。他欲沉沦,却在其外,以致在大碗喝酒的时候,依然大声议政,渴盼君主觉醒,渴盼血溅战袍。他的灵魂在忧国忧民中苦苦地挣扎,词中多半温婉地流露出壮志难酬的长叹之意。回顾辛弃疾的词作,在上饶二十年,应该是他最快乐的田园时光吧。《清平乐·村居》《沁园春·再到期思卜筑》《贺新郎·邑中园亭》《玉楼春·戏赋云山》等名篇,足以看出端倪。
古道蜿蜒,犹如龙脊。越往上走,草越茂密,没入膝盖,无处下脚。偶尔,显现出来的石阶,布满一层层苔藓,泛着幽深的光,像是暗藏许多心事,秘不示人。掀开苔藓,依稀可辨独轮车碾过的痕迹。行至半山腰,见有一座凉亭,专供行人歇脚的。石块垒就,黛色的瓦檐高高翘起,酷似一轮弯弯的新月。墙体的石灰剥落,漫漶着黄色的水渍,东一块,西一块,让行人窥探到时间的方向。亭中设有木凳供路人小憩,或凭风远眺。檐下吊着一个锈迹斑斑的铁片,也不知是谁挂上去的,摇来晃去,飘浮着一些陈年旧事。
凉亭是江南的寻常风物,安于路边一隅,与清风明月朝夕相伴,坐看云卷云舒。数百年来,古道朝迎暮送了多少纷沓而至的身影?漫漫长路,一座凉亭,抚慰多少旅途中孤独落寞的心?又有多少传说故事湮灭在深处?古道容纳了太多人的气息,闪烁着一个个生动的情景:山下的樵夫挑一担柴火,停下来喘口气,让山风荡涤一身的疲累。锣鼓唢呐响彻大山,一乘花轿被精壮的汉子抬入亭子里。红艳艳的头盖,映红新娘的脸。古道的这头,旖旎着一个个少女梦,另一头是展开新生活的场景。还有儒风飘飘的书生,推独轮车的贩夫,赶集的老太太,扛锄头的农人,步履匆匆,行进在日常奔波的道路上。
南宋的某个夏天。当夜幕降临,各种属于白昼的声音都在黑暗中消失。踢踏踢踏,远处传来马蹄声,敲破夜色的沉寂。一轮明月悬挂在空中,很低很低,几近挨着黄沙岭。虫呜次第响起,月光洒下缕缕清辉。马是良驹,择贤主而侍。追随辛弃疾驰骋多年,马如何不了解他的心思?它甩了甩长长的鬃毛,嘶呜数声。
辛弃疾站在山岗上,轻抚马背,高大的身影被月色浸染成一座圣洁的雕像。事实上,在黄沙岭对面的鹅湖山下,就筑有辛弃疾的雕像,手执长剑,意气凛然。雕像同32米,与他的地位和身份颇匹配。在五十七岁时,带湖居所失火,辛弃疾结庐于鹅湖山下,独自品尝郁郁不得志的滋味。花甲之年后,他深知遥望北方,已是一个虚梦。颠沛也罢,繁华也罢,得意也罢,落寞也罢,最终,辛弃疾在困顿中悄然病死,葬于铅山的阳原山腰。
命运和辛弃疾开了一个多么大的玩笑!在他少年时,想考取功名光宗耀祖,却阴差阳错成了马上将军。在他想运筹帷幄,领兵打战时,又因时事的种种缘故,不得不以诗文度日。造化弄人!当他意气风发之际,意欲征战沙场,被朝廷闲置,等到朝廷期望他力挽狂澜时,业已日暮残年,落得一个孤独的收梢。
辛弃疾沿着司南的指向,由北至南,从故乡到异乡,不论是在朝堂,还是在乡野,自始至终都在经营一个精神国度,让后人在接受宋词文化的浸润同时,也沿着孤独者的光芒前行。他的词以及精神是一杆旗帜,与时代同行。我想铅山人是懂得这个怀有赤子之心的爱国词人,在建立雕像时,让他永远面朝北方。我曾数次到阳原山拜谒。一抔黄土,一块旧碑,落处孤峻。有一年秋天,我和几个慕名而来的文友在他的墓前,吟诵诗词,表达敬仰之情。那天因时间仓促,没有带鲜花去祭奠。于是,来自江苏的诗人黑陶和山东的作家耿立跑遍满山,只为了寻找黄花。相辞离去,他们朝鹅湖山深深鞠一躬。我看到黑陶和耿立的眼眶是湿润的。那一刻,我明白,辛弃疾的名字与鹅湖山一起,被一代又一代的人们传下来。
山道幽静,落满阴凉,陡坡下去,七星桥横在清澈见底的溪水之上。一棵古老的枫杨树默默守在橋边,像是在等待一个故人。等到月上柳梢头,等到秋水望穿,故人迟迟未来。桥的四周,长长的藤蔓缠着一个个充满古意的诗句。万物美好,置身其中,身心得以休憩。回想一路的景致,意兴盎然,不由得脱口吟道: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这阕《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不加雕饰,却为辛弃疾坎坷的人生注入最温暖的一笔。辛弃疾如同一个高明的画家,将夏夜的明月、稻香、溪流、石桥,乃至鹊飞、蝉呜、蛙声等江南田园风物,一一铺陈开。诗眉画眼,俯拾皆是。这是南宋的江南风景,也是辛弃疾灵魂的归宿,永恒的精神净土。
有形的暂作尘世,无形的再结因缘。青山依然妩媚着从南宋以来就峥嵘的青色,夏蝉依然聒噪着从南宋以来就热闹的声音,只是再也等不来那个骑着骏马、踽踽独行在古道的人,再也看不到醉里挑灯看剑的场景,词人早已化作山林中的一滴水珠,渐次洇开,消失在历史的云深之处。
责任编辑 杨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