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语文教学“最要紧”的“首要任务”是培养语感,而现在的语文课堂却整齐划一、缺乏个性,这与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相去甚远。所以新课程呼唤语文教学的个性化。而要实现语文课堂教学个性化就要进行语感教学,本文就以下三方面进行阐述:语感的个性特征注定了语文教学的个性化;教师语感的独特性决定语文课堂教学的个性化;语感教学体现语文课堂教学的个性化。
关键词:语感;个性化;语感教学;语文课堂教学
最近听了几堂语文公开课,都是各校选出来的优秀教师,看的出来也都是作了充分准备的,所以课上的很周正,找不到什么漏洞,说不出什么地方不好。但是给人的感觉就好象喝了一碗温吞水,不解渴,不爽气,课堂上沉闷的很,学生的反映可以叫做冷漠,我作为听课老师是没有留下什么印象的,想来学生也不会有很大的收获。我边听边仔细分析,从设计上来说,该有的都有了,有多媒体,有设问,有板书,有背景材料,有课外延伸,老师着实想了一些办法,从技术上来说,各个环节的把握,各种手段的运用,也都还熟练,有些地方还颇见匠心,整个课堂的转承连接也都还自然,从这些方面来说还是一堂比较好的课。那么到底是什么地方出了问题,什么地方没到火候呢?我最后得出的结论是:这是一堂没有个性的课;没了个性,败了口味,坏了兴致。
那么在新课程改革全面展开的今天,面对百年来力度最大、最彻底的教育改革,我们不禁要问:语文课到底该教什么?语文课到底该怎么教?
语文课程标准的一个最显著的特点就是重视语感培养,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但是没有老师的个性化课教学,没有教师的创造性实践活动,再好的语文课程标准也只能是一纸空文,文本也只能仅是文本。因此,新课程标准呼唤语文教学的个性,而要实现语文教学的个性化就离不开语感教学。
首先,语感的个性特征,注定了语文教学的个性化
“语感”这个概念是夏丐尊先生和叶圣陶先生较早提出来的。语感就是人们“对语言文字的灵敏感觉”。(1)是“对语言隐含意义的一种深刻的直觉”。(2)直觉性是它的最基本特征。所谓直觉是“人脑对事物、事物本质及其规律作出迅速的识别,敏锐的洞察,直接的理解和整体判断的思维过程”。(3)这是一种潜意识思维,或者说是通过某种潜意识直接把握对象的思维过程。其特点是不需要经过明确的思维步骤,没有经过严格的逻辑推理,往往凭“感悟”。因而感悟是很个性化的。语文学习中,个体的感悟各不相同。因为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体,他们带着不同的生活积累和智力背景走进课堂。美国教育家杜威说:“每一个儿童来到学校的时候,除了怀有获得知识的愿望外,还带来他自已的情感和感受的世界”。(4)他们对文本产生的兴奋点以及对文本的解读,是千差万别的,老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以新奇感、神秘感、独特感走进文本,与作者进行心灵对话,开展个性化探究式学习。学生学习阅读中产生的独特感受,是最宝贵的学习资源和智力增长点,教师不仅要有“珍视”的理念,还必须具有发现学生这种“独特感受”的敏感和及时采取“珍视”的行动。在个性化阅读中,我们要让学生充分地、自主地调动语文储备和生活积累,通过文本的涵咏、体味、思考、评析,读出新意,读出他人未曾有过的感悟和新异的结论。这样既促进了学生言语独特性水平的提高,又促进了学生个性品格的完善。例如:《红楼梦》“二十三回写黛玉听《牡丹亭》中杜丽娘伤春词曲,“虽未留心去听,倒也十分感慨缠绵”,“不觉点头自叹”,后又“不觉心动神摇”竟至“如醉如痴”,显然是由语感作出的直觉判断、直觉反应,也只有林黛玉才会有这种感觉,如果换作薛宝钗感觉定然不同,“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个学生就是一个世界,都有属于他自己的感觉世界和认知世界,并带着自己特有的图式去解读文本,与文本对话。个体化的学生,学生语感的个人性决定了语文教学不应有统一的标准。相反,在语文教学中,越是不统一的越是有意义的,越是个性化的越说明学生与语文之间发生着深刻的、流畅的、全面的内存交流。由此可见,个性化是语文教学成功与否的标志之一,是成功的语文教学的必然表现。在实践中,也只有个性化的语文教学才能打动学生的心灵,才能启发学生的智慧,才能真正完成语言教学的任务。我们的学生在语文课堂里有一种期待,他们在等待惊喜,他们期待着老师带给他们一个独特的世界,一个新发现、新体验的世界。
其次,教师语感的独特性决定语文课堂教学的个性化
教师的语感是该教师的言语智慧的集中体现,是与其个人对人生的感悟、生活经历、思想感情联系在一起的。每个教师的生长环境不同,所受的教育不同,生活的经历、个人的爱好等等都不相同,于是他们对文本的理解也不可能相同。作为一个语文老师,他的语感是他开展语文教学的最重要的前提,也是保证他的教学个性的不可或缺的素质条件。现在有些教师之所以只有照着教参上课,只有人云亦云,照本宣科,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没有自己的独特的语感,他本人对课文没有深切的体验,没有真实的震憾。一个人的语感是很细腻很敏感的,一个语文老师从自己独特的语感出发来教语文课,这堂语文课就有了吸引人的地方。我觉得是不是可以这样说:语文课教什么,就是教语感。语文课怎么教,就是按人对语言文字的感觉教,按语感教。语文教学本来是可以很简单的,就是让学生感觉语言文字嘛,其它技术、模式、程序、方法之类的东西,都必须统一在这一点上才有意义,否则就是形式主义。例如,同一篇《林黛玉进贾府》,旧体诗词底子较厚的教师可能对文中的诗词有颇多的感触;对古代建筑感兴趣的教师则从贾府的建筑格局中悟出独到的见解;感情细腻如林黛玉者,更是能与黛玉眼中见世界,与黛玉心有灵犀。擅长叙述的教师可给学生讲述《红楼梦》的故事;擅长朗读的教师可引导学生读对话、读诗句、读一切精彩处,读出韵味、读出情味;略懂音乐的教师可给课文配上乐曲,我们也学一学电影导演,给课文配上片头曲、主题曲、插曲,给学生以美感享受…。上海特级教师黄玉峰教师说:“不教自己没有感觉的文章”,当然这需要足够的勇气,也是一种少人到达的境界,那么我们是否至少要做到从自己有感觉的地方入手呢?我觉得这就是一种对学生负责的态度,这是教师最起码的职业道德准则!试问,教师自己对课文都没感觉,又怎能苛求学生有感觉呢?语文教育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其目的就是实现教师语感向学生语感的转移,也就是把教师语感转化为学生的语感。因此,首先教师要向学生展示自己独特的语感,也就是说教师独特的语感是开展语文教学的重要前提。“有什么样的语感,教师就有什么样的语文教学。”(5)此话并不夸张。一个人的语感是很细腻很敏感的,一个语文老师从自己独特的语感出发来教语文课,这堂课就有了该教师的特色,就有了吸引人的地方。
第三,语感教学体现语文课堂教学的个性化
《语文课程标准》第一次提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是语文教育界思想解放的重要成果。关于语文的工具性,过去我们讲得很多。语文是交流思想、沟通感情的工具,是人脑思维的工具,是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的工具,是人类传承文化、积累文化、传达社会价值的工具。
语文教学“最要紧”的“首要任务”是培养语感,更新语文教育观念,将“语文教学由面向作为物的工具,转而面向作为人的学生,由旨在使学生获得一种工具,转而以语感为突破口提高学生整个文化心理素质,从而真正地直接面向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法国教育学家第惠多斯曾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动,唤醒,鼓舞”。我们的语文教学应该转变观念,积极主动地认识我们的主体-学生。语感教学强调语文的人文性。传统语文教学的一大弊病就是只见“工具”不见人。文字是承载思想的工具,于是语文教学便对学生进行如同技术工人般的训练,全然不见文本作者和学生这两大活生生的人。
而语感教学首先见到的就是人,不单作者、教师、学生是活生生的人,文本本身也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体,字里行间饱蘸着作者的真挚感情,处处跳跃着真切感人的艺术形象。让我们再来读读俄国作家契诃夫的《凡卡》:“昨天晚上我挨了一顿打,因为我给他们的小崽子摇摇篮的时候,不知不觉睡着了,老板娘揪着我的头发,把我拖到院子里,拿皮带揍了我一顿。这个礼拜,老板娘叫我收拾一条青鱼,我从尾巴上弄起,她就捞起那条青鱼,拿鱼直戳我的脸”。…多生动而真切的语言,一个生活在沙皇统治的黑暗社会下的可怜男孩,仿佛就站在了我们面前。这是契诃夫笔下的凡卡,也只有契诃夫能写得出来。再看看《林黛玉进贾府》:“这王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量了一回,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外孙女,竟是一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不忘……,”多形象的语言,一个活脱脱的王熙凤站在了我们面前,随机应变,善于逢迎讨好、察言观色。这是曹雪芹眼中的王熙凤,也只有曹雪芹能写得出来!当我们读到郁达夫《故都的秋》中那句“天可真凉了”时,那别有韵味的一声叹息包含了作者多少的情韵;再看鲁迅:“在我家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是重复了吗?显然作者在表达自己内心的孤独和寂寞。言语的背后藏着多少的隐含信息,语感便超越语言、逼近语言后面人的内心世界,这才是文本的生命之所在。
语言教学就是要教师引导学生把握语感,激活文本,去感受作者的感受,与作者进行心灵和情感的交流与感应。然后,作者是个性化的人,文本具有鲜明的个体性,教师和学生是有着独特感受能力的解读者,试问这样的语文课堂还能千篇一律、千人一面吗?
一千篇课文应当有一千种教法,一千堂语文课应当有一千种面目,因为文本变了,学生变了,老师也在变。语言课堂教学并不需要过多的环节、过多的招式,只要教师能用自己擅长的方式把学生直接领到文本面前,与文本对话,话出风采,话出个性。
参考文献:
[1]王尚文著:语感论,上海教育出版社,1996.
[2]荣格著,冯川、苏克译:心理学与文学,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3]钱梦龙著:和青年教师谈语文教学,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年.
关键词:语感;个性化;语感教学;语文课堂教学
最近听了几堂语文公开课,都是各校选出来的优秀教师,看的出来也都是作了充分准备的,所以课上的很周正,找不到什么漏洞,说不出什么地方不好。但是给人的感觉就好象喝了一碗温吞水,不解渴,不爽气,课堂上沉闷的很,学生的反映可以叫做冷漠,我作为听课老师是没有留下什么印象的,想来学生也不会有很大的收获。我边听边仔细分析,从设计上来说,该有的都有了,有多媒体,有设问,有板书,有背景材料,有课外延伸,老师着实想了一些办法,从技术上来说,各个环节的把握,各种手段的运用,也都还熟练,有些地方还颇见匠心,整个课堂的转承连接也都还自然,从这些方面来说还是一堂比较好的课。那么到底是什么地方出了问题,什么地方没到火候呢?我最后得出的结论是:这是一堂没有个性的课;没了个性,败了口味,坏了兴致。
那么在新课程改革全面展开的今天,面对百年来力度最大、最彻底的教育改革,我们不禁要问:语文课到底该教什么?语文课到底该怎么教?
语文课程标准的一个最显著的特点就是重视语感培养,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但是没有老师的个性化课教学,没有教师的创造性实践活动,再好的语文课程标准也只能是一纸空文,文本也只能仅是文本。因此,新课程标准呼唤语文教学的个性,而要实现语文教学的个性化就离不开语感教学。
首先,语感的个性特征,注定了语文教学的个性化
“语感”这个概念是夏丐尊先生和叶圣陶先生较早提出来的。语感就是人们“对语言文字的灵敏感觉”。(1)是“对语言隐含意义的一种深刻的直觉”。(2)直觉性是它的最基本特征。所谓直觉是“人脑对事物、事物本质及其规律作出迅速的识别,敏锐的洞察,直接的理解和整体判断的思维过程”。(3)这是一种潜意识思维,或者说是通过某种潜意识直接把握对象的思维过程。其特点是不需要经过明确的思维步骤,没有经过严格的逻辑推理,往往凭“感悟”。因而感悟是很个性化的。语文学习中,个体的感悟各不相同。因为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体,他们带着不同的生活积累和智力背景走进课堂。美国教育家杜威说:“每一个儿童来到学校的时候,除了怀有获得知识的愿望外,还带来他自已的情感和感受的世界”。(4)他们对文本产生的兴奋点以及对文本的解读,是千差万别的,老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以新奇感、神秘感、独特感走进文本,与作者进行心灵对话,开展个性化探究式学习。学生学习阅读中产生的独特感受,是最宝贵的学习资源和智力增长点,教师不仅要有“珍视”的理念,还必须具有发现学生这种“独特感受”的敏感和及时采取“珍视”的行动。在个性化阅读中,我们要让学生充分地、自主地调动语文储备和生活积累,通过文本的涵咏、体味、思考、评析,读出新意,读出他人未曾有过的感悟和新异的结论。这样既促进了学生言语独特性水平的提高,又促进了学生个性品格的完善。例如:《红楼梦》“二十三回写黛玉听《牡丹亭》中杜丽娘伤春词曲,“虽未留心去听,倒也十分感慨缠绵”,“不觉点头自叹”,后又“不觉心动神摇”竟至“如醉如痴”,显然是由语感作出的直觉判断、直觉反应,也只有林黛玉才会有这种感觉,如果换作薛宝钗感觉定然不同,“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个学生就是一个世界,都有属于他自己的感觉世界和认知世界,并带着自己特有的图式去解读文本,与文本对话。个体化的学生,学生语感的个人性决定了语文教学不应有统一的标准。相反,在语文教学中,越是不统一的越是有意义的,越是个性化的越说明学生与语文之间发生着深刻的、流畅的、全面的内存交流。由此可见,个性化是语文教学成功与否的标志之一,是成功的语文教学的必然表现。在实践中,也只有个性化的语文教学才能打动学生的心灵,才能启发学生的智慧,才能真正完成语言教学的任务。我们的学生在语文课堂里有一种期待,他们在等待惊喜,他们期待着老师带给他们一个独特的世界,一个新发现、新体验的世界。
其次,教师语感的独特性决定语文课堂教学的个性化
教师的语感是该教师的言语智慧的集中体现,是与其个人对人生的感悟、生活经历、思想感情联系在一起的。每个教师的生长环境不同,所受的教育不同,生活的经历、个人的爱好等等都不相同,于是他们对文本的理解也不可能相同。作为一个语文老师,他的语感是他开展语文教学的最重要的前提,也是保证他的教学个性的不可或缺的素质条件。现在有些教师之所以只有照着教参上课,只有人云亦云,照本宣科,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没有自己的独特的语感,他本人对课文没有深切的体验,没有真实的震憾。一个人的语感是很细腻很敏感的,一个语文老师从自己独特的语感出发来教语文课,这堂语文课就有了吸引人的地方。我觉得是不是可以这样说:语文课教什么,就是教语感。语文课怎么教,就是按人对语言文字的感觉教,按语感教。语文教学本来是可以很简单的,就是让学生感觉语言文字嘛,其它技术、模式、程序、方法之类的东西,都必须统一在这一点上才有意义,否则就是形式主义。例如,同一篇《林黛玉进贾府》,旧体诗词底子较厚的教师可能对文中的诗词有颇多的感触;对古代建筑感兴趣的教师则从贾府的建筑格局中悟出独到的见解;感情细腻如林黛玉者,更是能与黛玉眼中见世界,与黛玉心有灵犀。擅长叙述的教师可给学生讲述《红楼梦》的故事;擅长朗读的教师可引导学生读对话、读诗句、读一切精彩处,读出韵味、读出情味;略懂音乐的教师可给课文配上乐曲,我们也学一学电影导演,给课文配上片头曲、主题曲、插曲,给学生以美感享受…。上海特级教师黄玉峰教师说:“不教自己没有感觉的文章”,当然这需要足够的勇气,也是一种少人到达的境界,那么我们是否至少要做到从自己有感觉的地方入手呢?我觉得这就是一种对学生负责的态度,这是教师最起码的职业道德准则!试问,教师自己对课文都没感觉,又怎能苛求学生有感觉呢?语文教育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其目的就是实现教师语感向学生语感的转移,也就是把教师语感转化为学生的语感。因此,首先教师要向学生展示自己独特的语感,也就是说教师独特的语感是开展语文教学的重要前提。“有什么样的语感,教师就有什么样的语文教学。”(5)此话并不夸张。一个人的语感是很细腻很敏感的,一个语文老师从自己独特的语感出发来教语文课,这堂课就有了该教师的特色,就有了吸引人的地方。
第三,语感教学体现语文课堂教学的个性化
《语文课程标准》第一次提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是语文教育界思想解放的重要成果。关于语文的工具性,过去我们讲得很多。语文是交流思想、沟通感情的工具,是人脑思维的工具,是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的工具,是人类传承文化、积累文化、传达社会价值的工具。
语文教学“最要紧”的“首要任务”是培养语感,更新语文教育观念,将“语文教学由面向作为物的工具,转而面向作为人的学生,由旨在使学生获得一种工具,转而以语感为突破口提高学生整个文化心理素质,从而真正地直接面向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法国教育学家第惠多斯曾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动,唤醒,鼓舞”。我们的语文教学应该转变观念,积极主动地认识我们的主体-学生。语感教学强调语文的人文性。传统语文教学的一大弊病就是只见“工具”不见人。文字是承载思想的工具,于是语文教学便对学生进行如同技术工人般的训练,全然不见文本作者和学生这两大活生生的人。
而语感教学首先见到的就是人,不单作者、教师、学生是活生生的人,文本本身也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体,字里行间饱蘸着作者的真挚感情,处处跳跃着真切感人的艺术形象。让我们再来读读俄国作家契诃夫的《凡卡》:“昨天晚上我挨了一顿打,因为我给他们的小崽子摇摇篮的时候,不知不觉睡着了,老板娘揪着我的头发,把我拖到院子里,拿皮带揍了我一顿。这个礼拜,老板娘叫我收拾一条青鱼,我从尾巴上弄起,她就捞起那条青鱼,拿鱼直戳我的脸”。…多生动而真切的语言,一个生活在沙皇统治的黑暗社会下的可怜男孩,仿佛就站在了我们面前。这是契诃夫笔下的凡卡,也只有契诃夫能写得出来。再看看《林黛玉进贾府》:“这王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量了一回,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外孙女,竟是一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不忘……,”多形象的语言,一个活脱脱的王熙凤站在了我们面前,随机应变,善于逢迎讨好、察言观色。这是曹雪芹眼中的王熙凤,也只有曹雪芹能写得出来!当我们读到郁达夫《故都的秋》中那句“天可真凉了”时,那别有韵味的一声叹息包含了作者多少的情韵;再看鲁迅:“在我家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是重复了吗?显然作者在表达自己内心的孤独和寂寞。言语的背后藏着多少的隐含信息,语感便超越语言、逼近语言后面人的内心世界,这才是文本的生命之所在。
语言教学就是要教师引导学生把握语感,激活文本,去感受作者的感受,与作者进行心灵和情感的交流与感应。然后,作者是个性化的人,文本具有鲜明的个体性,教师和学生是有着独特感受能力的解读者,试问这样的语文课堂还能千篇一律、千人一面吗?
一千篇课文应当有一千种教法,一千堂语文课应当有一千种面目,因为文本变了,学生变了,老师也在变。语言课堂教学并不需要过多的环节、过多的招式,只要教师能用自己擅长的方式把学生直接领到文本面前,与文本对话,话出风采,话出个性。
参考文献:
[1]王尚文著:语感论,上海教育出版社,1996.
[2]荣格著,冯川、苏克译:心理学与文学,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3]钱梦龙著:和青年教师谈语文教学,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