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早认识“原生态”是在“青歌会”上,一曲曲无伴奏的歌声中散发出来原始生命的冲动和率真,自然清新的浓厚生活气息,让人感觉呼吸都更加顺畅自由。“原生态”,应该是指生命最本质的最原始的状态,语文教学课堂就应是充满这样率性质朴的“原生态”。
一、真情流露,拒绝一潭死水
语文课如果一味单纯地教字词句篇,枯燥地讲解和机械地训练,师生游离于文本情感之外,把本来生动感人的文本,讲得形散神离,枯燥无味。这样的教学,人物的音容笑貌不见了,景物的情感淡漠了,学生失去了对情感的体会。这样的课堂,就如同一潭死水,久而久之,就会产生教师厌教,学生厌学的后果。
通过激情朗读,激活学生的审美情感,点燃学生心灵的火花,以此来打动他们,调动他们释放自己。朗读是书面语言的有声化,好的朗读有怡情的作用,朗诵本身就是对文章的一种解析,可以通过声音增强文学作品的感染力,诱发学生的情感,具有培养审美感和语言感知的作用。
二、自主学习,拒绝一家之言
在原生态的语文课堂上,教师以最大能力唤起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不害怕学生牵着教师的鼻子走,给教学以独立思维的自由,给课堂以生成的自由。而学生自主地去思维,自觉地去探索、主动地去发现、大胆地去怀疑,说自己内心想说的话,实现真正的师生交流对话,感受心灵自由所带来的愉悦。我在教人教版第六册课文《春蚕》时,在充分体会母亲养蚕的辛苦之后,突然有一个学生提出:
师:母亲养蚕是多么辛苦,我们怎能不为之感动呢?
生:老师,既然养蚕那么辛苦,为什么母亲还要养蚕呢?她完全可以做其它的事来赚钱。
[这个问题显然在备课意料之外。学生们都显得有些兴奋。]
师:那么,我们就来讨论一下,不养蚕,母亲还能做什么事呢?
生1:母亲可以帮别人看孩子。
生2:可以开个小店,做做小买卖。
生3:自己做老板。(学生哄堂大笑)
师:刚才同学们为母亲谋了不少条生路。 那么,干这些事母亲具体又需要做些什么呢?
(学生四人小组讨论)
生1:其实,做保姆很烦的。又要抱,又要哄,还要洗尿布。如果孩子有什么意外,母亲可能还要变成被告。
生2:从母亲养蚕中我们体会到她是个细心、任劳任怨的人,不管她做什么事,都会非常认真、负责地去做,不会偷懒的。
生3:做任何一件事,要做好它,都必须要付出自己辛勤的劳动。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的确是这样,世上没有轻而易举得到的财富,必须通过自己辛勤的劳动去获得。
课堂是动态的,再智慧的老师也无法“算计”出课堂上学生会突然冒出些什么奇怪的问题。在原生态的教学课堂上,教师特别珍视的是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特别看重的是学生所经历的研究、探索问题的过程以及这种敏于发现的能力,抓住了一个“意外”巧妙地创设情境,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简单朴实,拒绝一味花哨
我们的语文课堂曾一味地追求标新立异,走了不少弯路。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学的根在听说读写,是听说读写之内的挖掘与创新,而不是游离于听说读写之外的花样翻新。
在教《狼和小羊》一课时,同事给了我一个课件,像一部动画片的flash,狼会说话,羊会喝水,又把整篇课文都做在课件里,也就是说,学生根本不用把书打开,就能上完这节课。我决定放弃,只带了两个小磁铁和教科书走进教室。在黑板上寥寥两笔画了一条小溪,让孩子在“小溪”上放两个磁铁标注狼和羊的位置,以此来理解“上游”和“下游”;“找碴儿”的理解则让孩子故意挑挑同学的毛病,当一个孩子回答:“你这不是鸡蛋里面挑骨头吗?”我知道孩子们已经理解了。整堂课,带着孩子翻开书齐读、指名读、分角色读,用的都是最朴素的手段,却收到了很实在的效果。教师只有在教学中真正做到了听说读写的认真落实,把提升人文素养渗透于扎实的语言文字训练之中,才能真正上出原汁原味,朴素本真的“原生态”语文课。
四、张扬个性,拒绝千人一面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这是17世纪著名哲学家莱布尼茨给我们留下的至理名言,一语道出每个个体都是独一无二的。“原生态”的语文课堂上,允许学生在课堂上发表不同于作者、不同于教师的看法,允许学生自己确立学习目标、选择学习方法。在教学之中,教师除了要有激发学生发表不同见解的热情,更要中肯评价不同的见解,因势利导,让学生拓宽、挖深自己的认识,从而使他们的个性思维得以释放。
案例片段:《三袋麦子》
师:看了这个故事,你最喜欢谁的做法?为什么?
生1:我最喜欢小猴,因为他很聪明,又有耐心,不但自己可以吃到麦子,还能送给别人呢。
生2:我喜欢小猪,他的手真巧,能做出各种食品。
生3:小牛挺节省的,妈妈平时让我零用钱要省着花,我觉得小牛的做法有道理。
每一个学生都具有潜在的创造性,我们语文教师坚定一个信念:张扬个性是对传统语文教学的一个突破,它反映了教育创新的要求,反映了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
让“原生态”走进语文课堂,学生能更自由地放飞思想,宣泄情感,怎么会有孩子不喜欢语文呢?
一、真情流露,拒绝一潭死水
语文课如果一味单纯地教字词句篇,枯燥地讲解和机械地训练,师生游离于文本情感之外,把本来生动感人的文本,讲得形散神离,枯燥无味。这样的教学,人物的音容笑貌不见了,景物的情感淡漠了,学生失去了对情感的体会。这样的课堂,就如同一潭死水,久而久之,就会产生教师厌教,学生厌学的后果。
通过激情朗读,激活学生的审美情感,点燃学生心灵的火花,以此来打动他们,调动他们释放自己。朗读是书面语言的有声化,好的朗读有怡情的作用,朗诵本身就是对文章的一种解析,可以通过声音增强文学作品的感染力,诱发学生的情感,具有培养审美感和语言感知的作用。
二、自主学习,拒绝一家之言
在原生态的语文课堂上,教师以最大能力唤起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不害怕学生牵着教师的鼻子走,给教学以独立思维的自由,给课堂以生成的自由。而学生自主地去思维,自觉地去探索、主动地去发现、大胆地去怀疑,说自己内心想说的话,实现真正的师生交流对话,感受心灵自由所带来的愉悦。我在教人教版第六册课文《春蚕》时,在充分体会母亲养蚕的辛苦之后,突然有一个学生提出:
师:母亲养蚕是多么辛苦,我们怎能不为之感动呢?
生:老师,既然养蚕那么辛苦,为什么母亲还要养蚕呢?她完全可以做其它的事来赚钱。
[这个问题显然在备课意料之外。学生们都显得有些兴奋。]
师:那么,我们就来讨论一下,不养蚕,母亲还能做什么事呢?
生1:母亲可以帮别人看孩子。
生2:可以开个小店,做做小买卖。
生3:自己做老板。(学生哄堂大笑)
师:刚才同学们为母亲谋了不少条生路。 那么,干这些事母亲具体又需要做些什么呢?
(学生四人小组讨论)
生1:其实,做保姆很烦的。又要抱,又要哄,还要洗尿布。如果孩子有什么意外,母亲可能还要变成被告。
生2:从母亲养蚕中我们体会到她是个细心、任劳任怨的人,不管她做什么事,都会非常认真、负责地去做,不会偷懒的。
生3:做任何一件事,要做好它,都必须要付出自己辛勤的劳动。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的确是这样,世上没有轻而易举得到的财富,必须通过自己辛勤的劳动去获得。
课堂是动态的,再智慧的老师也无法“算计”出课堂上学生会突然冒出些什么奇怪的问题。在原生态的教学课堂上,教师特别珍视的是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特别看重的是学生所经历的研究、探索问题的过程以及这种敏于发现的能力,抓住了一个“意外”巧妙地创设情境,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简单朴实,拒绝一味花哨
我们的语文课堂曾一味地追求标新立异,走了不少弯路。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学的根在听说读写,是听说读写之内的挖掘与创新,而不是游离于听说读写之外的花样翻新。
在教《狼和小羊》一课时,同事给了我一个课件,像一部动画片的flash,狼会说话,羊会喝水,又把整篇课文都做在课件里,也就是说,学生根本不用把书打开,就能上完这节课。我决定放弃,只带了两个小磁铁和教科书走进教室。在黑板上寥寥两笔画了一条小溪,让孩子在“小溪”上放两个磁铁标注狼和羊的位置,以此来理解“上游”和“下游”;“找碴儿”的理解则让孩子故意挑挑同学的毛病,当一个孩子回答:“你这不是鸡蛋里面挑骨头吗?”我知道孩子们已经理解了。整堂课,带着孩子翻开书齐读、指名读、分角色读,用的都是最朴素的手段,却收到了很实在的效果。教师只有在教学中真正做到了听说读写的认真落实,把提升人文素养渗透于扎实的语言文字训练之中,才能真正上出原汁原味,朴素本真的“原生态”语文课。
四、张扬个性,拒绝千人一面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这是17世纪著名哲学家莱布尼茨给我们留下的至理名言,一语道出每个个体都是独一无二的。“原生态”的语文课堂上,允许学生在课堂上发表不同于作者、不同于教师的看法,允许学生自己确立学习目标、选择学习方法。在教学之中,教师除了要有激发学生发表不同见解的热情,更要中肯评价不同的见解,因势利导,让学生拓宽、挖深自己的认识,从而使他们的个性思维得以释放。
案例片段:《三袋麦子》
师:看了这个故事,你最喜欢谁的做法?为什么?
生1:我最喜欢小猴,因为他很聪明,又有耐心,不但自己可以吃到麦子,还能送给别人呢。
生2:我喜欢小猪,他的手真巧,能做出各种食品。
生3:小牛挺节省的,妈妈平时让我零用钱要省着花,我觉得小牛的做法有道理。
每一个学生都具有潜在的创造性,我们语文教师坚定一个信念:张扬个性是对传统语文教学的一个突破,它反映了教育创新的要求,反映了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
让“原生态”走进语文课堂,学生能更自由地放飞思想,宣泄情感,怎么会有孩子不喜欢语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