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写结合,让语文学习更加“游刃有余”

来源 :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新干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DAOQ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进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意读写结合在教学中的实践运用。首先阅读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教学环节,它需要与写作结合在一起才能更好地发挥其自身优势;另一方面,在阅读中开展对应的写作教学,能更好地提升学生对课文的阅读兴趣,因此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阅读教学过程中的读写结合。
  【关键词】
  小学语文 读写结合 教学策略
  在进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想更好地提升教学质量,必须通过将阅读与写作结合在一起,让学生能够在反复的阅读和写作练习过程中提升自身综合语文能力。为此教师应该从以下几个角度出发开展具体的教学。
  一、从课文细节出发,以读促写
  对于任意一篇课文来说,课文的细节的讲授都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教学任务。然而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对细节的讲授都是单独的,当教师分析完细节后,其具体的教学环节也就随之结束。其实这种教学方式是非常不利于学生更好的发展的。当细节讲授完毕后,教师可以尝试让学生通过对细节的认识将自己的内心想法表述出来,并尝试以写作的方式记录出来,从而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比如在讲授课文《南沙群岛》(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时,当教师讲完第三段(南沙也是个迷人的世界)时,教师给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学完这一段后,最让你感动的一句话是什么?”有学生说道:“ ‘天是一片蓝玉,海是一块翡翠’。”教师:“为什么?”学生说道:“ 因为我最喜欢玉和翡翠,它们晶莹剔透、碧玉如晶。”教师:“既然你这么喜欢它们,能不能用简短的几段文字将你对这些宝石的喜爱之情表述下来呢?”于是学生写道:“去年夏天,爸爸给我买来一块翡翠,我一眼就相中了,它通身晶莹剔透、闪闪发光,拿在手中就像握了一块巨大的钻石。我仔细端详它,发现将其放在阳光下竟然是那样的透明。今天我们学了课文《南沙群岛》,课文中竟然说那里的海还有点像翡翠,我真恨不得马上‘飞’到那,去看看两者是否真得那么相像。”学生很好地将自己的所想、所知表述出来,而这一切都是在学习课文后得到的启发。
  二、从生活实例出发,以写引读
  语文与生活息息相关,任何一篇课文中都有生活的影子。因此在进行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即将学习的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寻找对应的案例,并让学生尝试将这些内容书写出来,随后教师再结合大家的写作内容引导学生阅读课文,从而更好地提升学生对于课文的阅读欲望。
  比如,在讲授课文《庐山的云雾》(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时,教师在上课前给大家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大家都爬过山吧,有没有见过山上的雾?”学生:“见过。”教师:“谁能用几句话将你心目中的‘山雾’表述出来?”学生A:“山中的雾不像我们城市中的雾那样脏,它是纯的、无味的、乳白色的。”学生B:“山雾很白,白得让你看不到周围的任何景物。”教师:“大家对于雾都有较为深刻的认识,但你们所说的只能算是一种‘陈述’,接下来我们要学一篇文章,大家一起看看文学家是如何将‘山雾’艺术化的,好不好?”借助学生在生活中对于“山雾”的认识,教师很好地引导学生对课文产生学习兴趣,这就是以写引读的重要作用。
  三、从文章情感出发,以思抒情
  任何一篇文章中都能流露出作者内心的情感,作为教师应该在让学生把握这些情感的同时,更好地与同学分享这些情感。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将这种情感写成作文,通过这种方式进行教学,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更好地提升。在进行情感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做好引导工作,通过多方面引导提升学生对课文的认识。通过多角度引导让学生选择更恰当的词语组织文章,从而教会学生写出更多精美的短文。
  比如,在讲授课文《雪儿》(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时,教师给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从这篇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出主人公是非常喜欢‘雪儿’的,但是为什么最后她还要让‘雪儿’走呢?从中你悟出什么道理,请将其用短文的形式表述出来。”于是大家纷纷开始思考,最后有同学写道:“雪儿是一只受了伤的信鸽,作为‘天空的信使’,如果不是受了重伤,它是绝对不会放弃的。在养伤期间,雪儿其实每天都在想自己什么时候能回到自己主人身旁,尽管每天陪伴自己的小伙伴对它非常好,但它的老主人还有很多重要的事情需要它办理。它每天对着蓝天‘咕咕’叫,既是对‘我’的一种感谢,更是在表达出自己对回归故里的‘迫切希望’。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我’刚开始非常不舍得让它离去,因为它是我‘养伤’过程中最好的一個伙伴。但看到它每天坚持不懈的祈祷,‘我’放弃了,渐渐地我认识到,它是信鸽,它应该属于老主人、天空、大地,属于每一个需要传递‘祝福’和‘帮助’的人。于是我让它离去了。”通过这种方式进行教学,学生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得到更大的提升。
  总之,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读写结合是一种综合性质的教学模式,这一教学模式之中教师将阅读和写作这两个看似独立的教学环节结合在一起,发挥其各自的优势,更好地提升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为此教师应该做到从课文细节出发,以读促写;从生活实例出发,以写引读;从文章情感出发,以思抒情。只有这样,学生自身的语文综合能力才能得到更大的提升。
  【参考文献】
  【1】伏凤林.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教学模式探析【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09)
  【2】孙娟.小学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策略初探【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09)
其他文献
在多次的听课中,笔者发现很多小学生喜欢一字一顿,不加理解地大声读,句子读得支离破碎,更无感情,很多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在强调“对话”的民主课堂氛围中,“对话”挤掉了学生读书的时间,学生朗读练习往往只是蜻蜓点水、浮光掠影;小组读了个人读,选择喜欢的段落读了再找精彩之处读,看似热热闹闹,其实读前没有要求,读中没有指导,读后也没有及时评价反馈。学生只是被教师驱赶着为读而读,没有用心、用情去读,而
【摘 要】英语口语是英语学习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同时,也是大学教师最容易忽视的一个部分。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口语教学并不是一门专门的课程,而是融入到了听说教材中去。听说教材看似凸显了口语的重要性,强调了学生的听与说,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却远远没有凸显出学生说的重要性,更多的还是学生“听”的过程。当然,这类情况主要是针对非英语专业类的教材。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情感因素更没有得到大学英语教师的重视。但是
【摘 要】  在现阶段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的过程当中,因为社会在进步,我们的教育也需要有所提升,那么应该怎样去提升呢?如果现在的小学生能够灵活的,恰当的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的实例当中去,从中获得一定的成就感,他们就能真切地感受到进行学习语文具有的快乐跟乐趣,这样小学的语文学习就能成为日常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为了让这个目标实现,需要我们小学教师结合当代的改革变化与进步让自身的文化知识跟随提升,对我国
随着学校办学规模的扩大,基于图书馆人员偏紧的现实,为了更好地发挥图书馆的服务育人功能,班级图书协管员队伍建设成为学校图书馆建设所面临的问题。  应该承认,班级图书协管员参与学校图书管理有着积极意义,它能够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不断开拓视野,增长知识;它有助于强化学生的劳动观念,不断提升其团队合作精神和组织领导能力;它能够有效提高学校书报流通环节上的工作效率;它可以在图书馆与读者之间建起桥梁和
随着和谐社会的提出,人们越来注重对和谐发展以及和谐关系的关注,其中一个恒古不变的话题就是小学班主任与学生的关系,只有小学班主任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变得和谐,才能让小学生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培养初中学生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促使其学会倾听、表达和交流,让初中学生具备初步和他人进行文明交流沟通的交往能力。然而口语能力的培养并非一蹴而就,需要不断实践才能丰富经验。教师可以利用课堂教学环节培养学生口语能力,在提高学生口语实践能力的同时也提升其他方面的语文核心素养。  一、填补空白,放飞联想  在口语交际实践中要达到较好的表达效果必须要有一定的联想能力,这能促使学生适当隐
【摘 要】  本文从图标的含义以及图标应用的必要性入手,指出图标对于幼儿学习规则的重要意义,并且从幼儿认识学习模仿图标等方面分析了图标对于幼儿学习规则的意识,指出了应该如何合理地设置图标从而能够更好地帮助幼儿建立规则意识。  【关键词】  图标 幼儿园教育 社会规则  一、图标的含义  图标,是指能够帮助幼儿按照指示进行自主活动的标识,比如吃饭洗漱睡觉等的一些标志。通常用的标志是一些非常形象化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