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年是社会中最富有创造力的群体,是国家文化传承和民族发展的中坚力量。互联网作为当今视听文化的主要载体,在青年审美活动中成为不可或缺的内容渠道。媒介技术的不断革新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日渐增强,在融媒体不断发展的环境中,视听文化在形式内容上不断拓展,在呈现方式上不断创新,在互动体验上不断深化,为流行文化的形成和传播提供了更多可能,也影响了当代青年审美趣味的产生和变化。
一、当代青年符号化的审美方式
视听符号的生成和演化一直伴随着人类文明的产生和发展。在当今互联网媒介中,很多社交平台的用户可以将自己和他人进行“标签化”备注和“群组化”分类,这种概括的信息化分类设置方式为用户后续的符号化审美活动奠定了模式基础。
(一)视听文化的美学传播具有强烈的符号化特征
当代青年在互联网文化中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作为文化的生产者,用户可以在社交平台上分享自己的见闻、创作、思想、境遇、心情等信息,满足其“晒”的心理需求,实质是希望得到他人的认可和肯定。日积月累,在分享的内容中催生并固化了带有该用户审美价值观的“符号化”特征。作为文化的消费者,互联网是当代青年接受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审美的重要途径。用户可以在社交平台上通过搜索相应的关键词,选择与自己审美趣味相同或相似的其他用户作为好友,加入喜好的圈层群体,获取相应的视听文化内容,获得“类型化”的审美体验。这种审美形式使当代青年在互联网媒介中形成并保持着圈层“符号化审美生态”的平衡和稳定。
(二)网络社交中审美符号传达意义的嫁接与抽离
当代青年在成长过程中,生活的优越感和家校教育的民主性,使他们对他人观点具有研判和审视的习惯,传统的父辈审美价值观对于当代青年的影响力逐渐降低。主观上,为了凸显在社会存在中的自我价值,当代青年常将自身的审美价值观体现在日常的互联网社交之中;客观上,人们将虚拟网络社交中的一些审美内容进行图像嫁接、意义抽离,这些“变异”的符号在得到圈层群体的共情后开始传播,逐渐发展成亚文化,并具有一定的流行性。这也就是法国社会学家罗兰·巴尔特在符号学中所表述的符号第一系统和第二系统中能指与所指的转换。[1]这种“换义”式的嫁接与抽离使当代青年在网络社交中的符号化审美表达具有了新的维度。
(三)流行文化在当代青年中传播的后现代性
在美国文学评论家伊哈布·哈桑看来,后现代主义具有巴赫金所谓的狂欢特征。[2]当今社交软件中的表情包、短视频软件的推送内容等娱乐化的浅层审美信息被广泛圈层的网友认同,在传播和扩散过程中大都具有调侃的意义,往往需要信息的接收方对其暗示的意义进行“脑补”,在想象中与传播者进行缝合和对接,完成信息的传播效果。将这些具有情绪表达意义的审美信息平移到相似的虚拟情境甚至现实生活中时,便体现出“梗”的传播意义:信息接收者即使不知道信息演化发展的来龙去脉,也可以马上通过交流或使用互联网对这个“梗”进行追根溯源,对此流行文化元素进行“补课”,甚至随后加入到“狂欢”的传播队列之中,充分表现出了流行文化在传播过程中所具有的后现代性。
二、当代青年的审美裂变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互联网的发展使信息流通更加迅速,媒介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和经济导向也会对一些特定的信息和流量在传播过程中进行定向强化。青年作为流行文化生产、传播与消费的主体,在当代视听文化的审美中,不但受到市场经济规律的制约,还受到社会多元思想的影响,再加上个体意识增强等主观因素的导向,使他们的审美具有当代性、多样性、碎片化等特征,这些特征导致了当代青年的审美裂变,并促使当代青年“圈层审美价值”的不断生成与扩展。
(一)主体意识的增强促使当代青年审美具有不同以往的時代感与多样性
当代青年成长于互联网社会之中,获取各类信息的渠道较为便利,在虚拟环境中的连接与沟通更加普遍和舒适,可以高效地尝试多种兴趣和不同的领域,并在某领域中获得深刻的见解和成果来认定自身所长。在新媒体环境中,受众通过多元化的渠道表达和传播自己的观点,其主体意识明显强化。[3]面对五花八门的网络流行文化,众多的文化导向使他们的审美趋向不断产生裂变。
(二)视听文化的多元化演变使当代青年审美呈现即时性与碎片化特征
在当代青年的多元化审美活动中,主动学习和被动输入均具有即时性与碎片化特征。在主动学习过程中,青年群体可以通过关注和订阅文化生产者的自媒体平台,第一时间获取作者发布的视听文化内容,甚至可以快速查询并积累相关的扩展性信息,获得较为完整的知识结构。在被动输入的过程中,青年群体可以利用碎片化闲暇时间从流行热点与兴趣化推送服务中获取自己所需的文化信息,并通过点赞、评论、收藏、转发、分享、打赏等方式进行传播互动,也便于以后进行查找与使用。
(三)媒介技术的发展使当代青年的“圈层审美价值”不断生成与扩展
随着不同价值观文化的输入,形形色色的世界观也随之而来。这些“原文化”的世界观经过粉丝的审美解读和对原作文化意义的嫁接与抽离,生成了经过消化后的“标签化”文化元素,在当代强大的媒介技术的导向和助推下,通过同圈层人群不断向外传播影响其他圈层,其审美意义在传播过程中也得到一定的扩展和延伸。随着圈层间审美共情的不断达成,这些文化元素逐渐形成流行文化符号,使本圈层的审美价值得到生成和扩展(图1)。
三、亚文化的流行对当代青年审美的影响
亚文化的快速发展浸入了当代青年社交生活的各个方面,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的审美心理机制和审美价值观。亚文化的流行对于当代青年的审美发展既有积极作用,又有消极影响。积极方面体现在当代青年在互联网社交活动中具有极强的平等性与参与性,在亚文化审美互动过程中具有较强的话语权。这种社交方式促使圈层群体的活跃性和互通性增强,使他们建立文化自信,符合青年与社会沟通的发展和认知需要;而消极方面体现在,亚文化相对于主流文化所具有的边缘化、批判化和颠覆化属性促使部分青年审美产生一定异化,并有可能影响他们的审美消费方向。 (一)亚文化的流行使审美圈层互通性增强
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使话语表达权不再只掌握在精英阶层手中,青年独特的表达方式和文化偏好也创造着越来越多的亚文化现象,层出不穷的亚文化在网络上大范围被建构和传播。[4]审美圈层群体之间的审美价值观是动态流通的,其中一部分青年能够融合多个圈层的审美价值观并成为圈层之间的文化认同群体,主动影响并带动多个圈层进行审美互动并获得更多的文化认同,促使圈层间的审美互通性增强(图2)。这些举动保持了亚文化流行圈层的活跃度,使当代青年审美形式具有更多的可能性。
(二)亚文化的流行使当代青年审美异化
在商业化社会的运营体系中,由于市场与资本的利益驱使,很多以青年为目标用户群体的网络社交平台大量引进非主流文化对当代青年审美进行蚕食,促使青年审美逐步趋向肤浅与低俗。这种泛娱乐化现象在青年群体中尤为显著,有趣是吸引他们的不二法则,而对于需要深度理解的文学作品却往往置若罔闻。审美浅表化体现为青年群体对于娱乐事件的热衷,他们将更多的时间花费在自我消遣而非精神提升上。[5]对比传统精英文化的审美价值标准,亚文化的流行致使当代青年审美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异化。
(三)亚文化的流行影响当代青年的审美消费
一些文化生产者从高效突破粉丝的冷启动,到充分沟通实现粉丝盘活,再到深度挖掘粉丝价值,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在当代互联网商业运作模式下的亚文化流行趋势及其带动的当代青年审美消费模式。首先,他们制作大量的符合青年审美趣味的亚文化视听文化内容并广泛投放到各大网络平台,将公域流量的粉丝(潜在的消费者)定向引流;面向私域流量的圈层群体,则邀请当红明星与粉丝进行直播互动,精准投放广告,通过这些活动和良好的回馈机制不断提高粉丝黏性,进而引领亚文化的流行趋势,并相继提供商品和服务,促进青年群体的审美消费,最终达到商业盈利目的(图3)。
四、当代青年审美趣味的审视与重构
近年来,学界和业界关于互联网和亚文化对青年成长成才的影响问题一直讨论不休,大多数专家学者都从学校教育、社会监管、自我意识这三个主要方面进行号召和动员。2020年6月1日,中国互联网协会主办了“防范未成年人沉迷网络公益公开课”,并公开发布了《防范未成年人沉迷网络倡议书》[6],如将其梳理并归集到当代青年审美趣味的审视与重构方面,笔者认为应做到主客观相统一的原则。
(一)把控流行文化主流内容的创作与传播
青年审美教育要结合当下时代特点,符合新时代中国社会发展实际,适应新时代青年审美需求,利用新时代的先进科学技术、现代教育手段、新媒体平台等支撑、推进青年审美教育,使其与时俱进,产生新活力、融入新时代。[7]首先,主流媒体要通过创作积极、向上的视听文化内容树立正确的社会审美价值观。在娱乐综艺节目的策划中提高节目的审美品质,为青年提供“审美干货”,使青年的审美得以提高。在真人秀节目中注意青年偶像的生活方式对青年价值观的导向性作用,帮助青年树立正确的“偶像”观。其次,新媒体平台的传播媒介技术和传播模式通过用户兴趣和喜好不断重复地推广相关内容,加强了“审美元素”的传播与审美意识的固化,逐渐成为一种社会公共的审美认知,进而演变、固化成社会文化。因此,平台自身要保持社会责任感,传播内容和舆论引导应为当代青年树立道德标杆,提供专业典范。
(二)引导当代青年树立正确的审美价值观与消费观
青年审美价值观与消费观的建立不是一蹴而就的,除了大众传播媒介的外部影响,还离不开家庭、学校和社会的长期教育引导。父母和家庭作为青年健康成长的基石和支撑,不但要对他们审美内容摄入的深度和广度进行监管,更重要的是帮助青年如何建立审美价值判断标准和提高主动取舍的能力;学校和社会文化机构(如图书馆、博物馆、文化社团协会等)是青年主要的教育场所和学习基地,要通过开展多元化的文化活动,使青年在活动中建立健康的审美价值观,增强与他人的审美互动,并从中获得文化自信,进而加强民族自信;主流媒体和各大互联网媒介作为流行文化的传播平台,应联手营造良好的视听文化审美环境,打造立体化的审美渠道和全方位的审美内容;政府监管部门要不断通过研究、开发新的技术等手段,在客观条件上完善网络文化监管,建构正面的、积极的审美规范,主观把控网络平台中视听文化内容的文化价值观导向(图4)。当全社会各个层级都提倡积极向上的文化价值观的时候,良好的文化内容和品质也必将得到青年的认可和尊重。
(三)促进当代青年的审美自省
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可以在互联网上获得各种审美内容和审美体验。然而,这种由互联网大数据根据用户兴趣匹配的审美信息未必是全面而真实的。用户标签化的审美习惯和圈层群体符号化的审美趣味,可能影响人们获取更加多样的审美信息,感受不同的审美体验。很多互联网社交平台个性化设置的信息推送,虽然迎合了用户的兴趣,但也形成了一个较为封闭的“信息堰塞湖”,用户的批判思维在此“乐园”中不断被蚕食,且因趋同化的审美内容推送不断重复和固化自身和所属圈层的审美意识,不知不觉中成为“单向度人”[8]。因此,当代青年要警惕这种现象的出现,一方面要尊重并不断学习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审美方法,建立对民族文化艺术的正确审美观;另一方面,要做媒介和技术的主人,主动欣赏不同形式的文化艺术,形成自己的美学批判精神,不被某一种意识形态所控制,坚持审美自省,增强文化自信。
结语
当代青年的审美趣味看似一个较为微观的论题,但若将其置于一个民族历史发展的宏观意义上看,此研究方向也关乎着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等国家大计。在当今互联网视听文化的滚滚洪流中,世界多元价值观冲击着我国当代青年的审美价值观,不良的审美内容不但影响着他们的身心发展,更会影响文化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因此,我们要倡导全社会关注当代青年多元化审美价值观的生成与演变,通过正面的理论指导和积极的实践支持引导当代青年圈层中的流行文化,使青年拥有积极向上的审美趣味。
参考文献:
[1][法]罗兰·巴尔特.符号学原理[M].李幼蒸,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114.
[2]王岳川,尚水.后现代主义文化与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129.
[3]夏亦舒.新媒体语境下微视频对青年大学生的审美塑造作用[ J ].新媒体研究,2017(3):108-109.
[4]魏晨.抵抗到审美:后亚文化视域下JK制服文化的风格表征及媒介传播[ J ].国际公关,2020(8):285-286.
[5]刘露,陈昱洁.网络时代青年群体的审美异化研究[ J ].大众文艺,2018(16):225-226.
[6]行业趋势[ J ].中国信息安全,2020(6):22-23.
[7]黄江英,周芳.新时代青年审美教育探析[ J ].艺术教育,2018(23):215-216.
[8][美]赫伯特·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M].刘继,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
一、当代青年符号化的审美方式
视听符号的生成和演化一直伴随着人类文明的产生和发展。在当今互联网媒介中,很多社交平台的用户可以将自己和他人进行“标签化”备注和“群组化”分类,这种概括的信息化分类设置方式为用户后续的符号化审美活动奠定了模式基础。
(一)视听文化的美学传播具有强烈的符号化特征
当代青年在互联网文化中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作为文化的生产者,用户可以在社交平台上分享自己的见闻、创作、思想、境遇、心情等信息,满足其“晒”的心理需求,实质是希望得到他人的认可和肯定。日积月累,在分享的内容中催生并固化了带有该用户审美价值观的“符号化”特征。作为文化的消费者,互联网是当代青年接受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审美的重要途径。用户可以在社交平台上通过搜索相应的关键词,选择与自己审美趣味相同或相似的其他用户作为好友,加入喜好的圈层群体,获取相应的视听文化内容,获得“类型化”的审美体验。这种审美形式使当代青年在互联网媒介中形成并保持着圈层“符号化审美生态”的平衡和稳定。
(二)网络社交中审美符号传达意义的嫁接与抽离
当代青年在成长过程中,生活的优越感和家校教育的民主性,使他们对他人观点具有研判和审视的习惯,传统的父辈审美价值观对于当代青年的影响力逐渐降低。主观上,为了凸显在社会存在中的自我价值,当代青年常将自身的审美价值观体现在日常的互联网社交之中;客观上,人们将虚拟网络社交中的一些审美内容进行图像嫁接、意义抽离,这些“变异”的符号在得到圈层群体的共情后开始传播,逐渐发展成亚文化,并具有一定的流行性。这也就是法国社会学家罗兰·巴尔特在符号学中所表述的符号第一系统和第二系统中能指与所指的转换。[1]这种“换义”式的嫁接与抽离使当代青年在网络社交中的符号化审美表达具有了新的维度。
(三)流行文化在当代青年中传播的后现代性
在美国文学评论家伊哈布·哈桑看来,后现代主义具有巴赫金所谓的狂欢特征。[2]当今社交软件中的表情包、短视频软件的推送内容等娱乐化的浅层审美信息被广泛圈层的网友认同,在传播和扩散过程中大都具有调侃的意义,往往需要信息的接收方对其暗示的意义进行“脑补”,在想象中与传播者进行缝合和对接,完成信息的传播效果。将这些具有情绪表达意义的审美信息平移到相似的虚拟情境甚至现实生活中时,便体现出“梗”的传播意义:信息接收者即使不知道信息演化发展的来龙去脉,也可以马上通过交流或使用互联网对这个“梗”进行追根溯源,对此流行文化元素进行“补课”,甚至随后加入到“狂欢”的传播队列之中,充分表现出了流行文化在传播过程中所具有的后现代性。
二、当代青年的审美裂变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互联网的发展使信息流通更加迅速,媒介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和经济导向也会对一些特定的信息和流量在传播过程中进行定向强化。青年作为流行文化生产、传播与消费的主体,在当代视听文化的审美中,不但受到市场经济规律的制约,还受到社会多元思想的影响,再加上个体意识增强等主观因素的导向,使他们的审美具有当代性、多样性、碎片化等特征,这些特征导致了当代青年的审美裂变,并促使当代青年“圈层审美价值”的不断生成与扩展。
(一)主体意识的增强促使当代青年审美具有不同以往的時代感与多样性
当代青年成长于互联网社会之中,获取各类信息的渠道较为便利,在虚拟环境中的连接与沟通更加普遍和舒适,可以高效地尝试多种兴趣和不同的领域,并在某领域中获得深刻的见解和成果来认定自身所长。在新媒体环境中,受众通过多元化的渠道表达和传播自己的观点,其主体意识明显强化。[3]面对五花八门的网络流行文化,众多的文化导向使他们的审美趋向不断产生裂变。
(二)视听文化的多元化演变使当代青年审美呈现即时性与碎片化特征
在当代青年的多元化审美活动中,主动学习和被动输入均具有即时性与碎片化特征。在主动学习过程中,青年群体可以通过关注和订阅文化生产者的自媒体平台,第一时间获取作者发布的视听文化内容,甚至可以快速查询并积累相关的扩展性信息,获得较为完整的知识结构。在被动输入的过程中,青年群体可以利用碎片化闲暇时间从流行热点与兴趣化推送服务中获取自己所需的文化信息,并通过点赞、评论、收藏、转发、分享、打赏等方式进行传播互动,也便于以后进行查找与使用。
(三)媒介技术的发展使当代青年的“圈层审美价值”不断生成与扩展
随着不同价值观文化的输入,形形色色的世界观也随之而来。这些“原文化”的世界观经过粉丝的审美解读和对原作文化意义的嫁接与抽离,生成了经过消化后的“标签化”文化元素,在当代强大的媒介技术的导向和助推下,通过同圈层人群不断向外传播影响其他圈层,其审美意义在传播过程中也得到一定的扩展和延伸。随着圈层间审美共情的不断达成,这些文化元素逐渐形成流行文化符号,使本圈层的审美价值得到生成和扩展(图1)。
三、亚文化的流行对当代青年审美的影响
亚文化的快速发展浸入了当代青年社交生活的各个方面,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的审美心理机制和审美价值观。亚文化的流行对于当代青年的审美发展既有积极作用,又有消极影响。积极方面体现在当代青年在互联网社交活动中具有极强的平等性与参与性,在亚文化审美互动过程中具有较强的话语权。这种社交方式促使圈层群体的活跃性和互通性增强,使他们建立文化自信,符合青年与社会沟通的发展和认知需要;而消极方面体现在,亚文化相对于主流文化所具有的边缘化、批判化和颠覆化属性促使部分青年审美产生一定异化,并有可能影响他们的审美消费方向。 (一)亚文化的流行使审美圈层互通性增强
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使话语表达权不再只掌握在精英阶层手中,青年独特的表达方式和文化偏好也创造着越来越多的亚文化现象,层出不穷的亚文化在网络上大范围被建构和传播。[4]审美圈层群体之间的审美价值观是动态流通的,其中一部分青年能够融合多个圈层的审美价值观并成为圈层之间的文化认同群体,主动影响并带动多个圈层进行审美互动并获得更多的文化认同,促使圈层间的审美互通性增强(图2)。这些举动保持了亚文化流行圈层的活跃度,使当代青年审美形式具有更多的可能性。
(二)亚文化的流行使当代青年审美异化
在商业化社会的运营体系中,由于市场与资本的利益驱使,很多以青年为目标用户群体的网络社交平台大量引进非主流文化对当代青年审美进行蚕食,促使青年审美逐步趋向肤浅与低俗。这种泛娱乐化现象在青年群体中尤为显著,有趣是吸引他们的不二法则,而对于需要深度理解的文学作品却往往置若罔闻。审美浅表化体现为青年群体对于娱乐事件的热衷,他们将更多的时间花费在自我消遣而非精神提升上。[5]对比传统精英文化的审美价值标准,亚文化的流行致使当代青年审美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异化。
(三)亚文化的流行影响当代青年的审美消费
一些文化生产者从高效突破粉丝的冷启动,到充分沟通实现粉丝盘活,再到深度挖掘粉丝价值,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在当代互联网商业运作模式下的亚文化流行趋势及其带动的当代青年审美消费模式。首先,他们制作大量的符合青年审美趣味的亚文化视听文化内容并广泛投放到各大网络平台,将公域流量的粉丝(潜在的消费者)定向引流;面向私域流量的圈层群体,则邀请当红明星与粉丝进行直播互动,精准投放广告,通过这些活动和良好的回馈机制不断提高粉丝黏性,进而引领亚文化的流行趋势,并相继提供商品和服务,促进青年群体的审美消费,最终达到商业盈利目的(图3)。
四、当代青年审美趣味的审视与重构
近年来,学界和业界关于互联网和亚文化对青年成长成才的影响问题一直讨论不休,大多数专家学者都从学校教育、社会监管、自我意识这三个主要方面进行号召和动员。2020年6月1日,中国互联网协会主办了“防范未成年人沉迷网络公益公开课”,并公开发布了《防范未成年人沉迷网络倡议书》[6],如将其梳理并归集到当代青年审美趣味的审视与重构方面,笔者认为应做到主客观相统一的原则。
(一)把控流行文化主流内容的创作与传播
青年审美教育要结合当下时代特点,符合新时代中国社会发展实际,适应新时代青年审美需求,利用新时代的先进科学技术、现代教育手段、新媒体平台等支撑、推进青年审美教育,使其与时俱进,产生新活力、融入新时代。[7]首先,主流媒体要通过创作积极、向上的视听文化内容树立正确的社会审美价值观。在娱乐综艺节目的策划中提高节目的审美品质,为青年提供“审美干货”,使青年的审美得以提高。在真人秀节目中注意青年偶像的生活方式对青年价值观的导向性作用,帮助青年树立正确的“偶像”观。其次,新媒体平台的传播媒介技术和传播模式通过用户兴趣和喜好不断重复地推广相关内容,加强了“审美元素”的传播与审美意识的固化,逐渐成为一种社会公共的审美认知,进而演变、固化成社会文化。因此,平台自身要保持社会责任感,传播内容和舆论引导应为当代青年树立道德标杆,提供专业典范。
(二)引导当代青年树立正确的审美价值观与消费观
青年审美价值观与消费观的建立不是一蹴而就的,除了大众传播媒介的外部影响,还离不开家庭、学校和社会的长期教育引导。父母和家庭作为青年健康成长的基石和支撑,不但要对他们审美内容摄入的深度和广度进行监管,更重要的是帮助青年如何建立审美价值判断标准和提高主动取舍的能力;学校和社会文化机构(如图书馆、博物馆、文化社团协会等)是青年主要的教育场所和学习基地,要通过开展多元化的文化活动,使青年在活动中建立健康的审美价值观,增强与他人的审美互动,并从中获得文化自信,进而加强民族自信;主流媒体和各大互联网媒介作为流行文化的传播平台,应联手营造良好的视听文化审美环境,打造立体化的审美渠道和全方位的审美内容;政府监管部门要不断通过研究、开发新的技术等手段,在客观条件上完善网络文化监管,建构正面的、积极的审美规范,主观把控网络平台中视听文化内容的文化价值观导向(图4)。当全社会各个层级都提倡积极向上的文化价值观的时候,良好的文化内容和品质也必将得到青年的认可和尊重。
(三)促进当代青年的审美自省
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可以在互联网上获得各种审美内容和审美体验。然而,这种由互联网大数据根据用户兴趣匹配的审美信息未必是全面而真实的。用户标签化的审美习惯和圈层群体符号化的审美趣味,可能影响人们获取更加多样的审美信息,感受不同的审美体验。很多互联网社交平台个性化设置的信息推送,虽然迎合了用户的兴趣,但也形成了一个较为封闭的“信息堰塞湖”,用户的批判思维在此“乐园”中不断被蚕食,且因趋同化的审美内容推送不断重复和固化自身和所属圈层的审美意识,不知不觉中成为“单向度人”[8]。因此,当代青年要警惕这种现象的出现,一方面要尊重并不断学习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审美方法,建立对民族文化艺术的正确审美观;另一方面,要做媒介和技术的主人,主动欣赏不同形式的文化艺术,形成自己的美学批判精神,不被某一种意识形态所控制,坚持审美自省,增强文化自信。
结语
当代青年的审美趣味看似一个较为微观的论题,但若将其置于一个民族历史发展的宏观意义上看,此研究方向也关乎着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等国家大计。在当今互联网视听文化的滚滚洪流中,世界多元价值观冲击着我国当代青年的审美价值观,不良的审美内容不但影响着他们的身心发展,更会影响文化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因此,我们要倡导全社会关注当代青年多元化审美价值观的生成与演变,通过正面的理论指导和积极的实践支持引导当代青年圈层中的流行文化,使青年拥有积极向上的审美趣味。
参考文献:
[1][法]罗兰·巴尔特.符号学原理[M].李幼蒸,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114.
[2]王岳川,尚水.后现代主义文化与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129.
[3]夏亦舒.新媒体语境下微视频对青年大学生的审美塑造作用[ J ].新媒体研究,2017(3):108-109.
[4]魏晨.抵抗到审美:后亚文化视域下JK制服文化的风格表征及媒介传播[ J ].国际公关,2020(8):285-286.
[5]刘露,陈昱洁.网络时代青年群体的审美异化研究[ J ].大众文艺,2018(16):225-226.
[6]行业趋势[ J ].中国信息安全,2020(6):22-23.
[7]黄江英,周芳.新时代青年审美教育探析[ J ].艺术教育,2018(23):215-216.
[8][美]赫伯特·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M].刘继,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