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医疗领域竞争日趋激烈,医院经营环境更为复杂。医院作为知识密集型的特殊行业,能否保持持续发展,在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其关键在于医院要有一批有综合素质和能力的中层干部,才能把医院管理工作提升到战略层面,才能不断提升医院发展的软实力,从而真正实现医院的战略性管理。
可见,中层干部是医院建设发展的中流砥柱,在医院管理中起到承上启下、举足轻重的作用。他们既是科室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也是医院求生存、谋发展的政策贯彻者和执行者。中层干部的素质和能力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一般员工的职业行为,甚至关系到医院发展的成败。因此对中层干部的素质和能力,要有更高层次的要求。在医院的不同发展阶段,中层干部所需要的素质也不尽相同,但有些是每一位中层干部所必需的素质和能力,如主动性、执行力、关注细节、培养科内员工的能力、团队协作的精神及专业知识与技能等。
一、主动性
主动性是指中层干部在工作中不惜投入较多的精力,善于发现和创造新的机会,提前预计到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并有计划地采取行动提高工作绩效、避免问题的发生或创造新的机遇。
如果中层干部在医院工作中不能积极主动地进步,不敢为人先,集体的表现就必然受到限制。在考核中衡量中层干部工作成效的标准之一就是要看其个人主动发起的行动数量。在这一点上,中层干部与冲浪运动员颇为相似。冲浪者只有赶在浪潮前面,才能够精彩地冲向岸边,而如果每次都慢半拍,就只能在海里起起落落,等待下一波浪的到来。中层干部要想走在时代前列就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
二、执行力
所谓执行力,就是贯彻战略意图,完成预定目标的操作能力。是把企业战略、规划转化成为效益、成果的关键。执行力包含完成任务的意愿,完成任务的能力,完成任务的程度。对中层干部而言执行力就是办事能力,就是战斗力。而衡量执行力的标准,就是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工作任务,就是在预定的时间内实现战略目标。
执行力是中层干部必须具备的能力,同时也是最容易出问题的地方。医院考核中层干部时,很多时候都是衡量领导的决策能否被中层干部很好地贯彻到基层。而执行力的强弱,是衡量一个团队战斗力强弱的重要依据,也是中层干部能否胜任其职务的一个考量要素。团队中每个人的执行力是团队执行力的基础,而基础的关键正是中层干部的执行力。
三、注重细节
卡耐基曾说过:“一个不注意小事情的人,永远不会成就大事业。”这里所说的“小事情”就是指细节,做人做事要注重细节,一个不注重细节的人往往不会有较高的成就。老子曾说:“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意思是说所有的复杂的事情要简单地去做,所有的大事情必须细致地去做。精辟地指出了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必须从简单的事情做起,从细微之处着手,做事情要到位,要注意每个环节的细节问题。在现代医院管理理念不断推陈出新的时代,中层干部要充分体现自身价值,实现医院战略目标,就要不断地适应时代的需要,不仅要努力提高各种素质,更要注重细节意识和良好习惯的培养,养成做事认真、注重细节的好习惯,不断树立注重细节的个人形象,这样在长期的工作、学习和人生旅途中才能不断地收获成功的喜悦。
四、培养科室员工的能力
美国GE公司总裁韦尔奇认为,企业的管理者应当抽出一定的时间与精力去寻找合适的经理人员并激发他们的工作动机。他的主要工作就是去发掘出一些“很棒的想法”,然后“完善它们”,并且“以光速将它们扩展到企业的每个角落”。他坚信,自己的工作就是:一手拿着水罐,一手拿着化学肥料,让所有的事情都变得枝繁叶茂。
医院的中层干部亦是如此,在工作中应更多地关注员工的潜能的开发,安排各种经历来训练提高员工的能力,激励和帮助员工成长并取得成功。相反,如果在工作过程中指示过于详尽,就会限制员工的创造热情,员工就会机械地执行命令,不但谈不上提升效率,更谈不上能力的培养,还会助长员工养成不动脑筋的依赖心理。
对医院的中层干部而言,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增强员工的自主能力,所以中层干部要具备培养科室员工的能力,通过积极引导员工反复思考、参与制定计划策略并付诸实施,使科室员工能独立自主,独当一面,不会成为惟命是从的傀儡。
五、团队协作精神
管理从来不是一个人的事情,在医院管理工作中,富有发展潜质的中层干部应表现出团队取向的工作风格,善于协同作战,善于运用1 l>2,放大集体的智慧,具备提高团队协作的能力。
一项任务的完成必然是各部门团结合作、协调配合,发挥整体作用的结果,这需要每名中层干部既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又要经常沟通,善于合作,相互支持,相互理解、相互补台,维护团结与和谐,在医院工作中树立良好的形象;同时要加强自身的修养,遵守职业道德;还要具有宽广的视野和宽阔的胸怀,树立全局观念和大局意识,围绕医院的整体目标,科学规划和设计本部门的工作,处理好本部门利益与医院整体利益、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加强与其他相关部门的团结协作,不断增强团队意识和团队精神。
因此,一个优秀的中层干部决不是个人的勇猛直前、孤军奋战,而是能带领科室员工共同前进,能协同相关科室做好工作的管理者。
六、专业知识与技能
掌握所需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是从事医院管理工作的基本要求。它是发挥中层干部素质和能力作用的基础,它对制定医院未来发展的战略性目标及中层干部做好员工的“传、帮、带”工作,有效地培养人才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每个中层干部可以根据不同的行业性质、自身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和积累,熟练地掌握行业的相关法律、法规及管理方面的规则和知识。通过所学专业知识与技能,从中提炼出新观念、新方案、新办法,不断探索创新管理手段,确保医院沿着健康正确的轨道不断发展壮大。
中层干部素质与能力的提高是一个由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的发展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医院要高度重视中层干部素质与能力的培养,以中层干部素质教育、外出参观学习、开展各类竞赛活动、现场警示教育、阶段工作汇报交流等多种方式,不断加大全院中层干部素质与能力的培养力度。而每名中层干部也需要经常对自身的素质与能力进行反思,找差距,知不足,持之以恒地加强学习,坚持不懈地积累经验,通过长抓不懈的努力,使全院中层干部的素质与能力不断提高。只有这样,医院管理工作才能提升到战略层面,真正实现医院的战略性管理。
(作者单位:湖北省荆州市妇幼保健院)
可见,中层干部是医院建设发展的中流砥柱,在医院管理中起到承上启下、举足轻重的作用。他们既是科室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也是医院求生存、谋发展的政策贯彻者和执行者。中层干部的素质和能力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一般员工的职业行为,甚至关系到医院发展的成败。因此对中层干部的素质和能力,要有更高层次的要求。在医院的不同发展阶段,中层干部所需要的素质也不尽相同,但有些是每一位中层干部所必需的素质和能力,如主动性、执行力、关注细节、培养科内员工的能力、团队协作的精神及专业知识与技能等。
一、主动性
主动性是指中层干部在工作中不惜投入较多的精力,善于发现和创造新的机会,提前预计到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并有计划地采取行动提高工作绩效、避免问题的发生或创造新的机遇。
如果中层干部在医院工作中不能积极主动地进步,不敢为人先,集体的表现就必然受到限制。在考核中衡量中层干部工作成效的标准之一就是要看其个人主动发起的行动数量。在这一点上,中层干部与冲浪运动员颇为相似。冲浪者只有赶在浪潮前面,才能够精彩地冲向岸边,而如果每次都慢半拍,就只能在海里起起落落,等待下一波浪的到来。中层干部要想走在时代前列就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
二、执行力
所谓执行力,就是贯彻战略意图,完成预定目标的操作能力。是把企业战略、规划转化成为效益、成果的关键。执行力包含完成任务的意愿,完成任务的能力,完成任务的程度。对中层干部而言执行力就是办事能力,就是战斗力。而衡量执行力的标准,就是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工作任务,就是在预定的时间内实现战略目标。
执行力是中层干部必须具备的能力,同时也是最容易出问题的地方。医院考核中层干部时,很多时候都是衡量领导的决策能否被中层干部很好地贯彻到基层。而执行力的强弱,是衡量一个团队战斗力强弱的重要依据,也是中层干部能否胜任其职务的一个考量要素。团队中每个人的执行力是团队执行力的基础,而基础的关键正是中层干部的执行力。
三、注重细节
卡耐基曾说过:“一个不注意小事情的人,永远不会成就大事业。”这里所说的“小事情”就是指细节,做人做事要注重细节,一个不注重细节的人往往不会有较高的成就。老子曾说:“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意思是说所有的复杂的事情要简单地去做,所有的大事情必须细致地去做。精辟地指出了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必须从简单的事情做起,从细微之处着手,做事情要到位,要注意每个环节的细节问题。在现代医院管理理念不断推陈出新的时代,中层干部要充分体现自身价值,实现医院战略目标,就要不断地适应时代的需要,不仅要努力提高各种素质,更要注重细节意识和良好习惯的培养,养成做事认真、注重细节的好习惯,不断树立注重细节的个人形象,这样在长期的工作、学习和人生旅途中才能不断地收获成功的喜悦。
四、培养科室员工的能力
美国GE公司总裁韦尔奇认为,企业的管理者应当抽出一定的时间与精力去寻找合适的经理人员并激发他们的工作动机。他的主要工作就是去发掘出一些“很棒的想法”,然后“完善它们”,并且“以光速将它们扩展到企业的每个角落”。他坚信,自己的工作就是:一手拿着水罐,一手拿着化学肥料,让所有的事情都变得枝繁叶茂。
医院的中层干部亦是如此,在工作中应更多地关注员工的潜能的开发,安排各种经历来训练提高员工的能力,激励和帮助员工成长并取得成功。相反,如果在工作过程中指示过于详尽,就会限制员工的创造热情,员工就会机械地执行命令,不但谈不上提升效率,更谈不上能力的培养,还会助长员工养成不动脑筋的依赖心理。
对医院的中层干部而言,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增强员工的自主能力,所以中层干部要具备培养科室员工的能力,通过积极引导员工反复思考、参与制定计划策略并付诸实施,使科室员工能独立自主,独当一面,不会成为惟命是从的傀儡。
五、团队协作精神
管理从来不是一个人的事情,在医院管理工作中,富有发展潜质的中层干部应表现出团队取向的工作风格,善于协同作战,善于运用1 l>2,放大集体的智慧,具备提高团队协作的能力。
一项任务的完成必然是各部门团结合作、协调配合,发挥整体作用的结果,这需要每名中层干部既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又要经常沟通,善于合作,相互支持,相互理解、相互补台,维护团结与和谐,在医院工作中树立良好的形象;同时要加强自身的修养,遵守职业道德;还要具有宽广的视野和宽阔的胸怀,树立全局观念和大局意识,围绕医院的整体目标,科学规划和设计本部门的工作,处理好本部门利益与医院整体利益、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加强与其他相关部门的团结协作,不断增强团队意识和团队精神。
因此,一个优秀的中层干部决不是个人的勇猛直前、孤军奋战,而是能带领科室员工共同前进,能协同相关科室做好工作的管理者。
六、专业知识与技能
掌握所需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是从事医院管理工作的基本要求。它是发挥中层干部素质和能力作用的基础,它对制定医院未来发展的战略性目标及中层干部做好员工的“传、帮、带”工作,有效地培养人才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每个中层干部可以根据不同的行业性质、自身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和积累,熟练地掌握行业的相关法律、法规及管理方面的规则和知识。通过所学专业知识与技能,从中提炼出新观念、新方案、新办法,不断探索创新管理手段,确保医院沿着健康正确的轨道不断发展壮大。
中层干部素质与能力的提高是一个由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的发展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医院要高度重视中层干部素质与能力的培养,以中层干部素质教育、外出参观学习、开展各类竞赛活动、现场警示教育、阶段工作汇报交流等多种方式,不断加大全院中层干部素质与能力的培养力度。而每名中层干部也需要经常对自身的素质与能力进行反思,找差距,知不足,持之以恒地加强学习,坚持不懈地积累经验,通过长抓不懈的努力,使全院中层干部的素质与能力不断提高。只有这样,医院管理工作才能提升到战略层面,真正实现医院的战略性管理。
(作者单位:湖北省荆州市妇幼保健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