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布线系统的特点、实践与应用研究

来源 :科学时代·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yea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重点对综合布线系统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对综合布线系统在实践与应用过程中的方法和经验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智能;建筑;结构;布线系统
  建设智能城市与智能化建筑将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已是一个国家和一个城市科学技术和经济水平的体现。综合布线系统是将所有语音、数据等系统进行统一规划设计的结构化布线系统,为办公提供信息化、智能化的物质介质,支持将来语音、数据、图文、多媒体等综合应用。综合布线系统是智能化建筑中的神经系统,是智能化建筑的关键部分和基础设施之一。
  一、综合布线系统综述
  综合布线的发展与建筑物自动化系统密切相关,传统布线如电话、计算机局域网都是各自独立的。各系统分别由不同的专业设计和安装,传统布线采用不同的线缆和不同的终端插座。而且,连接这些不同布线的插头、插座及配线架均无法互相兼容。办公布局及环境改变的情况是经常发生的,需要调整办公设备或随着新技术的发展,需要更换设备时,就必须更换布线。其改造不仅增加投资和影响日常工作,也影响建筑物整体环境。
  综合布线系统(Premises Distributed System,简称PDS)是一种集成化通用传输系统,在楼宇和园区范围内,利用双绞线或光缆来舆信息,可以连接电话、计算机、会议电视和监视电视等设备的结构化信息传输系统。PDS使用标准的双绞线和光纤,支持高速率的数据传输。PDS使用物理分层星型拓扑结构,积木式、模块化设计,遵循统一标准,使系统的集中管理成为可能,也使各信息点的故障,改动或增删不影响其它的信息点,使安装、维护、升级和扩展都非常方便,并节省了费用。综合布线系统是一种预布线,能够适应较长一段时间的需求。
  二、综合布线系统的特点
  综合布线系统同传统的布线相比较,有着许多优越性,是传统布线所无法相比的。其特点主要表现在它具有兼容性、开放性、灵活性、可靠性、先进性和经济性。而且在设计、施工和维护方面也给人们带来了许多方便。
  1.兼容性
  所谓兼容性是指它自身是完全独立的而与应用系统相对无关,可以适用于多种应用系统。过去为一幢大楼或一个建筑群内的语音或数据线路布线时,往往是采用不同厂家生产的电缆线、配线插座以及接头等。例如用户交换机通常采用双绞线,计算机系统通常采用粗同轴电缆或细同轴电缆。这些不同的设备使用不同的配线材料,而连接这些不同配线的插头、插座及端子板也各不相同,彼此互不相容。一旦需要改变终端机或电话机位置时,就必须敷设新的线缆,以及安装新的插座和接头。而综合布线将语音、数据与监控设备的信号线经过统一的规划和设计,采用相同的传输媒体、信息插座、交连设备、适配器等,把这些不同信号综合到一套标准的布线中。由此可见,这种布线比传统布线大为简化,可节约大量的物资、时间和空间。在使用时,用户可不用定义某个工作区的信息插座的具体应用,只把某种终端设备(如个人计算机、电话、视频设备等)插人这个信息插座,然后在管理间和设备间的交接设备上做相应的接线操作,这个终端设备就被接入到各自的系统中了。
  2.开放性
  对于传统的布线方式,只要用户选定了某种设备,也就选定了与之相适应的布线方式和传输媒体。如果更换另一设备,那么原来的布线就要全部更换。对于一个已经完工的建筑物,这种变化是十分困难的,要增加很多投资。综合布线由于采用开放式体系结构,符合多种国际上现行的标准,因此它几乎对所有著名厂商的产品都是开放的,如计算机设备、交换机设备等,并对所有通信协议也是支持的,如ISO/IEC8802-3,ISO/IEC8802-5等。
  3.灵活性
  传统的布线方式是封闭的,其体系结构是固定的,若要迁移设备或增加设备是相当困难而麻烦的,甚至是不可能。综合布线采用标准的传输线缆和相关连接硬件,模块化设计。因此所有通道都是通用的。每条通道可支持终端、以太网工作站及令牌环网工作站。所有设备的开通及更改均不需要改变布线,只需增减相应的应用设备以及在配线架上进行必要的跳线管理即可。另外,组网也可灵活多样,甚至在同一房间可有多用户终端,以太网工作站、令牌环网工作站并存,为用户组织信息流提供了必要条件。
  4.可靠性
  传统的布线方式由于各个应用系统互不兼容,因而在一个建筑物中往往要有多种布线方案。因此建筑系统的可靠性要由所选用的布线可靠性来保证,当各应用系统布线不当时,还会造成交叉干扰。综合布线采用高品质的材料和组合压接的方式构成一套高标准的信息传输通道。所有线槽和相关连接件均通过ISO认证,每条通道都要采用专用仪器测试链路阻抗及衰减率,以保证其电气性能。应用系统布线全部采用点到点端接,任何一条链路故障均不影响其它链路的运行,这就为链路的运行维护及故障检修提供了方便,從而保障了应用系统的可靠运行。各应用系统往往采用相同的传输媒体,因而可互为备用,提高了备用冗余。
  5.先进性
  综合布线采用光纤与双绞线混合布线方式,极为合理地构成一套完整的布线。所有布线均采用世界上最新通信标准,链路均按八芯双绞线配置。5类双绞线带宽可达100MHz,6类双绞线带宽可达200MHz。对于特殊用户的需求可把光纤引到桌面(Fiber To The Desk)。语音干线部分用钢缆,数据部分用光缆,为同时传输多路实时多媒体信息提供足够的带宽容量。
  6.经济性
  综合布线比传统布线具有经济性优点,主要综合布线可适应相当长时间需求,传统布线改造很费时间,耽误工作造成的损失更是无法用金钱计算。
  综上所述,综合布线较好地解决了传统布线方法存在的许多问题,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对信息资源共享的要求越来越迫切,尤其以电话业务为主的通信网逐渐向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过渡,越来越重视能够同时提供语音、数据和视频传输的集成通信网。因此,综合布线取代单一、昂贵、复杂的传统布线,是“信息时代”的要求,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三、综合布线系统的实践与应用
  根据多年综合布线和故障排除的经验,总结出布线时需要注意的几点事项,这样才能保证更顺畅的享受网络。
  1.硬件要兼容
  在网络设备选择上,尽量使所有网络设备都采用一家公司的产品,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高端与低端甚至是同等级别不同设备间的不兼容问题。而且不要为了省几十块钱而选择没有质量保证的网络基础材料,例如跳线、面板、网线等。这些材料在布线时都会安放在天花板或墙体中,出现问题后很难解决。同时,即使是大品牌的产品也要在安装前用专业工具检测一下质量。
  2.联线要当
  当完成综合布线工作后就应该把多余的线材、设备拿走,防止普通用户乱接这些线材。另外,有些时候用户私自使用一分二线头这样的设备也会造成网络中出现广播风暴,因此布线时遵循严格的管理制度是必要的。布线后不要遗留任何部件,因为使用者一般对网络不太熟悉,出现问题时很有可能病急乱投医,看到多余设备就会随便使用,使问题更加严重。
  3.防磁
  電磁设备可以干扰到网络传输速度,其主要原因是在网线中走的是电信号,而大功率用电器附近会产生磁场,这个磁场又会对附近的网线起作用,生成新的电场,自然会出现信号减弱或丢失的情况。需要注意的是防止干扰除了要避开干扰源之外,网线接头的连接方式也是至关重要的,不管是采用568A还是568B标准来制作网线,一定要保证1和2、3和6是两对芯线,这样才能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在综合布线时一定要事先把网线的路线设计好,远离大辐射设备与大的干扰源。
  4.散热
  高温环境下,设备总是频频出现故障。当CPU风扇散热不佳时计算机系统经常会死机或自动重启,网络设备更是如此,高速运行的CPU与核心组件需要在一个合适的工作环境下运转,温度太高会使它们损坏。设备散热工作是一定要做的,特别是对于核心设备以及服务器来说,需要把它们放置在一个专门的机房中进行管理,并且还需要配备空调等降温设备。
  5.按规格连接线缆
  众所周知网线有很多种,如交叉线、直通线等,不同的线缆在不同情况下有不同的用途。如果混淆种类随意使用就会出现网络不通的情况。因此在综合布线时一定要特别注意分清线缆的种类。线缆使用不符合要求就会出现网络不通的问题。虽然目前很多网络设备都支持DIP跳线功能,也就是说不管连接的是正线还是反线,它都可以正常使用。但有些时候设备并不具备DIP功能,只有在连线时特别注意了接线种类,才能避免不必要的故障。
  6.留足网络接入点
  在综合布线过程中没有考虑未来的升级性,网络接口数量很有限,刚够眼前使用,如果以后来住宅布局出现变化的话,就会出现上述问题。因此在综合布线时需要事先留出多出一倍的网络接入点。网络的发展非常迅速,几年前还在为10Mbps到桌面而努力,而今已经是100Mbps,甚至是1000Mbps到桌面了。网络的扩展性是需要重视的,谁都不想仅仅使用2~3年便对布线系统进行翻修、扩容,所以留出富余的接入点是非常重要的,这样才能满足日后升级的需求。
  四、结束语
  智能化建筑是信息时代的必然产物,是建筑业和电子信息业共同谋求发展的方向。只有做好综合布线系统这一基础工程,才能使得建筑物智能化的程度逐步提高,才能将结构、系统、服务、运营及相互关系全面综合,以达到最优化组合,获得高效率、高性能与高舒适性的大楼或建筑。
  参考文献:
  [1]余明辉等.综合布线技术与工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9.
  [2]吕艳玲.智能建筑的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22:184-185.
  [3]刘龙.智能建筑中的综合布线系统[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9,4:109-111.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力工程已经成为当今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电能作为当今社会的重要能源,电力工程施工技术在电力建设中的地位不容忽视,电力工程技术不仅关切着工程建设的质量,影响着众多使用者的利益,同时也是电力施工企业创收的根本途径。但伴随电力系统的不断深入发展,企业改革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电力施工技术工程管理出现一些新的问题和挑战。本文就电力施工技术工程管理的内容、现状
期刊
【摘 要】本文從军队任职教育的特点入手,从教员的教育素质,教员对学员的了解,教员应当具有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三个方面,分析了任职教育院校如何搞好教育工作  【关键词】任职教育;教育质量  从一般意义上讲,任职教育是指以解决任职所需的知识、能力、素质为目的的教育。所以任职教育院校的教学情况既不同于学历教育院校,也不同于基础教育院校,其教育具有自身鲜明的特点。它是具有明确岗位指向的教育,其出发点和落脚点必
期刊
【摘 要】继电保护作为变电站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变电站及电网安全稳定运行。随着电力建设的发展,对变电站继电保护的配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以某变电站为例,介绍了变电站继电保护配置策略,以及确保变电站继电保护的可靠性。  【关键词】变电站;继电保护;交换机;配置策略;GOOSE网  近几年,随着电力建设的快速发展,国家电网逐渐引入了智能配置,智能变电站就是一项新的配置。继电保护配置,作为电网安
期刊
【摘 要】医卫类高职毕业生,因为其专业的特殊性、局限性,毕业后将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在就业过程中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就业心理,对学生的择业、就业,甚至学生的一生都将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必须对这类人群进行必要的就业指导及心理辅导,以使他们在就业时能选择到自己理想的工作,幫助他们顺利就业。  【关键词】医卫类高职毕业生;就业心理;就业指导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高校办学规模的逐年扩大,高校毕业生
期刊
【摘 要】古诗教学应该从朗读入手,来欣赏诗歌的意境、品味诗歌的语言、领悟作者思想情感、提高学生文学素养,朗读应该贯穿教学过程的始终。  【关键词】古诗;朗读;文学素养  中华民族古代文化灿烂辉煌,在文学的长河中闪烁着无数耀眼的星星,唐诗、宋词更是皇冠上的明珠,如何使我们文学遗产代代相传、生生不息,这是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如何指导学生理解、体会、欣赏这些古典优秀的文学作品,特别是唐诗、
期刊
【摘 要】作为新世纪的幼儿教师,我们必须与时俱进,树立新的教学观,从习惯于“教孩子学习”、让孩子的“学”适应教师的“教”的传统模式中走出来,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孩子,并不断提高教师的教育技能,科学合理地运用教育策略促进幼儿主动发展。  【关键词】主动发展;发现学习  当今世界正在发生迅速变化,教育也随之发生着巨大的变革。儿童教育是基础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幼儿教育应为幼儿终身的学习和发展做准备,
期刊
【摘 要】高职高专普通物理是非物理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也是被学生认为最难学的一门课,本文从知识过渡、两基教学、理论联系实际、小实验教学、前沿科技渗透、教学手段多样化几个方面入手,就如何提高普通物理课堂教学效果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高职高专;普通物理;教学效果  高职高专普通物理是非物理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常被学生称为“最难学的课”,对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方法、逻辑思维能力具有非常重要
期刊
【摘 要】正义作为政治哲学的重要范畴,一直以来深受中西方思想家的关注。纵观中西方思想家关于正义问题的阐述,我们不难发现他们对正义的认识有着显著的差异性。本文旨在对中国传统正义思想,与西方古代、近代正义思想作一简要的梳理及对比,以期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公平公正建设提供理论资源。  【关键词】中西方;正义;对比  由于各自历史演进的路径、人文背景、以及民族性格和心理的不同,中西方正义思想有着显著的
期刊
【摘 要】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时代,鼓励大学生创业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高等院校要构建创业型教育体系,在社会范围内实现就业观念的转变,确立“创业教育”观念。  【关键词】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网络创业  近几年,随着我国大学的联系扩招,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逐年提高,高等教育开始步入大众化教育时代,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2013年,全国应届毕业生规模699万人,比2012年增加了19万人,再次刷
期刊
【摘 要】初中数学学困生作为众多学困生中的一类,他们在学习数学时面临困境,并且随着知识的不断积累和问题难度的不断增加,困难程度越来越大,从而成为数学教学中的难点。产生数学学困生的原因很多,其中学习效率低下是造成他们学困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提高初中数学学困生的学习效率,不仅是我们教育教学的一个重要问题,同时也为高质量地培养人才打下良好基础。  【关键词】初中数学;学困生;转化  一、前言  数学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