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社会热点 提高课堂实效

来源 :师道·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2t2dy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实效
  在教学八年级思想品德上册第三单元《理解与宽容》这一内容时,为了加深学生对“理解与宽容他人行为”的理解,我在讲课中特别提到了当时引起社会反响很大的“小悦悦事件”,当时,报纸,电视和网络纷纷对这一事件进行了报道,很多学生也知道了这件事,当时社会上对路过的十几个路人见死不救的行为,是一片痛骂和遣责之声。作为教师,如何结合课文知识,引导学生来对这一事件进行评价和反思,是教师的重要任务,我们不是要让学生记住社会上一些阴暗面,只简单辨别对错,而应该教会学生明辨是非,学会分析探讨社会问题。对这个社会热点,我向学生提出了如下问题:“如果你经过,你会去救小悦悦吗?”,“经过的十几个路人不救小悦悦,你认为是什么原因呢?”,“救人的陈贤妹,你认为她是个什么样的人?”学生接下来就对这几个问题进行了激烈讨论,然后我把一些同学的观点进行总结、分析,引导学生,让他们知道小悦悦事件只是个别事例,社会上救死扶伤,助人为乐的人还有很多很多,对十几个没有救小悦悦的人,我们不应该一味痛骂和遣责,相反,我们应反思自己,多问为什么?要学会理解和宽容他人的行为,这样把课文的知识点与社会热点问题很好地有机结合起来。
  二、关注社会热点,提高课堂实效
  社会在不断地发展,世界每天都在发生变化,在这变化着的社会生活中,每天可以有很多新闻素材供我们选择,其中的很多素材蕴涵了很深的哲理,饱含着很多思想教育的火花。只要我们就地取材,用心收集,结合课文知识点,加以很好利用,就是一个很好的思想教育的契机。2012年6月16日,我国神舟九号飞船顺利升空。这是一件举世瞩目的大事,这么重要的一个新闻,学生肯定是很关注的,所以在第二天上课时候,我布置了几项任务,专门在课室的黑板报里出版“神舟专栏”;注意报纸、电视新闻或者网络新闻,把三位宇航员每天在天宫一号和神舟九号活动的情况在板报里记录下来;查找相关资料,把“神舟系列飞船”的资料在板报里作报道。这样,一方面提高了同学们了解科学,学习科学的兴趣,另一方面又增强了作为中国人,为我们伟大祖国拥有这样的科技能力,取得这么伟大的成就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三、激发情感,提高课堂实效
  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实施体验教学,以唤起学生学习的热情,让学生在体验中去感悟,在感悟中去内化知识和提升能力。而要实施好情感体验教学,最好就是在教学中适时融入社会热点。教师必须根据教材内容,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基础、思想现状等方面来精心选择典型的社会热点,确定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内容,使社会热点的选取对学生的教育更有针对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汶川大地震,有许多在抗震救灾中发生的感人故事,我就把它们融入在教学中,在教学《我与父母》这节课时,为了让学生理解父母为我们付出了什么,我先在多媒体视频里演示了一个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然后缓缓向同学们讲述在汶川大地震中发生的故事,当我讲到孩子的母亲用自己的身体保护了孩子,献出了生命,直到医生们发现了手机里的短信时,我看到学生们眼中饱含着泪花。我问她们“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很多同学都会回答说“母爱的伟大”。我以此为契机,融情于境,适时引导,让同学们讲述自己的父母为孩子做了哪些事,而我们又为父母做过些什么?让他们展开讨论,从而知道,父母为我们付出的爱是无私的,这种恩情要永远铭记在我们心中,我们要感恩父母,孝敬父母。在教学中把知识教学与社会时事结合起来,结合学生的生活经历,让学生从生活中领悟到人生、社会的真谛,让学生在参与中感受学习的乐趣,有感而发,有话想说。
  责任编辑 邱丽
其他文献
2013年福建卷古代诗歌阅读考的是梅尧臣的《送何遁山人归蜀》,其中第1小题为“请简要分析首句中‘绿’字的妙处”。这道题考察的是对诗歌语言的鉴赏。2013年考试说明中要求学生对古代诗文能做到鉴赏评价,能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对阅读材料进行鉴别、赏析和评说,能力层级为D。这一类炼字题是高考诗歌鉴赏题中常见的题型。  古诗讲究“炼字”。如“悠然见南山”中的“见
本学期,我在班上执教“Unit13 Work With Language ”一课,这是广州版五年级上册第五模块的教学内容,主要学习动物词汇和“Don’t…”的句型。在拓展部分,我用了班上几位学生的相片,想让同学们使用“Don’t…”的句型,规劝同学不要做不文明的行为。当我用幻灯片呈现时,出现了这样一个教学片断:我还没开口说话,班上几位调皮的男生就乱哄哄地说起来了,有的说:“谁来的?”有的说:“她在
在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是知识的“信息源”,“真理”的传播者,学生则是“知识的容器”、“被填的鸭子”,没有充分独立思考、学习的机会,这样的教学阻碍了学生能力的发展,抑制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一、注重新课的引入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根据学生特点,在教材中从适当的角度寻找学生学习的兴趣点,对每一堂课精心设计问题情境,注重新课的引入方式,把每一个学生的注意力都吸引到课堂中来,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