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确保施工安全顺利进行是施工单位的重要目标。对于建筑施工企业来说,为了提高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确保施工的安全性,在施工过程中,需要综合利用各种安全管理手段。本文通过对我国建筑施工安全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进而提出了施工安全管理的对策。
关键词:建筑;施工;安全管理
前言
很多建筑单位对于项目安全管理不够重视,安全意识薄弱,没有充分意识到安全管理对于项目以及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问题是比较突出的,由此造成的安全事故也是多有发生。因此,提高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意识与水平,是当前我国建筑施工企业需要认真对待的问题。
1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存在问题
1.1施工人员安全意识不高
在建筑工程实际施工中,忽视安全管理,不贯彻执行安全管理方针和目标,会引发严重的安全事故。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不高是建筑行业普遍存在的问题,一是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没有意识到安全施工的重要性,他们认为安全管理属于建筑企业管理者需要考虑的事情,与自己没有多大的关联;二是施工人员在使用各种施工机械设备的时候,存在粗心大意,他们不按照规定的程序实施;三是建筑工程管理人员的意识也不高,安全管理人员是安全管理的具体实施者和监督者,如果安全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不高,就不能带动建筑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
1.2安全管理力度不足
对于建筑工程,必须要严格根据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进行管理,但是,就现阶段来看,监管力度并不够,很多本来应该纳入监管工作的内容未按照要求执行,对于已经纳入监管工程的内容也没有安全严格的标准流程开展监督工作,严重影响着监督工作的成效。此外,在安全检查方面也存在着流于形式的问题,部分领导为了提升自己的功绩,会将安全问题与安全隐患淡化,而施工管理人员作为安全工作的领头军,却将重点放置在了经济效益的提升上。在以上因素的叠加之下,建筑施工现场安全隐患重重。
1.3安全生产投入不足
部分施工企业没有按规定配备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有的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导致采购的劳保用品质量低劣。再者,很多施工现场缺乏必要的安全警示标志,而且安全设备、特种设备的安装,使用、检测,维修、改造直到报废不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使用的是落后工艺、落后设备,安全条件极差,粉尘、噪音超标严重,通风不符合要求,照明很差或不足,从业人员在这样没有安全生产保障的条件下作业,导致了伤亡事故和职业病发生率居高不下。
2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对策
2.1加强安全教育,增强安全意识
(1)提高人员素质,加强安全教育。在施工过程中,管理人员、操作人员素质的高低决定着安全施工的顺利进行。对于建筑施工企业来说,如果管理、施工及操作人员都拥有较高的素质,那么就会保证企业安全施工的顺利进行。因此,建筑施工企业的领导者需要树立“百年大计,安全第一”的思想,通过组织开展安全教育培训,进一步提高管理人员、操作人员的素质,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确保自身市场地位。(2)搞好员工培训,帮助员工树立安全意识。对于建筑施工企业来说,为了提供人员素质,在日常工作中,需要针对施工技术、安全知识等,定期组织现场施工人员进行培训,通过培训帮助施工人员强化自身的综合素质。尤其是在高危环境中进行作业时,施工作业人员需要严格遵守作业规程,并且施工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同时取得相应的资格后才能上岗。
2.2建立及完善安全管理制度
落实建筑施工安全责任制。根据建筑施工需要,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为提高安全管理水平提供制度保障。严格落实相关人员职责,建立有效的安全管理责任制。施工单位领导要提高思想认识,加强领导和管理,全面负责企业安全管理工作。施工企业要建立并不断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相关工作人员的安全管理与职责。加强施工人员安全培训和教育工作。健全安全管理机构,合理设置相应的管理部门,配备相应的管理人员,严格遵循规范流程开展施工管理,保证建筑工程现场施工安全。项目经理要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全面负责安全管理,将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到位,确保安全管理水平提高。
2.3要加大安全投入
施工单位需要确定好安全责任人,投入必要的安全机械、安全设备、施工工具与材料,保障质量,让施工人员可以安全的使用。对于已经投入运行的设备,应该定期进行检查,若发现安全隐患,应该及时进行处理。此外,还应该实施专人管理,对于每次更换与修理的费用要公开、透明,避免设备被不正当占用。再者,施工单位还要采取科学的措施改善施工人员的作业环境,利用检查工作消除施工过程中存在的不安全隐患,针对具体的地域情况、生产要求与过往经验将安全制度落实到实处,注重细节的检查,发现问题要及时的进行整改和解决,注意总结施工人员的意见与建议,根据他们的意见落实检查方案,最大限度的保障建筑施工的安全性。
2.4强化安全技术措施
安全技术措施是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强化安全技术措施,对于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也是提高安全管理能力的技术保障。(1)安全技术专项方案有助于及时发现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并及时排除,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有效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2)安全技术交底对于我国当前的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工作来说尤为重要,我国多数建筑施工企业的一线施工人员为临时雇佣的农民工,缺乏建筑施工专业素质,安全意识也比较差,在这种情况下,安全技术交底工作的重要性显得更为突出。应有针对性的细化安全技术交底工作,明确安全技术标准,确保一线施工人员能够完全掌握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从而减少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3)建立安全事故应急救援体系。建立有效的应急救援体系,包括安全生产事故、质量事故、火灾、气象灾害等,提高应对这些突发事件的水平,尽量降低其可能带来的损失。施工单位要根据应急预案,准备器材、人员、设备等进行演练。做好各项安排工作,提高事故处理能力,以尽量减少相关事故对施工所带来的危害,尽量避免事故的发生,降低损失。
2.5加强在建工程安全检查
定期开展全面安全检查,严格按照建筑工程安全施工技术规程进行检查,对现场施工安全设施不符合规范要求的,一律下發整改通知书,责令改正后再施工。同时对施工项目现场安全员和施工人员加强安全教育,提醒他们项目安全施工的注意事项。通过对施工单位施工方案的监督,标志、标线的检查,夜间反光防护设施、爆闪灯设置的检查,有效排除各类安全隐患。冬季的气温比较低,如果出现连绵雨雪天气,会给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带来极大的困扰,因此要着力加强冬季施工管理,在保障工程质量、进度的基础上,确保人身,设备安全。通过检查,进一步完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各项防范措施,并从安全、质量、进度等方面进行全面管控,结合季节性施工特点编制施工方案,落实安全施工措施,合理安排工期,加强现场施工关键节点的控制,确保在建工程安全完成。
3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建筑施工安全管理还存在一些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施工单位所需要做的是健全建筑工程当中的施工管理制度,做好安全培训工作、改善工作环境、对危险源进行有效控制等。降低生产事故的频发,提高企业形象,提高施工管理水平,促进建筑工程施工的顺利开展,使建筑工程行业也会向着良好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建亮,佟瑞鹏,陈大伟.我国建筑安全管理责任制的政策评估与完善[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0(6).
[2]吴凡.安全管理工作的成效关键在于执行力的高低[J].露天采矿技术,2013(2).
[3]张晓飞.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J].价值工程,2013(31).
[4]关明波.建筑施工安全管理职责分配的现状及思考[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29).
关键词:建筑;施工;安全管理
前言
很多建筑单位对于项目安全管理不够重视,安全意识薄弱,没有充分意识到安全管理对于项目以及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问题是比较突出的,由此造成的安全事故也是多有发生。因此,提高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意识与水平,是当前我国建筑施工企业需要认真对待的问题。
1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存在问题
1.1施工人员安全意识不高
在建筑工程实际施工中,忽视安全管理,不贯彻执行安全管理方针和目标,会引发严重的安全事故。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不高是建筑行业普遍存在的问题,一是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没有意识到安全施工的重要性,他们认为安全管理属于建筑企业管理者需要考虑的事情,与自己没有多大的关联;二是施工人员在使用各种施工机械设备的时候,存在粗心大意,他们不按照规定的程序实施;三是建筑工程管理人员的意识也不高,安全管理人员是安全管理的具体实施者和监督者,如果安全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不高,就不能带动建筑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
1.2安全管理力度不足
对于建筑工程,必须要严格根据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进行管理,但是,就现阶段来看,监管力度并不够,很多本来应该纳入监管工作的内容未按照要求执行,对于已经纳入监管工程的内容也没有安全严格的标准流程开展监督工作,严重影响着监督工作的成效。此外,在安全检查方面也存在着流于形式的问题,部分领导为了提升自己的功绩,会将安全问题与安全隐患淡化,而施工管理人员作为安全工作的领头军,却将重点放置在了经济效益的提升上。在以上因素的叠加之下,建筑施工现场安全隐患重重。
1.3安全生产投入不足
部分施工企业没有按规定配备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有的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导致采购的劳保用品质量低劣。再者,很多施工现场缺乏必要的安全警示标志,而且安全设备、特种设备的安装,使用、检测,维修、改造直到报废不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使用的是落后工艺、落后设备,安全条件极差,粉尘、噪音超标严重,通风不符合要求,照明很差或不足,从业人员在这样没有安全生产保障的条件下作业,导致了伤亡事故和职业病发生率居高不下。
2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对策
2.1加强安全教育,增强安全意识
(1)提高人员素质,加强安全教育。在施工过程中,管理人员、操作人员素质的高低决定着安全施工的顺利进行。对于建筑施工企业来说,如果管理、施工及操作人员都拥有较高的素质,那么就会保证企业安全施工的顺利进行。因此,建筑施工企业的领导者需要树立“百年大计,安全第一”的思想,通过组织开展安全教育培训,进一步提高管理人员、操作人员的素质,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确保自身市场地位。(2)搞好员工培训,帮助员工树立安全意识。对于建筑施工企业来说,为了提供人员素质,在日常工作中,需要针对施工技术、安全知识等,定期组织现场施工人员进行培训,通过培训帮助施工人员强化自身的综合素质。尤其是在高危环境中进行作业时,施工作业人员需要严格遵守作业规程,并且施工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同时取得相应的资格后才能上岗。
2.2建立及完善安全管理制度
落实建筑施工安全责任制。根据建筑施工需要,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为提高安全管理水平提供制度保障。严格落实相关人员职责,建立有效的安全管理责任制。施工单位领导要提高思想认识,加强领导和管理,全面负责企业安全管理工作。施工企业要建立并不断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相关工作人员的安全管理与职责。加强施工人员安全培训和教育工作。健全安全管理机构,合理设置相应的管理部门,配备相应的管理人员,严格遵循规范流程开展施工管理,保证建筑工程现场施工安全。项目经理要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全面负责安全管理,将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到位,确保安全管理水平提高。
2.3要加大安全投入
施工单位需要确定好安全责任人,投入必要的安全机械、安全设备、施工工具与材料,保障质量,让施工人员可以安全的使用。对于已经投入运行的设备,应该定期进行检查,若发现安全隐患,应该及时进行处理。此外,还应该实施专人管理,对于每次更换与修理的费用要公开、透明,避免设备被不正当占用。再者,施工单位还要采取科学的措施改善施工人员的作业环境,利用检查工作消除施工过程中存在的不安全隐患,针对具体的地域情况、生产要求与过往经验将安全制度落实到实处,注重细节的检查,发现问题要及时的进行整改和解决,注意总结施工人员的意见与建议,根据他们的意见落实检查方案,最大限度的保障建筑施工的安全性。
2.4强化安全技术措施
安全技术措施是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强化安全技术措施,对于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也是提高安全管理能力的技术保障。(1)安全技术专项方案有助于及时发现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并及时排除,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有效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2)安全技术交底对于我国当前的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工作来说尤为重要,我国多数建筑施工企业的一线施工人员为临时雇佣的农民工,缺乏建筑施工专业素质,安全意识也比较差,在这种情况下,安全技术交底工作的重要性显得更为突出。应有针对性的细化安全技术交底工作,明确安全技术标准,确保一线施工人员能够完全掌握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从而减少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3)建立安全事故应急救援体系。建立有效的应急救援体系,包括安全生产事故、质量事故、火灾、气象灾害等,提高应对这些突发事件的水平,尽量降低其可能带来的损失。施工单位要根据应急预案,准备器材、人员、设备等进行演练。做好各项安排工作,提高事故处理能力,以尽量减少相关事故对施工所带来的危害,尽量避免事故的发生,降低损失。
2.5加强在建工程安全检查
定期开展全面安全检查,严格按照建筑工程安全施工技术规程进行检查,对现场施工安全设施不符合规范要求的,一律下發整改通知书,责令改正后再施工。同时对施工项目现场安全员和施工人员加强安全教育,提醒他们项目安全施工的注意事项。通过对施工单位施工方案的监督,标志、标线的检查,夜间反光防护设施、爆闪灯设置的检查,有效排除各类安全隐患。冬季的气温比较低,如果出现连绵雨雪天气,会给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带来极大的困扰,因此要着力加强冬季施工管理,在保障工程质量、进度的基础上,确保人身,设备安全。通过检查,进一步完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各项防范措施,并从安全、质量、进度等方面进行全面管控,结合季节性施工特点编制施工方案,落实安全施工措施,合理安排工期,加强现场施工关键节点的控制,确保在建工程安全完成。
3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建筑施工安全管理还存在一些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施工单位所需要做的是健全建筑工程当中的施工管理制度,做好安全培训工作、改善工作环境、对危险源进行有效控制等。降低生产事故的频发,提高企业形象,提高施工管理水平,促进建筑工程施工的顺利开展,使建筑工程行业也会向着良好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建亮,佟瑞鹏,陈大伟.我国建筑安全管理责任制的政策评估与完善[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0(6).
[2]吴凡.安全管理工作的成效关键在于执行力的高低[J].露天采矿技术,2013(2).
[3]张晓飞.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J].价值工程,2013(31).
[4]关明波.建筑施工安全管理职责分配的现状及思考[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