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ATI发布Radeon HD 3800系列产品后,凭借着3800系列产品在功耗控制以及每瓦性能方面的优势,收到了良好的市场反响。由于采用了55纳米制造工艺,Radeon HD 3800系列产品的价格,也是几度跳水。Radeon HD 3850从上市最初的千元到目前的600元左右,给竞争对手施加了不少压力。6月25日,ATI再次拿出了Radeon HD 3800系列产品的升级版Radeon HD 4800系列产品,希望以全新的產品序列、优化的架构继续蚕食竞争对手的份额。
Radeon HD 4800系列产品的核心研发代号为RV770,采用了台积电55纳米制造工艺。如果说ATI推出RV670时,55纳米制造工艺还不够成熟的话,那么良品率高达73%的RV770芯片的出货,也代表了台积电55纳米制造工艺已经走向成熟。55纳米制造工艺为ATI带来的优势很大,不仅缩短了晶体管之间的线宽,减少了漏电、降低了功耗,同时还减小了核心面积,使得成本更具优势。同时,ATI还在RV770中加入了PowerPlayer节能技术,通过嵌入在芯片中的控制器,根据GPU占用率自动调节能耗,最大程度降低功耗。
RV770整合了9.56亿晶体管,核心面积260平方毫米,Shader的数量更是从RV670的320个提升到800个。在架构方面,RV770也进行了一些改进。虽然延续了RV670的设计架构,但更多的Shader使得ATI必须优化仲裁器的设计,同时驱动程序的开发难度也在不断加大。在高清视频播放方面,RV770整合了第二代UVD通用视频解码器,能够实现硬件双数据流解码。这就意味着,采用RV770图形显示核心的显卡,能够同时硬解码两部1080P的影片。
目前使用RV770图形显示核心的产品共有两款,分别为Radeon HD 4850和Radeon HD 4870。其中,Radeon HD 4850售价199美元,核心频率625MHz,采用GDDR3显存、512MB容量,单插槽设计,设计功耗110W,运算能力1.0T-FLOPS;Radeon HD 4870售价299美元,核心频率750MHz,第一次将GDDR5显存应用在显卡上,具备512MB显存,双插槽设计,设计功耗160W。ATI为Radeon HD 4850和870定义的竞争对手分别为GeForce8800GT和9800GTX。在组成CrossFire系统后,Radeon HD 4850和4870的对手是GeForce GTX 260和280。
不得不提到的是,本次ATI也拿出了一套GPGPU解决方案。和NVIDIA CUDA不同的是,CUDA只能和GPU相结合,而ATI则是将CPU和GPU结合起来进行并行运算或高性能运算,并且,ATI采用了DirectX和OpenCL两种开放的API,和NVIDIA的封闭标准相比,能被更多的程序员们所接受。
通过测试我们发现,Radeon HD 4850在测试过程中的表现值得称赞。得益于800个Shader和更新的仲裁器,Radeon HD 4850在游戏中表现出色。同时,Radeon HD 4850的功耗控制良好,待机功耗较低,9亿晶体管的产品功耗、温度表现居然和竞争对手7亿晶体管的产品类似,这与ATI PowerPlay技术是密不可分的。
作为ATI新一代产品的排头兵,Radeon HD 4850在性能、能耗比方面的表现远远超出了我们的预期。同时,我们已经了解到了Radeon HD 4850在国内上市的价格,最高不会超过1699元。相信通路商的Radeon HD 4850上市后,将会在中端显卡市场引发巨变。另外,我们预计Radeon HD 4850在未来2个月内,价格还将有一次大调整,毕竟Radeon HD 4850的市场定位和3850是相同的,Radeon HD 3850在上市后即可杀价到999元,这一点相信Radoen HD 4850也能做到。
性能更强的Radeon HD 4870也将于7月正式推出,Radeon HD 4870主要的竞争对手是NVIDIA GeForce 9800GTX。另外,一卡双核的Radeon HD 4870 x2也将择日上市。该卡主要面向高端市场,两块4870的性能足以和GeForce GTX 280媲美。
编辑点评
ATI近几年在设计思路上的转变非常大,将更大的研发精力投入到主流市场的开发应用中,并获得了不错的成果。在高端方面,则采用一卡双核的设计。另外,高端产品采用相同核心的策略,更有助于ATI将产能集中、控制良品率。而在并行运算和高性能运算方面,Radeon HD 4850和Radeon HD 4870的计算能力都很高,组成Quad CrossFire系统后的运算能力更是惊人。看来,ATI即将以全套完整的解决方案,再次挑战NVIDIA的霸主地位。
Radeon HD 4800系列产品的核心研发代号为RV770,采用了台积电55纳米制造工艺。如果说ATI推出RV670时,55纳米制造工艺还不够成熟的话,那么良品率高达73%的RV770芯片的出货,也代表了台积电55纳米制造工艺已经走向成熟。55纳米制造工艺为ATI带来的优势很大,不仅缩短了晶体管之间的线宽,减少了漏电、降低了功耗,同时还减小了核心面积,使得成本更具优势。同时,ATI还在RV770中加入了PowerPlayer节能技术,通过嵌入在芯片中的控制器,根据GPU占用率自动调节能耗,最大程度降低功耗。
RV770整合了9.56亿晶体管,核心面积260平方毫米,Shader的数量更是从RV670的320个提升到800个。在架构方面,RV770也进行了一些改进。虽然延续了RV670的设计架构,但更多的Shader使得ATI必须优化仲裁器的设计,同时驱动程序的开发难度也在不断加大。在高清视频播放方面,RV770整合了第二代UVD通用视频解码器,能够实现硬件双数据流解码。这就意味着,采用RV770图形显示核心的显卡,能够同时硬解码两部1080P的影片。
目前使用RV770图形显示核心的产品共有两款,分别为Radeon HD 4850和Radeon HD 4870。其中,Radeon HD 4850售价199美元,核心频率625MHz,采用GDDR3显存、512MB容量,单插槽设计,设计功耗110W,运算能力1.0T-FLOPS;Radeon HD 4870售价299美元,核心频率750MHz,第一次将GDDR5显存应用在显卡上,具备512MB显存,双插槽设计,设计功耗160W。ATI为Radeon HD 4850和870定义的竞争对手分别为GeForce8800GT和9800GTX。在组成CrossFire系统后,Radeon HD 4850和4870的对手是GeForce GTX 260和280。
不得不提到的是,本次ATI也拿出了一套GPGPU解决方案。和NVIDIA CUDA不同的是,CUDA只能和GPU相结合,而ATI则是将CPU和GPU结合起来进行并行运算或高性能运算,并且,ATI采用了DirectX和OpenCL两种开放的API,和NVIDIA的封闭标准相比,能被更多的程序员们所接受。

通过测试我们发现,Radeon HD 4850在测试过程中的表现值得称赞。得益于800个Shader和更新的仲裁器,Radeon HD 4850在游戏中表现出色。同时,Radeon HD 4850的功耗控制良好,待机功耗较低,9亿晶体管的产品功耗、温度表现居然和竞争对手7亿晶体管的产品类似,这与ATI PowerPlay技术是密不可分的。
作为ATI新一代产品的排头兵,Radeon HD 4850在性能、能耗比方面的表现远远超出了我们的预期。同时,我们已经了解到了Radeon HD 4850在国内上市的价格,最高不会超过1699元。相信通路商的Radeon HD 4850上市后,将会在中端显卡市场引发巨变。另外,我们预计Radeon HD 4850在未来2个月内,价格还将有一次大调整,毕竟Radeon HD 4850的市场定位和3850是相同的,Radeon HD 3850在上市后即可杀价到999元,这一点相信Radoen HD 4850也能做到。
性能更强的Radeon HD 4870也将于7月正式推出,Radeon HD 4870主要的竞争对手是NVIDIA GeForce 9800GTX。另外,一卡双核的Radeon HD 4870 x2也将择日上市。该卡主要面向高端市场,两块4870的性能足以和GeForce GTX 280媲美。
编辑点评
ATI近几年在设计思路上的转变非常大,将更大的研发精力投入到主流市场的开发应用中,并获得了不错的成果。在高端方面,则采用一卡双核的设计。另外,高端产品采用相同核心的策略,更有助于ATI将产能集中、控制良品率。而在并行运算和高性能运算方面,Radeon HD 4850和Radeon HD 4870的计算能力都很高,组成Quad CrossFire系统后的运算能力更是惊人。看来,ATI即将以全套完整的解决方案,再次挑战NVIDIA的霸主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