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秋菊的默默绽放,重阳节来到了故乡。每逢重阳节,当地人家家要吃重阳糕。
婶婶是屯中有名的美食家,她的面食手艺享誉十里八村。当地的重阳糕以“菊花糕”为主,辅以“淋浆糕”和“发糕”。婶婶早早地和好了一大盆面,那面加入了糖酥,洁白又松软,散发着甜甜的清香,同时备好了各种果仁、葡萄干、山楂泥、青红丝等。婶婶将硕大的面板放在南炕上,靠着炕沿做了重阳糕。她先做的是“菊花糕”。先把面揉软、揉实,然后揪出剂子放在面板上擀匀,卷起,制成多层饼,每层中间分别放上备好的果仁、葡萄干、山楂泥、青红丝等。包好“馅”后,在糕面上蘸上金黄的菊花瓣,并用干净的高粱秸蘸红糖浆画上两只羊——意喻“重阳”。这一切做完后,才将“菊花糕”入屉蒸熟。用柴火蒸出的“菊花糕”,暄腾似海绵一般,持刀横切,但见“菊花糕”竖侧层层叠叠,白、红、青、黑、褐多色相间、泾渭分明,看上去,既壮观又美观。掐一块送进嘴里,菊花的清香随着面糕的热气走五官通七窍,立时沁入肺腑,令五脏六腑无处不熨帖,无处不畅快,唇齿间再也矜持不住,唯有大快朵颐了。在故乡,有重阳节互送“菊花糕”的习俗,所以家家都把蒸出的第一屉“菊花糕”分送左邻右舍,那浓浓的乡情比菊花还要醉人。
仅仅一个“菊花糕”还不足以显示出婶婶高超的“面功”,她又当庭为我制作了“淋浆糕”和“发糕”,让我大饱眼福和口福。“淋浆糕”的用料不是白面而是黃米磨成的面团。婶婶先把细面淋上水,搅成稀糊状,然后倒进撑开的白布上,让细面通过白布的过滤,淋到布下面的盆里。都滤完后,再把盆中滤下的细面摊在屉布上,入锅蒸熟,切成方块,蘸着白糖吃。“淋浆糕”味道非常美,面质细腻如脂,松软香甜似梦,看上去像一块块厚厚的玉砖,吃起来却像一块块披萨。
“盆中发酵屉中蒸,味道酸甜软又松,最是匠人独到处,梅花点点向人红。”这说的是家乡的另一道重阳美食“发糕”。“发糕”就是把发酵好的玉米面放在屉上蒸熟,起锅后切成菱形块,然后在每一块发糕上用高粱秆蘸山楂汁画上一幅幅梅花图案。梅花飞舞,栩栩如生,让人擎糕在手,不忍下口。
九九重阳,回故乡亲自给老人做一个重阳糕,为老人送上最温馨的节日祝福。
婶婶是屯中有名的美食家,她的面食手艺享誉十里八村。当地的重阳糕以“菊花糕”为主,辅以“淋浆糕”和“发糕”。婶婶早早地和好了一大盆面,那面加入了糖酥,洁白又松软,散发着甜甜的清香,同时备好了各种果仁、葡萄干、山楂泥、青红丝等。婶婶将硕大的面板放在南炕上,靠着炕沿做了重阳糕。她先做的是“菊花糕”。先把面揉软、揉实,然后揪出剂子放在面板上擀匀,卷起,制成多层饼,每层中间分别放上备好的果仁、葡萄干、山楂泥、青红丝等。包好“馅”后,在糕面上蘸上金黄的菊花瓣,并用干净的高粱秸蘸红糖浆画上两只羊——意喻“重阳”。这一切做完后,才将“菊花糕”入屉蒸熟。用柴火蒸出的“菊花糕”,暄腾似海绵一般,持刀横切,但见“菊花糕”竖侧层层叠叠,白、红、青、黑、褐多色相间、泾渭分明,看上去,既壮观又美观。掐一块送进嘴里,菊花的清香随着面糕的热气走五官通七窍,立时沁入肺腑,令五脏六腑无处不熨帖,无处不畅快,唇齿间再也矜持不住,唯有大快朵颐了。在故乡,有重阳节互送“菊花糕”的习俗,所以家家都把蒸出的第一屉“菊花糕”分送左邻右舍,那浓浓的乡情比菊花还要醉人。
仅仅一个“菊花糕”还不足以显示出婶婶高超的“面功”,她又当庭为我制作了“淋浆糕”和“发糕”,让我大饱眼福和口福。“淋浆糕”的用料不是白面而是黃米磨成的面团。婶婶先把细面淋上水,搅成稀糊状,然后倒进撑开的白布上,让细面通过白布的过滤,淋到布下面的盆里。都滤完后,再把盆中滤下的细面摊在屉布上,入锅蒸熟,切成方块,蘸着白糖吃。“淋浆糕”味道非常美,面质细腻如脂,松软香甜似梦,看上去像一块块厚厚的玉砖,吃起来却像一块块披萨。
“盆中发酵屉中蒸,味道酸甜软又松,最是匠人独到处,梅花点点向人红。”这说的是家乡的另一道重阳美食“发糕”。“发糕”就是把发酵好的玉米面放在屉上蒸熟,起锅后切成菱形块,然后在每一块发糕上用高粱秆蘸山楂汁画上一幅幅梅花图案。梅花飞舞,栩栩如生,让人擎糕在手,不忍下口。
九九重阳,回故乡亲自给老人做一个重阳糕,为老人送上最温馨的节日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