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读者”

来源 :中学语文(学生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w1339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我们是创造生活的“作家”,我们的生活就成了一部“作品”。既然是一部作品,那么必然会有“读者”,那我们又该如何对待这些“读者”呢?
  这些“读者”可能是你自己,因为你是自己的主人,你应该听从内心的召唤;这些“读者”可能是父母,他们对你的生活方式进行指导,对你的所作所为进行干涉;这些“读者”可能是老师,他们对你的兴趣爱好进行开发或压抑,对你的思想道德进行教育;这些“读者”可能是朋友,他们对你的事情了如指掌,对你的决定提出建议。如此看来,有一个“读者”,岂不美哉?然而,我们又如何知道这些“读者”所给出的观点或看法就一定是完全正确的呢?我们又怎么知道这些“读者”对我们一定是有益的呢?
  时不时就能在微博上看见有人自述自己的天赋从小被扼杀,现在长大了才能重新锻炼这个天赋。“只要读好书就可以了”“你不要把心思放在别的事情上”“这个好像不适合你,换一个吧”,一句句否定的话语,浇灭了我们热爱事物的热情,这真的是好的吗?按照他们所期望的,如同被操控的傀儡一般的度過人生,这是我们所要拥有的“作品”吗?不!我们自己的生活当然首先是自己掌握,我们自己的人生我们自己创造,如果一味地填满他人的建议,被他人所左右,这还是我们自己的人生吗?我们可以在自己选择的道路上肆意地奔跑,去闯荡,去开辟一个新的世界,一个只属于我们自己的世界。这个时候就应该相信自己,坚定地走自己的路。
  然而,在这开辟世界的过程中,如果没有指导,就有可能犯不少的错误,或走许许多多的弯路。此时,那些“读者”可能就给予帮助,做我们前进路上的指向牌,做我们泥泞坑洼中的铺路石,做陪伴我们前往光明的引路人。要想达到这个效果,我们必须谨慎选择“读者”,因为并不是所有的“读者”都值得我们去记住他的建议。曾经有句话说得好:“有些人路过你的世界,只是为了给你上一堂课。”既然只是路过一次,那就不一定是什么好的建议,或许只是浮于表面上的毫无意义的个人想法。所以,当我们选择了“读者”的正确建议,我们会在自己这部人生的“作品”中下笔如有神,反之,我们则会将这部人生之作写得十分艰难。
  选择“读者”并不是只选择自己喜欢的,有时候不喜欢的往往更能给我们深刻的影响,所谓“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就是这个道理。所以,我们要选择的“读者”是那些真正提出建议的,了解我们并为我们着想的人。只要我们在自己选择的道路上坚定不移的前行,同时有效汲取他人的良好建议和意见,那么,我们这部人生的“作品”必将成为精品佳作。

【点 评】


  1.观点新颖,见解独到。这篇文章紧紧抓住材料中“你将如何对待你的‘读者’”这句话做文章,具有强烈的“读者”意识,深刻阐明选择“读者”正确建议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这个观点,是对原材料内涵的深度阐发,见解独到,给人以启发与领悟。
  2.联系实际,针砭时弊。作者紧密联系当下的社会生活和人生实际,摆现象,列现状,直面存在的问题,抨击时弊,如第三段所列举的一些家长和老师片面追求成绩的错误倾向,从反面论证了选择“读者”的重要性。
  3.哲思溢彩,语言干练。作者在阐明自己观点的时候,融入自己的智慧和哲思,使语句闪烁理性的光芒,给人以启迪与警示,让人受益匪浅。总览全篇,语言干净利索而灵活多变,既娓娓道来,融入作者的思想,又投射着一种灵动,给人茗味与启发。
其他文献
随着信息化深入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经济社会领域广泛应用,在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同时也对就业产生较大影响。一些传统就业岗位不断被替代,一些新的就业岗位不断被创造出来,从而产生了三大就业效应。  就业替代效应。信息化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减少单位产品对劳动力的需求,进而形成对劳动者的替代。调研发现,随着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很多地方制造业总产值不断提高,但就业人数趋于下降。信息化不仅会打破既
期刊
如果将经典篇章、古语金句等著述放在书架上作摆设,而不装进脑子里,则只能润屋、不能润身。  当古语经典进入时代篇章,总能焕发历经岁月淘沥的光芒。人们写文章时,旁征博引、画龙点睛,引经据典、洞彻事理,往往能给人以思想启迪、精神激荡。   如果把文章比作电路板,竹简丝帛上字字珠玑,连缀成文,是为阐明义理;电路板上的千百元件,串连成体,就能启动机关。在“电路板”中,如果说缕缕导线是写作思路,密密零件是字
期刊
与夸西莫多一样,朱塞培·翁加雷蒂(1888~1970)也是意大利“隐逸派”诗人的重要代表。他的诗极具“个人性”,偏重于抒发个人内心的忧郁和孤寂。当下的中国,对翁加雷蒂的诗歌翻译得最好的我以为还是台湾的集著名诗人、散文家、评论家、翻译家和学者诸多身份于一体的叶维廉先生,他的译作触及人的内心,深入人的灵魂,传神地再现了翁加雷蒂诗歌的神韵。以《无聊》一诗为例:   甚至今夜都会过去   这种孤独的转
期刊
母亲是一条河,母爱柔情似水;父亲是一座山,父爱恩重如山。父母是我们在这个世界上最亲的人,写母亲的诗文浩如烟海,写父亲的诗文也数不胜数。朱自清的《背影》是其中不可多得的经典美文,作者用朴素的文字,把父亲对儿子的爱,表达得深刻细腻、真挚动人,父亲替他买橘子时在月台爬上攀下时的背影,已深深镌刻在作者的脑海里,也深深晃动在广大读者的心目中。天下的父亲千千万,父亲的形象各不同。诗人王单单对已故的父亲充满深切
期刊
上小学三年级时,学校新换了一位校长,校长在大会上说:“以后呀,考试成绩排在班级前五名的孩子,都可以得到奖励,那些钢笔、文具盒之类的咱们不奖了,我们奖点特别的,保证大家都喜欢。”  期中考试临近了,大家都铆足了劲,争取考出高分,得到那份神秘的奖品。那一次我虽然很努力,但成绩仍然排在十名之后。  发奖品那天,我们惊呆了!校长旁边,居然摆了满满一筐猪肉,猪肉特别新鲜,刚宰杀的,似乎还冒着热气。大家你看看
期刊
“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桂花无己、无功、无名,所以拥有了三秋。“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阳光敞开胸怀,拥有了全世界;人打开门窗,才会永远行走在至真、至善、至美的阳光里。这就是中华儿女传扬和践行的“眼界格局说”——眼界无穷世界宽!  花木因眼界不同而境界各异。“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是眼中充满自我的孤芳自赏,桀骜中透着孤寒,所以它只能绚烂一隅。“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
期刊
与自然对话,静静地,没有噪杂的车笛声,没有纷乱拥挤的人流,只有清脆婉转的鸟鸣,只有如诗如画的自然的美……与自然交流,把心灵融入自然,独处的感觉真好!  清晨,穿一身休闲服,背上画板,拿起心爱的玉笛,沿着弯曲的小道,一路走来。和风拂面,明澈露水在绿叶的翻转中抖落滑下,露珠在玉盘似的荷叶上荡漾,似珍珠,似碧玉。幽静的荷塘里不时传来几声蛙鸣,那声音是自然音响的和鸣。立足停步,顿感沁人心脾的荷叶馨香袭过身
期刊
无论以绘景状物为主,还是写人记事为主,记叙文离不开景物描写。写人要凸显人物个性,写景要抓住景物特征。所谓景物特征,是指某景物在形态、布局、格调、氛围等方面区别于其他景物的特点。不同地域,不同时令,不同天气,自然景物会有各自独特的眼神和别样的风情。写景抓住特征,让笔下的景物特色鲜明,才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如何才能写出景物的特征呢?下面几种写作方式值得借鉴和掌握:一、涂抹颜色,让景色彩鲜明  “接天莲
期刊
各位同学、各位家长、各位老师:   大家好!   非常感谢北京大学中文系给我一个难得的机会,在这里跟同学们再说几句知心话。   今年正好是五四运动100周年。北大被认为是新文化运动的中心,是五四运动的策源地,北大因此有了特殊的地位,你们也有了特殊的身份:北大人。你们的父母亲也有了特殊的身份:北大人家长。国人对北大人有一种理想的期待,他们希望从你们身上看到北大精神。这是一种北大效应。你们已经被
期刊
记叙文的本质特点是故事性,记叙文是用来讲故事的。好的的记叙文正如好的电视剧,情节精彩,故事性强,悬念重重,能引人入胜。但考生写记叙文,演绎故事,通常存在这样毛病:情节简单明了——没有矛盾,没有悬念,没有铺垫,没有照应。平铺直叙,平平淡淡,读了开头就能知道结尾,给人以味同嚼蜡之感,毫无张力可言。“文似看山不喜平”,考生对这句话耳熟能详,可是一旦下笔成文,就平铺直叙,从A到B,从B到C,拖沓冗长得像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