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奖意味着什么

来源 :大众摄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whss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对在摄影比赛里获奖没有特别明确的概念:我不知道得到这些奖干什么用,也不知道这些奖意味着什么。不仅是摄影,我从小对得奖状这类事都不太关心。
  我对摄影比赛不是从未想过。几年前,“人像摄影十杰”评选的时候,组织者找到我,劝说我参加。其实,作为人不可能一点虚荣心没有,既然碰到这样的事了,我还是认真地考虑过。现在回想起来,当时拒绝人家有心高气傲的因素。另外,我也觉得,任何荣誉只是对你某段时期的认可,不能跟你一辈子。我想,有了“黑冰”的成功就足够了,它说明顾客认可你,“黑冰”这个品牌就是最大的奖。
  我是学绘画出身的,从绘画的角度看,评论绘画应该是理论家、评论家的事,而不是艺术家的事。因为理论家会客观地评论作品,而艺术家只能站在个人的角度评判作品,缺乏公正性。同样道理,摄影比赛的评委大多是摄影师(因为摄影还没有象样的理论体系,也谈不上摄影理论家),他们对照片的评价会比较个人化。
  照片本身没有绝对的好坏,但非要把许多作品放在一块比出好坏、高低来,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也是一种误导。对于艺术,大家都在一个认识和学习的阶段:今天认为好的东西,也许明天会认为不好;站在这样立场的人认为好的东西,可能站在那个立场的人认为不好。
  
  各抒己见
  在中国,搞摄影大多是一种个人行为,是赔钱的“买卖”,因此,限制了很多有才华的摄影人的发展。我希望摄影比赛能从民间发现好的摄影人才,给他们创造发展的机会。
  唐国志(潍坊摄影师)
  
  各抒己见
  关于在摄影比赛中获奖,最重要的应该是精神上的鼓励与认可,通过摄影比赛摄影师可以找到自身的差距,而不是因比赛而比赛,互相学习共同进步才是真正的目的。本人认为摄影比赛是学习、理解、提高摄影艺术的一种手段,但是,决对不能为获奖而不择手段。
  孙国田(大庆市摄影师)
  
  各抒己见
  当今中国摄影已进入鼎盛期,展、赛热度空前。同时也落下“金牌后遗症(指参赛者)”,“惟权威论(指评委)”等负面影响的误区。此起彼伏的“题材热”导致无数的胶卷“涂炭”,揣摩评委的喜好似乎成了通往成功的捷径……
  人群是混乱的,而真爱艺术的人又通常视之为“玉品”,见不得被污七八糟地对待;除非那些愿意拿它去通行交易的,那也就随之变成“日用品”的性质。真成了日用品倒也没关系,反正既迎合了大众的乐趣,又落个自得实惠。但再强调其高级性、神圣性,就显得可笑了。
  古训早已有之:胜者不与(参与)。
   薛挺(北京摄影师)
  
  各抒己见
  摄影创作与交流日趋活跃,影赛以其特有的影响力吸引着企业的赞助。赞助商参加影赛评选,应当具有相应的水准。
  然而,在许多比赛中,赞助商对影赛工作过于干涉,个别赞助商虽然不懂摄影却担任评委,使影赛黯然失色。企业赞助影赛无疑对摄影创作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但不管他们如何参与影赛,都应该以追求影赛的质量为目的。
  撏醮?北京捷成洋行职员)
  
  畏兵 壮得像头牛,而且他把这股牛劲放在了摄影上。过去,他喜欢体验创作本身带来的快感,享受拍摄过程中的激情。
  现在,随着年龄的增长,他更注意创前的计划过程,任何拍摄都要按计划进行,虽然同样不乏激情,但从作品中就能看出,畏兵变得更理性。
  “黑冰”摄影公司以影楼起家,现在分为影楼和广告两块。影楼市场依然很大,但畏兵的经营方向确实要越做越精,朝着个性化、专门化服务的方向发展。不论来什么样的顾客都要像拍职业模特那样对待。
  畏兵的另一个目标就是把“黑冰”的培训做起来。但畏兵表示:“黑冰”的培训不是为挣钱,是做氛围,不想急功近利,而要慢慢扩大,最终想为中国的人像摄影提供一个严肃的学术园地。如果培训做得好也对黑冰的经营有促进。说到底,畏兵做这件事也有这么多年从事人像摄影这份感情在里面。
  
  各抒己见
  照片以及对照片的判断其实是很个人化的东西,到过摄影比赛现场的人往往会发现,对很多照片尤其是那些很有个性的照片,评委的评价差距很大。因此,比赛的结果具有很大的偶然性,评委经常都在抱怨自己最喜欢的照片没有得大奖,影友们也常常纳闷某幅照片怎么就得了奖。对专业摄影师来说,展览、出版、出售等等都是照片的价值得到认可的渠道,摄影比赛,尤其是那些门类不清、组织混乱的比赛不会为你的照片增加价值。对大多数影友来说,摄影比赛就是一种游戏,一种功能有限的娱乐方式,商家和媒体提供了很多诱人的奖品,这里面有许多商业上的考虑。如果你喜欢那些奖品,并且也得到了那些奖品,当然是件好事。但是,千万不要把比赛当作提高摄影水平的途径。如果你把是否得奖当作评判自己作品的标准,你肯定把自己放错了坐标;如果你把别人的得奖作品当作学习的榜样,最后别人对你和你对自己都会大失所望。
  摾畈?《中国摄影》杂志编辑部主任)










其他文献
经常碰见这样的情况,看见一个自己比较喜欢的景物时,影友们急急忙忙掏出相机就拍摄。左一张,右一张,随手之下,很快胶卷咔嚓光了。但是洗出来看时,就发现有这样那样的缺点:取景不当、构图不好、光线不理想等等。如果在现场面对美景时,能够稍微冷静一点、思考一下、细致一些,完全可以把诸多问题“扼杀在摇篮之中”。      1.焦点  公园里,许多影友的相机都对准一个焦点:婀娜多姿的女模特。这幅作品拍摄众人“围攻
期刊
邮票:尖塔(史川德,摄于1946年)  保罗·史川德(Paul strand,1890-1976)他以立体派而又接近于抽象的图片,打破了20世纪20年代中那种从复杂事物中寻求简单一致性原理的创作风格,他不把自己的意念强行加入事物的原本状态,只求用直接摄影方式将广阔的自然的精髓用影像表达出来。邮票上的图片《尖塔》,是选自他的摄影画册《新英格兰时光》,这是典型的史川德的现代构成派风格——强调形状、质感
期刊
“西湖难拍!”多少摄影人面对西湖发出这样的慨叹,可是又有多少人能准确地说出其中的原委。西湖边有一位摄影家张克庆为此可没有少费心机。其实常在西湖边转的摄影人,大都能见到他——不论冬夏,一台玛米亚RB67总与他的高个子形影不离。或许碰到一起,聊得兴起,他会将如何表现西湖之美与你分享。  张克庆为拍西湖,从古书诗词和传统绘画中汲取了不少营养,古人有云:“西湖之胜,不在湖而在山”,而“山之姿态,得树而研,
期刊
背着相机的人们趋之若鹜地涌向坝上、稻城,甚至喀纳斯,其实那里如诗如画的风光,早已在每个人的脑子里以各种风姿闪现。我很少有大块的时间,多用双休日外出摄影,也无意与大腕儿们一试身手,只有另辟蹊径,多拍自己身边的东西了。所以,我向诸位影友推荐一个有着别样风光与风情的地方——广东省湛江市徐闻县。  据考证,湛江徐闻是公元两千多年前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之一,近年又在那里挖掘出大量的汉代遗址,考古学家往那儿跑
期刊
“生还是死?这是一个问题。”哈姆莱特提出了一个深远的哲学问题。  换不换数码相机?是一个近在眼前的现实问题。  回答哲学问题需要长篇大论、引经据典,回答现实问题虽也不易,但用简单明确的语言回答也许可以理清眼前的思绪。  ?如果我是新闻记者,一定要力争以最快的速度添置数码相机。人所共知的传输便捷这已经是最重要的理由,再加上节省了胶卷、相纸和冲洗费用,何乐而不为。  如果我是商业摄影师,我的客户又没有
期刊
一天,我从农贸市场买了二斤“蛇豆”,回来发现有一根有些异样,它成盘旋状。我当然舍不得吃掉,就把它放在桌上欣赏、玩味……  我想,能不能给它留个影像呢?我想,这应该是件挺简单的事情。一动手就感到这个题目并不简单,也觉出自己功底的不行。断断续续差不多3天时间拍它。拍的过程中碰到这样几个难题:  一、焦点。这根豆角所占空间,长11厘米,宽8厘米,高8厘米。只能用微距拍摄,所以景深极短。“头”部是要害,
期刊
我对摄影比赛也有过兴趣。上大学的时候我喜欢看《大众摄影》,各种摄影比赛征稿启事里面介绍的奖品也特别诱人。接下来,我就研究比赛规则,也打算按照规则选片子参赛。但是,在研究过规则以后,这种参赛的热情反倒没有了。  就像现在的许多考试一样,按照考试大纲和历届试题这样模子选拔出来的学生不见得都是优秀的学生,相反许多有能力、有潜质的学生被考试卡掉了。同样道理,摄影比赛选出来的作品是那些能规规矩矩按照规则完成
期刊
永不倒 甘肃 张西青摄   这是我用海鸥4B相机拍摄的一幅黑白景物小品。在靠近窗户的写字台上布置了黑色背景,完全采用自然光,分五次曝光拍摄。为了有意造成中间主体形象和旁边辅助影像在亮度上的区别。在曝光时,我采用依次递减的方法拍摄,即:1/30秒、F5.6;1/60秒、F5.6;1/125秒、F5.6……。作品立意于:人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和挫折,都不要倒下,要坚韧不拔。  ——作者    点评:
期刊
兰州“新奇摄影沙龙”是一群活跃在西部大地上的摄影发烧友群体。这个群体没有组织形式,不需要申请批准,只要你怀着满腔的摄影热情,融入“沙龙”之中,你就会有收获。  四年前几位影友不经意的小聚,到今天已有近百人参与。从年长七十多岁的老爷爷到十几岁的小弟弟,周末自发聚会观摩、交流、畅谈创作体会。“沙龙”得到兰州新奇贸易商行的支持,并得到热情影友鼎立相助,“沙龙”日益充满了活力,影友的作品受到社会各界和众多
期刊
编辑手记  在中国,曾有人生四大幸事的说法: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其中“金榜题名”的“榜”说的是从秀才到举人、进士,从探花到榜眼,再到状元,标志着一个人取得的成就和名誉地位的高低。  中国摄影界的“金榜”,可谓名目繁多。各种级别与形式的摄影比赛,是中国摄影界一道独特的风景。她对促进摄影繁荣,活跃摄影创作,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甚至决定着某摄影个体的命运。  但世界如此之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