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与生计:广西大石山区石漠化治理研究

来源 :广西民族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romethean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石漠化是岩溶地区生态恶化的表现。马山县古寨瑶族乡在新中国成立以后,由于毁林开荒导致石山荒漠化;改革开放以后,伴随外出务工和农作物种植改变等生计转型,石漠化趋势得到遏制;21世纪以来,金银花产业和生态旅游的兴起,石漠化环境得到彻底解决。由此可见,广西石漠化治理需要从本地居民生活和生计出发,构建人与环境和谐共处的地方化模式。
  【关键词】广西;石漠化;生态环境;生计方式
  【中图分类号】F0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54X(2013)03-0177-006
  石漠化是岩溶地貌生态恶化的结果。广西岩溶地貌分布广泛,全区岩溶区土地面积1.25亿亩,占全区国土面积的35.2%。在岩溶区土地面积中,石漠化土地达3568万亩,居全国第三位。石漠化是区域贫困的地理因素。广西全区大部分贫困人口都分布在石漠化地区。石漠化治理有着环境改善和人民生活提高的双重意义。石漠化治理是一个长期而艰难的过程。可持续的石漠化治理不仅仅是岩石的绿色覆盖,而是在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中找到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模式。只有人类行动与自然生态相互促进,才能真正推动地区的转变。
  一、深生态学视野下的石漠化治理
  岩溶又名喀斯特,是指可溶性岩石(主要是碳酸类、硫酸类岩石)被水侵蚀而形成的独特地貌。岩溶地貌在全球都有分布,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南方和西南地区。石漠化是指岩溶地区大面积的岩石裸露,缺少土壤和植被覆盖,形成类似荒漠化现象。我国岩溶地区导致石漠化的根本原因是不适合岩溶地区的过度农耕开发。石漠化治理在中国已经成为西南地区环境保护和地区扶贫的头号难题。我国学术界20世纪90年代初期正式使用石漠化名词来界定岩溶地区石山石化,1998年以后开始在全国实行退耕还林措施来进行石漠化治理,2004年石漠化治理写入政府报告,2007年开始进行石漠化综合治理,将石漠化治理与当地生产生计进行有效结合,尽量避免政策一刀切和全国统一模式。
  人类学生态系统的研究,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有助于我们在多层次的时空上更好地理解文化与自然的相互关系,保护好民族文化及其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从而实现民族社区的可持续发展。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带来了人类生存与发展的自信,改变地球地貌,过度开采地球资源,成了人类中心主义伦理观的注脚。20世纪80年代以后,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蓬勃兴起,人类中心主义思想逐渐被生物中心主义思想所取代。但是在环境保护逐步加强的同时,也蔓延出一些极端的保护主义思想,认为保护环境高于一切,必要时可以牺牲或忽略当地人的权利和生存方式。
  深生态学又称作生态智慧,由挪威哲学家阿恩奈斯于1972年世界未来研究大会上首次提出。与传统人类中心主义不同,深生态学认为所有自然物具有内在价值,应该尊重少数生物区域。人们生活应该讲究简单的物质需要,因为地球资源是有限的,而且不可再生。在自然与生物多样性面前,人类需求过于庞大而无度,这种盲目需求在技术的支持下会产生巨大的破坏能力,进而导致人类在生存与发展面前面临无路可走的境地。与自然和谐相处,尊重生物多样性,尊重自然有序发展,合理而有序的生活,减少对大自然过度的索取成了深生态学的宗旨与目标。
  我国石漠化成因与治理也反映了人与环境互动中哲学思想的转变。我国西南石漠化的主要原因在于不合理的人类活动,由于人口数量增多,不得不在脆弱的生态环境下毁林开荒,在石头缝里面种庄稼。过度的使用导致石山水土流失进而出现荒漠化现象。广西山区、特别是石山地区的生态平衡能力相对较弱,植被恢复周期相对较长。以红水河流域为中心的地区,裸露、半裸露石山连绵,加诸人口稠密,长期倚农维生,垦种失度,最终沦为广西生态环境最恶劣的地区之一。这种行为的背后恰恰是人类中心主义的思想主导。环境的恶化和文明程度的提高使人们认识到行为的错误性和环境的重要性,环境保护和退耕还林成为石漠化治理的主要方式。认识到环境的重要性,承认人和环境具有同样的重要性,是生态中心思想的体现。但是,一刀切政策化的退耕还林忽视当地群众的生活和生计,过于保护环境而使当地居民生活受损,又是过度保护环境和极端环境主义的结果。从深生态学角度来看,应该在承认环境与人和谐共处的角度,真正从当地居民生产生活方式转变人手,因地制宜,逐步发展与变化,使得环境和人得到同样的保护。
  二、马山县古寨瑶族乡古朗屯基本生态概况
  古朗屯隶属于马山县古寨瑶族乡本立村,距离古寨乡4公里,距离马山县城25公里。全村通有水泥路,通往乡政府的是柏油路。交通状况良好。全屯42户、170余人,共有4个大姓,分别为:蓝、潘、韦、陆。全屯有壮族、汉族和瑶族,相互交流使用壮话。
  古朗屯2010年被评为生态文明示范屯。古朗屯四面环山,房屋依山而建,道路依房屋而建,中间有山石和土地。地下有溶洞和地下水。山体为喀斯特溶岩地貌,独栋峰型;山岩为黑色,褶皱型裸露,有些呈白黄色。山上绿色植被覆盖,树木众多,主要有恩树、恋树、椿树、台平树、灵楼树、砂树、商树等。山间为竹林,山间多为野生杂草和药材,主要有金银花、土伏子、金英、青篙、两面针、扶方藤、红葱、板兰根、芦荟、鱼腥草等等。山脚即为房屋,屋前屋后多有果树林立,主要有龙眼、香梨、黄皮、木瓜、芭蕉等。‘房屋旁边种有菜地,多为日常食用的青菜如芥菜、红薯叶、橄榄菜、白菜、萝卜、辣椒、丝瓜、南瓜、黄瓜、四季豆等。房屋前面环绕水泥小路,路旁即为田地,种有粮食作物,主要有玉米、黄豆、绿豆、黑豆。地理环境决定它的立体空间主体为高于地表的山;建于地表的建筑、树、路、植被等;隐于地表的地下河和溶洞,整个空间立体错落有致。
  三、古朗屯生计与生态互动
  古朗屯是狩猎和农耕为主的村落,新中国成立前主要从事种植,偶尔进山打猎。当时没有任何道路,只有五、六户人家。最早在这里的据说是蓝姓人家,是从山的另外一边搬过来的。房子是典型的茅草干栏建筑,依山而建。山上丛林密布,野兽偶有出没。半山都是茂密的丛林,几乎没有任何庄稼。应该说当时古朗屯的生态环境还处于自然状态,人类活动足迹和影响非常小。   当时种植玉米、大豆、黑豆等粮食作物。村里面没有任何副业,没有商店,只有流动村医。商品交易要到镇上,主要是日用品和小商品。当时村里面由于人口稀少,基本不通婚,女孩子一般嫁到外屯。
  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古朗屯生态环境开始遭到破坏。首先,人口急剧增加导致农作物耕作面积扩大。笔者走访了全屯的住户,初步统计了一下,目前60岁以上的老人没有少于3个小孩的,基本上都有四、五个小孩,多的还有7个。可以想象,由于战争结束,人民生活稳定,加上国家政策支持,古朗屯出现了急速的人口膨胀。“新增人口带来了土地压力。人类社会要得以维持,必须要确保其成员有充分的食物保障,而食物的来源主要得仰仗于植物,大面积的灌木丛和草丛因而被烧毁用于开发耕地。”古朗屯四面环山,没有任何水田,基本不可能种植水稻。因此,山脚和半山腰的有限土地被用来种植玉米和黄豆。
  其次,大炼钢铁运动。1958年8月北戴河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正式确定1958年钢产量要在去年基础上翻一番,跃进到1070万吨;1959年钢产量要达到2700~3000万吨。一场9000万人上山大炼钢铁的全民运动轰轰烈烈开展起来。不可避免的是,大炼钢铁运动使得全国大部分地区环境受到了影响。据村民回忆,当时古寨乡成立工作组,专门到各个村屯动员,要求大家积极投身于这场伟大的运动中来。当时古朗屯壮劳动力不多,所有能干活的人都上了山,老人和小孩子负责砍枝叶和整理,壮劳动力则负责砍伐大树。当时满山遍野的红旗飘展,人人都没有意识到树木对山体的保护作用。砍伐树木只是针对成型树材。有些村民回忆,有些树差不多有两个人环抱的粗度,两个人要差不多砍半天才能够砍完。
  再次,农业学大寨。大寨是位于山西省昔阳县,1952年农业合作化社员们开山凿坡,修造梯田,使粮食亩产增长了7倍。1964年2月10日,《人民日报》发表了署名文章《大寨之路》,介绍了他们的先进事迹,并发表社论《用革命精神建设山区的好榜样》,号召全国人民,尤其是农业战线学习大寨人的革命精神。此后,全国农村兴起了“农业学大寨”运动。广西地处西南石漠山区,面临同样的人多地少问题,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下,也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学习大寨运动。塑造出很多学习典型,比如龙胜、都安等地。由于广西自身成绩出色,陈永贵、郭凤莲1974年12月还亲自来广西都安指导工作,并参与其中的劳动。古朗屯村民回忆,当时不光是古朗屯,整个古寨乡都组织发动起来,大家集体劳动,场面及其热烈。大家组成集体生产队,大概有四、五百人的规模。用炸药把山体特别是巨大的岩石炸开,然后大家集体用工具把石头敲开,运走。平整土地以后,再挑土上山,铺在裸露石头上面,形成田地。这种运动的直接结果就是使得岩石上的蕨类植物和不需要多少土壤的攀爬植物也被拔干净。
  以上种种人为行动导致山上的树木、灌木丛、草丛和攀爬植物急速减少,由于山体是喀斯特溶岩地貌,根本不能储存水分,因此暴雨冲刷之下,大量土壤流失,粮食减产,岩石裸露。在20世纪70年代,古朗屯出现了大量石漠化现象。与此同时,人们传统种植生计也遇到挑战,人们生活愈加贫困。
  个案1:蓝伯,64岁,瑶族
  我不是这里本地人,我也是搬过来的。当时这里人很少,政府有政策,我们就从山里面迁过来了。这里以前非常简单,就是山,没有路的。出去的话就爬山出去,大概半天就能到镇上。那时候听说还有老虎,但没有见过,只见过狼,现在没有了。狐狸、野猪经常见。现在野猪也有,不过少了很多,满山都是树。
  小时候家里很穷,大部分时候感觉都吃不饱。家里也没有什么,就是种庄稼。小时候记得家里面要是缺少什么东西,就要去镇上买。有时候有些人会去山里面打猎,打到野猪或是狐狸,就拿到镇上去换东西。那个时候,这里没有商店,什么都没有,就是几户人家。
  这里原来没有这么多树,这些树都是后来再长出来或种上去的。你有没有发现这些树都很细和很矮?原来的树都被砍完了。我当时也很小,没有什么印象,都是后来听大人说的。不仅我们这里,整个古寨乡都在砍树,拉到马山去炼钢。不光砍树,家里的铁锅、犁头都上交了。那时候砍完树就去种庄稼。那个时候哪里懂那么多,领导怎么说大家就怎么做。庄稼没有土,就去挑土;没有水,就去担水。庄稼长得不好,没有肥,一下雨就冲倒了。主要靠黄豆了,黄豆耐旱,而且可以在岩石边种。所以好多山都是光秃秃的,没有草没有庄稼,山上就什么都不长了。基本野生动物也没有了,藏不住,也没有吃的。
  20世纪80年代以后,古朗屯居民生计方式发生转变,环境破坏的趋势得到遏制。首先,村中青壮劳动力开始外出务工,减少人口压力。当时古朗屯最早去外面务工的是蓝姓的一家人,起初的动因据村民讲是由于违反计划生育政策,没有办法躲到外面去了。由于蓝姓这家村民没有人在家,是否确实如此,无从考证。当时外出务工主要是同乡的相互信息传递,以前没有电视,大家更喜欢口口相传这种方式。蓝姓村民外出打工,回来的时候带来了新的信息。当时外出打工一年可以赚到上千元,这种巨大的财富刺激,使得很多年轻人纷纷外出。大概20世纪80年代末期到90年代初期,外出务工就成为古朗屯主要的经济来源。古朗屯最早的楼房就是外出务工人员建的,后来也成为大家纷纷外出的理由。笔者所居住的村民家,就有很早的外出务工历史,户主儿子的老婆也是打工的时候认识并结婚的。打工收入成为古朗屯首要的经济收入。由于外出务工使家庭经济状况改善,种植粮食作物作为家庭经济来源的压力得到缓解,人们对土地扩展的需求也随之下降。
  个案2:蓝婆,60岁,壮族
  我有三个小孩,最小的小孩在南宁读书。其他两个都在广东。我们这里的年轻人基本都在外面打工,我年轻的时候在广东番禺的一家制鞋厂打工,那个时候我一个月可以挣到500多了。我是87年出去的,我不是这里的人,我是认识我丈夫后嫁到这里的。我丈夫现在还在东莞打工,有快30年了吧。我家基本什么都要靠打工挣来的钱,盖房子、小孩子读书、结婚。我现在在家照顾老人,家里老人70多岁要人照顾,不然我还要去打工。你看这里谁家的房子起得好就是有人在外面挣到钱了。粮食够吃就可以了,我还种一点粮食,种的很少,现在不用交公粮了,就没有多少人愿意种了,主要是不得钱。   其次,小商品集贸市场的形成,粮食交换和特色农产品交易带来传统种植的改变。中国经济改革开放以后,小商品和农贸产品开始在乡镇市场繁荣。乡镇交易集贸的形式一直没有消失过,广大农村地区普通日常需求更多还是从集市交易中获得。集市交易主要是农业品与日用品的交易。由于20世纪50年代公有化改造,造成农村集贸市场非常萧条,消费被抑制,没有太多交易量产生,更多处于维持食物需求阶段。80年代以后,经济改革开放,最直接的反馈是人们对生活的需求开始逐渐增加,各种日常用品和特色农产品的需求不断增长。笔者访谈发现,有些村民在80年代就开始贩卖野生金银花,潘伯告诉笔者,当时野生金银花拿到集市可以卖到1块多钱,很多村民不再挑着黄豆贩卖,而是采摘野生的金银花。不过当时观念比较保守,还没有人意识到要广泛种植,大家习惯还是种粮食。不过这种早期交易促成潘伯以后成为金银花种植大户。除了金银花,当地市场对木材和竹子的需求也开始旺盛。理性或者说聪明的村民发现,在山间种植竹子比种植黄豆更有效益,因此在这种引导下,大家开始逐渐改变在山上种粮食的习惯,更多的开始种植竹子,进行竹子及其制品的交换和生产。古朗屯进入了小商品和特色农产品生产的时代,减少了对单一农作物的依赖。古朗屯生态环境出现了山顶树和山间竹的改变,光秃秃山体开始恢复和发展。
  地方性知识是在特定社会背景中产生和普通百姓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知识,是各个民族民间传统智慧的结晶,其中蕴涵着许多生态智慧与生态技能,文化是一种机制,通过这种机制,人类与他们生活的环境互相作用。生计方式的转变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人们外出务工,通过自身的劳动力换取财富,再通过市场交易把财富转换成粮食和日常用品。这种与外界的能量交换就减轻了当地环境的压力。人们对土地的需求下降以后,主要矛盾得以缓解,当地生态环境因此得以休养。最直接的体现是山间的杂树开始慢慢出现和生长。这样光秃秃的山体开始出现树木及其它植被。
  从2001年开始,广西全区实行退耕还林工程,重点是石漠化脆弱生态地区。古朗屯因此迎来了重大的发展机遇。首先古朗屯特色农业经济得到迅猛发展。2009年1月16日,广西马山古朗瑶乡金银花专业合作社正式成立,全村38户全部加入。现在,古朗屯共种植了500亩的金银花,2012年卖出了5吨干花,收入60万元。在各级政府的扶持下,合作社还成立了中药材种植基地,从山中移栽本土特色药材达10多种,其中扶芳藤200多亩,沙姜87亩,收益可观。①退耕还林以后,古朗屯完成了山地转化相关措施,目前全屯各处地方的山体基本全部承包到户。每个山体对于村民来讲都是财富。第一,山体面积和林业面积可以得到实惠的农业补贴;第二,山上可以种植金银花,采花的收入又是一笔不小的数字;第三,山上的竹林可以开发养殖竹鼠,该项目目前成为古朗屯新的经济增长点。许多家庭开始在自家竹林里尝试养殖。
  个案3:潘伯,64岁,汉族
  我是2000年左右开始种植金银花的,因为种得好,种得早,因此村民和上级领导信任我,让我成立金银花合作社,还让我当了董事长。感谢上级领导的信任和村民的信任。现在我们村种植金银花基本覆盖全村,你去看看,每家都在做育苗工作。原来我们主要是卖金银花茶,现在因为做得好,有名气了,很多人来我们这里要,因此我们现在把育苗当做一个主要的工作。我们这里金银花之所以出名,是因为品种好。我们这里一直有用金银花的传统,采卖金银花也有20多年了。我们的金银花都是山里原来就有的,野生的,现在采下来,通过栽培,再进行种植。
  个案4:潘哥,37岁,汉族
  我现在没有跟我父亲种金银花,因为家里人比较多,基本都够用了。我现在在山里弄了一个采石厂。我爸他们平时都在我那个厂做。金银花确实挺好的,收入也不错。但是花期短,只有20多天,忙完了就没有事做了。不能种地,种地不得钱的。守着这山还是得从山上想办法。采石厂干不了多长时间了,因为现在山林保护,许多山都不让开发了。我想下一步就养竹鼠,因为我们这里竹子多,你看满山都是。如果能够在竹林里面养竹鼠,然后,再养一些鸡,绿色环保嘛。通过这些我觉得农村还是可以发展的。
  再次,生态旅游村和农家乐旅游模式将成为以后古朗屯的建设重点。笔者在调查中得知,目前古朗屯已经就深层次产业化发展定位今后的发展目标,乡政府及其相关领导也对此表示认可和支持。由于古朗屯获得了生态保护示范屯,如何就生态保护走持续化道路也摆在了村民面前。北京师范大学环境系张教授来此考察以后提出可以就金银花种植和金银花展示相关内容走旅游发展的绿色产业道路。该提法被金银花合作社的村民所认同,并对此进行了认真地筹备和计划。有村民还专门针对这样的方式自发的赴马山别的搞农家乐的村屯进行考察,乡政府也组织相关人员赴江西、山西等地考察。笔者在走访期间,数个村民都对笔者谈到了该计划,并对此计划充满信心和展望。古朗屯希望以后农家乐以金银花展示为重点,通过金银花品牌,吸引游客来此观光和旅游。有些村民认为金银花还不够规模,希望能够在每家房前屋后都有金银花,甚至希望树上也爬满金银花。同时,该村计划在村的主干道旁边用水泥柱的形式形成金银花大道。有些村民希望在田间开辟小路,方便游客在田间照相观光。该屯还计划上山修路,在山上修建特色农家小屋,提供餐饮和住宿。
  在古朗屯开展特色农业种植以后,生态环境得到了彻底的恢复和保护。首先,山体绿化得以完成,基本形成山顶树,山间竹,山脚种金银花的局面。其次,生态环境和生计方式良性互动,使得生态环境成为村民增长财富的重要手段,村民开始自发地保护和维持生态的良性运行。
  四、总结与讨论
  一个民族的生计方式并不是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被动应对,而是该民族在针对其特定的生存环境,经由文化的创造和作用的结果。…任何地方,当地民族生计方式的形成都与外部环境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或者说生计方式是外部社会资源与本民族智慧相互结合的产物。生计方式具有强烈的历史背景,如果要认识生计方式,必须认识到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是相互依存并相互制约的客观存在。要想分析生计方式又必须从该方式形成的具体历史事实出发。生计方式受客观环境的制约,同时,生计方式反过来又影响着生态环境。不恰当的生计方式可能是导致生态恶化的主要原因。同理,适当的生计方式也会导致生态环境恢复并良性运行。
  古朗屯一直属于传统农业村庄,生计基本依靠粮食种植,脆弱的生态环境加上破坏式掠夺导致出现石漠化。现在的古朗屯山体基本被绿树覆盖,石漠化得到有效治理。关键是传统生计方式逐渐消除,依托于市场经济的劳动力交换,商品买卖背景下的种植业和养殖业形成。因此生计转型可以看成是石漠化治理的关键。
  广西是中国石漠化比较严重的区域,长期的不恰当生计方式和人口压力导致脆弱的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同时恶化的生态环境也造成了当地人们生存的困难。从个案中不难发现,广西石漠化治理应该尊重当地居民的发展渴望,找寻环境与发展的共生道路。提环境保护的时候我们一定不能忘记当地居民的权力,没有当地居民的生活,也没有当地的环境。因此,要想保护环境,不是简单的退耕还林就可以解决问题,一定要考虑当地居民生存与发展的问题,只有找到生计与环境和谐相处的方式才能够保障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其他文献
[摘要]在云南峨山、新平等彝族地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遭受眼镜蛇患。有剧毒的眼镜蛇被当地人视为灾祸、意外的征兆,引起极度社会恐慌。应对蛇患,彝族自古有着药草敷服、外科处置、民间偏方等独特疗技,同时施行叫魂、吃“蛇”肉、驱(草)蛇等禳解仪式。作为极富智慧的地方性知识及应对措施,其实为一种隐性的自然生态保护机制。彝族以动植物崇拜为代表的与自然共生共荣的生态自然观及其实践,也许是修复当代人与自然失和关系
期刊
[摘要]普同性知识与本土生态知识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发掘和利用少数民族本土生态知识可为当前我国产业扶贫开发提供经验和参考。项目组对贵州麻山苗族传统养蜂的本土生态知识进行了长期的深入调查和访谈后,发现贵州麻山地区的苗族乡民不但还保留着一整套饲养中蜂的知识、技术和技能,而且还有维护这一传统的制度保障,而这一切都得益于麻山苗族文化生态共同体的延续和运行,从而使得麻山地区成为我国中蜂饲养最多的地区之一。在
期刊
【摘 要】“中国梦”的实质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梦”有传统和现代之分,传统的“中国梦”因循守旧,虽积极向外但却墨守成规;现代的“中国梦”立足本土,面向世界,循序渐进。要实现“中国梦”,就要坚持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体现到民族问题上,就是要坚持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族理论体系,从中华民族的发展实质和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坚持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道路的“三个自信”,构筑“中
期刊
【摘要】民俗志是民俗研究的重要环节和结果呈现,“潜在民俗”的实际特点决定了该类型民俗事象的民俗志书写范式不能一概而论。以作为“潜在民俗”之一的周公庙“撵香头”祈子习俗为例,当地文化持有者针对外界访谈持有“家丑不可外扬”的忌讳心理,笔者尝试采用“一般民俗志”和“作为研究方式的民俗志”并置的策略,运用整体性民俗志书写策略,多维度地呈现关于“撵香头”习俗的多元记忆与评述,为探索“潜在民俗”民俗志书写范式
期刊
【摘要】通过对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和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的计算和比较,文章对我国西部少数民族人口的聚居和流动趋势进行分析,认为我国少数民族依然聚居于西部地区,但集中程度已经有所减轻;西部少数民族呈现向东部经济较为发达地区转移的趋势;同时西部少数民族人口城镇化进程加快,表现出明显的由农村向城镇转移的趋势。  【关键词】西部;少数民族人口;变动趋势;人口城市化  【中图分类号】13
期刊
[摘要]有观点认为,由于全国五个自治区自治条例迟迟不能出台,而其在内容、功能上与更具实施性的自治区单行条例别无二致,因此应以体系化的自治区单行条例全面替代自治条例。但该论调在理论认知、实践认知、论证逻辑和思想立场方面均有重大缺陷,既无必要性亦无可行性,并且还可能引发深层的消极影响。自治区自治条例难以出台,既有形式原因也有实质原因,而在明确时代基础、意识理念和实现路径三个重点的基础上实施三步走战略,
期刊
【摘要】旅游开发常被看作是少数民族地区脱贫致富的一条捷径。越南老街省沙巴县大坪乡依靠当地瑶族独特的民族文化资源和得天独厚的梯田田园风光发展旅游业,使之成为当地瑶族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在改善当地瑶族生活状况的同时,也使当地瑶族社会文化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何使旅游业的发展和当地瑶族的传统文化保护得到可持续发展,应是值得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越南;瑶族;旅游;文化变迁  【中图分类号】C951 【文
期刊
[摘要]本文以点评“凤凰大学问沙龙”第三期的方式承接前文与仿美学派对话,着重就北京大学马戎教授的沙龙演讲内容进行学理反恩。既指出《关于当前民族政策的反思》一文忽略了我国民族理论的十年巨变,又指其误读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历史因而误判了我国民族关系的实质和趋势,还就其涉及的民族问题与民族意识调控学理内涵作了阐发。文章最后,援引中央民族大学杨圣敏教授的同场沙龙演讲,以《如何维护边疆民族地区的稳定
期刊
【摘要】在壮族与客家的交往过程中,相互馈赠的情况极为普遍。从馈赠的类型来看,既有礼节性馈赠,也有互助式馈赠;从馈赠的内容来看,既有金钱也有实物;从馈赠的范围来看,既有亲戚之间的馈赠,也有同学朋友之间的馈赠,还有邻里之间的馈赠。壮族与客家之间馈赠的普遍存在说明这两个族群之间的关系是较为和谐、融洽的。  【关键词】壮族;客家;馈赠;回馈  【作者】袁丽红,广西民族问题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南宁,53002
期刊
【摘要】近代北海港崛起于太平天国运动兴起时期,1877年北海正式开港通商后,贸易日益繁盛。19世纪50年代和80年代是近代北海港对西南地区影响最大的两个时期,影响的范围主要包括广西西部和南部、云南的东部以及贵州的南部。北海港的核心腹地范围包括广东省廉州府全境,高州府、雷州府的部分地区以及广西省南宁府、玉林州的部分地区,而滇黔桂三省的大部分地区仅是北海港的边缘腹地。对于“近代北海港是大西南的门户”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