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德、法两国是推动欧洲联盟整合的强力引擎,德法之友好,在全世界恐怕找不到第二对。但德法并不是天生的最佳搭档,数百年来,他们曾是势不两立的死对头,更曾在1870年起的不到一个世纪内3次兵戎相见,但最终由百年世仇达致和解并蜕变为坚强盟友。
近代德、法间的敌对,可以追溯到17世纪的30年战争,法国积极谋取欧洲霸权、而德国还是四分五裂的城邦时期。1813年,拿破仑被英、俄、普鲁士和奥地利组成的反法同盟打败,此后,德(普鲁士)、法冤冤相报俨成宿命。从1870年起不到一个世纪的时间里,法德3次兵戎相见(普法战争及两次世界大战),浴血残杀。普法战争后,统一德国的威廉一世故意选在巴黎凡尔赛宫镜厅登基,尽情羞辱法国;于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议和条约当然也就在凡尔赛宫签,法国报了一箭之仇,痛宰德国,埋下后者在20年后挑起更大战争的祸根。
盛产葡萄酒的亚尔萨斯和洛林地区是德法恩怨的小缩影。30年战争后割让给法国,普法战争后归还普鲁士,一战结束后回归法国,二战初期被纳粹德国占领,二战结束再次被法国收回。著名的法国作家都德作品《最后一课》描写亡国奴被禁学母语的悲哀,说穿了就是大法兰西民族沙文主义的意识形态之作,谁欺负谁,其实还得看是从哪个年代算起。以社会讽刺和幽默语言著称的作家兼插画家温格尔(Jean-Thomas Ungerer)曾以“欧洲的厕所”来形容他的家乡,意思是这块资源丰饶之地引人觊觎,“老被占着”。
二战后出现和解契机
二战后,世代深仇在冷战的现实威胁下,终于出现和解的契机。最大功臣之一就是出身于洛林的罗伯特·舒曼(Robert Schuman)。舒曼曾短暂担任法国总理,其后出任法国外交部长。他出生时是德国人,后来变成法国人,切身体会历史仇恨的无稽,因此大力推动和解,1951年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确保成员国互免关税直接取得煤、钢等资源,是欧洲共同市场概念的滥觞;德国鲁尔区(也可以说是西德工业)因此获得重生的机会。共同的经济利益,将战后德国的命运和西欧绑在一起。
随后,法国为脱离美国的掌控,积极拉拢德国,1963年1月22日,法国总统戴高乐和德国总理阿登纳尔签署德法友好条约,也就是爱丽舍条约,制定交流机制,奠定了德法友谊和欧洲整合的基础。爱丽舍条约今年庆祝50年金婚,诺贝尔和平奖在去年年底颁给欧盟,正是因为德法尽释前嫌的和解典范,成就60多年欧洲的安定。
德法和解最大外部有利因素,是美苏对峙的局势。东、西德位于冷战最前线,美国为对抗苏联,急需整合西欧,对德法和解乐见其成,对纳粹战犯的追究遂虎头蛇尾,草草结束。虽然如此,但纽伦堡大审判对希特勒左右手的罪责梳理、东西德分裂的民族之痛及六八学运对父兄帮凶角色的追问,逼得德国人不得不面对历史罪过,与纳粹过往全面切割。
德国高调忏悔背后因素
一般只要提到战争责任,多数结论都是:德国人懂得反省自责,日本人死不认错。1970年德国总理勃兰特在华沙犹太人殉难纪念碑下跪的身影,深印在世人脑中,成为德国诚恳道歉的公共记忆核心。其实,德国人忏悔,不表示道德就一定高于他人,和基督教的原罪文化(相对于日本神道教的羞耻文化)直接关联也不大。德国高调忏悔,大半是历史条件和政治现实的共同产物,否则赔偿行动不至因受害族群的施压强度而有所区别,譬如对团结的犹太人不敢怠慢,而缺乏游说势力的吉普赛人,就苦苦等到去年底才在首都柏林盼来正式的警诫碑。
英、荷混血记者兼作家布鲁马(Ian Buruma)在日本受过教育,并长期驻留亚洲,他的书《罪恶的代价:德国与日本的战争记忆》重要论点包括:罪与耻并不那么容易区分,有太多毫无悔意的德国人,也有太多努力揭发国家罪行、希冀赎罪的日本人……日本人的低调悔意和罪恶感并非本性爱面子使然,而要追溯到美国接管之后的政治运作,如东京审判、麦克阿瑟与裕仁天皇的交易等……
德国外交部德法关系首席顾问德梅斯梅(Claire Demesmay)表示,德法从来不是炙热的爱恋关系,在官方的层级上,有时连友谊也称不上,但因为条约的规范,双方必需定期谘商,“会议总得有议程,会后得有具体政策和行动出现,记者等着发新闻,不想谈也不行,只要双方开始沟通,愿意吵架,就有助于化解僵局。”她强调吵架是有方法的,不是每个人都会,“关键是妥协的意愿”,否则漫长的50年,德法关系早已触礁!她举例说,如果不是德国前总理科尔承诺加速货币整合,法国前总统密特朗怎会放心让两德统一?假如德国现任总理默克尔不答应救希腊,法国前总统萨科齐又怎能咽下财务纪律的苦药?
德梅斯梅是法国籍,在德国外交部当顾问,同样的,给法国外交部献策的,是一名德国人,这类互换相当频繁,充分发挥搭桥、翻译的功能。制度化的沟通渠道是她所谓的方法之一,官方各个层级的协商机制和人员交换是有效互动的前提,“个人的喜恶无足轻重,较能避免陷入情绪化的泥沼中。”
德法谁缺谁都难过
比官方层次更重要的,是民间社会的交流,尤其是青年学生之间不间断的接触,更是消弥偏见的良方。德法青年办公室和爱丽舍条约同年成立, 至今已有800万两国青年参与交流,对增进下一代情谊,居功至伟。此外,德法间存在两千多个友好城市、1500家企业互设分公司、一个双语电视台ARTE、一家足与波音抗衡的德法合资飞机制造厂(空中巴士)、2006年起更开始了共同的历史教科书。
千丝万缕的民间往来和经济活动,让盟友关系一代比一代密实。爱丽舍条约50周年庆前夕,德法4家媒体共同举办民意调查, 2.5万名德法民众参与,结果显示,8成的被访者表示喜欢对方国家,证明过去几代人的磨合努力没有白费。
德梅斯梅相信,恐惧的疑虑早已荡然无存,现实利益和不服输心理仍将是未来德法关系的推动力——法国眼红德国强劲的经济力,但德国也羡慕法国的生活品味和情趣。一时的失衡、冲突难免,长远来说,谁缺谁都难过,两国友好,着眼于共同利益的最大交集,但不代表舍弃个别立场,德国的高铁和法国的TGV仍将是竞争对手;德国豪赌废核,法国还是选择继续拥抱核能。
丈夫是德国人的德梅斯梅透露,两个女儿上德国学校,在家里说法文,别人问起,她们会说自己既不是德国人、又不是法国人,而是“德国的法国人”。德梅斯梅分析德法的和解配方,至少包含对话、妥协及互信几个成份,这个配方最美丽的副产品或许正是下一代人“你泥中有我,我泥中有你”的全新身份认同吧!
(编辑/立原)
近代德、法间的敌对,可以追溯到17世纪的30年战争,法国积极谋取欧洲霸权、而德国还是四分五裂的城邦时期。1813年,拿破仑被英、俄、普鲁士和奥地利组成的反法同盟打败,此后,德(普鲁士)、法冤冤相报俨成宿命。从1870年起不到一个世纪的时间里,法德3次兵戎相见(普法战争及两次世界大战),浴血残杀。普法战争后,统一德国的威廉一世故意选在巴黎凡尔赛宫镜厅登基,尽情羞辱法国;于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议和条约当然也就在凡尔赛宫签,法国报了一箭之仇,痛宰德国,埋下后者在20年后挑起更大战争的祸根。
盛产葡萄酒的亚尔萨斯和洛林地区是德法恩怨的小缩影。30年战争后割让给法国,普法战争后归还普鲁士,一战结束后回归法国,二战初期被纳粹德国占领,二战结束再次被法国收回。著名的法国作家都德作品《最后一课》描写亡国奴被禁学母语的悲哀,说穿了就是大法兰西民族沙文主义的意识形态之作,谁欺负谁,其实还得看是从哪个年代算起。以社会讽刺和幽默语言著称的作家兼插画家温格尔(Jean-Thomas Ungerer)曾以“欧洲的厕所”来形容他的家乡,意思是这块资源丰饶之地引人觊觎,“老被占着”。
二战后出现和解契机
二战后,世代深仇在冷战的现实威胁下,终于出现和解的契机。最大功臣之一就是出身于洛林的罗伯特·舒曼(Robert Schuman)。舒曼曾短暂担任法国总理,其后出任法国外交部长。他出生时是德国人,后来变成法国人,切身体会历史仇恨的无稽,因此大力推动和解,1951年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确保成员国互免关税直接取得煤、钢等资源,是欧洲共同市场概念的滥觞;德国鲁尔区(也可以说是西德工业)因此获得重生的机会。共同的经济利益,将战后德国的命运和西欧绑在一起。
随后,法国为脱离美国的掌控,积极拉拢德国,1963年1月22日,法国总统戴高乐和德国总理阿登纳尔签署德法友好条约,也就是爱丽舍条约,制定交流机制,奠定了德法友谊和欧洲整合的基础。爱丽舍条约今年庆祝50年金婚,诺贝尔和平奖在去年年底颁给欧盟,正是因为德法尽释前嫌的和解典范,成就60多年欧洲的安定。
德法和解最大外部有利因素,是美苏对峙的局势。东、西德位于冷战最前线,美国为对抗苏联,急需整合西欧,对德法和解乐见其成,对纳粹战犯的追究遂虎头蛇尾,草草结束。虽然如此,但纽伦堡大审判对希特勒左右手的罪责梳理、东西德分裂的民族之痛及六八学运对父兄帮凶角色的追问,逼得德国人不得不面对历史罪过,与纳粹过往全面切割。
德国高调忏悔背后因素
一般只要提到战争责任,多数结论都是:德国人懂得反省自责,日本人死不认错。1970年德国总理勃兰特在华沙犹太人殉难纪念碑下跪的身影,深印在世人脑中,成为德国诚恳道歉的公共记忆核心。其实,德国人忏悔,不表示道德就一定高于他人,和基督教的原罪文化(相对于日本神道教的羞耻文化)直接关联也不大。德国高调忏悔,大半是历史条件和政治现实的共同产物,否则赔偿行动不至因受害族群的施压强度而有所区别,譬如对团结的犹太人不敢怠慢,而缺乏游说势力的吉普赛人,就苦苦等到去年底才在首都柏林盼来正式的警诫碑。
英、荷混血记者兼作家布鲁马(Ian Buruma)在日本受过教育,并长期驻留亚洲,他的书《罪恶的代价:德国与日本的战争记忆》重要论点包括:罪与耻并不那么容易区分,有太多毫无悔意的德国人,也有太多努力揭发国家罪行、希冀赎罪的日本人……日本人的低调悔意和罪恶感并非本性爱面子使然,而要追溯到美国接管之后的政治运作,如东京审判、麦克阿瑟与裕仁天皇的交易等……
德国外交部德法关系首席顾问德梅斯梅(Claire Demesmay)表示,德法从来不是炙热的爱恋关系,在官方的层级上,有时连友谊也称不上,但因为条约的规范,双方必需定期谘商,“会议总得有议程,会后得有具体政策和行动出现,记者等着发新闻,不想谈也不行,只要双方开始沟通,愿意吵架,就有助于化解僵局。”她强调吵架是有方法的,不是每个人都会,“关键是妥协的意愿”,否则漫长的50年,德法关系早已触礁!她举例说,如果不是德国前总理科尔承诺加速货币整合,法国前总统密特朗怎会放心让两德统一?假如德国现任总理默克尔不答应救希腊,法国前总统萨科齐又怎能咽下财务纪律的苦药?
德梅斯梅是法国籍,在德国外交部当顾问,同样的,给法国外交部献策的,是一名德国人,这类互换相当频繁,充分发挥搭桥、翻译的功能。制度化的沟通渠道是她所谓的方法之一,官方各个层级的协商机制和人员交换是有效互动的前提,“个人的喜恶无足轻重,较能避免陷入情绪化的泥沼中。”
德法谁缺谁都难过
比官方层次更重要的,是民间社会的交流,尤其是青年学生之间不间断的接触,更是消弥偏见的良方。德法青年办公室和爱丽舍条约同年成立, 至今已有800万两国青年参与交流,对增进下一代情谊,居功至伟。此外,德法间存在两千多个友好城市、1500家企业互设分公司、一个双语电视台ARTE、一家足与波音抗衡的德法合资飞机制造厂(空中巴士)、2006年起更开始了共同的历史教科书。
千丝万缕的民间往来和经济活动,让盟友关系一代比一代密实。爱丽舍条约50周年庆前夕,德法4家媒体共同举办民意调查, 2.5万名德法民众参与,结果显示,8成的被访者表示喜欢对方国家,证明过去几代人的磨合努力没有白费。
德梅斯梅相信,恐惧的疑虑早已荡然无存,现实利益和不服输心理仍将是未来德法关系的推动力——法国眼红德国强劲的经济力,但德国也羡慕法国的生活品味和情趣。一时的失衡、冲突难免,长远来说,谁缺谁都难过,两国友好,着眼于共同利益的最大交集,但不代表舍弃个别立场,德国的高铁和法国的TGV仍将是竞争对手;德国豪赌废核,法国还是选择继续拥抱核能。
丈夫是德国人的德梅斯梅透露,两个女儿上德国学校,在家里说法文,别人问起,她们会说自己既不是德国人、又不是法国人,而是“德国的法国人”。德梅斯梅分析德法的和解配方,至少包含对话、妥协及互信几个成份,这个配方最美丽的副产品或许正是下一代人“你泥中有我,我泥中有你”的全新身份认同吧!
(编辑/立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