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面斜碰撞下列车脱轨行为与机理研究

来源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learshi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列车提速和高速化发展,列车运行安全性和可靠性保障要求愈发受到关注和重视。尽管列车具有一系列主动安全保障措施,但如果发生意外碰撞脱轨事故,将造成灾难性后果和巨大经济损失。为进一步揭示列车碰撞脱轨机理、提升列车碰撞被动安全性能,本文建立了包含车体、转向架、悬挂系统及缓冲吸能装置的三编组列车碰撞有限元模型,考虑了材料、几何和接触等典型的碰撞动力学非线性特征,仿真模拟了正面斜碰刚性墙引起的车体结构动态响应与列车脱轨行为,讨论了列车碰撞速度(36 km/h,50 km/h,72 km/h)、碰撞角度(30° ~ 65°)和轮轨摩擦因数(0.1,0.2,0.3,0.4)等关键参量对列车碰撞脱轨行为的影响规律与机理。研究结果表明,车体头部界面碰撞力通过悬挂系统传递至轮对,引起轮轨纵向、横向和垂向接触力剧烈振荡,导致头车前、后转向架轮对均以爬轨/侧滚组合的形式脱离轨道,且轮轨横向力随着列车碰撞速度的增大显著增加;头车碰撞界面横向力随着碰撞角度的增大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而纵向及垂向界面碰撞力均随着碰撞角度的增大而增大;较高的轮轨摩擦因数容易引起列车碰撞过程中车轮跳轨,但会抑制车轮爬轨行为。研究结果可为列车碰撞被动安全设计与脱轨防护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
其他文献
在大力发展生物经济的背景下,需要高效的生物工程下游技术教学模式,为生物技术人才培养提供更优质、更有力的支撑,以满足生物技术产业发展对生物技术人才的需求。该文立足成果导向教育理念,构建了生物工程下游技术进阶式实验教学模式,探索利用生物工程下游技术进阶式实验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能力和专业素养,提升生物技术人才培养质量。
<正>我到一所学校调研,与十几位教师座谈,当问到个人的“职业规划”时,大家面面相觑,无法作答。有几位老师为避免尴尬,临时谈了自己的一些想法,基本属于空洞、凌乱的“临时抱佛脚”。从中可以看出,这所学校的教师,普遍缺乏对教师职业规划的理解和实际行动。美国哈佛大学曾对一批大学毕业生进行了一次关于人生目标的调查,结果显示:27%的人没有目标,60%的人目标模糊,10%的人有清晰而短期的目标,
期刊
要想进一步推动桥梁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与现代社会建设需求相适应,就一定要正确认知桥梁建筑工业化的现状,掌握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
贵州位于我国西南,地处云贵高原东部,山势险峻,水流纵横,地理环境较为封闭,历史上交通非常不便。贵州又是一个多民族地区.有苗、布依、侗、水、士家、彝、仡佬等49个少数民族。由于受政治、经济、文化、地域以及民族文化等等因素的影响,一直以来贵州多数少数民族聚居区仍然保留有很多传统民族民间工艺。
手机盖板玻璃瑕疵检测主要分为图像获取、图像预处理、图像分割和瑕疵分类这几个步骤。由于高质量图像获取难度大,接下来的图像预处理就会显得尤其重要。传统的滤波方法在处理图像噪声时,都或多或少对图片产生一定的模糊,损失部分有效信息,通常噪声的存在会使得附近邻域内的极值上下差距较大,所以滤波变成不可或缺的步骤。改进传统的中值滤波,通过判断目标像素点是否需要进行滤波处理的办法,增强图像的同时,使得有用瑕疵信息
石油化工企业的原材料易燃易爆、生产过程中经常使用高温高压等工艺,伴随着复杂的事故突发安全隐患。为了应对石油化工企业危险化学品的突发事故,本文给出了“合理制定总体救援方案、迅速切断灾害源头、妥善处理危险化学品泄漏”的救援方案。为了形成对救援人员的妥善保护,提出了“现场勘查和救援前期的重装防护,救援后期和微细处理的轻装防护”的个人防护策略。
本述評的目的,是介紹国內外有关鋼筋混凝土基桩栈桥設计和施工的动态,从中吸取經驗和教訓,作为我国今后发展桥梁建筑工业化的借鏡。本文共分六部分:一、前言;二、基桩栈桥的設计原理;三、鋼筋混凝土基桩栈桥的結构型式;四、基桩栈桥的施工;五、对我国发展拼装式基桩栈桥的意見和建議;六、結語。尤其是第五、六两部分,作者对我国发展鋼筋混凝土基桩栈桥方面,提供了一些建議,可供讀者在設计、施工和科学研究工作中参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