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依据原子结合能定义了界面结合能.采用递归法计算了纳米管增强锌铝基复合材料中ZA27/CNT界面电子结构,揭示了纳米管在ZA27合金晶界分布的微观物理本质,及其ZA27/CNT弱界面结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依据原子结合能定义了界面结合能.采用递归法计算了纳米管增强锌铝基复合材料中ZA27/CNT界面电子结构,揭示了纳米管在ZA27合金晶界分布的微观物理本质,及其ZA27/CNT弱界面结合的电子层面的原因.研究发现:金属基体对纳米管增强相上的碳原子态密度影响很大,而纳米管对基体金属中的铝、锌原子影响很小.碳原子态密度与基体金属原子趋于同化,使纳米管与基体金属结合,但因同化程度不高导致界面结合较弱,影响强化效果.如果在纳米管装饰或镀上与基体金属性质相近的原子层,会极大改善复合材料的界面结合强度,提高复合材料性能.
其他文献
提供一种新的解法,经过求解微分方程很简单地得到了与殷雯(物理学报52 1862)同样的结果.殷文通过精确求解含时量子体系,研究了在周期耦合驱动下电子在两量子阱中的受迫振荡,
采用X射线衍射技术、电子背散射衍射技术和扫描电镜分别观察了不同甲烷浓度条件下沉积的CVD自支撑金刚石薄膜的宏观织构、晶界分布和表面形貌.研究了一阶孪晶在金刚石晶体{11
运用变分法,对任意实对称响应函数泰勒级数展开取至二阶,得到了1+1维强非局域非线性介质中光束传输的超高斯光束的近似分析解,提出了超高斯空间光孤子族模型.分析结果表明:束
代数动力学算法首次被用于求人造地球卫星运动方程的数值解,在四阶算法下,与Runge-Kutta算法和辛算法的计算结果作了比较.结果表明,代数动力学算法对于人造地球卫星长期轨道
针对公共信息模型(CIM)数据交换中存在的可扩展性差与重用性不足2个重要问题,介绍上海电网先进能量管理系统(AEMS)中对上述问题的解决方案。文中充分考虑CIM不断发展变更与各
利用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吸收光谱技术(TDLAS)并结合波长调制,在近红外波段1531.7nm处对常温常压下的NH3进行浓度测量.在10m的长程吸收池内得到了25×10-6的浓度信号,并且在25×10-6—400×10-6浓度范围内二次谐波信号与浓度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讨论了粉尘颗粒对于二次谐波信号的干扰,并提出了利用激光强度线性拟合解决颗粒对气体测量干扰的方法.
基于广义惠更斯-菲涅尔原理,推导出了超短脉冲厄米-高斯(H-G)光束在湍流大气中的光谱传输方程,研究了其光谱移动和光谱跃变特性,并给予了合理的物理解释.研究表明,超短脉冲H-
描述了介观物理系统中噪声的研究现况.对热噪声和散粒噪声的物理起源做了详细介绍,热噪声是系统的能态占据数发生涨落引起的,而散粒噪声源于载流子传输的微粒特性.还介绍了研
得到了描述由尘埃颗粒电荷变化、非热力学平衡分布的离子和Boltzmann分布的电子组成的未磁化的热尘埃等离子体中的尘埃声波的修正的KdV(mKdV)方程.并对诸多的尘埃等离子体参
利用偏振光椭圆率测量仪对分子束外延(MBE)法在Sapphire衬底上生长的Zn1-xMgxO薄膜的薄膜折射率和厚度进行了测试.结合ICP法测得的薄膜中的Mg组成量,经数值拟合,导出表征薄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