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探讨针刺配合不同牵引方式对神经根型颈椎痛疗效的影响。方法:将120例神经根型颈椎痛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针刺加卧位牵引组、针刺加坐位牵引组各40例;10天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不同治疗方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结果:在治愈率及总有效率方面针刺配合牵引治疗组均优于单纯针刺治疗组,有显著的差异性(P<0.01),且卧位牵引组优于坐位牵引纽。提示:针刺配合卧位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满意。
关键词 颈椎病针刺牵引
1 一般资料
12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均为2004年5月-2008年6月东莞常平医院针灸科门诊治疗的颈椎病病人。纳入标准根据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随机分为针刺组、针刺加卧位牵引组和针刺加坐位牵引组各40例,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及客观检查结果,具有典型放射痛的区域与神经根支配区域分布一致的患者且符合上述诊断标准的纳入本研究。另根据x线摄片、CT、MRI、抗“0”、血沉等检查结果排除颈肌筋膜炎、风湿病、颈部软组织损伤等病例。
2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与病变节段相一致的根性症状与体征;压顶试验或臂丛牵拉试验阳性;影像学所见与临床表现一致。中医诊断标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3 治疗方法
3.1 针刺组主穴取天柱(双),百劳(双),大杼(双),肩井(双),配穴按经络辨证,大肠经循行线症状加肩髂,曲池,温溜,合谷;三焦经循行线症状加肩髑,膈会,会宗,外关,小肠经循行线症状加肩贞,秉风,养老,后溪。天柱、百劳为一组电针,大杼、肩井为一组电针,左右共四组,强度以耐受为度,25分钟/次。
3.2 针刺加坐位牵引组在针灸治疗的基础上配合坐位颈椎牵引治疗。采用广州羊城医疗器械厂制造的sKG-I型颈椎自动牵引机,坐位间歇牵引法牵引(牵4分钟间歇1分钟),头稍前屈,角度10~20度,牵引下限为4kg,牵引上限重量从6kg开始,逐渐增至患者体重的1/10~1/7,以舒适为度,20分钟肷。针刺加卧位牵引组在针灸治疗的基础上配合卧位颈椎牵引治疗。采用北京福寿医疗器械公司的MP-1YJD型电动升降牵引机,仰卧位间歇牵引(牵4分钟间歇1分钟),头稍前屈,角度10~20度,牵引下限为4kg,牵引上限重量从6kg开始,逐渐增至患者体重的1/10~1/7,以舒适为度,20分钟肷。
4 疗效评价标准
疗效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脚拟定。痊愈:症状、体征消失,恢复日常工作,随访1年未复发;显效:症状、体征基本消失,能参加劳动及工作;有效:部分症状体征缓解,生活能自理;无效:治疗前后症状无改善。
5 结果
三组数据经统计学处理,治疗组痊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者存在有显著差异fP<0.01),且对照组2在痊愈率及有效率方面亦优于对照组1,两者存在差异c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6 讨论
神经根型颈椎病属中医学之“痹证”范畴,经脉亏虚,气滞血瘀是本病发生的内因,感受风、寒、湿、热等外邪或外伤是其外因。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神经根型颈椎病主要由于颈椎骨质增生或颈椎间盘脱出压迫神经根;或因颈韧带劳损、关节囊松弛,造成椎体移位,压迫神经根,形成神经根炎性改变、水肿和肌肉痉挛所致。在神经根型颈椎病中,气血不畅、气滞血瘀是本病的主要病机,通经活络,活血化瘀是治疗本病的根本。
颈部穴位从解剖学角度看,穴下有相应椎骨下方发出的脊神经后支及伴行的动、静脉分支。针刺天柱,百劳,大杼可直接刺激脊神经后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消除病变局部神经肿胀,改善组织缺血、缺氧状态;也能直接刺激疼痛部位的粗神经纤维而止痛。此外,还可促进神经细胞释放内啡肽,发挥止痛作用。从经络来看,天柱,大杼为足太阳经穴,位在颈部,且大杼为骨会,手、足太阳经交会穴,针之能振奋太阳经气;百劳为治疗颈椎病变的效穴,三穴相配达到通经气活经络,活血化瘀之目的。取双侧颈部穴位有助于纠正被打破的生物力学平衡,使阴阳平衡、左右经络之气相通。卧位牵引治疗能更好的放松局部痉挛的肌肉,拉开椎间隙而纠正关节错缝,改变骨赘物和神经、血管的相对位置,从而缓解症状。两种手段具有协同作用,故疗效显著。
关键词 颈椎病针刺牵引
1 一般资料
12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均为2004年5月-2008年6月东莞常平医院针灸科门诊治疗的颈椎病病人。纳入标准根据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随机分为针刺组、针刺加卧位牵引组和针刺加坐位牵引组各40例,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及客观检查结果,具有典型放射痛的区域与神经根支配区域分布一致的患者且符合上述诊断标准的纳入本研究。另根据x线摄片、CT、MRI、抗“0”、血沉等检查结果排除颈肌筋膜炎、风湿病、颈部软组织损伤等病例。
2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与病变节段相一致的根性症状与体征;压顶试验或臂丛牵拉试验阳性;影像学所见与临床表现一致。中医诊断标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3 治疗方法
3.1 针刺组主穴取天柱(双),百劳(双),大杼(双),肩井(双),配穴按经络辨证,大肠经循行线症状加肩髂,曲池,温溜,合谷;三焦经循行线症状加肩髑,膈会,会宗,外关,小肠经循行线症状加肩贞,秉风,养老,后溪。天柱、百劳为一组电针,大杼、肩井为一组电针,左右共四组,强度以耐受为度,25分钟/次。
3.2 针刺加坐位牵引组在针灸治疗的基础上配合坐位颈椎牵引治疗。采用广州羊城医疗器械厂制造的sKG-I型颈椎自动牵引机,坐位间歇牵引法牵引(牵4分钟间歇1分钟),头稍前屈,角度10~20度,牵引下限为4kg,牵引上限重量从6kg开始,逐渐增至患者体重的1/10~1/7,以舒适为度,20分钟肷。针刺加卧位牵引组在针灸治疗的基础上配合卧位颈椎牵引治疗。采用北京福寿医疗器械公司的MP-1YJD型电动升降牵引机,仰卧位间歇牵引(牵4分钟间歇1分钟),头稍前屈,角度10~20度,牵引下限为4kg,牵引上限重量从6kg开始,逐渐增至患者体重的1/10~1/7,以舒适为度,20分钟肷。
4 疗效评价标准
疗效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脚拟定。痊愈:症状、体征消失,恢复日常工作,随访1年未复发;显效:症状、体征基本消失,能参加劳动及工作;有效:部分症状体征缓解,生活能自理;无效:治疗前后症状无改善。
5 结果
三组数据经统计学处理,治疗组痊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者存在有显著差异fP<0.01),且对照组2在痊愈率及有效率方面亦优于对照组1,两者存在差异c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6 讨论
神经根型颈椎病属中医学之“痹证”范畴,经脉亏虚,气滞血瘀是本病发生的内因,感受风、寒、湿、热等外邪或外伤是其外因。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神经根型颈椎病主要由于颈椎骨质增生或颈椎间盘脱出压迫神经根;或因颈韧带劳损、关节囊松弛,造成椎体移位,压迫神经根,形成神经根炎性改变、水肿和肌肉痉挛所致。在神经根型颈椎病中,气血不畅、气滞血瘀是本病的主要病机,通经活络,活血化瘀是治疗本病的根本。
颈部穴位从解剖学角度看,穴下有相应椎骨下方发出的脊神经后支及伴行的动、静脉分支。针刺天柱,百劳,大杼可直接刺激脊神经后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消除病变局部神经肿胀,改善组织缺血、缺氧状态;也能直接刺激疼痛部位的粗神经纤维而止痛。此外,还可促进神经细胞释放内啡肽,发挥止痛作用。从经络来看,天柱,大杼为足太阳经穴,位在颈部,且大杼为骨会,手、足太阳经交会穴,针之能振奋太阳经气;百劳为治疗颈椎病变的效穴,三穴相配达到通经气活经络,活血化瘀之目的。取双侧颈部穴位有助于纠正被打破的生物力学平衡,使阴阳平衡、左右经络之气相通。卧位牵引治疗能更好的放松局部痉挛的肌肉,拉开椎间隙而纠正关节错缝,改变骨赘物和神经、血管的相对位置,从而缓解症状。两种手段具有协同作用,故疗效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