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肌肉电刺激结合柠檬冰棉签咽部刺激 改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观察

来源 :健康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osed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观察神经肌肉电刺激结合柠檬冰棉签咽部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按入院单双号分为两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接受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采用Vitalstim电刺激仪结合柠檬冰棉签咽部刺激,4周后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神经肌肉电刺激结合柠檬冰刺激可改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且临床效果优于常规治疗。
  关键词:吞咽障碍 神经肌肉电刺激 柠檬冰刺激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2.039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2-0035-02
  吞咽障碍是脑卒中常见而严重的合并症,本研究应用神经肌肉电刺激结合柠檬冰棉签咽部刺激治疗6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观察其临床疗效,并与常规康复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120例患者为我院康复科2010年10月至2013年11月收治的脑卒中患者,诊断均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订的脑卒中诊断标准,并经CT或MRI证实。入选条件:①神志清楚,生命体征平稳,无发热和肺部感染;②能理解和执行简单指令,简易智力测试量表(Abbreviated Mental Test Scale,AMT)[1]评分大于7分;③饮水试验评定≥4分。2组患者入选时性别、年龄、脑卒中类型、开始治疗的时间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 治疗方法
  二组患者均根据病因和病情接受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采用Vitalstim电刺激仪结合柠檬冰棉签咽部刺激,电刺激强度为5~11mA,输出脉冲频率为30~80Hz,输出波形为双相方形,最大输出强度為25mA(标准差±10%),波宽为700ms,有2个输出通道,每个输出通道有2个电极共4个治疗电极。2对电极沿颈前正中线垂直排列放置。患者在接受电刺激过程中,当刺激强度较小时,患者咽部有“蠕动、麻刺感”;当刺激强度达到治疗量时,患者咽部有“抓握、挤压感”,并伴有轻度强迫吞咽动作;当刺激强度过大时,患者会感觉咽部疼痛不适。治疗强度根据患者的感觉、吞咽障碍类型和病情程度等进行调节。电刺激治疗每日1次,每次1h,每周5次,共治疗4周。柠檬冰棉签咽部刺激。方法:消毒棉签置入新鲜柠檬汁中冰冷;治疗宜早餐后1h及晚餐前lh进行,先口腔清洁,嘱患者半卧位或卧位,尽量张口发“啊”音,用柠檬冰棉签轻轻刺激软腭、舌根及咽后壁,然后嘱患者做空吞咽动作,反复操作4~5次。每日2次,每次10~15min,每周10次,共4周。
  3 疗效评定标准与结果
  3.1 疗效评定标准。基本痊愈:吞咽无障碍,洼田饮水试验评定为正常;显效:吞咽障碍明显改善,洼田饮水试验评定提高2级以上;有效:吞咽障碍改善,洼田饮水试验评定提高l级;无效:吞咽障碍无改善,洼田饮水试验评定无进步[2]。
  3.2 结果。两组患者治疗4周后评定疗效,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例)
  P<0.01。
  4 讨论
  4.1 神经肌肉电刺激。通过低频电刺激将神经肌肉电刺激的物理疗法和意识法相结合,通过对肌肉的重新训练和对喉部肌肉进行功能性刺激,从而实现咽部肌肉正常收缩,使患者及时得到进食功能的改善[3]。
  4.2 咽部冷刺激。通过物理因素刺激咽反射所必需的咽部压力感受器和水感受器,诱发吞咽反射的区域变得敏感,有效强化了吞咽反射,从而取得良好的咽反射的效果[4]。柠檬冰棉签的柠檬酸味持久,对神经系统有较强的兴奋作用,能更有效刺激舌根部味蕾,促进味觉恢复,防止咽部肌肉萎缩,反复训练可以加强咽部冷刺激的效果,使吞咽反射更易于发生,提高吞咽能力,从而促进吞咽功能康复[5,6]。本文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吞咽障碍及洼田饮水试验均有改善,尤其神经肌肉电刺激结合柠檬冰棉签咽部刺激临床疗效能明显提高。
  参考文献
  [1] 伍少玲,燕铁斌,黄利荣.简易智力测试量表的效度及信度研究.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3,25:140.142
  [2] 姜昭,王亚平,郭承承.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观察[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2;34(5):357-60
  [3] 晋丹丹,张华.神经肌肉电刺激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疗效及相关问题的研究[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0;32(4):2824
  [4] 巩尊科,陈伟,孙洁,等.神经肌肉电刺激并吞咽训练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0;32(10):782-3
  [5] 洪浩敏,陈松深,邱浩强.神经肌肉电刺激配合吞咽功能训练治疗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J].河北医学,2012;18(3):335-8
  [6] 马素慧,崔颖,窦娜,等.易化区神经肌肉电刺激对脑卒中患者偏瘫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J].中国全科医学,2010;13(22):2516-8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对比观察在乳腺肿块的诊断中应用超声与MRI的临床效果,并分析联合诊断的优势。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0月乳腺外科收治的60例乳腺肿块患者,以病理学检查及手术结果为金标准,对其超声及MRI检查诊断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超声与MRI对乳腺肿块的单独诊断准确率相近(P>0.05),但均低于两者联合诊断准确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通过计算ROC曲线下面积,两种
期刊
摘要:目的:对周围型胆管细胞癌的CT诊断和病理基础进行分析。方法:对2009年10月至2013年9月在我院治疗的15例周围型胆管细胞癌患者进行CT平扫和CT增强扫描,并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对15例患者的CT诊断情况进行总结,CT平扫有10例密度不均匀,存在囊状和条状的密度区,5例密度均匀。通过CT增强扫描,有6例肿瘤无强化,9例出现轻度或中度强化。有5例门静脉边缘不全薄环强化,7例不定形强化,3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电子环扫超声内镜(EUS)与多层螺旋CT(MSCT)在胃癌术前分期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经病理证实的96例胃癌患者于术前一周内分别行EUS及MSCT检查,判断出肿瘤的TNM分期,将术后病理结果与术前检查结果相对照。结果:EUS判断胃癌T、N、M分期的准确性分别为89.6%、79.2%、79.2%。MSCT判断T、N、M分期的准确性分别为68.8%、81.3%、93.8%。EUS对
期刊
摘要:目的:通过对创伤性失血导致休克的患者实行早期限制性液体复苏,探讨该项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7月收治的患者进行抽样,选取60例因创伤性失血导致休克的患者,60例患者被随机均分为两组,一组采用常规液体复苏,作为常规组,另一组采用限制性液体复苏,作为限制组,比较患者的凝血功能、体温、碱剩余和血浆乳酸含量。对限制组和常规组中治愈、死亡的发生率做好统计,并对两组中出现的
期刊
摘要:目的:分级护理在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研究如何针对患者病情对其进行分级护理。方法:通过对分级护理内容和患者病情的详细分析,研究分级护理在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结果:颅脑损伤患者体征变化大、病情复杂,在发病期或是手术前后的期间内需要采用较高等级的护理标准。当患者术后稳定或者进入恢复期时,医护人员可根据患者状况降低监护等级为二、三级护理。结论:对颅脑损伤患者护理等级的选择需要结
期刊
摘要:目的:比较低剂量对比剂与常规剂量对比剂CT肺动脉成像(CTPA)的影像质量,探讨128层螺旋CTPA检查中低剂量对比剂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选取60例临床怀疑肺动脉栓塞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行CTPA检查,A组对比剂方案50ml对比剂+30ml生理盐水,B组30ml对比剂+30ml生理盐水。比较两组的肺动脉节段、上腔静脉、升主动脉、左心房的CT值以及肺动脉显影的影像质量。结果:两组中肺动脉节
期刊
摘要:目的:本文就不同剂量替罗非班在老年糖尿病患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DM-AMI)PCI治疗应用中的价值与安全性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自2011年11月至2013年09月期间收治的180例老年糖尿病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DM-AMI),将其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患者各60例。A组予以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治疗,B组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基础上+小剂量替罗非班治疗,C组在阿司匹林+氯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采用躯干控制训练对小儿脑瘫在运动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上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3年6月期间本院收治的脑瘫患儿234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120例,在采取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应用躯干控制训练;对照组114例,仅采取常规康复治疗。比较两组运动能力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情况。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康复治疗,实验组患儿的运动能力平均得分为31.24±2.98,对照组为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门诊细节管理在病人满意率中非技术因素的影响和应用。分析门诊细节管理在病人非技术因素影响的满意率中和作用。方法:比较分析我院2012年下半年及2013年上半年的门诊病人服务满意度调查中满意率及意见反馈的非技术影响因素的情况,根据三级综合医院评价的标准,组织门诊人员进行培训和规范,明确细节管理的要求,确定非技术因素中的细节并施行持续管理。结果:施行细节管理的病人意见反馈问题总量下降49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临床分离的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相关耐药基因及整合酶的存在情况。方法:采用美国MicroScan96鉴定药敏分析仪测定菌株及其耐药性。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检测β-内酰胺酶基因型及整合酶基因。结果:33株鲍曼不动杆菌对阿米卡星耐药率20.3%,左氧氟沙星和环丙沙星耐药率分别30.3%和46.3%,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均高达70.0%以上。检出β-内酰胺酶基因28株(84.8%)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