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信息技术在当今社会中正以其强大的力量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甚至是思维方式。为了适应信息社会的飞速发展,新的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要求培养以信息素养为核心的信息技术能力,让学生把信息技术作为获取信息、探索问题、协作解决问题的认知工具,适应信息社会的发展。
【关键词】 信息技术 信息素养 培养
1 在课堂教学中与各学科“整合”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新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新途径,与学科教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和继承性,又具有相对独立性。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仅仅把信息技术作为辅助教学的工具,更是强调把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和情感激励工具,利用信息技术所提供的自主探索、多重交互、合作学习、资源共享等学习环境,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使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在整合过程中得到有效的锻炼。在课堂教学中,使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整合”进行教学能促进学生主动学习,高质量地实现学科教学目标,培养了学生对所学知识和技能的应用能力、分析和创造性地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交流和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主动发现问题、主动探究的能力,从而利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通过“整合”使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显性或隐性地贯穿于学校的各科教学之中,课程整合不仅仅使信息技术做为一种学习工具发挥了其应有的作用,更能提高其他学科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只有当学生能够选择技术工具来帮助他们适时地获取信息、分析和综合信息,并能专业化地呈现信息时,才能达到有效的技术整合,也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的整合不只是通过信息技术教育来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及能力,还应大力提倡在学科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以提高学科教学的质量,这两者互为促进、互相补充。
2 通过学生自我防范意识的增强,提高信息素养
知识爆炸,信息超载,使人们的心理、生理难以承受,不堪重负。面对众多的信息,人会相应地对这些应激源作出心理和生理反应,心理反应又与生理反应相互影响,例如焦虑、恐慌会引发心率增快,血压升高等。青少年应积极对信息的冲击,有目的、有意识地作出认知性和行为性的努力,改变信息对人的负面影响。控制应激性情绪或生理性唤醒,从而减轻焦虑,身心放松,维护和增进身心健康。如果通过自己的努力,还是难以摆脱紧张不安、恐慌、孤独、苦闷、记忆力减退、思维迟缓、沮丧绝望等不良心情时,则应该学习美国硅谷一些人士的做法:积极寻求心理医生、心理学工作者的帮助。对信息要有一个正确的态度,根据身心状态和学习、工作的需要,占有适量的信息。真实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电脑里,网络上的世界可能很精彩,但这毕竟是虚拟的,虚拟的感情,虚拟的人际关系代替不了现实生活中的真情实意,友谊关爱。上网要做到适度,作为一个人,应该多与他人交往,不要把自己局限在与冷冰冰的电脑相对上。认识到网络的危害性。上网时必须明白:网络信息有的是有价值的,但有的是有毒信息。当你被那些虚假信息误导,后果严重时,是不会有人对你负责的。当发现自己被互联网“俘获”时,应及时意识到问题的严格性,想办法尽快摆脱。因此,上网要有安全意识,心理要设防,要学会自我保护。自觉增强网上安全防范意识和网络社会公德意识。网络社会同现实社会一样,不可能是一片净土。网络欺骗、赌博、色情、人身攻击、反动言论、犯罪行为以及各种网络垃圾等都可能使青少年受到伤害。正如一位网络罪犯在法庭上所说:“对没有成年人监护的青少年来说,国际互联网是一个非常危险的地方。”一定的安全防范意识是青少年网民自我保护、防卫的基本要求。同时,要自觉遵循网络社会的“游戏规则”,自觉抵制形形色色的不良网络行为,自觉接受道义自律和网络规则的约束,努力倡导网络社会自尊自爱自律自觉的新风尚。
3 在课堂教学中结合生活教学培养信息素养
新课改中要求以培养信息素养为核心教学目标,培养学生以信息素养为基础的信息技术能力,使他们拥有适应信息社会生存、终生学习和持久发展所必须的基础能力。因此,首先,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应结合高中学生的生活和学习设计问题,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鼓励学生将所学的信息技术积极地运用到生产、生活乃至信息技术革新等各项实践活动中去,在实践中创新,在创新中实践。此外,信息技术课程还应注重结合生活中正确的人际交往观,道德情感观等进行教学,培养健康的信息意识和信息伦理道德,能在鱼目混珠的网络资源中准确筛选正确有效的信息,能够遵循信息应用人员的伦理道德规范,不从事非法活动,懂得防止计算机病毒,不受网络中的不良信息影响及诱惑。另外,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精心挑选教学例子,让学生举一反三,用与生活贴近的教学例子进行教学学生乐于思考,通过完成教学任务一方面学生更熟练掌握信息技术工具的使用,另一方面他们能自己解决问题后会获得成功的喜悦,激发了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有利于信息素养的培养。
生活即是一种学习,信息技术教学回归到生活中,运用信息技术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我们从实际生活出发来设计实例,把这些实例融入到教学任务中,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信息素养得到了培养。
总之,培养高中生的信息素养不能脱离现实,不能偏离课程标准,信息技术教学注重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不要停留在过去以学生学会使用某个软件的教学模式下,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创新能力及探究能力,对信息的理解,分析、筛选能力,使学生不仅能学习书本上的知识,还能学会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生活中去,只有具备良好信息素养的人才能符合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 信息技术 信息素养 培养
1 在课堂教学中与各学科“整合”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新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新途径,与学科教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和继承性,又具有相对独立性。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仅仅把信息技术作为辅助教学的工具,更是强调把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和情感激励工具,利用信息技术所提供的自主探索、多重交互、合作学习、资源共享等学习环境,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使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在整合过程中得到有效的锻炼。在课堂教学中,使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整合”进行教学能促进学生主动学习,高质量地实现学科教学目标,培养了学生对所学知识和技能的应用能力、分析和创造性地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交流和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主动发现问题、主动探究的能力,从而利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通过“整合”使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显性或隐性地贯穿于学校的各科教学之中,课程整合不仅仅使信息技术做为一种学习工具发挥了其应有的作用,更能提高其他学科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只有当学生能够选择技术工具来帮助他们适时地获取信息、分析和综合信息,并能专业化地呈现信息时,才能达到有效的技术整合,也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的整合不只是通过信息技术教育来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及能力,还应大力提倡在学科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以提高学科教学的质量,这两者互为促进、互相补充。
2 通过学生自我防范意识的增强,提高信息素养
知识爆炸,信息超载,使人们的心理、生理难以承受,不堪重负。面对众多的信息,人会相应地对这些应激源作出心理和生理反应,心理反应又与生理反应相互影响,例如焦虑、恐慌会引发心率增快,血压升高等。青少年应积极对信息的冲击,有目的、有意识地作出认知性和行为性的努力,改变信息对人的负面影响。控制应激性情绪或生理性唤醒,从而减轻焦虑,身心放松,维护和增进身心健康。如果通过自己的努力,还是难以摆脱紧张不安、恐慌、孤独、苦闷、记忆力减退、思维迟缓、沮丧绝望等不良心情时,则应该学习美国硅谷一些人士的做法:积极寻求心理医生、心理学工作者的帮助。对信息要有一个正确的态度,根据身心状态和学习、工作的需要,占有适量的信息。真实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电脑里,网络上的世界可能很精彩,但这毕竟是虚拟的,虚拟的感情,虚拟的人际关系代替不了现实生活中的真情实意,友谊关爱。上网要做到适度,作为一个人,应该多与他人交往,不要把自己局限在与冷冰冰的电脑相对上。认识到网络的危害性。上网时必须明白:网络信息有的是有价值的,但有的是有毒信息。当你被那些虚假信息误导,后果严重时,是不会有人对你负责的。当发现自己被互联网“俘获”时,应及时意识到问题的严格性,想办法尽快摆脱。因此,上网要有安全意识,心理要设防,要学会自我保护。自觉增强网上安全防范意识和网络社会公德意识。网络社会同现实社会一样,不可能是一片净土。网络欺骗、赌博、色情、人身攻击、反动言论、犯罪行为以及各种网络垃圾等都可能使青少年受到伤害。正如一位网络罪犯在法庭上所说:“对没有成年人监护的青少年来说,国际互联网是一个非常危险的地方。”一定的安全防范意识是青少年网民自我保护、防卫的基本要求。同时,要自觉遵循网络社会的“游戏规则”,自觉抵制形形色色的不良网络行为,自觉接受道义自律和网络规则的约束,努力倡导网络社会自尊自爱自律自觉的新风尚。
3 在课堂教学中结合生活教学培养信息素养
新课改中要求以培养信息素养为核心教学目标,培养学生以信息素养为基础的信息技术能力,使他们拥有适应信息社会生存、终生学习和持久发展所必须的基础能力。因此,首先,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应结合高中学生的生活和学习设计问题,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鼓励学生将所学的信息技术积极地运用到生产、生活乃至信息技术革新等各项实践活动中去,在实践中创新,在创新中实践。此外,信息技术课程还应注重结合生活中正确的人际交往观,道德情感观等进行教学,培养健康的信息意识和信息伦理道德,能在鱼目混珠的网络资源中准确筛选正确有效的信息,能够遵循信息应用人员的伦理道德规范,不从事非法活动,懂得防止计算机病毒,不受网络中的不良信息影响及诱惑。另外,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精心挑选教学例子,让学生举一反三,用与生活贴近的教学例子进行教学学生乐于思考,通过完成教学任务一方面学生更熟练掌握信息技术工具的使用,另一方面他们能自己解决问题后会获得成功的喜悦,激发了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有利于信息素养的培养。
生活即是一种学习,信息技术教学回归到生活中,运用信息技术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我们从实际生活出发来设计实例,把这些实例融入到教学任务中,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信息素养得到了培养。
总之,培养高中生的信息素养不能脱离现实,不能偏离课程标准,信息技术教学注重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不要停留在过去以学生学会使用某个软件的教学模式下,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创新能力及探究能力,对信息的理解,分析、筛选能力,使学生不仅能学习书本上的知识,还能学会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生活中去,只有具备良好信息素养的人才能符合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