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云摘 要:开放性的问题设置是设定在开放式节目环境当中的,不存在特定的目的或特定回答的提问语言,在现在的谈话节目中普遍存在。开放性的原则要求主持人必须高效地进入谈话角色并且营造能使嘉宾畅所欲言的谈话氛围,创造嘉宾的发言平台,短时间内挖掘嘉宾的人格魅力。
关键词:谈话节目;提问语;开放性
1前言
谈话节目以话题为中心,因此一个得体的选题也就意味着节目成功的开始。谈话节目担负着大众传播的责任,必然要注重舆论引导性。因此,节目选题虽然十分宽泛,但都必须是积极、健康、有意义的,而且要与国家的利益、老百姓的生活有密切关系。选题应该具备四个最基本的特征:重要性、普遍性、热点性、真实性。建立在此基础上的采訪提问才能是平等、开放、民主的。除此之外,谈话节目的开放性还体现在受众的参与度上,访谈节目的受众基本属于封闭的节目环境中,参与方式以倾听为主,谈话节目的受众则能够畅所欲言。
2开放性原则的形成途径
录播是早期谈话节目的主要形式,比较典型的《国际双行线》中谭盾的突然离场引发了大众热烈的讨论,而该期节目能够顺利播出,审批过程也是一波三折。录播的方式虽然可以通过后期制作来掩盖节目过程中的不足和瑕疵,但是现场观众却在一次又一次的重来声当中消磨了热情和新鲜感,而对于电视机前的受众来说则失去了真实感。这种真实感其实就来源于开放性的提问。“真实既是电视节目的美学基础,也是电视节目的生命所在,电视谈话节目的魅力就更在于它那现场的、即兴的、不可预测的谈话”。
3开放性原则的运用
开放性的提问不仅凸显节目的真实性,更重要的是营造了一种轻松、和谐、民主、开放、平等的谈话氛围。主持人对节目的掌控力和语言能力的运用是节目氛围的关键所在。
在谈话节目中提问语明显具有开放性的代表人物非崔永元莫属。崔永元的主持风格亦庄亦谐,语气平和却又能语出惊人,语言活泼却不让人感到轻浮。他非常善于调动观众的积极性和参与度,语言立场往往和受众保持一致。以下将对崔永元在《实话实说》中的开放式提问进行分析。
3.1升华式提问
崔永元能够将嘉宾有限地表达发挥出无限的深意。例如在一期主题为“父母眼中的孝子”的节目中:
崔永元:(对某观众)我想问问您,您怎么看待“孝顺”这个问题?
观众:我觉得,父母都希望孩子成龙成凤,努力学习,好好生活,就是对父母的孝顺。
崔永元:就是得成才。也就是说孝顺先得顺,顺着顺着也就是孝了。
(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实话实说》1996年08月25日)
在这个案例当中崔永元对观众的提问开门见山、直奔主题,选题是“父母眼中的孝子”,而主持人的提问却是怎么看待“孝顺”,选择了逆向提问的思维模式,如果直接提问“你认为父母眼中什么样的孩子是孝子”,对于年轻观众可能并不容易回答,而主持人从观众角度出发提问,进而对观众的回答进行简单的总结,一句“你得先顺着他,也就是孝了”,准确地帮助观众完成表达,深化了节目主题。
3.2“揭短式”提问
崔永元提问的方法很多,比如“揭短式”提问就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种。通常,崔永元会用这种无伤大雅的语言方式调侃嘉宾,从而使节目达到轻松、幽默的效果。例如在主题为“为什么吸烟”的节目中:
崔永元:您看您自己也觉得抽烟让嘴巴里面有怪味儿,年轻的时候是不是特别希望这味儿容易被异性问到啊?
嘉宾:现在不这么想了,可小时候总觉得早晚有一天会的。
崔永元:您小时候就有那么远大的志向?
(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实话实说》1996年05月12日)
在这两个问题中崔永元充分运用了提问语开放性的原则。第一个问题实质上是问嘉宾“是否认为吸烟可以吸引异性”,但如果直接这样问的话不免使嘉宾尴尬,崔永元巧妙地使用了“抽烟导致的怪味是不是容易让异性问到”这一切入点,既幽默又不失礼貌,引发了嘉宾幽默的回答;而崔永元的第二个问题则是依据嘉宾回答的临场提出的,他将“吸引异性”称为“志向”,这种善意的“嘲笑”、揭短式的提问博得了嘉宾及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和笑声,使谈话现场更加和谐。
3.3“圈套式”提问
在很多情况下节目会遇到经验丰富、滴水不漏的嘉宾,要从这类嘉宾的口中“套出”实话,往往需要一些智慧,崔永元就是一个善于“下套子”的主持人,例如一期选题为“医院里面有医生”的节目中,主持人这样发问:
崔永元:您从医这么些年了,有没有拿过红包呢?
嘉宾:没。
崔永元:我说的这个“红包”啊,不是红纸包的包,白纸包的也叫“红包”,这个拿过吗?
(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实话实说》2001年02月04日)
在这个环节的提问当中,崔永元先是用一个看似直白的问题引发嘉宾的回答,当得到的答案是“否”的时候,其实这个问题才真正开始,崔永元开始运用文字游戏,即便是白纸包的钱也叫“红包”,并以此再次追问嘉宾是否拿过,实质就是用一个“圈套式”的连环问题“套出”作为医务人员的嘉宾究竟是否拿过患者的钱。开放式的提问比直接逼问嘉宾“你是否有不正当收入”更易于让人接受,有时崔永元也会故意歪曲嘉宾的意思,使受访者由于急于纠正主持人的错误而引发更多的表达,然而这也正中了崔永元的“圈套”。
4违背开放性原则的不良影响
开放性原则的运用有赖于主持人充分的幕后准备工作和机智的临场应变能力,如果缺乏开放性原则的提问不仅会让现场陷入尴尬,还会暴露主持人准备不足、知识浅薄。比如某主持人就“彩票”这一话题进行采访时,一位差点中五百万的嘉宾表示:“知道自己没中奖的时候我有想过去跳楼。”主持人问:“后来跳了吗?”这个问题真是让人啼笑皆非,使受众认为主持人的话语无逻辑性且毫无意义;该主持人在采访一位知名艺人的时候提问:“你的数学成绩好吗?”,嘉宾出于谦虚说:“不好。”主持人信以为然,其实,该嘉宾是某高校数学系毕业的高材生。这样的错误只要在采访前稍作准备就完全可以避免。主持人虽然不可能做到世事洞明,但是由于准备不足而犯低级错误的主持人只会让受众反感,影响节目的传播效果和主持人的个人形象。
5结语
这就是谈话节目提问语用原则中开放性原则的作用,娴熟地运用该原则能帮助主持人有效地提出原本犀利、苛刻的问题,避免嘉宾尴尬的同时也消除了节目的火药味,协调采访者、被访者以及受众之间的关系,在节目中营造出一种幽默、和谐的谈话氛围。
参考文献:
[1]王群,曹可凡.谈话节目主持概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85.
[2]于兴武.电视节目的类型及现状思考[J].景德镇高专学报,2003,(3):14-16.
[3]刘海贵.新闻采访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15.
关键词:谈话节目;提问语;开放性
1前言
谈话节目以话题为中心,因此一个得体的选题也就意味着节目成功的开始。谈话节目担负着大众传播的责任,必然要注重舆论引导性。因此,节目选题虽然十分宽泛,但都必须是积极、健康、有意义的,而且要与国家的利益、老百姓的生活有密切关系。选题应该具备四个最基本的特征:重要性、普遍性、热点性、真实性。建立在此基础上的采訪提问才能是平等、开放、民主的。除此之外,谈话节目的开放性还体现在受众的参与度上,访谈节目的受众基本属于封闭的节目环境中,参与方式以倾听为主,谈话节目的受众则能够畅所欲言。
2开放性原则的形成途径
录播是早期谈话节目的主要形式,比较典型的《国际双行线》中谭盾的突然离场引发了大众热烈的讨论,而该期节目能够顺利播出,审批过程也是一波三折。录播的方式虽然可以通过后期制作来掩盖节目过程中的不足和瑕疵,但是现场观众却在一次又一次的重来声当中消磨了热情和新鲜感,而对于电视机前的受众来说则失去了真实感。这种真实感其实就来源于开放性的提问。“真实既是电视节目的美学基础,也是电视节目的生命所在,电视谈话节目的魅力就更在于它那现场的、即兴的、不可预测的谈话”。
3开放性原则的运用
开放性的提问不仅凸显节目的真实性,更重要的是营造了一种轻松、和谐、民主、开放、平等的谈话氛围。主持人对节目的掌控力和语言能力的运用是节目氛围的关键所在。
在谈话节目中提问语明显具有开放性的代表人物非崔永元莫属。崔永元的主持风格亦庄亦谐,语气平和却又能语出惊人,语言活泼却不让人感到轻浮。他非常善于调动观众的积极性和参与度,语言立场往往和受众保持一致。以下将对崔永元在《实话实说》中的开放式提问进行分析。
3.1升华式提问
崔永元能够将嘉宾有限地表达发挥出无限的深意。例如在一期主题为“父母眼中的孝子”的节目中:
崔永元:(对某观众)我想问问您,您怎么看待“孝顺”这个问题?
观众:我觉得,父母都希望孩子成龙成凤,努力学习,好好生活,就是对父母的孝顺。
崔永元:就是得成才。也就是说孝顺先得顺,顺着顺着也就是孝了。
(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实话实说》1996年08月25日)
在这个案例当中崔永元对观众的提问开门见山、直奔主题,选题是“父母眼中的孝子”,而主持人的提问却是怎么看待“孝顺”,选择了逆向提问的思维模式,如果直接提问“你认为父母眼中什么样的孩子是孝子”,对于年轻观众可能并不容易回答,而主持人从观众角度出发提问,进而对观众的回答进行简单的总结,一句“你得先顺着他,也就是孝了”,准确地帮助观众完成表达,深化了节目主题。
3.2“揭短式”提问
崔永元提问的方法很多,比如“揭短式”提问就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种。通常,崔永元会用这种无伤大雅的语言方式调侃嘉宾,从而使节目达到轻松、幽默的效果。例如在主题为“为什么吸烟”的节目中:
崔永元:您看您自己也觉得抽烟让嘴巴里面有怪味儿,年轻的时候是不是特别希望这味儿容易被异性问到啊?
嘉宾:现在不这么想了,可小时候总觉得早晚有一天会的。
崔永元:您小时候就有那么远大的志向?
(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实话实说》1996年05月12日)
在这两个问题中崔永元充分运用了提问语开放性的原则。第一个问题实质上是问嘉宾“是否认为吸烟可以吸引异性”,但如果直接这样问的话不免使嘉宾尴尬,崔永元巧妙地使用了“抽烟导致的怪味是不是容易让异性问到”这一切入点,既幽默又不失礼貌,引发了嘉宾幽默的回答;而崔永元的第二个问题则是依据嘉宾回答的临场提出的,他将“吸引异性”称为“志向”,这种善意的“嘲笑”、揭短式的提问博得了嘉宾及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和笑声,使谈话现场更加和谐。
3.3“圈套式”提问
在很多情况下节目会遇到经验丰富、滴水不漏的嘉宾,要从这类嘉宾的口中“套出”实话,往往需要一些智慧,崔永元就是一个善于“下套子”的主持人,例如一期选题为“医院里面有医生”的节目中,主持人这样发问:
崔永元:您从医这么些年了,有没有拿过红包呢?
嘉宾:没。
崔永元:我说的这个“红包”啊,不是红纸包的包,白纸包的也叫“红包”,这个拿过吗?
(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实话实说》2001年02月04日)
在这个环节的提问当中,崔永元先是用一个看似直白的问题引发嘉宾的回答,当得到的答案是“否”的时候,其实这个问题才真正开始,崔永元开始运用文字游戏,即便是白纸包的钱也叫“红包”,并以此再次追问嘉宾是否拿过,实质就是用一个“圈套式”的连环问题“套出”作为医务人员的嘉宾究竟是否拿过患者的钱。开放式的提问比直接逼问嘉宾“你是否有不正当收入”更易于让人接受,有时崔永元也会故意歪曲嘉宾的意思,使受访者由于急于纠正主持人的错误而引发更多的表达,然而这也正中了崔永元的“圈套”。
4违背开放性原则的不良影响
开放性原则的运用有赖于主持人充分的幕后准备工作和机智的临场应变能力,如果缺乏开放性原则的提问不仅会让现场陷入尴尬,还会暴露主持人准备不足、知识浅薄。比如某主持人就“彩票”这一话题进行采访时,一位差点中五百万的嘉宾表示:“知道自己没中奖的时候我有想过去跳楼。”主持人问:“后来跳了吗?”这个问题真是让人啼笑皆非,使受众认为主持人的话语无逻辑性且毫无意义;该主持人在采访一位知名艺人的时候提问:“你的数学成绩好吗?”,嘉宾出于谦虚说:“不好。”主持人信以为然,其实,该嘉宾是某高校数学系毕业的高材生。这样的错误只要在采访前稍作准备就完全可以避免。主持人虽然不可能做到世事洞明,但是由于准备不足而犯低级错误的主持人只会让受众反感,影响节目的传播效果和主持人的个人形象。
5结语
这就是谈话节目提问语用原则中开放性原则的作用,娴熟地运用该原则能帮助主持人有效地提出原本犀利、苛刻的问题,避免嘉宾尴尬的同时也消除了节目的火药味,协调采访者、被访者以及受众之间的关系,在节目中营造出一种幽默、和谐的谈话氛围。
参考文献:
[1]王群,曹可凡.谈话节目主持概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85.
[2]于兴武.电视节目的类型及现状思考[J].景德镇高专学报,2003,(3):14-16.
[3]刘海贵.新闻采访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