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林间的击打

来源 :家居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RE18170939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楼客厅还可以看到原始结构的影子,主人向外扩出一个连廊一样的空间,vintage沙发有模块特性可随意组合,白色和黑色两件作品是黄容的装置实验,铜桶出自汪旺的手艺,落地灯和沙发均来自回到二十世纪。

THE OWNER


  汪旺(原名汪红荣),江西人,金工艺术家。他对日本锻金、藏族锻金及錾刻、苗族花丝等传统工艺有深入的研究和长期实践,作品集现代设计之简和传统工艺之美。太太黄容同样是金工艺术家,两人工作生活在北京,并共同创立了艺术金银器品牌:十方金工。


汪旺和黄容经常在他们家后山的松树下喝茶、看山,这一小块平台也是汪旺自己修整出来的。

  金工艺术家汪旺和太太黄容把家安在北京郊区的农村。他们之前也都生活在各地的乡村,或是山区,在那里建造自己的工作室和居所。如今的家的四周,群山环抱,山上遍植松树,这在北京郊区的山间并不多见。黑松姿态各异,但好像都有着庙宇门前的气质。“可能跟自古以来,附近有许多寺庙有关系,松树是庙里常见的植物,由修行的人种的。松子随风散落,到如今漫山遍野。”汪旺也希望自己的家是这样属于自然的一部分:“手工艺最吸引我的,是能把自己拉回到平静和回归自然的状态,我们周围的环境也在滋养着我们自己。”
  找到眼前这所房子时,它并不是如今这样“朴素”。他们将一幢被装饰成欧陆风的别墅拆成了“毛坯房”:将柱子、房梁都裸露出来,地面和墙面都退回到水泥状态,楼梯也仿佛未完工一样。汪旺在一楼设置了两间工作室,用自己习惯的方式将工具陈列在四周,他采用打坐的姿势来锤打手中的器皿,他说这样是让他最放松的姿势。他们从事錾刻的金、银等贵金属,有着夺目辉煌的光泽,而家中四壁不会反光的水泥墙面,正好可以衬托金银器的光辉。让人不禁想到张爱玲那句:“屋里是金沙金粉深埋的宁静,窗外风雨琳琅,漫山遍野都是今天。”
  汪旺的大学时代,曾经有过一位藏族錾刻师傅来学校讲学,他跟这位老师学习了几个月,老师就因为不适应北京的气候回西藏了,给他留下一个邮政地址。他写过很多信给老师,都没有回音。于是他专门去西藏寻找老师,经过各种周折,他终于在老师另一位徒弟的引领下,找到了老师。回京后第二年,就听说师父过世了。搬到现在这个家之后不久,汪旺做了一个色彩斑斓的梦,梦里,晴空万里,他赤着脚走在水草丰美的溪水里,远远看见了多年不见的藏族老师向这边过来,他高兴地和老师打招呼,老师也回报他以灿烂的笑容。他一直记得那个清晰的梦。还记得在梦中和老师交错过后想着怎么没跟老师拍张合影,又回头追到老师,和老师有张梦中的自拍。
  在此之后不久,周围的自然又给了他们夫妇一次珍贵的馈赠:一场大雪。那是两年前冬天北京的第二场大雪,山上的松树上积了厚厚的白色,天地间只有断断续续的黑色:“那天感受到真的你和自然是整个一体,包括你的空间,你所在场景,所有东西都高浓度的和谐。突然想到,古人说的‘天人合一’会不会是类似的状态。”黄容还融了一些雪来烹茶,到底是怎样的滋味呢?“就是脚下生翅膀的感觉!”她轻轻笑着说。由那天的融雪烹茶,黄容做了一件名为“雪斋”的茶器装置。“我们俩一直跟山,跟自然很近,我觉得应该从这里来溯源,”黄容说,“看到这个房子,汪旺应该跟我一样,觉得这个地方跟天地在一起,让我们可以在这儿劳作,如此简单。我更愿意说让家变成自己存在的方式。一个人可以是毛坯,因为有足够的空间容纳你的梦想,这就够了。”


1.一楼的窗户被特意放大成落地窗,可以更多的欣赏到周围的景色,窗前也形成独立的会客、休息场所。


2.二楼拆掉了天花板和房间之间的隔断,得到一个挑高极高的大空间,作为茶室。有一扇特意开辟的观景长窗,窗外的景色被框入室内。窗下的银瓶是汪旺的金工作品。


1.二楼茶室。窗外有松,茶席上是汪旺自己做的银质茶道具。


2.门口玄关处是工作室设计的Day & Night展台,陈列着为“设计之春”展览设计的金银器主题作品。墙上的铜质雕塑,是汪旺自由敲击铜板,使之自由变形而成的艺术品。


3.客厅一角。边桌上都是汪旺创作的雕塑和茶器、花器,以及黄容的装置作品。


卧室墙上悬挂的是藏地彩虹的绘画作品,是一位艺术家朋友所赠。在画下汪旺曾经做过一个和藏族老师相遇的彩色美梦。


汪旺使用的木质底座来自少数民族,便于金匠随身携带。一下下的击打声回响在松林山间,是他对自然的回应。


1.汪旺的金工创作有日本、藏族、苗族等各种源头的滋养,每个源头都需要不同系统的工具。


2.汪旺夫妇日常的茶具,金属器皿都是他手工制作的。


3.工作室展台上陈列着从银锭到一把银壶中间的各个工艺过程:片、盘、碗、盅。


4.在工作臺上,等待过火煅烧的银件。
其他文献
云南大理在很多人的想象中,是可以逃避現实的“诗和远方”的归处,只因大理有风景如画的苍山洱海。大理既是武侠小说中决意恩仇的江湖之地,也是远离喧嚣都市的桃花源之所。去年末,由建筑师朱锫设计的杨丽萍表演艺术中心建成,它与大理的山水相得益彰,正在成为大理的旅游新地标。  唯有顺应自然,建筑才能找到自己的姿态。在这里能看到天地元素近乎无缝相连,一切的建造虽是刻意却又和谐融洽。在山水交接的分界线上,透露出了大
期刊
《大地之燈》,马岩松装置以白色薄膜作为媒介,将山顶的几棵树简单包围。被忽视的地景以新的方式飘浮于空中,赋予原有的茶山一个璀璨的顶点,一个目的地,唤起人们登顶的渴望。旨在进一步探讨公共艺术的意义,重新建构人与自然的关系。  是时候,轮到城市反哺乡村了。  最近十年,在城乡体系经历一系列转向与遽变之后,绿水青山从背景走向了主体。以艺术作为方法,去发现一个地域的魅力,是乡村复兴的一种思路。20年前,由北
期刊
长效设计:思考与实践(2000-2020)于2021年5月29日~9月12日在深圳华美术馆展出。1.展览中的第七个单元:d食味研究所。D&DEDARTMENT的每个店铺设有咖啡厅,以本地食材地产地销为目标,D&DEPARTMENT的食味研究所通过设立能够品尝到日本47个地方风味的食堂,研究、推广食物的长效设计。食味研究所每月会在47个地方特色食物中制定一个研究课题,根据研究课题在d47食堂为客人提
期刊
主持第一个乡村公共空间建设的落地项目时,何崴正面临着自己的40岁。  作为三文建筑事务所的创始人和中央美术学院的教授,何崴从2012年开始系统性地进行乡村建设的田野调查,并在之后策划了一系列展览,获得不少关注。但他对乡村的关注并不是近十年间才开始的。从小在大院儿长大,经常跟随在艺术院校教书的父母去往乡村采风,让何崴自小便对乡村饱含感情。在他看来,乡村是“中国人的精神原乡,也是建筑师创作灵感的源泉”
期刊
1.新寨咖啡庄园位于云南保山潞江坝——世界著名的小粒咖啡产区之一,新建筑通过组回廊与老电影院建筑相连接,形成了三个庭院:中心庭院、大树庭院、下沉庭院,图为大树庭院。新老建筑在场地原有树木的掩映下,与回廊一同形成了多个庭院相串联的格局。2.新寨咖啡庄园三层采用混凝土和玻璃等现代材料,设计始于对场地的感知和对材料的思考,而核心则在于其所意图创造的场所特征——归属大地抑或引向远方的地平线。THE DES
期刊
九女峰泡池是生长于村落山腰间的纯白笔触,回应漫山林杪与壮阔天色,对话泰山萦回百折的自然脉络,如遗落在层层石磴之间的云海珍贝。  近年来,乡村一直是中国建筑师实践的前线。随着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进一步地使得乡村发展成为了全社会关注的问题。2018年,山东鲁商集团委托line+在山东泰安做一个类似于东梓关(line+于2017年进行的一个回迁安置房项目)影响力的乡村振兴项目。泰山余脉九女峰脚下
期刊
1.廊道整体均为一层,高度低于老建筑檐口,如低平的“展台”衬托作为“展品”的保留建筑。新旧并存,原真表达。更新系统作为结构整体“轻落”在场地上,如船浮于水面,避免深基础对于场地的破坏。2.在梳理场地时反复与居民协商,于一尺一寸的进退中切削出场地边界,疏解后期加建以恢复原有街区肌理。此外,设计着重释放两庙前的公共空间,并打通街区与周边社区连通的巷道“孔隙”。  丽水松阳被誉为“最后的江南秘境”,有山
期刊
1.Yunjing Wedding Dress云锦嫁衣(STUDIO THONIK Thomas Widdershoven托克设计工作室)2.Shifting Sights掠影(DANE VONK戴恩沃柯)3.“Sarong Party莎籠派对”花瓶改造(HANS TAN陈彦翰)4.San D地毯(Henny van Nistelrooy-Studio HVN)5.“间物”花器(郝振瀚)6.“東”
期刊
基于当代人对宁静氛围的向往,以及“片刻逃离”的需求,中国扶贫基金会支持改造建设的百美村宿·高岭宿集经过建筑师王求安及其团队半年的努力,终于实现了从空村到新村的活力转变。  在江西省吉安市万安县的西元村里,有着这样一个景观优美的村落—高岭,这里六十余棵已经存在百年乃至千年的银杏树,一进入秋日便将整座村庄浸染,让山头都被这金黄照得熠熠闪光。但此处交通闭塞,灾难频发,直至2007年的一场持续两个月的冰灾
期刊
商务区中的赛博朋克秘境 珊瑚share who  NOTHING DESIGN  设计师奚樱  NOTHING DESIGN致力于居住空间打造,擅长以材质为触点,探究人与空间的关系,在实践空间创作过程中完成人与物、人与人的交互体验提升。  摄影:立明  本项目位于北京朝阳恒通商务园内,是一个包含咖啡馆、展览空间的多功能体,分为上下两层。  入口处的三角大门,灵感来自于建筑师彼得·祖姆托的作品布鲁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