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马斯·莫尔史学创作动机的二重性

来源 :岭南师范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xj8u5yh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国人文主义思想家托马斯·莫尔是一位极为复杂的历史人物,对其生平和著作的研究显示,他身上存在着众多矛盾性特征。这种二元对立的特性不仅反映于他的人生观、宗教主张等思想中,还表现在史学创作的动机上。考察莫尔史学创作动机的二重性有助于厘清他的繁杂思想,并且为把握文艺复兴时期的时代特征提供重要视角。 Thomas Moore, a British humanistic thinker, is an extremely complicated historical figure. Studies of his life and writings show that there are many contradictory features in him. The dualistic nature of this dualism is not only reflected in his ideas of life, religious opinions, but also in motives of historical creation. Examining the duality of Moore’s historiography motivation helps to clarify his complex ideas and provide an important perspective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enaissance era.
其他文献
近十余年来,我国近现代书法史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这主要表现在微观研究和宏观研究两个层面上.就微观研究而论,主要体现为单个人物的个案式研究,宏观研究第一表现为长时段,
北朝后期明赉(lái)墓,位于山东省德州市陵县城东北于集乡孟家庙村东北.此墓与明赉之子明湛墓南北一线排列,父墓在后,子墓在前,相距约三十米,当地群众呼之日『双冢子』.一九
起源问题是刻帖研究的一个基本问题,各家著录观点不一.有这样几种观点,一是刻帖始于唐,即世人所称的,二是南唐刻帖为刻帖之始,其中有主张,有言,有言,三是以北宋为丛帖之始.
无法仕进,只好逃禅.钱谦益可谓读懂了本国学问的聪明人,很好地理解儒释道互补的秘密,既然自己作为士大夫未为前朝为王道殉节,那么新环境下时势不妙就应该『逍遥』.钱谦益被世
高等师范院校书法课应立足规范美观,进而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教学内容应包括文字学常识、书写知识、书法史、古代书论、作品创作与欣赏和文化修养知识。 The normal colleg
在计算机日益普及的时代,民族院校师范类学生开始逐步重视书法艺术的学习,而学习书法课的学生,从整体来看,绝大多数没有基础,也有不少学生从未摸过毛笔,为在短时间内,让学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