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帖相关论文
王羲之是我国东晋著名书法家,他的书法为后世带来了极高的影响,并流传于古今,其刻帖受到广大书法爱好者的推崇。唐太宗曾奉王羲之......
自北宋淳化三年(992)宋太宗敕王著刊刻《淳化阁帖》始,官私刻帖之风蔚然兴盛。宋代刻帖的大规模出现使得历代珍稀的法书名迹得以走出......
科举时代,产生了干禄书法的需求,而北宋刻帖诞生以后,对法书经典的传播又起到了极大的推动.由此而来的是士人对善本法帖的追逐,同......
刻帖是古代书家学习书法的重要工具之一,不仅是书法传播的主要载体,也具有深厚的文化、文献价值。明清作为刻帖史上的又一高峰时期......
苏轼曾于元祜年间进书《春帖子词》并多次抄录.《春帖子词》今虽原迹未见,但从历代著录及刻帖可见,苏轼所书《春帖子词》具有多种......
王铎(1592-1652),字觉斯,号嵩樵,河南孟津人。明天启二年(1622)进士,崇祯皇帝当政期间任南京礼部尚书。1645年率众降清,接受清王朝......
曲阜是国内碑刻比较集中的地方,也是碑帖的主要产地之一。清代刻帖之风盛行,康熙、乾隆时期均有刻帖活动,且文人私刻者颇多,曲阜当......
在历史上,新资料成为学书范本,例如宋代刻帖的出现、金石学的兴起、清代碑学的盛行等等,往往伴随着书法发展的重大变化。进入二十......
宋代书法法帖的复制技术相较于唐代发生了一次新变,这次新变是基于宋代刻帖兴起的基础上的。唐代以前复制法书的手段主要为摹、临......
2021年,浙江摄影出版社推出重磅馆藏新书《沈曾植题海日楼藏碑帖集》(函套装)。《沈曾植题海日楼藏碑帖集》分为《沈曾植题海日楼......
在香港佳士得2007年秋拍的古代专场中,出现了一件绝无仅有的国宝级艺术品,那就是王羲之墨迹唐摹本《妹至帖》。之所以称其绝无仅有......
本馆旧藏刻帖一种,纵26、横13.5cm。封面签题“许定于先生帖”。共十八开。第一开首题“先大中丞公家”七字,下镌“高阳氏”白文长方形、“......
刻石之风流行于秦汉之世。至于魏晋,屡申禁碑,然其它形式的刻石仍有发展。隋唐承北朝之余风,事无巨细,多刻石以记。自此之后,近在......
(括号内圆点前的数字为期数,圆点后的字数为页数)古籍文献《养心殿造办处史料辑览》(第一辑)后记………………………………………......
《墨池堂选帖》为明代著名刻帖。该帖原石拓本流传甚少,翻刻杂乱,前人评说多有矛盾。本文通过对故宫藏明拓原石本及两种翻刻本的研......
帖典谢幕隐退洞府一年前“海归”的《淳化阁帖》最善本,在经历大展、大赛、大讲坛系列活动庆典洗礼,接受专家、公众隆重检阅稍后,......
笔者少年时开始收藏碑帖,那时的碑帖价格低廉,上世纪七十年代初,笔者在北京琉璃厂庆云堂花了七角钱买了一本原拓碑帖,被张姓同学看......
刻工姓名是确定古籍刊刻年代的依据之一,法帖拓本中所见刻工极少,但能与古籍刊本相比较,从而有助于确定法帖的年代。
The carved ......
关于作者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称豫章黄先生,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他......
题跋至迟在唐代已经出现,至宋代开始盛行。题跋产生于文人士大夫的日常活动中,读书感悟、书画鉴赏、金石考证、忆旧感今都可以通过......
说到传播媒介,今天的人们可能最先想到的是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形式。而在古代中国,人们记录和传播信息,主要靠语言媒介......
《淳化阁帖》据宋汪逵《淳化阁帖辨记》记载,当时用版184块,共刻2287行。此帖不仅将大量的古代书迹传播于世,同时开启了公私刻帖......
南宋书法史是以文人名士的书法作品和书法活动为中心展开的,书体以行书、草书为主,传世形式以墨迹、刻帖为大观,南宋的墓志书法可......
怀素草书除个别有墨迹传世外,多数保存在历代刻帖或帖目中。通过帖目中帖名的比对,将疑似怀素临摹的作品析出比较,即可发现其曾大......
石头是一种承载了古人不朽愿望的材料,在西方被普遍运用于伟大的建筑物与纪念物,而有些中国文人却对其永恒性持有怀疑态度。沿着羊......
《黄庭经》是道教经典中的一部重要著作。主要由《上清黄庭外景经》和《上清黄庭内景经》两部分组成。历来受到道教徒的重视和研......
汉金文主要是汉代青铜器上的文字。汉金文主要有刻凿和冶铸两类,其中又以刻凿类为大宗。汉金文以篆书为多,但是大都带有隶意。中国......
碑刻、墓志、题记、刻经、刻帖等在我国经久不衰,现存之多,浩如烟海,从内容史料或从字体书法角度,均具有重要价值。河南碑刻流至......
甓桥镇地处冈峦起伏,河渠交错的江南水乡,小镇的人们在这儿生活得十分安闲自得和平静。自20世纪80年代县里的文物干部下乡进行文......
历代刻帖的鉴定,主要是依据拓本的字形笔画异同、纸墨拓工差别来判断真本还是翻刻,以及属于哪一时期传拓。同时,年久流传于世的本......
余子俊乃明前期名臣,字士英,西蜀眉山人。出身官宦家庭,景泰二年举进士、授户部主事进员外郎,天顺四年出为西安知府,成化初年为陕......
碑刻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中国古代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汉字演化过程中,随着甲骨文的消泯、金文的式微,古人以刀代笔赋予了石头......
从秦始皇二十八年(前219)起,始皇帝曾东巡各郡县,在峄山、泰山、瑯琊、之罘、碣石、会稽等地立碑刻石,颂扬秦的功德。碑名后人以地......
2008年8月陈列研究部圆满完成了新石刻碑廊的陈列工作,目前具备了对外开放的条件。新石刻碑廊南临西安碑林第四、第五展室,展线长......
我从小很喜欢碑帖刻石,每得到好的拓本。辄以装池、妥善收藏。又缘于偏爱王羲之的书法,而对带有神秘色彩的《定武兰亭》更有着特殊......
碑与帖原来是两个概念,因为书法的原因常常将它们联系在一起。广义的“碑”是指除了刻帖以外的所有石刻文字形式,如碣石、摩崖、墓......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肚痛帖》为唐代书法家张旭所作,内容只有三十个字:“忽肚痛不可堪,不知是冷热所致,欲服大黄汤,冷热俱有益。如何为计,非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