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武训历史调查记》的行文手法

来源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nxmyuand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般认为,《武训历史调查记》主要是通过对“武训问题的严重性质”的定性和运用“历史材料”来证明这一定性的手法,而在《武训传》事件中产生了恶劣影响的。考证表明:这一定性及其证明手法,其实在此调查记发表之前的相关批判文章里已经开始使用;《武训历史调查记》之所以在当时产生了特别的影响,在于其有着不同于以前批判文章的“新颖”之处:运用“极为科学严谨的实地调查”所得出的“铁一般的事实”。以澄清或批判那些“对武训的糊涂认识”的思想为叙事主要目标以及对武训极尽道德丑化等手法。
其他文献
清末新政时期,江西地方政府的实业政策促使有识之士兴办实业的热情高涨,亦使近代实业大面积兴起。虽然这股发展热潮由于晚清政府的覆亡而未能持续,但是,新政时期的实业之兴对江西
"重拙大"是晚清王鹏运、况周颐等人提出的重要词学理论,对现代词坛有着很大的影响。唐圭璋以"重拙大"为标准来选词、论词,并对其内涵作了进一步阐发,以选本的方式体现了对"重
道德教育要走出困境,必须重新认识道德的核心内核,只有将道德公正作为道德的核心价值和基本准则,建立公平的社会道德机制,将道德落脚于个体的现实生活,使道德在促进社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