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分析了目前模拟化教学在实践教学的应用与存在的主要问题,根据人才培养的最新要求,探索科学合理的模拟训练体系,论证保障器材需求,提出了实施模拟化实践教学的保障措施。
关键词:实践能力 模拟训练 保障器材
中图分类号:C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9(c)-0152-02
近年来,各院校十分重视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实践教学水平成为院校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重要组成部分,各院校积极改善实践教学条件,不断加大实验室、试验场地建设投入,引进高水平实验器材设备,对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以电气修理专业为例,由于电气专业涉及部件基本位于设备内部,观看和演示工作过程极为不易,而且实际设备数量有限,价格昂贵,难以进行频繁的故障维修训练。因此学校经多方协调研制了一批模拟训练设备,采用开放式的教学结构,以实际部件为主模拟原设备的工作状态,解决了设备数量有限、场地受限等一系列问题。但现阶段在维修训练过程中由于缺乏对模拟维修训练规律的研究,模拟训练设备使用效率低,作用没有得到充分体现,如合理设置符合模拟设备使修特点的课程内容,采用科学的训练方法,会使维修训练效果得到明显提高。同时,电气修理专业模拟训练教学配备了一些保障器材,但这些器材数量和种类上不足以保障维修训练全流程,所以需要对模拟训练保障器材需求进行系统论证,基于训练科目结合现有模拟训练设备,构建科学的模拟訓练体系以解决现有模拟训练体系构建不完善的问题。
第一,根据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紧紧围绕学生就业岗位任职需求来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模拟维修训练以往的训练内容过于死板,主要分为使用操作、部件拆装、性能检查、故障排除几大模块。教师先进行操作内容演示,然后由学生进行操作训练,整个训练流程耗费时间过长,学生操作技能的提高体现在单一训练内容上,训练收益不明显。通过到用人单位调研和与往届毕业生座谈了解到,当学生到用人单位就职时,学校设置的训练内容与用人单位要求存在一定差距,用其掌握的专业技能解决实际问题时,感觉无从下手。因此需要合理设置模拟训练内容,训练内容设置涵盖电气设备使用、维修、管理全过程,实习内容模拟实际修理过程,人员小组作业、分工轮换,同时将管理制度、登记制度贯穿全流程。安装新修订内容重新编写模拟设备使用维护说明书,设计模拟维修训练实习方案,切实落实模拟训练设备使用维修管理制度。
第二,贯彻“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观念,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创新实践,注重工作任务与理论知识的紧密衔接。将参与实践课程教学、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工作纳入教师工作考核内容,抓好“双师型”实践教学师资培养工作,通过教学研讨、教学实践等方式培养既具有较深的理论功底,又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的新型教师团队,形成统一的教学规范和组训模式,综合运用案例式、研讨式等教学方法提高课程教学效果。学生作为实践课程的主体要参与到实践教学活动的每个环节,包括制度的学习贯彻、人员分工、方案的拟定、操作注意事项、突发问题处理措施、实践课程分析与总结等。在此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启发学生进行主动实践,根据学生具体情况进行针对性指导,把主动实践的理念贯穿在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让学生在教学实践活动过程中掌握知识,提高学生的岗位任职能力,培养学生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三,根据教学实践,统计和分析保障器材使用情况,规范保障器材使用方法,同时论证保障器材需求,建立配套保障标准,使模拟维修训练设备发挥最大教学效益。
电气修理专业目前配备10余种型号的模拟训练设备,配套器材工具、检测仪器种类多种多样,器材工具中既包括通用器材工具,也包括专用器材工具;检测仪器使用说明书数量繁多,其中的检测项目有的针对所有型号的模拟训练设备,有的针对特殊型号设备。基于以上情况,对于保障器材的整合升级势在必行。首先统计所有保障器材工具的数量、型号、尺寸,将其中的通用器材工具按照最大数量进行整合,设计成通用工具箱遂行保障;专用器材工具按照模拟训练设备型号进行分类标识。其次现有的检测仪器功能予以保留,组织研发人员研制全型号全接口一体化的新型检测仪器,编写对应的使用维护说明书,尽量减少操作步骤,便于学生熟练掌握。根据每年的学生培养数量确定新型保障器材订购套数,不再按照设备型号分别组织保障。
第四,开展教学试验,结合不同层次的教学班次利用新型保障器材进行组织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从事专业领域实际工作所需要的基本操作技能和技术应用能力,利用模拟训练设备模拟实际案例,考核评分点涵盖使用维修管理全流程,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技术作风、培育团队协调意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应用能力。根据试验情况和学生问卷调查对模拟训练体系进行进一步改进。
参考文献
[1] 朱正伟.加强高校实践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07(1):76-78.
[2] 张忠福.建立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实践教学体系[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2):11-14.
关键词:实践能力 模拟训练 保障器材
中图分类号:C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9(c)-0152-02
近年来,各院校十分重视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实践教学水平成为院校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重要组成部分,各院校积极改善实践教学条件,不断加大实验室、试验场地建设投入,引进高水平实验器材设备,对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以电气修理专业为例,由于电气专业涉及部件基本位于设备内部,观看和演示工作过程极为不易,而且实际设备数量有限,价格昂贵,难以进行频繁的故障维修训练。因此学校经多方协调研制了一批模拟训练设备,采用开放式的教学结构,以实际部件为主模拟原设备的工作状态,解决了设备数量有限、场地受限等一系列问题。但现阶段在维修训练过程中由于缺乏对模拟维修训练规律的研究,模拟训练设备使用效率低,作用没有得到充分体现,如合理设置符合模拟设备使修特点的课程内容,采用科学的训练方法,会使维修训练效果得到明显提高。同时,电气修理专业模拟训练教学配备了一些保障器材,但这些器材数量和种类上不足以保障维修训练全流程,所以需要对模拟训练保障器材需求进行系统论证,基于训练科目结合现有模拟训练设备,构建科学的模拟訓练体系以解决现有模拟训练体系构建不完善的问题。
第一,根据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紧紧围绕学生就业岗位任职需求来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模拟维修训练以往的训练内容过于死板,主要分为使用操作、部件拆装、性能检查、故障排除几大模块。教师先进行操作内容演示,然后由学生进行操作训练,整个训练流程耗费时间过长,学生操作技能的提高体现在单一训练内容上,训练收益不明显。通过到用人单位调研和与往届毕业生座谈了解到,当学生到用人单位就职时,学校设置的训练内容与用人单位要求存在一定差距,用其掌握的专业技能解决实际问题时,感觉无从下手。因此需要合理设置模拟训练内容,训练内容设置涵盖电气设备使用、维修、管理全过程,实习内容模拟实际修理过程,人员小组作业、分工轮换,同时将管理制度、登记制度贯穿全流程。安装新修订内容重新编写模拟设备使用维护说明书,设计模拟维修训练实习方案,切实落实模拟训练设备使用维修管理制度。
第二,贯彻“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观念,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创新实践,注重工作任务与理论知识的紧密衔接。将参与实践课程教学、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工作纳入教师工作考核内容,抓好“双师型”实践教学师资培养工作,通过教学研讨、教学实践等方式培养既具有较深的理论功底,又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的新型教师团队,形成统一的教学规范和组训模式,综合运用案例式、研讨式等教学方法提高课程教学效果。学生作为实践课程的主体要参与到实践教学活动的每个环节,包括制度的学习贯彻、人员分工、方案的拟定、操作注意事项、突发问题处理措施、实践课程分析与总结等。在此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启发学生进行主动实践,根据学生具体情况进行针对性指导,把主动实践的理念贯穿在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让学生在教学实践活动过程中掌握知识,提高学生的岗位任职能力,培养学生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三,根据教学实践,统计和分析保障器材使用情况,规范保障器材使用方法,同时论证保障器材需求,建立配套保障标准,使模拟维修训练设备发挥最大教学效益。
电气修理专业目前配备10余种型号的模拟训练设备,配套器材工具、检测仪器种类多种多样,器材工具中既包括通用器材工具,也包括专用器材工具;检测仪器使用说明书数量繁多,其中的检测项目有的针对所有型号的模拟训练设备,有的针对特殊型号设备。基于以上情况,对于保障器材的整合升级势在必行。首先统计所有保障器材工具的数量、型号、尺寸,将其中的通用器材工具按照最大数量进行整合,设计成通用工具箱遂行保障;专用器材工具按照模拟训练设备型号进行分类标识。其次现有的检测仪器功能予以保留,组织研发人员研制全型号全接口一体化的新型检测仪器,编写对应的使用维护说明书,尽量减少操作步骤,便于学生熟练掌握。根据每年的学生培养数量确定新型保障器材订购套数,不再按照设备型号分别组织保障。
第四,开展教学试验,结合不同层次的教学班次利用新型保障器材进行组织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从事专业领域实际工作所需要的基本操作技能和技术应用能力,利用模拟训练设备模拟实际案例,考核评分点涵盖使用维修管理全流程,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技术作风、培育团队协调意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应用能力。根据试验情况和学生问卷调查对模拟训练体系进行进一步改进。
参考文献
[1] 朱正伟.加强高校实践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07(1):76-78.
[2] 张忠福.建立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实践教学体系[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2):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