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来源 :中国基层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lep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将42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18例予尿激酶溶栓,研究组24例予阿替普酶溶栓。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用药安全性。

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91.7%)高于对照组(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7,P<0.01);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血管总再通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7.6,P<0.01);治疗后两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均下降(t=10.158、15.962,均P<0.05),且研究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564,P<0.05)。

结论

临床采用阿替普酶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进行溶栓治疗时,在药物使用的时间窗内患者能得到较好的临床疗效,不超过药物的使用最大量限制时很少引起颅内出血,适宜推广应用。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麦默通微创穿刺引流治疗哺乳期乳腺脓肿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住院治疗的哺乳期乳腺脓肿患者53例,采用完全随机化分组,分为微创组(27例)和开放组(26例)。微创组在超声引导下行麦默通微创穿刺引流置管术,开放组行传统乳腺脓肿切开引流术,术后均行全身抗感染及对症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后疼痛时间、疼痛程度、换药次数、愈合时间、术后哺乳情况以及乳房外观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微
目的探讨亚洲型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FNAⅡ)内固定治疗老年人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使用PFNAⅡ内固定治疗的老年人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106例的临床资料,观察其疗效。结果106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0~22个月,平均13.5个月,骨折全部愈合,平均愈合时间3.8个月。手术时间平均48 min,手术中出血量平均106 mL。根据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优80例,良14例,
目的观察醒脑静注射液联合纳洛酮治疗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患者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31例、治疗组31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纳洛酮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醒脑静注射液联合纳洛酮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不同时间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的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治疗后1、5、10、15 d GCS评分分别为(5.27±0.87)分、(9.03±0.7
目的观察米卡芬净联合伏立康唑预防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患者真菌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28例接受Allo-HSCT白血病患者从预处理开始使用米卡芬净50 mg/d,到移植后30 d,改伏立康唑片每次0.1 g口服,每天2次。预防性用药至移植后90 d。观察患者移植后180 d内患者真菌感染发生率。结果随访至HSCT后180 d,8例患者(28.6%)发生Ⅱ度以上移植物抗宿主病(G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