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危难之际冲在前,险重之处挺在先。南京石城共产党员服务队一次次用实际行动证明着自己、“燃烧”着自己,把光明和希望送给了群众。
在南京市湖西街88号,驻扎着一支平凡又特殊的队伍——国家电网江苏电力(南京石城)共产党员服务队。
这支队伍的前身是石城供电抢修服务队,成立于2009年7月,至今已经服务南京市民12年了,它是江苏省内第一支专门从事电力应急抢修的专业队伍。2011年9月,在这支队伍的基础上,吸纳了配电专业骨干,成立了南京石城共产党员服务队。
说它平凡,是因为对于南京市民而言,如今少有“断电”的糟糕体验,抢修队伍只有极低的“存在感”;说它特殊,是因为作为专门从事电力抢修的突击队,除了线路运维,一旦发生“急难险重”,队员们立刻化身“逆行者”。
向群众承诺“守护光明”
自成立之日起,这支队伍就向群众许下“守护光明”的庄严承诺。
10多年来,他们充分发扬“石城光明卫士,配网抢修精兵”的优良作风,身穿橙色工作服和标志共产党员身份的红马甲,冲在抢修、保电的最前线,被南京市民亲切地称为“电力110”。哪里有急难险重,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他们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用坚决的战斗践行“人民电业为人民”的企业宗旨。
2020年初春,新冠肺炎疫情汹汹来袭。正月初六,建邺区湖西街88号,铃声急促响起。南京石城共产党员服务队接到了紧急命令:在11天内完成南京市公共卫生医疗中心扩建送电工程的任务。
“我们是在跟死神竞赛,要快。”老队长张代飚大手一挥,第一个登上“战车”。车轮疾驶,奔赴“战场”。队员们顶着刺骨寒风,没日没夜地战斗在工地上。张代飚的心脏有毛病,腰椎也不好,他绑上护腰垫,怀揣速效救心丸,硬是不肯下火线。实在太累了,他就在车里打个盹儿,手中还紧紧攥着手机。服务队和南京供电公司设计、项目管理、营销服务等各专业人员一起扑到了工程建设现场,披星戴月、分秒必争。2月8日,随着“嘭”地一下合闸声响,72间隔离病房的灯光瞬间亮起。南京“火神山”通电了,比上级规定的时间整整早了两天。当城市按下“暂停键”时,服务队却按下了“快进键”。
张代飚是国家电网公司特等劳模、服务队的第一任队长。这位退伍老兵把忠诚、奉献、自律、严谨的部队作风带到了服务队。“我是党员,我先上!”只要接到抢修电话,他总是第一个冲上去。在张代飚的感召与带领下,服务队铸就了纪律严明、忘我奉献的“根”与“魂”,关键时刻拉得出、顶得上、打得赢。
在30名队员中,有27名党员、3名入党积极分子。2017年金秋,党的十九大隆重召开。施志强等8名党员奉命赶赴北京,参与保电任务。他们成立了临时党支部,日夜守护着那份光。白天,他们对线路设备进行拉网式安全排查;夜晚,还要测量每一座基杆塔、每一个连接部位的温度。直到任务结束,队员们一刻也没有松懈,保持了“零差错”纪录。
服务队以“石城”南京命名。“石城”的谐音是“实诚”,“石头”的寓意为“坚硬”。在老队长张代飚、新队长曾显庭的带领下,这支平均年龄30多岁的钢铁队伍,一直保持着敢打敢拼的优良作风。哪里有急难险重,哪里需要“顶梁柱”,人们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南京石城共产党员服务队。
危难之际冲在前
2016年6月23日,位于苏北的阜宁县突遭龙卷风、强冰雹袭击,电力设施受损严重,多个村镇停电。服务队又一次闻令而动、尽锐出征。
12名队员在路上颠簸了七八个小时,连夜赶到灾区。尽管又累又困,但他们一下车,就扑到工地上。高温时节,骄阳似火。队员们连续作战,个个晒脱了一层皮,嘴边长满水疱。队员袁越来阜宁参战前,已经值了一天一夜的班。在抢修现场,刚开始他还能迈开大步走,后来力气用光了,只能一小步一小步地挪。他说:“大家都在拼命,我不能离开工地。”经过五天五夜的高强度突击,服务队提前完成了抢修复电任务。当晚霞消逝在天边,家家户户灯火通明,大人孩子笑逐颜开。
危难之际冲在前,险重之处挺在先。服务队一次次用实际行动证明着自己、“燃烧”着自己,把光明和希望送给了群众。
争做创新“领头雁”
电为人们带来光明,让生活变得更加美好。打赢“守护光明”的硬仗,需要“硬锄头”。南京石城共产党员服务队以创新为先导,挥起科技这把“硬锄头”,开山辟路、披荆斩棘。
秦淮灯会是南京的一张“文化名片”。服务队在夫子庙为秦淮灯会提供电力保障有10個年头了,每一年元宵节,张代飚和队员都值守在夫子庙文德桥边,从来没有在家里与家人团圆过一次。10年前,服务队主要依靠人力勘察保电线路,队员们每天都要走3万步检查设备运行情况。现在,随着时代变迁,服务队不断增添“神器”,用高科技“护航”越发璀璨的灯火。2019年的元宵节期间,服务队的队员们全神贯注,操纵着红外热成像分析仪、影像传输无人机、巡检机器人,进行24小时巡查,通过“人机结合”的方式,为秦淮灯会“站岗放哨”,大大提升保电效率和质量。南京夫子庙花灯绽放、笑语声声的背后,是服务队默默的坚守。
张代飚说:“我们是石城服务队,‘创新’就是那块基石。”南京是省会城市、中心城市、特大城市,现有930万常住人口。在繁华荟萃的河西中央商务区,服务队打造了全省首个“零计划停电”示范区。2021年3月16日,队员张文俊根据工作安排,要对示范区内的10千伏金洲线进行线路检修。他来到现场,仔细勘察后,利用网架互联互供的特点,通过带电拆、搭线路、搭接头的方式进行了线路的不停电检修。他如同一位魔术师,对线路进行一番“闪转腾挪”,很快就完成了检修任务,悄然离去。附近的356户居民照旧上网、看电视,没有察觉一丝一毫的异常。
在服务队,有个“张代飚劳模创新工作室”。宽大的操作间里,放着剖开的电缆、遭到雷击的绝缘子。检修归来,张代飚就带着队员们,解剖这些“麻雀”,琢磨克敌制胜之道。依托创新工作室,张代飚大力倡导团队创新。他组织队里的业务骨干,编写了3本验收口袋书、5类验收指导卡,创建了“套餐式”抢修模式以及蓝、黄、橙、红四级“主动响应式”预警机制。服务队拥有国家实用新型专利20余项、省市各类科技进步奖10余项。
甘做为民服务“孺子牛”
一根电线连起千万家。“有难必帮、守约践诺,做石城人、干实诚事”,是南京石城共产党员服务队的行为信条,掷地有声、真干实干。他们守护着光明,也放出光和热,为群众送去爱与希望。
2020年6月,南京怡康花园小区供电设备突遇故障,导致第9栋居民楼断电。曾显庭带着两名队员,立即赶赴现场维修。刚进小区,一位神色焦急的中年妇女就迎面走来。“师傅,我家住在六楼。老父亲身体不好,离不开呼吸机。这一断电,不知道他撑不撑得住……”曾显庭一边安慰她,一边拨通了后方电话。很快,一台应急发电机被运到小区,发出“轰隆隆”声响,源源不断地送出“救命电”。老人家恢复了平稳呼吸,面色渐渐红润。事后,曾显庭在服务队的“清单”上默默添了一笔:“着手建立特困居民、特殊需求居民的花名册。”
“我们是共产党员服务队,要做为民服务的‘孺子牛’。”队员们胸怀诺言、脚步铿锵,走进企业、军营、社区、乡村、学校,先后开展供电增值服务430余次,帮扶弱势群体500余名。
在新时代的征程上,南京石城共产党员服务队践行初心、砥砺前行,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电网长城,护佑南京乘风破浪、高歌猛进。
在南京市湖西街88号,驻扎着一支平凡又特殊的队伍——国家电网江苏电力(南京石城)共产党员服务队。
这支队伍的前身是石城供电抢修服务队,成立于2009年7月,至今已经服务南京市民12年了,它是江苏省内第一支专门从事电力应急抢修的专业队伍。2011年9月,在这支队伍的基础上,吸纳了配电专业骨干,成立了南京石城共产党员服务队。
说它平凡,是因为对于南京市民而言,如今少有“断电”的糟糕体验,抢修队伍只有极低的“存在感”;说它特殊,是因为作为专门从事电力抢修的突击队,除了线路运维,一旦发生“急难险重”,队员们立刻化身“逆行者”。
向群众承诺“守护光明”
自成立之日起,这支队伍就向群众许下“守护光明”的庄严承诺。
10多年来,他们充分发扬“石城光明卫士,配网抢修精兵”的优良作风,身穿橙色工作服和标志共产党员身份的红马甲,冲在抢修、保电的最前线,被南京市民亲切地称为“电力110”。哪里有急难险重,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他们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用坚决的战斗践行“人民电业为人民”的企业宗旨。
2020年初春,新冠肺炎疫情汹汹来袭。正月初六,建邺区湖西街88号,铃声急促响起。南京石城共产党员服务队接到了紧急命令:在11天内完成南京市公共卫生医疗中心扩建送电工程的任务。
“我们是在跟死神竞赛,要快。”老队长张代飚大手一挥,第一个登上“战车”。车轮疾驶,奔赴“战场”。队员们顶着刺骨寒风,没日没夜地战斗在工地上。张代飚的心脏有毛病,腰椎也不好,他绑上护腰垫,怀揣速效救心丸,硬是不肯下火线。实在太累了,他就在车里打个盹儿,手中还紧紧攥着手机。服务队和南京供电公司设计、项目管理、营销服务等各专业人员一起扑到了工程建设现场,披星戴月、分秒必争。2月8日,随着“嘭”地一下合闸声响,72间隔离病房的灯光瞬间亮起。南京“火神山”通电了,比上级规定的时间整整早了两天。当城市按下“暂停键”时,服务队却按下了“快进键”。
张代飚是国家电网公司特等劳模、服务队的第一任队长。这位退伍老兵把忠诚、奉献、自律、严谨的部队作风带到了服务队。“我是党员,我先上!”只要接到抢修电话,他总是第一个冲上去。在张代飚的感召与带领下,服务队铸就了纪律严明、忘我奉献的“根”与“魂”,关键时刻拉得出、顶得上、打得赢。
在30名队员中,有27名党员、3名入党积极分子。2017年金秋,党的十九大隆重召开。施志强等8名党员奉命赶赴北京,参与保电任务。他们成立了临时党支部,日夜守护着那份光。白天,他们对线路设备进行拉网式安全排查;夜晚,还要测量每一座基杆塔、每一个连接部位的温度。直到任务结束,队员们一刻也没有松懈,保持了“零差错”纪录。
服务队以“石城”南京命名。“石城”的谐音是“实诚”,“石头”的寓意为“坚硬”。在老队长张代飚、新队长曾显庭的带领下,这支平均年龄30多岁的钢铁队伍,一直保持着敢打敢拼的优良作风。哪里有急难险重,哪里需要“顶梁柱”,人们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南京石城共产党员服务队。
危难之际冲在前
2016年6月23日,位于苏北的阜宁县突遭龙卷风、强冰雹袭击,电力设施受损严重,多个村镇停电。服务队又一次闻令而动、尽锐出征。
12名队员在路上颠簸了七八个小时,连夜赶到灾区。尽管又累又困,但他们一下车,就扑到工地上。高温时节,骄阳似火。队员们连续作战,个个晒脱了一层皮,嘴边长满水疱。队员袁越来阜宁参战前,已经值了一天一夜的班。在抢修现场,刚开始他还能迈开大步走,后来力气用光了,只能一小步一小步地挪。他说:“大家都在拼命,我不能离开工地。”经过五天五夜的高强度突击,服务队提前完成了抢修复电任务。当晚霞消逝在天边,家家户户灯火通明,大人孩子笑逐颜开。
危难之际冲在前,险重之处挺在先。服务队一次次用实际行动证明着自己、“燃烧”着自己,把光明和希望送给了群众。
争做创新“领头雁”
电为人们带来光明,让生活变得更加美好。打赢“守护光明”的硬仗,需要“硬锄头”。南京石城共产党员服务队以创新为先导,挥起科技这把“硬锄头”,开山辟路、披荆斩棘。
秦淮灯会是南京的一张“文化名片”。服务队在夫子庙为秦淮灯会提供电力保障有10個年头了,每一年元宵节,张代飚和队员都值守在夫子庙文德桥边,从来没有在家里与家人团圆过一次。10年前,服务队主要依靠人力勘察保电线路,队员们每天都要走3万步检查设备运行情况。现在,随着时代变迁,服务队不断增添“神器”,用高科技“护航”越发璀璨的灯火。2019年的元宵节期间,服务队的队员们全神贯注,操纵着红外热成像分析仪、影像传输无人机、巡检机器人,进行24小时巡查,通过“人机结合”的方式,为秦淮灯会“站岗放哨”,大大提升保电效率和质量。南京夫子庙花灯绽放、笑语声声的背后,是服务队默默的坚守。
张代飚说:“我们是石城服务队,‘创新’就是那块基石。”南京是省会城市、中心城市、特大城市,现有930万常住人口。在繁华荟萃的河西中央商务区,服务队打造了全省首个“零计划停电”示范区。2021年3月16日,队员张文俊根据工作安排,要对示范区内的10千伏金洲线进行线路检修。他来到现场,仔细勘察后,利用网架互联互供的特点,通过带电拆、搭线路、搭接头的方式进行了线路的不停电检修。他如同一位魔术师,对线路进行一番“闪转腾挪”,很快就完成了检修任务,悄然离去。附近的356户居民照旧上网、看电视,没有察觉一丝一毫的异常。
在服务队,有个“张代飚劳模创新工作室”。宽大的操作间里,放着剖开的电缆、遭到雷击的绝缘子。检修归来,张代飚就带着队员们,解剖这些“麻雀”,琢磨克敌制胜之道。依托创新工作室,张代飚大力倡导团队创新。他组织队里的业务骨干,编写了3本验收口袋书、5类验收指导卡,创建了“套餐式”抢修模式以及蓝、黄、橙、红四级“主动响应式”预警机制。服务队拥有国家实用新型专利20余项、省市各类科技进步奖10余项。
甘做为民服务“孺子牛”
一根电线连起千万家。“有难必帮、守约践诺,做石城人、干实诚事”,是南京石城共产党员服务队的行为信条,掷地有声、真干实干。他们守护着光明,也放出光和热,为群众送去爱与希望。
2020年6月,南京怡康花园小区供电设备突遇故障,导致第9栋居民楼断电。曾显庭带着两名队员,立即赶赴现场维修。刚进小区,一位神色焦急的中年妇女就迎面走来。“师傅,我家住在六楼。老父亲身体不好,离不开呼吸机。这一断电,不知道他撑不撑得住……”曾显庭一边安慰她,一边拨通了后方电话。很快,一台应急发电机被运到小区,发出“轰隆隆”声响,源源不断地送出“救命电”。老人家恢复了平稳呼吸,面色渐渐红润。事后,曾显庭在服务队的“清单”上默默添了一笔:“着手建立特困居民、特殊需求居民的花名册。”
“我们是共产党员服务队,要做为民服务的‘孺子牛’。”队员们胸怀诺言、脚步铿锵,走进企业、军营、社区、乡村、学校,先后开展供电增值服务430余次,帮扶弱势群体500余名。
在新时代的征程上,南京石城共产党员服务队践行初心、砥砺前行,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电网长城,护佑南京乘风破浪、高歌猛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