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天路迢迢青藏线
汽车一路疾驶,沿109国道西行,出兰州,过河口,经海石湾,进入青海,到中午时分已驶离西宁,翻过日月山,到了青海湖边。此前刚下过一场雨,路边的油菜花被冲洗得一片金黄,尽管天阴沉沉的,但清新的空气却令人为之一爽。浓浓的雾气铺天盖地涌来,遮去了远山野岭,迷茫中那金色的菜花地也显得漫无边际,与路北那一望无边的青蓝色的青海湖水相映相衬。混沌之中,极目四望,天地是那样空蒙辽阔,使人不由得心旷神怡。
在路边一家循化人开的清真饭馆里每人吃了一碗羊肉面片,算是午餐,便又匆匆上路。汽车沿青海湖南岸向西行驶,西望湖水如带,远处水天一色,完全是大海的感觉;而湖畔绿草如茵,牛羊点点,帐房片片,却又是一派高原景象。驱车大约走了近百公里,到了橡皮山湖水才退出视线。一看车前仪表,高程早已定格在海拔4000米,表明我们已踏上了世界屋脊——青藏高原。
这一路车少人稀,柏油路既平又宽,飞驶中我左顾右盼欣赏着沿途的风光并不时拿起相机猎取些闯进车窗的画面。放眼看去,路两边群山连绵,却显得棱角分明,有的竟然满覆植被,青葱如黛,显得十分硬挺险峻。汽车翻山越岭,阳光时明时暗,白云朵朵从山后飞来,在山峦坡谷投下片片阴影,逆光里草地上的牛羊和牧人的帐房闪着银子似的光辉,还有那弯弯曲曲的河流,更像盘绕在绿地上的飘带,金光闪烁。造化把阳刚与阴柔打造得浑然一体,真是一种极至啊。
风云多变,大路朝天,薄暮时分我们到了青海名城格尔木。下榻后,早就等候的朋友们设宴款待洗尘不表,我们早早安歇,于凌晨五六点钟就又出发了。据说这一路要经受高原缺氧的考验,汽车拼命跑也要到天黑以后才能到拉萨。出格尔木南行,一处铁黑色的山峰吸引了我的目光。此山下电缆纵横,铁塔高耸,机车轰鸣,近前一看,原来这里正是青藏铁路配送基地。格尔木因这条铁路而扬名海外,我也早就慕名这条“天路”,这次要一睹其建设现况了,心里很是兴奋。
109线是北京至拉萨的国道,青藏铁路这时也基本上和公路相邻相依。只是铁路路基较高,又不爱拐弯,逢山钻洞,遇水架桥,比公路要富贵得多。看来这里铁路已经建好,我们被眼前这条孤零零的现代建筑所吸引,由衷地发出赞叹。尤其过了昆仑山口,海拔已过5000米,车里就可以看到雪山在远远的地平线上跳动了。黑黑的铁路就像一根硬挺而富有弹性的线条直达天际,而公路则软绵绵地躺在荒原上,显得有点灰溜溜的。那铁道路基的护坡都被砌上了水泥格子,格子里栽着绿色的草皮,那白色的菱形网格在蓝天下犹如玉石雕就,很是抢眼。那铁路桥更显精致,一座连一座,各有特点。矮的贴近地面,过沟越坎,灰色的栏杆,白色的桥座,与周边环境协调相近,有一种平实朴素之美。而那凌空架起的路桥,穿峡谷跨冰河,桥墩高耸,铁臂飞悬,却不失大气壮观。红山梁上、绿草滩里、白雪山下凭空多了一道道直线,又不时耸起几座尖尖的铁塔和方方正正的房屋,白色的电线,绿色的栅栏,红色或天蓝色的屋顶,都一一跳出自然的画面,在荒蛮中显得亲切,又是那样简洁而清新。难怪车后的三位女士不住地叫好:“这哪是铁路,简直就是工艺品嘛!”
过昆仑山口时,一连有三座纪念碑。一座是吴邦国题写的“昆仑山口”的石碑,接着是可可西里国家自然保护区和为纪念保护藏羚羊而牺牲的英雄索南达杰纪念碑。每座纪念碑都令人肃然起敬,一种悲壮的情绪油然而生。
不久,汽车经过路边以索南达杰命名的藏羚羊保护站,同志们连忙下车,走进站上的展厅(其实就是一间平房),里面张贴着关于保护藏羚羊等野生动物的宣传图片,几个身穿藏蓝色夹克衫的志愿者正在那里忙活。我们不约而同地在那呼吁保护野生动物的横幅上庄重地签下了自己的名字。还想再表达些意思,却不见募捐箱,问那个瘦瘦的藏族工作人员,他笑着婉言拒绝了。
一路无话,总有一种悲壮的情绪在胸中萌动。心里沉重,天也阴云密布。过了楚玛尔河,就是无人区,一派高原草甸地貌。放眼四望,绿野茫茫,远处雪山戴帽,顶着厚厚的云层,不时有电光在浓重的云间闪烁。忽而大雨滂沱,我们便在雨丝里穿梭,雾气从车轮下腾起,前面的车成了一团水汽。不见来者,也无随者,没有一个人影,没有一座房屋,晦暗的荒原上似乎只有我们这辆小小的车子在奔驰。
暴雨中到了雁石坪,据说这是途中惟一的加油站,忙停靠加油。雨大得车门都不敢开,未料加油的功夫雨却停了。听站上的女孩讲,再有七八十公里就到唐古拉山口了,开始进入西藏的地界了。
穿越风雨,太阳又透过云层撒下万点金光,天被洗得碧蓝碧蓝的,云被冲得雪白雪白的。路边的草甸,真如毯垫一样,绿旺旺的,吸足了水。特别是山坡上的草皮,因根部土色裸露,看上去一块块就像拼贴的图案,错落有致,极富肌理。云翻滚着,容不得你去定位思考都像什么,瞬息万变。阳光斜斜地照过来,天好像离我们很近,东边日出西边雨,肯定会有彩虹出现。我忙调整好相机,果然远处山梁上一道彩虹横跨云天,让我拍了个正着。
唐古拉山口也耸立着一座石碑,那是江泽民题字的军民共建兰州到拉萨的光缆通讯千里工程竣工纪念碑,还有一方写着“唐古拉山口海拔5231米”的水泥碑。大家忙在此处摄影留念,急忙中忘了行前有人嘱咐,跑了几步,两腿就有点发飘,看来还真不敢造次了。还好,我们一行除了嘴唇发紫外,高原反映都不太厉害。但海拔毕竟太高,此地不可久留。跟逃跑似的,我们匆匆下了山。车轮飞转,滚滚向前,满以为可以下到海拔低的地方了,却始终没有下山的感觉。也许是恐慌甚或是无奈,疲倦中盯着显示海拔4000米高程的仪表盘,任你拍打还是一动不动,大家都笑开了。
太阳快落山了,我企盼着高原落日的美景,可是却盼来一场大雨,天霎时就黑了下来,雨中似乎还夹杂着冰雹,劈里啪啦打在车窗玻璃上,从前面刮雨器的空档望去,路面白花花一片。一看仪表,车外气温已降到了零下4度。大雨时断时续,四周黑漆漆的,什么都看不见。总算看到了灯火,那是进藏的第一个城镇安多。一打听,拉萨还在三四百公里之遥。雨夜冷清,无处就餐,饥饿中更感疲倦。前途渺茫,坐卧不安,睡意全消。
雨夜行车不能快,总算过了那曲。仪表盘上海拔4000的数字突然降为3950,大家又兴奋起来。雨夜一片漆黑,不说问路语言不通,一路连个人影都没有。大家都死盯着前方,希望能看到路牌,却只字未见。都说要给西藏交通部门提个意见,应多设些标示清楚的路程牌才有开放意识啊。就这样好不容易总算过了当雄,赶到拉萨已经是午夜了。
阳光明媚拉萨城
我们所住的红山饭店就在布达拉宫旁边,大清早西藏文物局尼玛次仁局长和老局长甲央等四五位领导就提着水果 来宾馆看望我们。
小住拉萨,我们到敦煌研究院在这里的工作站看望了参加壁画修复工程的同志们,带去了礼品和家乡的问候,又到施工现场考察了他们的工作情况。我们一行在主人安排下,参观了区博物馆和三大寺庙等文物古迹,受到同道们的欢迎,也享受到一般人所难得的特殊礼遇。
先说参观罗布林卡,这是当年西藏嘎厦政府办公之地,也是达赖喇嘛常住的夏宫。“罗布林卡”即藏语宝贝园林之意。这里古木参天,到处苍松翠柏,遍地奇花异草,凉亭水榭玲珑别致,碧波浮白鹅,玉桥通画廊,真是一处难得的佛国园林。
来到正殿,导游便带领我们参观了对公众开放的会议室、佛堂、信徒进献的各种供奉陈列的精美佛像和当年西藏上层人士会见国家领导人的厅室陈设等。经导游介绍方知,这是一处难得的藏式人造园林,也是规模最大、风景最佳、古迹最多的园林。它始建于18世纪40年代,占地36万平方米,以格桑颇章、金色颇章、达登明久颇章三大宫殿为主体,有房374间。最初是清朝驻藏大臣为七世达赖游玩消夏而建,后经历世达赖营造成了夏天行宫,作为办公和接见西藏僧俗官员的地方,而布达拉宫只是达赖喇嘛的冬宫。
为到壁画修复现场看望施工的甘肃同仁,我们还获准进入达赖卧室等未开放的经室佛堂等处一观。达赖床头上方挂着上世纪50年代初印度尼赫鲁总理所赠的一幅绘有舞姿婀娜少女的油画,十分引人注目。
经东道主安排,我们一大早就驱车进入布达拉山门直抵山腰,特殊了一回,少走了不少弯路,不然从山脚爬到海拔3500多米的半山腰不流一身汗才怪呢。所以我对布达拉宫的第一感觉就是这是一座山,山一样的宫殿,宫殿一样的山。
其实布达拉宫就坐落在拉萨市内这个叫玛布日(红山)的山上,宫墙由花岗岩砌成,据说修筑时还浇注了铁汁,宫殿和山已连为一体。抬头仰望,层层殿宇高耸入云,歇山式和攒顶式的屋顶檐角飞翘,镏金铜瓦金碧辉煌,而深红与灰白相间的宫墙却更显稳固厚重。庄严的基座提升了神圣,这种建筑思想把汉藏营造艺术结合得这样妥贴,发扬得这样完美,真可谓千古杰作。这就是雄伟壮丽,气势恢弘,这就是当之无愧的世界文化遗产。
我们是上到东宫的第一批游客,这时宫门还没开放,管理处主任便带领我们来到一处平台。在这儿背依宫墙俯瞰脚下,拉萨城尽收眼底,远山如带,行人如蚁,大有天上人间之感。随后赶来的女讲解员领着我们进入了这座神秘的宫殿。她说:布达拉宫自公元7世纪以来,一直是历世达赖喇嘛的驻锡地和西藏政教权力的中心。这一建筑群分为红宫和白宫两部分,红宫主体建筑是灵塔殿和各类佛堂,也是举行佛事活动的场所;白宫是历代达赖喇嘛起居、诵经及处理行政事务的场所。布达拉宫主楼13层,高达110多米,共有大小殿堂、楼阁、房舍1000多间,大小柱子1万多根,东西两端都建有碉楼以驻军防卫。宫内除有佛殿、经堂、寝宫、灵塔殿、庭院外,还有法庭、监牢,是一座形制十分完备的城堡。
我们穿行在厅堂回廊之间,记不清看了多少壁画、佛像、宝塔、法器、珍玩,印象最深的是红宫内安放的前世达赖遗体的灵塔。塔身以金皮包裹,宝玉镶嵌,富丽堂皇。这些灵塔中以五世达赖的灵塔最为壮观。这是一座修建在大殿里上下贯通三层楼的大金塔,塔形宛如北京北海公园的白塔,高14.85米,从上到下全部用黄金包裹,外镶无数宝石,光黄金就用了11万两。
还有就是供奉的吐蕃王松赞干布与他的三位夫人的塑像,看了之后,才知道文成公主仅居其一。而这座城堡却是公元7世纪他为迎娶文成公主时修建的,迄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了。而红宫内明清两代皇帝封赐西藏官员的诏敕、封诰、印鉴、礼品和御笔题赠的汉字牌匾,却使我倍感亲切。
我感觉布达拉宫不仅是名副其实的艺术宝库,还是一座布满疑惑的迷宫。每个第一次进去的游客如果没人引路,恐怕都会晕头转向找不着北,会数不清到底见了多少稀世珍宝,至于佛教艺术更难说个一二了。带着许多迷惑和无奈将要离开时,我问讲解员布达拉是什么意思,她说人们认为这座宫殿犹如观音菩萨居住的普陀山,故称其为布达拉,有“佛教圣地”之意。
我们又来到位于拉萨市中心的大昭寺,门前有许多磕头的信徒,以妇女居多。大昭寺香火极盛,藏民进门是不收钱的。在香烟缭绕中,前来朝圣的藏民自动排成长队,沿廊绕了好几圈儿。有的手握酥油灯,有的提着装满酥油的塑料袋,有老人,也有青年和小孩。他们表情肃然,口中念念有词,对一脸好奇的外地游客视若无睹。
大昭寺又名“祖拉康”、“觉康”(藏语佛殿之意),是唐贞观二十一年(647),为松赞干布迎娶尼泊尔尺尊公主和文成公主之后所建,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大昭寺建成后只用来藏经、供佛。到后来又经历代扩建,在四周增设了回廊、院落等,而今建筑面积达2.5万多平方米。黄教兴起后,每年都在这里举行传召法会,历世达赖或班禅的受戒仪式也在这里举行。大昭寺殿高四层,上覆金顶。整个建筑的金顶斗拱,为典型的汉族风格;碉楼画栋则是西藏样式;主殿二、三层檐下排列成行的103个木雕伏兽和人面雄狮,又呈现尼泊尔和印度风格。正殿有20根大木柱,柱上斗拱架梁,有天鹅、大象等精美浮雕。寺内还有长近千米的藏式壁画《文成公主进藏图》和《大昭寺修建图》,两幅明代刺绣的胜乐金刚和大威德金刚的护法神唐卡,至今仍色泽鲜艳,这些都是镇寺之宝。
从大昭寺出来就是闻名海外的八角街。八角街又称八廓街,我想可能前者是形象化之称,而后者也许是因川藏人把“角”读作“廓”所致吧。这是一片有着浓郁藏族生活气息的街区,是西藏著名的商业中心和商品集散地,也是藏族群众心中最重要的一条转经道。漫步八角街,街上人头攒动,游客摩肩接踵,有身着藏族服饰的转经者,也有金发碧眼的老外。路边的摊点店铺五花八门,大都是销售旅游纪念晶的,可谓琳琅满目,应有尽有,十分热闹红火。人们说不去八角街就等于没到过拉萨,这块集聚浓缩着西藏民族民俗宗教文化氛围的商业街确实值得好好转转。只是买东西一定要小心,和当今所有旅游区一样,不买别用手摸,问价要会还价,开口上百元,说不定十几元就能搞定。
“拉萨”是藏语“佛地”之意,也真是现代世界一方难得的圣土。这里城市街道整洁,天蓝云白,空气清新,寺庙佛宫金顶闪烁,在浓厚的宗教氛围中又显出几分神秘,其厚重质朴的浓烈情韵魅力独具,深深吸引着海内外游客。几天来艳阳高照,8月的气温还很高,所带防寒衣裤没用,倒是雨伞遮阳却派上了用场。街心那座名为“高原魂”的金牦牛城雕神态雄壮,而作为全国优秀旅游城市标志的铜奔马纪念碑也气势凌云,让我们这些出土铜奔马的乡亲也平添几分自豪。
相关链接:
西藏经典名胜
拉萨地区:布达拉宫、大昭寺、罗布林卡、哲蚌寺、色拉寺、甘丹寺、羊八井地热电站、八廓街、小昭寺、楚布寺、药王山、龙王潭公园、曲贡文化遗址、西藏博物馆等。
日喀则地区:扎什伦布寺、萨迦寺、白居寺、珠穆朗玛峰、夏鲁寺、宗山炮台、冈仁波齐峰、码旁雍错等。
山南地区:雍布拉康、桑耶寺、藏王墓群、羊卓雍错、沃卡温泉。
那曲地区:念青唐古拉山、纳木错、当惹雍错湖、麦莫溶洞、古代象雄遗址、达果雪山、桑丹康桑雪山、卓玛峡谷等风景名胜。
阿里地区:古格王国遗址、东嘎皮央、玛旁雍错、拉昂错、班公错、托林寺、科加寺、纳木那尼峰、冈仁波齐。
林芝地区:雅鲁藏布大峡谷、墨脱瀑布、桃花沟、察隅风光、易贡茶园生态旅游、林芝巨柏林。
昌都地区:茶马古道、强巴林寺、仁措湖、盐井、卡若文化遗址、“画匠之乡”——噶玛乡、红拉山生态旅游区等。
青藏铁路7月通车
举世瞩目的青藏铁路已于2005年10月12日全线铺通,2006年7月1日将正式通车,首批将开通北京、上海、广州、成都、西宁和兰州分别至拉萨的旅客列车,同时开通普通列车和高档列车。北京至拉萨高档列车运行时间48小时左右,普通列车稍慢一些。
据悉,列车运行将充分考虑游客旅游观光的需要,在重要的站点停靠,供游客停留拍照。列车初步确定隔日开行,票价还没有确定。
12月10日,青藏铁路公司与美国国际联合列车公司在北京签署了关于组建合资公司、共同经营青藏铁路旅游观光列车的框架协议。据此协议,最迟在2007年上半年,中外游客就可以乘坐超豪华观光列车到青藏高原旅游。
友情提示
1.冬游西藏须知
初到高原,部分游客会感到不同程度的头痛头晕、胸闷气短、心跳加快、头疼耳鸣、失眠等症状。吸氧可以暂时缓解某些不适症状,可停止吸氧后症状又会重新出现。因此,不要把缓解高山反应依赖于吸氧。拉萨市内的药店里有多种预防高原症药物出售。如果有必要也可到医院,由医生推荐预防药物。不过,每天喝30克红糖水并服用几粒复合维生素丸,持续三天,也有助于减缓症状。其实,抵御高原反应,主要是把心情和身体调整到良好状态。入藏前,睡眠要充足,休息好,心情不要紧张,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入藏后,动作要缓慢些,不要提拿重物,可多做些呼吸。
到西藏旅游衣服要宽松、保暖(羽绒服最佳);另外可别忘带防晒霜、墨镜、遮阳帽、润唇膏等,防风沙,防日晒。常备着小药、小吃也很有必要,如感冒药、止泻药、止痛药、胃药、VC、VE、巧克力等。
冬季到高原旅游,最好少活动,多喝水,多吃蔬菜和水果,少吸烟,多休息,不喝酒,放松心情,保持乐观情绪,便可很快适应。
对付高原反应要谨记:轻手轻脚走,千万别喝酒;得空就睡觉,尽量少开口。
2.进藏手续
国内游客:需持本人身份证或中国护照。欲前往珠峰、阿里、亚东等边境地区,还需提前在本人户口所在地办理边防证、通行证。如果你要求边境证上有藏文以便作为纪念,那只好在拉萨办,其他如日喀别、林芝等地也可以办,但相对要更麻烦一些。在这些地方办边防证,一个简单的办法就是交钱给旅行社,否则就需要启动一套复杂的办证程序。
境外游客:需办理入藏确认函。办证时需提供本人护照(或台胞汪)及来华签证或复印件。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国籍、职业、护照号码及签证种类和有效期。
汽车一路疾驶,沿109国道西行,出兰州,过河口,经海石湾,进入青海,到中午时分已驶离西宁,翻过日月山,到了青海湖边。此前刚下过一场雨,路边的油菜花被冲洗得一片金黄,尽管天阴沉沉的,但清新的空气却令人为之一爽。浓浓的雾气铺天盖地涌来,遮去了远山野岭,迷茫中那金色的菜花地也显得漫无边际,与路北那一望无边的青蓝色的青海湖水相映相衬。混沌之中,极目四望,天地是那样空蒙辽阔,使人不由得心旷神怡。
在路边一家循化人开的清真饭馆里每人吃了一碗羊肉面片,算是午餐,便又匆匆上路。汽车沿青海湖南岸向西行驶,西望湖水如带,远处水天一色,完全是大海的感觉;而湖畔绿草如茵,牛羊点点,帐房片片,却又是一派高原景象。驱车大约走了近百公里,到了橡皮山湖水才退出视线。一看车前仪表,高程早已定格在海拔4000米,表明我们已踏上了世界屋脊——青藏高原。
这一路车少人稀,柏油路既平又宽,飞驶中我左顾右盼欣赏着沿途的风光并不时拿起相机猎取些闯进车窗的画面。放眼看去,路两边群山连绵,却显得棱角分明,有的竟然满覆植被,青葱如黛,显得十分硬挺险峻。汽车翻山越岭,阳光时明时暗,白云朵朵从山后飞来,在山峦坡谷投下片片阴影,逆光里草地上的牛羊和牧人的帐房闪着银子似的光辉,还有那弯弯曲曲的河流,更像盘绕在绿地上的飘带,金光闪烁。造化把阳刚与阴柔打造得浑然一体,真是一种极至啊。
风云多变,大路朝天,薄暮时分我们到了青海名城格尔木。下榻后,早就等候的朋友们设宴款待洗尘不表,我们早早安歇,于凌晨五六点钟就又出发了。据说这一路要经受高原缺氧的考验,汽车拼命跑也要到天黑以后才能到拉萨。出格尔木南行,一处铁黑色的山峰吸引了我的目光。此山下电缆纵横,铁塔高耸,机车轰鸣,近前一看,原来这里正是青藏铁路配送基地。格尔木因这条铁路而扬名海外,我也早就慕名这条“天路”,这次要一睹其建设现况了,心里很是兴奋。
109线是北京至拉萨的国道,青藏铁路这时也基本上和公路相邻相依。只是铁路路基较高,又不爱拐弯,逢山钻洞,遇水架桥,比公路要富贵得多。看来这里铁路已经建好,我们被眼前这条孤零零的现代建筑所吸引,由衷地发出赞叹。尤其过了昆仑山口,海拔已过5000米,车里就可以看到雪山在远远的地平线上跳动了。黑黑的铁路就像一根硬挺而富有弹性的线条直达天际,而公路则软绵绵地躺在荒原上,显得有点灰溜溜的。那铁道路基的护坡都被砌上了水泥格子,格子里栽着绿色的草皮,那白色的菱形网格在蓝天下犹如玉石雕就,很是抢眼。那铁路桥更显精致,一座连一座,各有特点。矮的贴近地面,过沟越坎,灰色的栏杆,白色的桥座,与周边环境协调相近,有一种平实朴素之美。而那凌空架起的路桥,穿峡谷跨冰河,桥墩高耸,铁臂飞悬,却不失大气壮观。红山梁上、绿草滩里、白雪山下凭空多了一道道直线,又不时耸起几座尖尖的铁塔和方方正正的房屋,白色的电线,绿色的栅栏,红色或天蓝色的屋顶,都一一跳出自然的画面,在荒蛮中显得亲切,又是那样简洁而清新。难怪车后的三位女士不住地叫好:“这哪是铁路,简直就是工艺品嘛!”
过昆仑山口时,一连有三座纪念碑。一座是吴邦国题写的“昆仑山口”的石碑,接着是可可西里国家自然保护区和为纪念保护藏羚羊而牺牲的英雄索南达杰纪念碑。每座纪念碑都令人肃然起敬,一种悲壮的情绪油然而生。
不久,汽车经过路边以索南达杰命名的藏羚羊保护站,同志们连忙下车,走进站上的展厅(其实就是一间平房),里面张贴着关于保护藏羚羊等野生动物的宣传图片,几个身穿藏蓝色夹克衫的志愿者正在那里忙活。我们不约而同地在那呼吁保护野生动物的横幅上庄重地签下了自己的名字。还想再表达些意思,却不见募捐箱,问那个瘦瘦的藏族工作人员,他笑着婉言拒绝了。
一路无话,总有一种悲壮的情绪在胸中萌动。心里沉重,天也阴云密布。过了楚玛尔河,就是无人区,一派高原草甸地貌。放眼四望,绿野茫茫,远处雪山戴帽,顶着厚厚的云层,不时有电光在浓重的云间闪烁。忽而大雨滂沱,我们便在雨丝里穿梭,雾气从车轮下腾起,前面的车成了一团水汽。不见来者,也无随者,没有一个人影,没有一座房屋,晦暗的荒原上似乎只有我们这辆小小的车子在奔驰。
暴雨中到了雁石坪,据说这是途中惟一的加油站,忙停靠加油。雨大得车门都不敢开,未料加油的功夫雨却停了。听站上的女孩讲,再有七八十公里就到唐古拉山口了,开始进入西藏的地界了。
穿越风雨,太阳又透过云层撒下万点金光,天被洗得碧蓝碧蓝的,云被冲得雪白雪白的。路边的草甸,真如毯垫一样,绿旺旺的,吸足了水。特别是山坡上的草皮,因根部土色裸露,看上去一块块就像拼贴的图案,错落有致,极富肌理。云翻滚着,容不得你去定位思考都像什么,瞬息万变。阳光斜斜地照过来,天好像离我们很近,东边日出西边雨,肯定会有彩虹出现。我忙调整好相机,果然远处山梁上一道彩虹横跨云天,让我拍了个正着。
唐古拉山口也耸立着一座石碑,那是江泽民题字的军民共建兰州到拉萨的光缆通讯千里工程竣工纪念碑,还有一方写着“唐古拉山口海拔5231米”的水泥碑。大家忙在此处摄影留念,急忙中忘了行前有人嘱咐,跑了几步,两腿就有点发飘,看来还真不敢造次了。还好,我们一行除了嘴唇发紫外,高原反映都不太厉害。但海拔毕竟太高,此地不可久留。跟逃跑似的,我们匆匆下了山。车轮飞转,滚滚向前,满以为可以下到海拔低的地方了,却始终没有下山的感觉。也许是恐慌甚或是无奈,疲倦中盯着显示海拔4000米高程的仪表盘,任你拍打还是一动不动,大家都笑开了。
太阳快落山了,我企盼着高原落日的美景,可是却盼来一场大雨,天霎时就黑了下来,雨中似乎还夹杂着冰雹,劈里啪啦打在车窗玻璃上,从前面刮雨器的空档望去,路面白花花一片。一看仪表,车外气温已降到了零下4度。大雨时断时续,四周黑漆漆的,什么都看不见。总算看到了灯火,那是进藏的第一个城镇安多。一打听,拉萨还在三四百公里之遥。雨夜冷清,无处就餐,饥饿中更感疲倦。前途渺茫,坐卧不安,睡意全消。
雨夜行车不能快,总算过了那曲。仪表盘上海拔4000的数字突然降为3950,大家又兴奋起来。雨夜一片漆黑,不说问路语言不通,一路连个人影都没有。大家都死盯着前方,希望能看到路牌,却只字未见。都说要给西藏交通部门提个意见,应多设些标示清楚的路程牌才有开放意识啊。就这样好不容易总算过了当雄,赶到拉萨已经是午夜了。
阳光明媚拉萨城
我们所住的红山饭店就在布达拉宫旁边,大清早西藏文物局尼玛次仁局长和老局长甲央等四五位领导就提着水果 来宾馆看望我们。
小住拉萨,我们到敦煌研究院在这里的工作站看望了参加壁画修复工程的同志们,带去了礼品和家乡的问候,又到施工现场考察了他们的工作情况。我们一行在主人安排下,参观了区博物馆和三大寺庙等文物古迹,受到同道们的欢迎,也享受到一般人所难得的特殊礼遇。
先说参观罗布林卡,这是当年西藏嘎厦政府办公之地,也是达赖喇嘛常住的夏宫。“罗布林卡”即藏语宝贝园林之意。这里古木参天,到处苍松翠柏,遍地奇花异草,凉亭水榭玲珑别致,碧波浮白鹅,玉桥通画廊,真是一处难得的佛国园林。
来到正殿,导游便带领我们参观了对公众开放的会议室、佛堂、信徒进献的各种供奉陈列的精美佛像和当年西藏上层人士会见国家领导人的厅室陈设等。经导游介绍方知,这是一处难得的藏式人造园林,也是规模最大、风景最佳、古迹最多的园林。它始建于18世纪40年代,占地36万平方米,以格桑颇章、金色颇章、达登明久颇章三大宫殿为主体,有房374间。最初是清朝驻藏大臣为七世达赖游玩消夏而建,后经历世达赖营造成了夏天行宫,作为办公和接见西藏僧俗官员的地方,而布达拉宫只是达赖喇嘛的冬宫。
为到壁画修复现场看望施工的甘肃同仁,我们还获准进入达赖卧室等未开放的经室佛堂等处一观。达赖床头上方挂着上世纪50年代初印度尼赫鲁总理所赠的一幅绘有舞姿婀娜少女的油画,十分引人注目。
经东道主安排,我们一大早就驱车进入布达拉山门直抵山腰,特殊了一回,少走了不少弯路,不然从山脚爬到海拔3500多米的半山腰不流一身汗才怪呢。所以我对布达拉宫的第一感觉就是这是一座山,山一样的宫殿,宫殿一样的山。
其实布达拉宫就坐落在拉萨市内这个叫玛布日(红山)的山上,宫墙由花岗岩砌成,据说修筑时还浇注了铁汁,宫殿和山已连为一体。抬头仰望,层层殿宇高耸入云,歇山式和攒顶式的屋顶檐角飞翘,镏金铜瓦金碧辉煌,而深红与灰白相间的宫墙却更显稳固厚重。庄严的基座提升了神圣,这种建筑思想把汉藏营造艺术结合得这样妥贴,发扬得这样完美,真可谓千古杰作。这就是雄伟壮丽,气势恢弘,这就是当之无愧的世界文化遗产。
我们是上到东宫的第一批游客,这时宫门还没开放,管理处主任便带领我们来到一处平台。在这儿背依宫墙俯瞰脚下,拉萨城尽收眼底,远山如带,行人如蚁,大有天上人间之感。随后赶来的女讲解员领着我们进入了这座神秘的宫殿。她说:布达拉宫自公元7世纪以来,一直是历世达赖喇嘛的驻锡地和西藏政教权力的中心。这一建筑群分为红宫和白宫两部分,红宫主体建筑是灵塔殿和各类佛堂,也是举行佛事活动的场所;白宫是历代达赖喇嘛起居、诵经及处理行政事务的场所。布达拉宫主楼13层,高达110多米,共有大小殿堂、楼阁、房舍1000多间,大小柱子1万多根,东西两端都建有碉楼以驻军防卫。宫内除有佛殿、经堂、寝宫、灵塔殿、庭院外,还有法庭、监牢,是一座形制十分完备的城堡。
我们穿行在厅堂回廊之间,记不清看了多少壁画、佛像、宝塔、法器、珍玩,印象最深的是红宫内安放的前世达赖遗体的灵塔。塔身以金皮包裹,宝玉镶嵌,富丽堂皇。这些灵塔中以五世达赖的灵塔最为壮观。这是一座修建在大殿里上下贯通三层楼的大金塔,塔形宛如北京北海公园的白塔,高14.85米,从上到下全部用黄金包裹,外镶无数宝石,光黄金就用了11万两。
还有就是供奉的吐蕃王松赞干布与他的三位夫人的塑像,看了之后,才知道文成公主仅居其一。而这座城堡却是公元7世纪他为迎娶文成公主时修建的,迄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了。而红宫内明清两代皇帝封赐西藏官员的诏敕、封诰、印鉴、礼品和御笔题赠的汉字牌匾,却使我倍感亲切。
我感觉布达拉宫不仅是名副其实的艺术宝库,还是一座布满疑惑的迷宫。每个第一次进去的游客如果没人引路,恐怕都会晕头转向找不着北,会数不清到底见了多少稀世珍宝,至于佛教艺术更难说个一二了。带着许多迷惑和无奈将要离开时,我问讲解员布达拉是什么意思,她说人们认为这座宫殿犹如观音菩萨居住的普陀山,故称其为布达拉,有“佛教圣地”之意。
我们又来到位于拉萨市中心的大昭寺,门前有许多磕头的信徒,以妇女居多。大昭寺香火极盛,藏民进门是不收钱的。在香烟缭绕中,前来朝圣的藏民自动排成长队,沿廊绕了好几圈儿。有的手握酥油灯,有的提着装满酥油的塑料袋,有老人,也有青年和小孩。他们表情肃然,口中念念有词,对一脸好奇的外地游客视若无睹。
大昭寺又名“祖拉康”、“觉康”(藏语佛殿之意),是唐贞观二十一年(647),为松赞干布迎娶尼泊尔尺尊公主和文成公主之后所建,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大昭寺建成后只用来藏经、供佛。到后来又经历代扩建,在四周增设了回廊、院落等,而今建筑面积达2.5万多平方米。黄教兴起后,每年都在这里举行传召法会,历世达赖或班禅的受戒仪式也在这里举行。大昭寺殿高四层,上覆金顶。整个建筑的金顶斗拱,为典型的汉族风格;碉楼画栋则是西藏样式;主殿二、三层檐下排列成行的103个木雕伏兽和人面雄狮,又呈现尼泊尔和印度风格。正殿有20根大木柱,柱上斗拱架梁,有天鹅、大象等精美浮雕。寺内还有长近千米的藏式壁画《文成公主进藏图》和《大昭寺修建图》,两幅明代刺绣的胜乐金刚和大威德金刚的护法神唐卡,至今仍色泽鲜艳,这些都是镇寺之宝。
从大昭寺出来就是闻名海外的八角街。八角街又称八廓街,我想可能前者是形象化之称,而后者也许是因川藏人把“角”读作“廓”所致吧。这是一片有着浓郁藏族生活气息的街区,是西藏著名的商业中心和商品集散地,也是藏族群众心中最重要的一条转经道。漫步八角街,街上人头攒动,游客摩肩接踵,有身着藏族服饰的转经者,也有金发碧眼的老外。路边的摊点店铺五花八门,大都是销售旅游纪念晶的,可谓琳琅满目,应有尽有,十分热闹红火。人们说不去八角街就等于没到过拉萨,这块集聚浓缩着西藏民族民俗宗教文化氛围的商业街确实值得好好转转。只是买东西一定要小心,和当今所有旅游区一样,不买别用手摸,问价要会还价,开口上百元,说不定十几元就能搞定。
“拉萨”是藏语“佛地”之意,也真是现代世界一方难得的圣土。这里城市街道整洁,天蓝云白,空气清新,寺庙佛宫金顶闪烁,在浓厚的宗教氛围中又显出几分神秘,其厚重质朴的浓烈情韵魅力独具,深深吸引着海内外游客。几天来艳阳高照,8月的气温还很高,所带防寒衣裤没用,倒是雨伞遮阳却派上了用场。街心那座名为“高原魂”的金牦牛城雕神态雄壮,而作为全国优秀旅游城市标志的铜奔马纪念碑也气势凌云,让我们这些出土铜奔马的乡亲也平添几分自豪。
相关链接:
西藏经典名胜
拉萨地区:布达拉宫、大昭寺、罗布林卡、哲蚌寺、色拉寺、甘丹寺、羊八井地热电站、八廓街、小昭寺、楚布寺、药王山、龙王潭公园、曲贡文化遗址、西藏博物馆等。
日喀则地区:扎什伦布寺、萨迦寺、白居寺、珠穆朗玛峰、夏鲁寺、宗山炮台、冈仁波齐峰、码旁雍错等。
山南地区:雍布拉康、桑耶寺、藏王墓群、羊卓雍错、沃卡温泉。
那曲地区:念青唐古拉山、纳木错、当惹雍错湖、麦莫溶洞、古代象雄遗址、达果雪山、桑丹康桑雪山、卓玛峡谷等风景名胜。
阿里地区:古格王国遗址、东嘎皮央、玛旁雍错、拉昂错、班公错、托林寺、科加寺、纳木那尼峰、冈仁波齐。
林芝地区:雅鲁藏布大峡谷、墨脱瀑布、桃花沟、察隅风光、易贡茶园生态旅游、林芝巨柏林。
昌都地区:茶马古道、强巴林寺、仁措湖、盐井、卡若文化遗址、“画匠之乡”——噶玛乡、红拉山生态旅游区等。
青藏铁路7月通车
举世瞩目的青藏铁路已于2005年10月12日全线铺通,2006年7月1日将正式通车,首批将开通北京、上海、广州、成都、西宁和兰州分别至拉萨的旅客列车,同时开通普通列车和高档列车。北京至拉萨高档列车运行时间48小时左右,普通列车稍慢一些。
据悉,列车运行将充分考虑游客旅游观光的需要,在重要的站点停靠,供游客停留拍照。列车初步确定隔日开行,票价还没有确定。
12月10日,青藏铁路公司与美国国际联合列车公司在北京签署了关于组建合资公司、共同经营青藏铁路旅游观光列车的框架协议。据此协议,最迟在2007年上半年,中外游客就可以乘坐超豪华观光列车到青藏高原旅游。
友情提示
1.冬游西藏须知
初到高原,部分游客会感到不同程度的头痛头晕、胸闷气短、心跳加快、头疼耳鸣、失眠等症状。吸氧可以暂时缓解某些不适症状,可停止吸氧后症状又会重新出现。因此,不要把缓解高山反应依赖于吸氧。拉萨市内的药店里有多种预防高原症药物出售。如果有必要也可到医院,由医生推荐预防药物。不过,每天喝30克红糖水并服用几粒复合维生素丸,持续三天,也有助于减缓症状。其实,抵御高原反应,主要是把心情和身体调整到良好状态。入藏前,睡眠要充足,休息好,心情不要紧张,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入藏后,动作要缓慢些,不要提拿重物,可多做些呼吸。
到西藏旅游衣服要宽松、保暖(羽绒服最佳);另外可别忘带防晒霜、墨镜、遮阳帽、润唇膏等,防风沙,防日晒。常备着小药、小吃也很有必要,如感冒药、止泻药、止痛药、胃药、VC、VE、巧克力等。
冬季到高原旅游,最好少活动,多喝水,多吃蔬菜和水果,少吸烟,多休息,不喝酒,放松心情,保持乐观情绪,便可很快适应。
对付高原反应要谨记:轻手轻脚走,千万别喝酒;得空就睡觉,尽量少开口。
2.进藏手续
国内游客:需持本人身份证或中国护照。欲前往珠峰、阿里、亚东等边境地区,还需提前在本人户口所在地办理边防证、通行证。如果你要求边境证上有藏文以便作为纪念,那只好在拉萨办,其他如日喀别、林芝等地也可以办,但相对要更麻烦一些。在这些地方办边防证,一个简单的办法就是交钱给旅行社,否则就需要启动一套复杂的办证程序。
境外游客:需办理入藏确认函。办证时需提供本人护照(或台胞汪)及来华签证或复印件。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国籍、职业、护照号码及签证种类和有效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