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强大脑”周玮震惊国人
今年春,江苏卫视节目“最强大脑”火爆上映,其中有个名叫周玮的残疾人在这个节目上感动了所有评委。周玮曾被诊断为“中度脑残”,却能靠心算准确地给出多位数字乘方与开方运算的结果。在节目现场,周玮准确心算出了613、这些复杂的运算,是很多计算器都难以完成的。
就是这样一个“天才”,却由于“中度脑残”的诊断而被多个学校拒收,并常常受到周围同学、邻居的耻笑和捉弄。但他在心底却一直保有一份自尊,在妈妈的帮助下坚持计算训练,期待有一天能向大家证明自己的能力。听了周玮的故事后,主持人颇有感慨:“在中国,也许有很多像周玮这样具有特殊天赋的朋友,但是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他们的才能被白白浪费了。我们应该怎样去做,才能保证这种人才不被埋没?”一位嘉宾也当场落泪:“曾经在我读中学的时候,我也经常会嘲笑一些在某方面落后的同学。似乎嘲笑了他们,自己就会有一种优越感。我深深伤害了他们,在此向他们表示忏悔。如果我能多给他们一些关爱,他们有可能也会变成天才,至少也能快乐健康地成长……”
是的,无数的事例告诉我们,“天才”与“废柴”,有时只有一线之差。
难以跨越的三线之差
很多公认的天才人物,在成名之前,都曾经被认为是没有前途的“废物”,受到了很多歧视与排斥。著名音乐家舟舟,是一个先天性愚型患者,是邻居眼中的“白痴”,但他在指挥方面的天赋惊艳绝伦;爱迪生小时候语言发展迟缓,曾被老师斥为“低能儿”,但他长大后却成为“发明大王”;霍金年轻时患上了卢伽雷氏症,全身肌肉萎缩,曾被朋友认为“20岁就得开始养老”,但他却成为了伟大的物理学家;美国“自闭天才”基姆·皮克,不会自己穿衣服,生活无法自理,但他却能一字不差地记住几千本书的内容。
“天才”和“废柴”的这一线之差,却往往是一条难以跨越的鸿沟。周玮是幸运的,他有一个对他耐心引导、关爱有加的妈妈,他有姐姐的帮助和鼓励,他自己也有不服输的精神和不懈的训练。但是,也有很多类似的孩子,他们也许因为老师的轻视而畏惧退缩,也许因为同学的嘲笑而自暴自弃,甚至有些人还会因此失足,走上一条不归路。
他们是来自星星的孩子
在你的身边,是否也有类似这样的同学?他们是否总是大家嘲弄与歧视的对象,他们是否常常形单影只?他们是来自星星的孩子,上帝在给他们关上一扇门的时候,也许也为他们打开了一扇窗。此时,你的态度很重要,你可以点亮他们的人生,也可以让他们走向无边的黑暗。
案例1:
2012年4月18日,张家港市人民法院少年审判庭宣读了对1 7岁的张某的判决。张某以抢劫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五年零四个月,并处罚金5000元。一名花季少年,是如何走上犯罪道路的呢?
张某从小反应迟钝,成绩很差,再加上因为家庭条件不好而穿着“土气”,常常受到老师的批评和同学的嘲笑。老师提到他,总是摇头叹气,认为他“没出息”;而同学们也看不起他,不愿意接近他。在学校受到大家排斥的张某,感到心灰意冷,于是选择了退学,一心要外出打工“挣大钱”,让自己在别人面前“扬眉吐气”。然而,没有学历的张某,找不到正经的工作,只能在一些赌场、娱乐场所打工。在不良环境的熏染下,张某成了一名“古惑仔”,在旁人眼中,行为怪异,思想不良。张某不但没有赚到大钱,反而依然感到自己无法得到他人的认可,焦虑、暴躁的情绪在他心中暗暗发酵。一天,张某去一家小饭馆吃饭,一向看不起他的饭馆老板当场奚落他偷肉吃。张某觉得自己非常没面子,于是在当晚闯入饭馆,打伤老板,抢走了一些金首饰。几日后,张某被公安机关抓获。
点评:张某的失足,固然有他自己的原因,然而,周围人的贬低、歧视甚至是侮辱,也是将年少无知的他推入犯罪深渊的重要原因。他被贴上了“没出息”“不良少年”的标签,每天都忍受着别人异样的目光,没有鼓励他的朋友,没有心灵寄托由于被大家看不起,他自暴自弃,不愿再上学;由于得不到人们的认可,他焦虑暴躁,对社会充满敌意,最终走上了犯罪道路。
案例2:
四川省广安市的小蓝烨在一岁多时被确诊为痉挛性脑瘫,无法像正常人一样行走,生活也不能自理,但他一直希望能和其他孩子一样进学校读书。去年,他终于如愿以偿,在妈妈的陪伴和自己的努力下,依靠特制的拐杖“走”进了学校的大门,成为一名一年级小学生。
当问到班里有没有同学欺负他时,小蓝烨笑着说,同学们都很好,不但经常来找他一起玩,还会给他带糖来吃。班主任卢老师说,小蓝烨聪明、开朗、听话,其他孩子也不欺负他,他已经完全是这个班集体中的一员了。下课后,有不少学生过来主动找小蓝烨说话;爱打闹的学生在跑过小蓝烨身边时,都会特别小心:“他身体不好,老师嘱咐我们要多多照顾他。”
点评:蓝烨是个不幸的孩子,同时也是个幸福的孩子。他虽然从小就惠上了脑瘫,但他获得了来自父母、老师和同学的爱,没有人看不起他,没有人嘲笑他。大家用爱心给他搭了一座彩虹桥,助他一步步攀登人生的高峰。
今年春,江苏卫视节目“最强大脑”火爆上映,其中有个名叫周玮的残疾人在这个节目上感动了所有评委。周玮曾被诊断为“中度脑残”,却能靠心算准确地给出多位数字乘方与开方运算的结果。在节目现场,周玮准确心算出了613、这些复杂的运算,是很多计算器都难以完成的。
就是这样一个“天才”,却由于“中度脑残”的诊断而被多个学校拒收,并常常受到周围同学、邻居的耻笑和捉弄。但他在心底却一直保有一份自尊,在妈妈的帮助下坚持计算训练,期待有一天能向大家证明自己的能力。听了周玮的故事后,主持人颇有感慨:“在中国,也许有很多像周玮这样具有特殊天赋的朋友,但是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他们的才能被白白浪费了。我们应该怎样去做,才能保证这种人才不被埋没?”一位嘉宾也当场落泪:“曾经在我读中学的时候,我也经常会嘲笑一些在某方面落后的同学。似乎嘲笑了他们,自己就会有一种优越感。我深深伤害了他们,在此向他们表示忏悔。如果我能多给他们一些关爱,他们有可能也会变成天才,至少也能快乐健康地成长……”
是的,无数的事例告诉我们,“天才”与“废柴”,有时只有一线之差。
难以跨越的三线之差
很多公认的天才人物,在成名之前,都曾经被认为是没有前途的“废物”,受到了很多歧视与排斥。著名音乐家舟舟,是一个先天性愚型患者,是邻居眼中的“白痴”,但他在指挥方面的天赋惊艳绝伦;爱迪生小时候语言发展迟缓,曾被老师斥为“低能儿”,但他长大后却成为“发明大王”;霍金年轻时患上了卢伽雷氏症,全身肌肉萎缩,曾被朋友认为“20岁就得开始养老”,但他却成为了伟大的物理学家;美国“自闭天才”基姆·皮克,不会自己穿衣服,生活无法自理,但他却能一字不差地记住几千本书的内容。
“天才”和“废柴”的这一线之差,却往往是一条难以跨越的鸿沟。周玮是幸运的,他有一个对他耐心引导、关爱有加的妈妈,他有姐姐的帮助和鼓励,他自己也有不服输的精神和不懈的训练。但是,也有很多类似的孩子,他们也许因为老师的轻视而畏惧退缩,也许因为同学的嘲笑而自暴自弃,甚至有些人还会因此失足,走上一条不归路。
他们是来自星星的孩子
在你的身边,是否也有类似这样的同学?他们是否总是大家嘲弄与歧视的对象,他们是否常常形单影只?他们是来自星星的孩子,上帝在给他们关上一扇门的时候,也许也为他们打开了一扇窗。此时,你的态度很重要,你可以点亮他们的人生,也可以让他们走向无边的黑暗。
案例1:
2012年4月18日,张家港市人民法院少年审判庭宣读了对1 7岁的张某的判决。张某以抢劫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五年零四个月,并处罚金5000元。一名花季少年,是如何走上犯罪道路的呢?
张某从小反应迟钝,成绩很差,再加上因为家庭条件不好而穿着“土气”,常常受到老师的批评和同学的嘲笑。老师提到他,总是摇头叹气,认为他“没出息”;而同学们也看不起他,不愿意接近他。在学校受到大家排斥的张某,感到心灰意冷,于是选择了退学,一心要外出打工“挣大钱”,让自己在别人面前“扬眉吐气”。然而,没有学历的张某,找不到正经的工作,只能在一些赌场、娱乐场所打工。在不良环境的熏染下,张某成了一名“古惑仔”,在旁人眼中,行为怪异,思想不良。张某不但没有赚到大钱,反而依然感到自己无法得到他人的认可,焦虑、暴躁的情绪在他心中暗暗发酵。一天,张某去一家小饭馆吃饭,一向看不起他的饭馆老板当场奚落他偷肉吃。张某觉得自己非常没面子,于是在当晚闯入饭馆,打伤老板,抢走了一些金首饰。几日后,张某被公安机关抓获。
点评:张某的失足,固然有他自己的原因,然而,周围人的贬低、歧视甚至是侮辱,也是将年少无知的他推入犯罪深渊的重要原因。他被贴上了“没出息”“不良少年”的标签,每天都忍受着别人异样的目光,没有鼓励他的朋友,没有心灵寄托由于被大家看不起,他自暴自弃,不愿再上学;由于得不到人们的认可,他焦虑暴躁,对社会充满敌意,最终走上了犯罪道路。
案例2:
四川省广安市的小蓝烨在一岁多时被确诊为痉挛性脑瘫,无法像正常人一样行走,生活也不能自理,但他一直希望能和其他孩子一样进学校读书。去年,他终于如愿以偿,在妈妈的陪伴和自己的努力下,依靠特制的拐杖“走”进了学校的大门,成为一名一年级小学生。
当问到班里有没有同学欺负他时,小蓝烨笑着说,同学们都很好,不但经常来找他一起玩,还会给他带糖来吃。班主任卢老师说,小蓝烨聪明、开朗、听话,其他孩子也不欺负他,他已经完全是这个班集体中的一员了。下课后,有不少学生过来主动找小蓝烨说话;爱打闹的学生在跑过小蓝烨身边时,都会特别小心:“他身体不好,老师嘱咐我们要多多照顾他。”
点评:蓝烨是个不幸的孩子,同时也是个幸福的孩子。他虽然从小就惠上了脑瘫,但他获得了来自父母、老师和同学的爱,没有人看不起他,没有人嘲笑他。大家用爱心给他搭了一座彩虹桥,助他一步步攀登人生的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