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心理学研究表明,质疑意识是思维的起点,没有问题的思维是肤浅的、被动的思维。思维是创新的前提,任何创新活动都是从质疑开始的。
新课标所倡导的教学理念中,语文教学过程追求的是一种沟通、理解和创新,体现的是对话主体间视界的融合、精神的沟通、理性的碰撞、情感的交流。在这种教学过程中,“质疑”便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那么,我们语文教师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提高语文课堂的有效性呢?
第一,创设质疑的情境,让学生想问。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德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播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在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要设计具体生动的情境,不仅激发学生饱满的学习热情,促使他们以积极的态度和旺盛的精力自主学习,同时,更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活动的一种有益尝试。既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使他们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从而进一步激发他们主动探究新知识的兴趣。学生在教师设计的情境之下,处于自觉能动的积极状态,潜能得到发挥,可实现学习效果的最优化。创设质疑情境的方法很多,先说导语情境。创设导语情境,教师在课前必须先布置学生对新课进行充分的预习,这是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初次对话,也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上课时教师要精心设计开课语,这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初次对话,是重中之重。开课语设计得好,就会收到“未成曲调先有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常见的创设质疑情境的方法还有渴望情境、矛盾情境、竞争情境等。总之,精心设计质疑教学情境是一种教学艺术,灵活运用这种艺术,对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能力,对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大有益处。
第二,鼓励、宽容学生,让学生敢问。这是师生之间的再次对话。教师要相信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自觉行为,鼓舞起他们的自信心。教师一个会心的微笑、一个赞许的眼神、一句肯定的赞扬都会鼓舞起他们学习的自信心,激发他们主动参与学习的热情。因为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知识结构层次不等同,所以提出的问题深浅也就不一样,教师要根据不同的对象给予适时适当的鼓励和支持。比如,在课堂上,当第一个问题提出时,有学困生举手的话,我总是先把机会留给他们,让他们也拥有成就感,提高他们参与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又刺激了中等生和优等生“更上一层楼”,如此良性循环,就会带动学生全员参与课堂的实践。
第三。巧设疑“点”,让学生会问。这里体现了“教师与文本”、“学生与文本”、“教师与学生”之间更深入的对话。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阅读教学中质疑的主要目的在于引导学生用心、用脑、精心地读书,从而把书读好、把书读懂、把书读透,进而具体感受语言形象,深刻理解语言意义,真切感受语言情感。因此,我们教师设计疑点必须有的放矢,从文本的不同角度进行挖掘,围绕着文章的中心,针对教材的重点、难点,根据训练的需求来设计疑点,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1.可在文章的题目处设计疑点。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是主要内容或中心的提炼。以题目为着眼点设疑,能纲举目张。例如:教《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首先我对“维和部队”做了简单的介绍,然后顺势一转:本文讲的就是“维和部队”在一次执行任务中,我国的一名队员英勇殉职后,他的儿子给联合国主席加利先生的一封信。孩子们,你们听到这里,再读一遍题目,想知道什么呢?马上就有学生举手发言——“老师,我想知道这个中国孩子是谁?”“我想知道这个中国孩子为什么要发出呼声?”“呼声是什么?”……三个问题就已经能把文章的主要内容理解了,而且问题的顺序也正反映了文章的写作顺序。2.可在文章的矛盾之处设计疑点。语文教材中经常有着看似矛盾却是精彩之笔的描写。在阅读中抓住这些矛盾设计疑点,就能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例如,学习《军神》第五自然段时,我问:“孩子们,读完这段话,你们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然后就有学生问了:“为什么说刘伯承是会说话的钢板呢?”“钢板不是人,怎么会说话?刘伯承是人,怎么是钢板呢?”由这些问题引发的讨论、探究就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了刘伯承的钢铁般的意志,学生也深深地为之震慑了。3.可在文章对比之处设计疑点。文章内容对比之处往往是作者的匠心独运所在。在阅读中以此为着眼点设计疑点,有利于理解作者的匠心,领悟文章的中心。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高效的语文课堂是由一个个好的、精心设计的提问串连而成的,好的提问能引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和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成为主动的探索者。因此,教师要善于将教材中具有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揭示出来,使他们独立思维,深入学习,从而学有所获,提高课堂有效性。
新课标所倡导的教学理念中,语文教学过程追求的是一种沟通、理解和创新,体现的是对话主体间视界的融合、精神的沟通、理性的碰撞、情感的交流。在这种教学过程中,“质疑”便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那么,我们语文教师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提高语文课堂的有效性呢?
第一,创设质疑的情境,让学生想问。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德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播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在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要设计具体生动的情境,不仅激发学生饱满的学习热情,促使他们以积极的态度和旺盛的精力自主学习,同时,更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活动的一种有益尝试。既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使他们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从而进一步激发他们主动探究新知识的兴趣。学生在教师设计的情境之下,处于自觉能动的积极状态,潜能得到发挥,可实现学习效果的最优化。创设质疑情境的方法很多,先说导语情境。创设导语情境,教师在课前必须先布置学生对新课进行充分的预习,这是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初次对话,也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上课时教师要精心设计开课语,这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初次对话,是重中之重。开课语设计得好,就会收到“未成曲调先有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常见的创设质疑情境的方法还有渴望情境、矛盾情境、竞争情境等。总之,精心设计质疑教学情境是一种教学艺术,灵活运用这种艺术,对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能力,对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大有益处。
第二,鼓励、宽容学生,让学生敢问。这是师生之间的再次对话。教师要相信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自觉行为,鼓舞起他们的自信心。教师一个会心的微笑、一个赞许的眼神、一句肯定的赞扬都会鼓舞起他们学习的自信心,激发他们主动参与学习的热情。因为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知识结构层次不等同,所以提出的问题深浅也就不一样,教师要根据不同的对象给予适时适当的鼓励和支持。比如,在课堂上,当第一个问题提出时,有学困生举手的话,我总是先把机会留给他们,让他们也拥有成就感,提高他们参与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又刺激了中等生和优等生“更上一层楼”,如此良性循环,就会带动学生全员参与课堂的实践。
第三。巧设疑“点”,让学生会问。这里体现了“教师与文本”、“学生与文本”、“教师与学生”之间更深入的对话。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阅读教学中质疑的主要目的在于引导学生用心、用脑、精心地读书,从而把书读好、把书读懂、把书读透,进而具体感受语言形象,深刻理解语言意义,真切感受语言情感。因此,我们教师设计疑点必须有的放矢,从文本的不同角度进行挖掘,围绕着文章的中心,针对教材的重点、难点,根据训练的需求来设计疑点,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1.可在文章的题目处设计疑点。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是主要内容或中心的提炼。以题目为着眼点设疑,能纲举目张。例如:教《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首先我对“维和部队”做了简单的介绍,然后顺势一转:本文讲的就是“维和部队”在一次执行任务中,我国的一名队员英勇殉职后,他的儿子给联合国主席加利先生的一封信。孩子们,你们听到这里,再读一遍题目,想知道什么呢?马上就有学生举手发言——“老师,我想知道这个中国孩子是谁?”“我想知道这个中国孩子为什么要发出呼声?”“呼声是什么?”……三个问题就已经能把文章的主要内容理解了,而且问题的顺序也正反映了文章的写作顺序。2.可在文章的矛盾之处设计疑点。语文教材中经常有着看似矛盾却是精彩之笔的描写。在阅读中抓住这些矛盾设计疑点,就能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例如,学习《军神》第五自然段时,我问:“孩子们,读完这段话,你们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然后就有学生问了:“为什么说刘伯承是会说话的钢板呢?”“钢板不是人,怎么会说话?刘伯承是人,怎么是钢板呢?”由这些问题引发的讨论、探究就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了刘伯承的钢铁般的意志,学生也深深地为之震慑了。3.可在文章对比之处设计疑点。文章内容对比之处往往是作者的匠心独运所在。在阅读中以此为着眼点设计疑点,有利于理解作者的匠心,领悟文章的中心。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高效的语文课堂是由一个个好的、精心设计的提问串连而成的,好的提问能引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和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成为主动的探索者。因此,教师要善于将教材中具有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揭示出来,使他们独立思维,深入学习,从而学有所获,提高课堂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