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职业教育必须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对接产业办学。本文通过对株洲市高等职业教育和株洲市区域经济发展现状的研究,从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毕业生人数与人才需求和就业面向与实际需求三个方面具体分析了株洲高职教育与株洲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适应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株洲高职教育更好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株洲市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现状
株洲位于湖南的东部地区,是湖南省重要的工业生产基地和京广铁路重要交通枢纽。株洲市区内现有有六所高等职业技术学校(见表一),专业设置涉及装备制造大类、生物与化工大类、交通运输大类、电子信息大类、资源环境与安全大类、能源动力与材料大类、土木建筑大类、食品药品与粮食大类、医药卫生大类、财经商贸大类、教育与体育大类。六所学校中,湖南铁路职业技术职业技术学院、湖南汽车职业技术学院和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是国家特高计划立项建设学校,国家优质校,湖南铁路职业技术职业技术学院、湖南汽车职业技术学院、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和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是湖南省卓越高职学校。六十多年来,累计为社会输送了50多万合格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其中,2018年总计招生20061人,向社会输送毕业生17000余人。
二、株洲市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株洲市一座老工业城市,创造了新中国工业发展史上的100多个第一,如第一台航空发动机、第一枚空空导弹、第一台电力机车、第一块硬质合金等等。在产业不断转型升级中,形成了主要包括轨道交通装备、通用航空装备、新能源汽车、硬质合金、新材料、机械装备制造、陶瓷、生物制药及服饰等产业。农业与服务业稳步增长。
2019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003.13亿元,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7.9%。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20.7亿元,增长3.3%,全市农林牧渔业实现增加值227.8亿元,比上年增长3.5%,农业经济平稳增长。其中,农业增加值113.8亿元,增长5%;林业增加值25.1亿元,增长3.8%;牧业增加值71.7亿元,下降0.2%;渔业增加值10亿元,增长3.8%。;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358.7亿元,增长8.8%,全市工业增加值1057.3亿元,比上年增长8.6%,其中,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8.6%,分别高于全国、全省0.3和2.9个百分点。高加工度工业增长18.7%;园区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9%。在规模工业中,非公有制企业增加值增长14.2%;分行业看,轨道交通装备业、汽车及零部件业、航空装备业等三大动力产业增加值增长29.4%,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15.3%,非金屬矿物制品业增长10%,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11.7%。规模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6.2%,利润增长20.5%。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423.7亿元,增长7.3%。地区经济总量持续稳定增长(见图1)。
全市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7.3:45.2:47.5。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比上年均提升0.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占比较上年同期回落0.8个百分点。第一、二、三产业对GDP的贡献率分别为2.6%、58.3%和39.1%,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见图2)。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100元,比上年增长9.3%。城市综合实力仅次于长沙市,全国排名75位。
三、株洲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适应性分析
(一)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之间适应性分析
株洲市辖区内的6所高职院校主要的服务面向不同,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主要面向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产业;湖南汽车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主要面向汽车制造产业;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主要面向石油化工产业;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主要面向轨道交通运输产业;湖南有色金属职业技术学院主要面向有色金属产业;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主要面向中医中药产业。6所学校专业设置包括11个专业大类,未设置的专业大类包括公共管理与服务大类、公安与司法大类、新闻传播大类、文化艺术大类、旅游大类、轻工纺织大类、水利大类、农林牧渔大类,设置专业占专业大类总数的57.89%。从第一产业(农业)来看,株洲高职教育没有设置与农业产业相关的专业,专业设置与产业的匹配度为零。从第二产业(工业制造业)来看,2019年株洲市统计局统计的主要行业包括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医药制造业等7大行业。7大行业中只有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未设置相应专业,表明株洲市高职教育专业设置与株洲工业制造业的匹配度很高,达到了85.71%。从第三产业(服务业)来看,针对株洲市主要服务行业(交通运输、信息通信、会计、营销、物流、电子商务、工程管理、老年康复)设置了相应专业,但公共管理与服务、公安与司法、新闻传播、文化艺术、旅游等行业未设置相应专业,专业设置与第三产业主要行业匹配度为61.54%。
(二)毕业生人数与人才需求之间的适应性分析
根据调研,2016年-2019年,株洲市高职院校毕业生人数分别为1.52万人、1.70万人、1.91万人、2.14万人。从株洲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中,我们发现2016年-2019年,株洲市人才招聘登记招聘人数分别为23.59万、20.78万、21.07万和21.76万。2016年-2019年,株洲市高职院校毕业生人数占人才招聘登记招聘人数的比例分别为6.44%、8.18%、9.07%和9.83%。从数据分析中我们发现,随着株洲市高职院校招生规模的扩大,毕业生人数与人才需求的匹配度逐步提升,但总体的适应度较低。
(三)就业面向与实际需求之间的适应性分析
学生就业面向的影响因素较多,但主要的影响因素是薪酬待遇、职业发展前景。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株洲高职院校毕业生本省就业率为50%左右,在长沙市就业率为25%左右,在株洲本地就业为10%左右。由此可以推算,2016年-2019年,株洲市高职院校毕业生在株洲本地就业的学生分别为0.15万、0.17万、0.19万和0.21万,株洲市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人数占人才招聘登记招聘人数的比例分别为0.64%、0.82%、0.91%和0.98%。数据分析表明,株洲市高职院校毕业生面向本地就业的人数与株洲市实际需求人数之间的匹配度很低。 四、促进株洲高职教育更好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对接产业适时调整专业设置
株洲的高职院校应该坚持服务国家发展战略、服务行业发展和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株洲地处长株潭地区,株洲是长株潭两型社会试验区、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群建设主阵地。株洲市正在根据自身的区位优势和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定位,大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因此,株洲市辖范围的高职院校应积极服务株洲产业转型升级需求,适时调整专业设置。第一,对接第一产业(农业),根据自身基础,新增农林牧渔类专业,如设施农业与设备、休闲农业、农产品加工与检测、绿色食品生产与检验、农资营销与服务、农产品流通与管理、农村经营与管理等专业,助推株洲农业经济发展。第二,对接株洲制造业转型升级,新增一些株洲市急需人才专业。如生物质能应用技术、金属精密成型技术、特种加工技术、新能源装备技术、航空发动机制造技术、航空发动机装试技术、新能源汽车技术等。第三,对接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适当增加公共管理与服务、文化艺术等大类的专业设置。如社会工作、社区管理与服务、老年服务与管理、文化创意与策划、公共文化服务与管理、媒体营销等专业。
(二)适当扩大株洲高职院校的招生规模
在现有培养规模的基础上,支持高职院校进一步扩大招生的规模,更好地满足株洲市人才需求。一是株洲市政府要在职教城范围内支持高职院校基础设施建设,如适当扩大土地征收范围,增加高职院校建设用地,满足高职院校扩招的用地需求;二是要提高高职院校生均经费,支持职业教育发展。
(三)多措并举,提高毕业生本地就业和创业比例
第一,高职院校要加大对株洲经济社会发展的宣传力度,鼓励毕业生本地就业,支持服務家乡经济建设。第二,高职院校要大力推进与本地企业的校企合作,增加校企交流,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株洲本地企业的人才需求。第三,株洲市政府应积极鼓励本地企业加大对株洲市高职院校毕业生招聘力度和使用力度,营造良好环境,吸引毕业生本地就业和创业。
(作者单位: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商学院)
本文是株洲市教育科学2018年规划课题《创新型城市建设背景下株洲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适应性研究》(课题号:ZJGH18B106 )阶段性成果。
一、株洲市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现状
株洲位于湖南的东部地区,是湖南省重要的工业生产基地和京广铁路重要交通枢纽。株洲市区内现有有六所高等职业技术学校(见表一),专业设置涉及装备制造大类、生物与化工大类、交通运输大类、电子信息大类、资源环境与安全大类、能源动力与材料大类、土木建筑大类、食品药品与粮食大类、医药卫生大类、财经商贸大类、教育与体育大类。六所学校中,湖南铁路职业技术职业技术学院、湖南汽车职业技术学院和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是国家特高计划立项建设学校,国家优质校,湖南铁路职业技术职业技术学院、湖南汽车职业技术学院、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和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是湖南省卓越高职学校。六十多年来,累计为社会输送了50多万合格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其中,2018年总计招生20061人,向社会输送毕业生17000余人。
二、株洲市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株洲市一座老工业城市,创造了新中国工业发展史上的100多个第一,如第一台航空发动机、第一枚空空导弹、第一台电力机车、第一块硬质合金等等。在产业不断转型升级中,形成了主要包括轨道交通装备、通用航空装备、新能源汽车、硬质合金、新材料、机械装备制造、陶瓷、生物制药及服饰等产业。农业与服务业稳步增长。
2019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003.13亿元,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7.9%。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20.7亿元,增长3.3%,全市农林牧渔业实现增加值227.8亿元,比上年增长3.5%,农业经济平稳增长。其中,农业增加值113.8亿元,增长5%;林业增加值25.1亿元,增长3.8%;牧业增加值71.7亿元,下降0.2%;渔业增加值10亿元,增长3.8%。;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358.7亿元,增长8.8%,全市工业增加值1057.3亿元,比上年增长8.6%,其中,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8.6%,分别高于全国、全省0.3和2.9个百分点。高加工度工业增长18.7%;园区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9%。在规模工业中,非公有制企业增加值增长14.2%;分行业看,轨道交通装备业、汽车及零部件业、航空装备业等三大动力产业增加值增长29.4%,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15.3%,非金屬矿物制品业增长10%,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11.7%。规模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6.2%,利润增长20.5%。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423.7亿元,增长7.3%。地区经济总量持续稳定增长(见图1)。
全市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7.3:45.2:47.5。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比上年均提升0.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占比较上年同期回落0.8个百分点。第一、二、三产业对GDP的贡献率分别为2.6%、58.3%和39.1%,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见图2)。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100元,比上年增长9.3%。城市综合实力仅次于长沙市,全国排名75位。
三、株洲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适应性分析
(一)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之间适应性分析
株洲市辖区内的6所高职院校主要的服务面向不同,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主要面向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产业;湖南汽车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主要面向汽车制造产业;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主要面向石油化工产业;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主要面向轨道交通运输产业;湖南有色金属职业技术学院主要面向有色金属产业;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主要面向中医中药产业。6所学校专业设置包括11个专业大类,未设置的专业大类包括公共管理与服务大类、公安与司法大类、新闻传播大类、文化艺术大类、旅游大类、轻工纺织大类、水利大类、农林牧渔大类,设置专业占专业大类总数的57.89%。从第一产业(农业)来看,株洲高职教育没有设置与农业产业相关的专业,专业设置与产业的匹配度为零。从第二产业(工业制造业)来看,2019年株洲市统计局统计的主要行业包括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医药制造业等7大行业。7大行业中只有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未设置相应专业,表明株洲市高职教育专业设置与株洲工业制造业的匹配度很高,达到了85.71%。从第三产业(服务业)来看,针对株洲市主要服务行业(交通运输、信息通信、会计、营销、物流、电子商务、工程管理、老年康复)设置了相应专业,但公共管理与服务、公安与司法、新闻传播、文化艺术、旅游等行业未设置相应专业,专业设置与第三产业主要行业匹配度为61.54%。
(二)毕业生人数与人才需求之间的适应性分析
根据调研,2016年-2019年,株洲市高职院校毕业生人数分别为1.52万人、1.70万人、1.91万人、2.14万人。从株洲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中,我们发现2016年-2019年,株洲市人才招聘登记招聘人数分别为23.59万、20.78万、21.07万和21.76万。2016年-2019年,株洲市高职院校毕业生人数占人才招聘登记招聘人数的比例分别为6.44%、8.18%、9.07%和9.83%。从数据分析中我们发现,随着株洲市高职院校招生规模的扩大,毕业生人数与人才需求的匹配度逐步提升,但总体的适应度较低。
(三)就业面向与实际需求之间的适应性分析
学生就业面向的影响因素较多,但主要的影响因素是薪酬待遇、职业发展前景。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株洲高职院校毕业生本省就业率为50%左右,在长沙市就业率为25%左右,在株洲本地就业为10%左右。由此可以推算,2016年-2019年,株洲市高职院校毕业生在株洲本地就业的学生分别为0.15万、0.17万、0.19万和0.21万,株洲市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人数占人才招聘登记招聘人数的比例分别为0.64%、0.82%、0.91%和0.98%。数据分析表明,株洲市高职院校毕业生面向本地就业的人数与株洲市实际需求人数之间的匹配度很低。 四、促进株洲高职教育更好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对接产业适时调整专业设置
株洲的高职院校应该坚持服务国家发展战略、服务行业发展和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株洲地处长株潭地区,株洲是长株潭两型社会试验区、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群建设主阵地。株洲市正在根据自身的区位优势和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定位,大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因此,株洲市辖范围的高职院校应积极服务株洲产业转型升级需求,适时调整专业设置。第一,对接第一产业(农业),根据自身基础,新增农林牧渔类专业,如设施农业与设备、休闲农业、农产品加工与检测、绿色食品生产与检验、农资营销与服务、农产品流通与管理、农村经营与管理等专业,助推株洲农业经济发展。第二,对接株洲制造业转型升级,新增一些株洲市急需人才专业。如生物质能应用技术、金属精密成型技术、特种加工技术、新能源装备技术、航空发动机制造技术、航空发动机装试技术、新能源汽车技术等。第三,对接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适当增加公共管理与服务、文化艺术等大类的专业设置。如社会工作、社区管理与服务、老年服务与管理、文化创意与策划、公共文化服务与管理、媒体营销等专业。
(二)适当扩大株洲高职院校的招生规模
在现有培养规模的基础上,支持高职院校进一步扩大招生的规模,更好地满足株洲市人才需求。一是株洲市政府要在职教城范围内支持高职院校基础设施建设,如适当扩大土地征收范围,增加高职院校建设用地,满足高职院校扩招的用地需求;二是要提高高职院校生均经费,支持职业教育发展。
(三)多措并举,提高毕业生本地就业和创业比例
第一,高职院校要加大对株洲经济社会发展的宣传力度,鼓励毕业生本地就业,支持服務家乡经济建设。第二,高职院校要大力推进与本地企业的校企合作,增加校企交流,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株洲本地企业的人才需求。第三,株洲市政府应积极鼓励本地企业加大对株洲市高职院校毕业生招聘力度和使用力度,营造良好环境,吸引毕业生本地就业和创业。
(作者单位: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商学院)
本文是株洲市教育科学2018年规划课题《创新型城市建设背景下株洲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适应性研究》(课题号:ZJGH18B106 )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