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金融业上班的许小姐,6年多前与未婚夫在台北市信义区买下一栋30年老公寓,准备当作结婚新房。当时,台北市房价刚走出SARS(严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谷底,两人决定以一坪(约3.3平方米)不到25万元的价格购入,如今房价每坪至少45万元起跳,许小姐回想起来,仍对先生精准、睿智的眼光感到佩服。
但这项看似完美的决策背后,却因欠缺缜密的理财规划,让许小姐婚后除了背负房贷,还额外多了一笔小额负债。“老公寓整修起来工程浩大,从水管、电路、油漆、地板到隔间,我几乎全部翻修。”她说,决定买房时就知道要先准备一笔装修费,在参考装潢相关杂志后,决定将预算控制在一坪4万元(新台币,下同)内,总计约100万元。不料后面东添西补,导致预算大增。“房子靠马路,白天车水马龙噪音大,必须改装气密窗;还有加装铁窗的价格也比原先估计得高很多。”更重要的,许小姐规划每坪不超过4万元的翻修预算,竟忽略了家具、家电开销。
“房子整修好了,户头也空了。最后没办法只好靠亲朋好友赠送家电,自己再跟银行信用贷款20万元买家具。”许小姐坦言,多了这份贷款,每月必须省吃俭用、克制消费,连每年最期待的去海外旅行也被迫取消。
家庭生活中,类似这样的漏财情况不胜枚举,就算事前做好预算规划、抑制奢豪消费,钱还是有办法找到漏洞流出。为了防堵资金外漏,强化家庭财务体质,下面5种常见的家庭漏财根源,一定要知道。
第一招:先扣固定支出再提拨享乐资金
每个人的薪资结构不同,花钱方式也不一样;要做到财务防漏,最基本原则就是将资金用途分门别类、专户管理。举例来说,上班族常利用年假为自己规划“犒赏之旅”,不论地点在哪、距离远近,最终目标就是吃好、住好、玩得尽兴。此时,花钱只是为了让自己感到愉悦的途径,但无形中却成为财务大窟窿。
为了让自己享受假期无负担,建议利用岁末或年初之际进行年度旅游计划,将目的地、相关费用仔细罗列清楚后,加总算出所需金额。有了预算概念,再到银行开立一个“享乐专户”,将年度旅游预算平均分摊至出游前一个月,每月薪资拨出固定金额至享乐专户,就能有效控制支出,杜绝漏财情况。
在提拨薪资至享乐专户时,必须先扣除固定支出,剩下多余的钱才能转出。至于固定支出,包括日常生活开销、房贷、保险及中长期投资等;像退休、子女教育等未来必要开销,也应视为每月固定支出项目,透过先扣除必要花费方式,再提拨资金至享乐专户犒赏自己,便可降低漏财机会。
第二招:房贷不超过月收入3成
拥有一幢自己的房子,是许多年轻人的梦想,但若为了圆梦,在未事先评估自己经济状况下,就贸然背负巨额房贷,不仅原有生活质量降低,每月也会因偿还房贷,而挤掉其他理财规划,例如保险、退休金、子女教育金等,沦为不折不扣的屋奴。
若因过于沉重的房贷而使自己生活质量恶化,并阻碍了投资理财的开源之路,就非明智之举。较好的做法,是将每月房贷支出控制在薪资的3成之内,剩下7成作为其他生活开销与投资理财用途,圆梦的同时又不会让自己感觉经济压力沉重,会比较理想。
第三招:保险支出在月收入10%内
随着家庭风险意识逐渐提高,保险费用已是每月固定支出项目之一。保费太少,家庭保障恐怕不足;太高,又担心漏财浪费。一般保费支出以不超过家庭月收入的10%为限,保障金额则应做到年收入的5倍,才算合理。
因为当家庭遭遇事故,约需要5年时间才能恢复原本经济状况。建议年轻人踏入社会后要先帮自己买保险,保障内容以医疗为主;进入家庭、责任渐增,则可利用投资型保单拉高寿险额度,同时进行中长期理财规划。
第四招:教育费控制在10%至15%
徐小姐住家对面是一所著名私立小学,因为学校重视品德教育,与她理想相符,便决定让独生宝贝儿子就读。“学杂费6万元,上课到4点半之后要留下来学才艺,每学期要再多付2到3万元,要看学什么才艺而定;如果住得远,还有校车费用、营养午餐费,比公立学校开销多出好几十倍!”
台湾理财作家张真卿认为,子女教育虽然是一种长期投资,但父母也要同时评估薪资收入,将一学期学杂费及才艺学习费用,平均计算出每月支出,应控制在家庭月薪的15%。“像我自己两个小孩,就一个念公立、一个念私立学校;其实优质的公立学校办学一样认真,父母大可不必过分依赖明星私校光环,而排挤到其他家庭开支。”
第五招:养车不超过月收入5%
李小姐是位爱好自由的单身贵族,3年前买了一辆中古车,以为从此之后就能无拘无束、行动自在,不料这却成为她累积财富的最大拖油瓶。“当初为了贪便宜买了二手车,结果3年下来,光是维修就花了10万元。这还不包括每月将近5000元的停车费,每年牌照、燃料税及车险,每周固定洗车的费用,换算下来,每月养车就要花掉一万元!”
家庭日常开销,无非是食衣住行。其中,“行”的部分常是家庭财务很大的隐形杀手。张真卿认为,年轻上班族要是内勤人员,应多利用大众运输工具,非必要绝不轻言买车;假日如有出游计划,也可用租车方式代替,不但省下车贷负担,每月也能有更多资金运用空间,一举数得。如果买车,养车成本最好能控制在月收入的5%。
(摘自台湾《今周刊》)(编辑/立原)
但这项看似完美的决策背后,却因欠缺缜密的理财规划,让许小姐婚后除了背负房贷,还额外多了一笔小额负债。“老公寓整修起来工程浩大,从水管、电路、油漆、地板到隔间,我几乎全部翻修。”她说,决定买房时就知道要先准备一笔装修费,在参考装潢相关杂志后,决定将预算控制在一坪4万元(新台币,下同)内,总计约100万元。不料后面东添西补,导致预算大增。“房子靠马路,白天车水马龙噪音大,必须改装气密窗;还有加装铁窗的价格也比原先估计得高很多。”更重要的,许小姐规划每坪不超过4万元的翻修预算,竟忽略了家具、家电开销。
“房子整修好了,户头也空了。最后没办法只好靠亲朋好友赠送家电,自己再跟银行信用贷款20万元买家具。”许小姐坦言,多了这份贷款,每月必须省吃俭用、克制消费,连每年最期待的去海外旅行也被迫取消。
家庭生活中,类似这样的漏财情况不胜枚举,就算事前做好预算规划、抑制奢豪消费,钱还是有办法找到漏洞流出。为了防堵资金外漏,强化家庭财务体质,下面5种常见的家庭漏财根源,一定要知道。
第一招:先扣固定支出再提拨享乐资金
每个人的薪资结构不同,花钱方式也不一样;要做到财务防漏,最基本原则就是将资金用途分门别类、专户管理。举例来说,上班族常利用年假为自己规划“犒赏之旅”,不论地点在哪、距离远近,最终目标就是吃好、住好、玩得尽兴。此时,花钱只是为了让自己感到愉悦的途径,但无形中却成为财务大窟窿。
为了让自己享受假期无负担,建议利用岁末或年初之际进行年度旅游计划,将目的地、相关费用仔细罗列清楚后,加总算出所需金额。有了预算概念,再到银行开立一个“享乐专户”,将年度旅游预算平均分摊至出游前一个月,每月薪资拨出固定金额至享乐专户,就能有效控制支出,杜绝漏财情况。
在提拨薪资至享乐专户时,必须先扣除固定支出,剩下多余的钱才能转出。至于固定支出,包括日常生活开销、房贷、保险及中长期投资等;像退休、子女教育等未来必要开销,也应视为每月固定支出项目,透过先扣除必要花费方式,再提拨资金至享乐专户犒赏自己,便可降低漏财机会。
第二招:房贷不超过月收入3成
拥有一幢自己的房子,是许多年轻人的梦想,但若为了圆梦,在未事先评估自己经济状况下,就贸然背负巨额房贷,不仅原有生活质量降低,每月也会因偿还房贷,而挤掉其他理财规划,例如保险、退休金、子女教育金等,沦为不折不扣的屋奴。
若因过于沉重的房贷而使自己生活质量恶化,并阻碍了投资理财的开源之路,就非明智之举。较好的做法,是将每月房贷支出控制在薪资的3成之内,剩下7成作为其他生活开销与投资理财用途,圆梦的同时又不会让自己感觉经济压力沉重,会比较理想。
第三招:保险支出在月收入10%内
随着家庭风险意识逐渐提高,保险费用已是每月固定支出项目之一。保费太少,家庭保障恐怕不足;太高,又担心漏财浪费。一般保费支出以不超过家庭月收入的10%为限,保障金额则应做到年收入的5倍,才算合理。
因为当家庭遭遇事故,约需要5年时间才能恢复原本经济状况。建议年轻人踏入社会后要先帮自己买保险,保障内容以医疗为主;进入家庭、责任渐增,则可利用投资型保单拉高寿险额度,同时进行中长期理财规划。
第四招:教育费控制在10%至15%
徐小姐住家对面是一所著名私立小学,因为学校重视品德教育,与她理想相符,便决定让独生宝贝儿子就读。“学杂费6万元,上课到4点半之后要留下来学才艺,每学期要再多付2到3万元,要看学什么才艺而定;如果住得远,还有校车费用、营养午餐费,比公立学校开销多出好几十倍!”
台湾理财作家张真卿认为,子女教育虽然是一种长期投资,但父母也要同时评估薪资收入,将一学期学杂费及才艺学习费用,平均计算出每月支出,应控制在家庭月薪的15%。“像我自己两个小孩,就一个念公立、一个念私立学校;其实优质的公立学校办学一样认真,父母大可不必过分依赖明星私校光环,而排挤到其他家庭开支。”
第五招:养车不超过月收入5%
李小姐是位爱好自由的单身贵族,3年前买了一辆中古车,以为从此之后就能无拘无束、行动自在,不料这却成为她累积财富的最大拖油瓶。“当初为了贪便宜买了二手车,结果3年下来,光是维修就花了10万元。这还不包括每月将近5000元的停车费,每年牌照、燃料税及车险,每周固定洗车的费用,换算下来,每月养车就要花掉一万元!”
家庭日常开销,无非是食衣住行。其中,“行”的部分常是家庭财务很大的隐形杀手。张真卿认为,年轻上班族要是内勤人员,应多利用大众运输工具,非必要绝不轻言买车;假日如有出游计划,也可用租车方式代替,不但省下车贷负担,每月也能有更多资金运用空间,一举数得。如果买车,养车成本最好能控制在月收入的5%。
(摘自台湾《今周刊》)(编辑/立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