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区区几道工序,还有那些叫不上名字的工具和设备,都是大欧村祖辈数代人智慧的凝结。现在,只有大欧人才能做出好的鸟笼,这门手艺也成为了山东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张院的簸箕,毛子埠的升,大欧的鸟笼进了京。”这是流传在山东即墨很久的一句歌谣。循着古老的歌谣声,我们走进了这个红砖绿瓦,名叫大欧的小村庄,去探访了解鸟笼村的前世今生。
满村尽是手艺人
大欧村,位于即墨市的七级镇。我们走进这座小村庄的时候,正赶上几辆大货车从南方把竹子运过来。因为做鸟笼的主要材料就是竹子,每年大欧村都要消耗3到4万根竹子,所以送竹子的货车一来,村子里便热闹非凡。
货车会在每家门前稍作停留,各家各户就赶紧上车挑选竹子。挑的人_般都是年长或经验丰富的,因为眼光老道才能把好竹子挑出来。从竹子底部一米以上,周长达到一尺三的便是好竹子,一根大约可以做10个大鸟笼,当然了,好竹子的价格也高。而周长达到一尺的竹子,也会被不少人挑走,用来制作小鸟笼。
大欧村不大,一共住着约500户人家,制作鸟笼子的就有近400户。我们跟着货车从村头走到村尾,看到家家户户门前都堆放着大量的竹子,而每户人家的小院里都有正在制作鸟笼子的手艺人。
“在我们村,不管是老年人,还是小孩子,几乎都会这手做鸟笼的绝活。”村民吴金昌跟我们说道。他的手艺,就是从爷爷那代传下来的。据即墨明清版县志记载,大欧村从明代开始就有做鸟笼的传统了。据称当年在建村时,有一位吴姓老艺人从北京将鸟笼的绝活带到了大欧村,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这在山东,甚至于北方都找不出第二个这样的地方来。
吴金昌说,村里的情况基本差不多,不管男的还是女的,各家各户的老辈几乎都会这门手艺,就这样一代一代地传了下来。至于到现在传了多少代,没人能够说清楚。只知道在清朝乾隆年问,大欧鸟笼被识货的京城王公子弟们争抢抢购,从那时候起,大欧村里就有人前往京城开铺面专门做鸟笼生意了。到了现在,有了各种机器设备,再加上祖传的手工精心雕花,大欧村制作出来的各种鸟笼也更加精美。
山野里的手艺世家
在村民吴希城家的小院里,我们得以窥见大欧鸟笼的制作过程。吴希城今年53岁,做鸟笼已经有40多年,妻子过门后,也跟着他学起了做笼子,后来还学会了雕花技术。
“大欧鸟笼分大、中、小三个型号,按形状分为圆形、方形、扁形、花鼓形、凸腰形等。”吴希城跟我们介绍道。鸟笼制作要选用上好的竹料及梧桐木,将鸟笼框圈制好后,再放入锅中蒸煮。所以,大欧鸟笼不干裂,不变形,坚固耐用。
你可别小瞧这一个小小的鸟笼,从选竹子到制作成零部件,再到完成整个制作,至少需要上百道工序。所以村民们做鸟笼时都不是一气呵成的,每天只专注于一两道工序,批量制作。比如今天光折圈,明天就刻圈钻眼儿,最后批量出炉。虽然没法精确计算出一只鸟笼从开始到完成需要多长时间,但大体可以估算出每天平均能做两到三只鸟笼。遇到手艺娴熟的,一天做四五个出来都有可能。75岁的吴洪连老人就是这样的高手,他也是全村最年长的老艺人之一,从7岁便开始做鸟笼了,他还发明了一种能自动关门的“捉鸟笼”,和老伴一个月忙活下来,光做鸟笼就能赚上万元。
大欧鸟笼的秘密
正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大欧鸟笼全靠手工制作,全套工序有下料,截料、折圈、刻圈、钻眼、转节,打料、推平、整圈、修整、打眼、整合、把篾子、磨平等近百种,我们去的时候,有幸看到了一些片段。
刚才从货车上挑下来的竹子,经过简单处理后先要劈成粗细均匀的竹条,接着再放到锅台上,蒙着厚厚的被子蒸上一段时间,这样做是为了让竹子变软。之后迅速从棉被中抽出竹条,再把竹条的两头放在铁器中用巧劲一夹,这样竹条的两端就有了自然的弯曲,然后迅速递给负责折圈的人。
折圈时,要用到一个三指宽,直径约30厘米的钢圈做模子,因为竹条蒸软后有弹性,用点力就可以将竹条按进去圈成一个圆形。这样一层层地圈下来,一个钢圈里可以圈很多层竹条,折好后的竹条就变成了竹圈。
竹圈做好后,就要进入刻圈阶段了。将竹圈的接头部分先打磨粘合,之后按大小顺序逐一放到一块有着凸痕的木板上,再将另一侧有着放射性凸痕的胶皮表面涂上墨水,紧密地盖到木板上,这样竹圈上就会有很多墨点了,有点的地方,就是竹圈需要钻眼的位置,用来进行下一步的“穿针引线”。
区区几道工序,已经把我们看得眼花缭乱,还有那些叫不上名字的工具和设备,也都是大欧村祖辈数代人智慧的凝结,所以就算给外人看到了制作过程,也无法百分百复刻他们工艺。更何况大欧村为了不让嫁到外村的女人把这手艺带出去,一直遵循着“传男不传女”的规矩,这也是为什么到了现在只有大欧人才能做出好鸟笼的原因,也让这门手艺成为了山东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大欧村生产的鸟笼各个品种都有,小鸟笼最便宜也要百元,最贵的鸟笼能卖到上万元。
但和所有传统民间手工艺遇到的尴尬一样,大欧鸟笼的手艺虽然完好地传承了下来,却一直没有形成规模化经营,都是农户各自为营。这也导致村子里的年轻人很少有愿意留在家里继承这门赚钱慢的手艺的。已经传承了500年的大欧鸟笼,同样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将来。
我们离开大欧村的时候,天色已暗,大地一片寂静。回头望去,这个鸟笼远销国内甚至国外的小村落,与普通的村庄也并无不同,淹没在乡野夜色之中。我们能做的,就是企盼这份宝贵的“遗产”,能及早有人继承并发扬光大吧。
“张院的簸箕,毛子埠的升,大欧的鸟笼进了京。”这是流传在山东即墨很久的一句歌谣。循着古老的歌谣声,我们走进了这个红砖绿瓦,名叫大欧的小村庄,去探访了解鸟笼村的前世今生。
满村尽是手艺人
大欧村,位于即墨市的七级镇。我们走进这座小村庄的时候,正赶上几辆大货车从南方把竹子运过来。因为做鸟笼的主要材料就是竹子,每年大欧村都要消耗3到4万根竹子,所以送竹子的货车一来,村子里便热闹非凡。
货车会在每家门前稍作停留,各家各户就赶紧上车挑选竹子。挑的人_般都是年长或经验丰富的,因为眼光老道才能把好竹子挑出来。从竹子底部一米以上,周长达到一尺三的便是好竹子,一根大约可以做10个大鸟笼,当然了,好竹子的价格也高。而周长达到一尺的竹子,也会被不少人挑走,用来制作小鸟笼。
大欧村不大,一共住着约500户人家,制作鸟笼子的就有近400户。我们跟着货车从村头走到村尾,看到家家户户门前都堆放着大量的竹子,而每户人家的小院里都有正在制作鸟笼子的手艺人。
“在我们村,不管是老年人,还是小孩子,几乎都会这手做鸟笼的绝活。”村民吴金昌跟我们说道。他的手艺,就是从爷爷那代传下来的。据即墨明清版县志记载,大欧村从明代开始就有做鸟笼的传统了。据称当年在建村时,有一位吴姓老艺人从北京将鸟笼的绝活带到了大欧村,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这在山东,甚至于北方都找不出第二个这样的地方来。
吴金昌说,村里的情况基本差不多,不管男的还是女的,各家各户的老辈几乎都会这门手艺,就这样一代一代地传了下来。至于到现在传了多少代,没人能够说清楚。只知道在清朝乾隆年问,大欧鸟笼被识货的京城王公子弟们争抢抢购,从那时候起,大欧村里就有人前往京城开铺面专门做鸟笼生意了。到了现在,有了各种机器设备,再加上祖传的手工精心雕花,大欧村制作出来的各种鸟笼也更加精美。
山野里的手艺世家
在村民吴希城家的小院里,我们得以窥见大欧鸟笼的制作过程。吴希城今年53岁,做鸟笼已经有40多年,妻子过门后,也跟着他学起了做笼子,后来还学会了雕花技术。
“大欧鸟笼分大、中、小三个型号,按形状分为圆形、方形、扁形、花鼓形、凸腰形等。”吴希城跟我们介绍道。鸟笼制作要选用上好的竹料及梧桐木,将鸟笼框圈制好后,再放入锅中蒸煮。所以,大欧鸟笼不干裂,不变形,坚固耐用。
你可别小瞧这一个小小的鸟笼,从选竹子到制作成零部件,再到完成整个制作,至少需要上百道工序。所以村民们做鸟笼时都不是一气呵成的,每天只专注于一两道工序,批量制作。比如今天光折圈,明天就刻圈钻眼儿,最后批量出炉。虽然没法精确计算出一只鸟笼从开始到完成需要多长时间,但大体可以估算出每天平均能做两到三只鸟笼。遇到手艺娴熟的,一天做四五个出来都有可能。75岁的吴洪连老人就是这样的高手,他也是全村最年长的老艺人之一,从7岁便开始做鸟笼了,他还发明了一种能自动关门的“捉鸟笼”,和老伴一个月忙活下来,光做鸟笼就能赚上万元。
大欧鸟笼的秘密
正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大欧鸟笼全靠手工制作,全套工序有下料,截料、折圈、刻圈、钻眼、转节,打料、推平、整圈、修整、打眼、整合、把篾子、磨平等近百种,我们去的时候,有幸看到了一些片段。
刚才从货车上挑下来的竹子,经过简单处理后先要劈成粗细均匀的竹条,接着再放到锅台上,蒙着厚厚的被子蒸上一段时间,这样做是为了让竹子变软。之后迅速从棉被中抽出竹条,再把竹条的两头放在铁器中用巧劲一夹,这样竹条的两端就有了自然的弯曲,然后迅速递给负责折圈的人。
折圈时,要用到一个三指宽,直径约30厘米的钢圈做模子,因为竹条蒸软后有弹性,用点力就可以将竹条按进去圈成一个圆形。这样一层层地圈下来,一个钢圈里可以圈很多层竹条,折好后的竹条就变成了竹圈。
竹圈做好后,就要进入刻圈阶段了。将竹圈的接头部分先打磨粘合,之后按大小顺序逐一放到一块有着凸痕的木板上,再将另一侧有着放射性凸痕的胶皮表面涂上墨水,紧密地盖到木板上,这样竹圈上就会有很多墨点了,有点的地方,就是竹圈需要钻眼的位置,用来进行下一步的“穿针引线”。
区区几道工序,已经把我们看得眼花缭乱,还有那些叫不上名字的工具和设备,也都是大欧村祖辈数代人智慧的凝结,所以就算给外人看到了制作过程,也无法百分百复刻他们工艺。更何况大欧村为了不让嫁到外村的女人把这手艺带出去,一直遵循着“传男不传女”的规矩,这也是为什么到了现在只有大欧人才能做出好鸟笼的原因,也让这门手艺成为了山东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大欧村生产的鸟笼各个品种都有,小鸟笼最便宜也要百元,最贵的鸟笼能卖到上万元。
但和所有传统民间手工艺遇到的尴尬一样,大欧鸟笼的手艺虽然完好地传承了下来,却一直没有形成规模化经营,都是农户各自为营。这也导致村子里的年轻人很少有愿意留在家里继承这门赚钱慢的手艺的。已经传承了500年的大欧鸟笼,同样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将来。
我们离开大欧村的时候,天色已暗,大地一片寂静。回头望去,这个鸟笼远销国内甚至国外的小村落,与普通的村庄也并无不同,淹没在乡野夜色之中。我们能做的,就是企盼这份宝贵的“遗产”,能及早有人继承并发扬光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