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慎科学与模糊过滤

来源 :今传媒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tlclx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疫苗事件频发,媒体的相关报道也日益增多。本文以框架理论为指导,采用文本分析法,以《人民日报》《新华每日电讯》和《光明日报》三家中央级党报关于“2005年安徽疫苗事件”“2010年山西疫苗事件”“2013年底2014年初乙肝疫苗事件”以及“2016年山东非法经营疫苗案”四起事件的报道为研究对象。研究发现,中央级党报具有时效性让位于准确性、平衡性让位于专业性、报道角度多元化,报道寻求谨慎、科学与全面的特征。中央级党报对其它媒体的信源与民众信源进行了模糊化与过滤处理,试图建构受众对疫苗接种更积极认知,把公众对疫苗接种的疑虑与恐慌降到最低,尽可能减少对国家免疫事业的影响。
  关键词:疫苗事件;新闻框架;中央党报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20)12-0068-06
  一、研究缘起
   2019年,“疫苗犹豫”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2019年全球健康面临的十大威胁。世卫组织强调,由误导信息等因素造成的“疫苗犹豫”现象——延迟或拒绝接受安全疫苗接种服务“正成为全球免疫规划越来越大的挑战”,“‘疫苗犹豫’问题应该作为国家免疫规划的优先事项得到关注和应对”[1]。世卫组织高级顾问杜洛克(PhilippeDuclos)指出“疫苗犹豫”除了受疫苗安全性问题与对其的恐惧影响外,还有其他众多影响因素[1]。
   近年来国内关于疫苗的危机事件接连发生,使公众对疫苗产生信任危机,适龄儿童接种率逐年下降[2]。有研究通过对湖南、广东与河北省随机抽样开展电话调查,得出在媒体报道2013年乙肝疫苗事件后,公众对疫苗的安全性产生疑虑,出现了儿童家长接种犹豫与抗拒接种现象的结论[3]。同样有研究通过电话调查了11个省份后发现,2016年山东非法经营疫苗案对儿童家长关于疫苗接种的信任度产生广泛影响,且短期恢复缓慢[4]。“一旦民众接种疫苗的信心动摇,将给公共卫生体系带来灾难性影响”[5]。
   在疫苗危机事件中,媒体是公众获取疫苗相关信息的重要途径之一。媒体如何报道疫苗安全这类重大公共医疗卫生事件将对公众感知疫苗产生重要影响。疫苗安全涉及主体广泛、关联生命安全,议题具有敏感性、专业性与科学性,在报道过程中需要进行规范化处理以有效传递科学信息,避免民众解读出现偏差,以造成不必要的社会恐慌与不满。论及疫苗安全与新闻媒体的联系,胡颖廉在《我国疫苗供应和监管体系现状及完善对策》(2014)中指出媒体“未用科学精神对待问题”,在报道中做出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武断预判。中央级党报作为我国最具权威性的传统媒体,在政府与公众的信息传递之间扮演着重要角色,其报道也影响着国内其它媒体对该议题的处理,是其它媒体转载官方消息的重要来源。因而,中央级党报关于疫苗危机事件的报道是值得研究的对象。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案例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人民日报》《新华每日电讯报》与《光明日报》三家中央级党报关于2005年安徽泗县甲肝疫苗事件、2010年山西疫苗事件、2013年底2014年初乙肝疫苗事件、2016年山东非法经营疫苗案的报道文本,探究中央级党报报道疫苗事件的新闻框架。这四起疫苗事件跨度長达十年之久,且具有共性:政府权威部门认定这四起事件中所涉及的疫苗本身没有质量问题,而是运输、管理等其它环节出现了问题。这使研究更具科学性。
  (二)理论框架
   受众所接收到的、感知到的“事实”是媒体的报道框架建构起的“媒介事实”,受众对于事件的理解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新闻文本的影响。本研究借用框架理论——目前应用于研究新闻文本的框架、框架化与框架效果,对应着传播内容、新闻生产和传播效果三大领域,探究中央级党报的新闻文本在呈现疫苗事件时采用的框架与其特征。
  (三)样本抽取
   本文选取《人民日报》《新华每日电讯》和《光明日报》对上述四起疫苗事件的报道作为样本。这三家媒体是具有代表性的中央级党报。在“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与“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中通过关键词检索与时间检索相结合的方法,得到《人民日报》样本50篇、《新华每日电讯》样本22篇、《光明日报》样本15篇,总计样本87篇。
  (四)研究类目
   根据疫苗事件的报道初步统计分析,设计主要变量为:新闻体裁、消息来源与报道角度。
  1.新闻体裁。本文将报道体裁分为消息、通讯/特写、评论、深度报道/综合报道。
  2.消息来源。本文将消息来源划分为八类:官方机构(人员)、专家学者、媒体、行业组织(人员)、接种者及其家属、其他民众、模糊信源以及国际组织。
  3.报道角度。本文将报道主题归纳为以下七个类别,并给出操作化定义。一篇报道可能涉及多个报道角度,笔者限定每篇报道的角度不超过四个。七个类目及其操作化定义、代表文本(仅列出标题)如下。
  (1)追究责任:追究涉事人员的责任。典型报道:《安徽泗县违规接种疫苗案开审三被告涉嫌玩忽职守罪》(《人民日报》2005年9月29日)、《非法经营疫苗系列案联合调查组赴山东全面开展案件调查处理》(《人民日报》2016年3月30日)。
  (2)疫苗安全:强调涉事疫苗质量合格。典型报道:《疫苗可以放心打(民生视线)》(《人民日报》2010年4月15日)、《两部委通报:未发现康泰乙肝疫苗存在质量问题》(《光明日报》2014年1月4日)。
  (3)问题定性:定义疫苗事件产生的原因。典型报道:《安徽泗县疫苗事件卫生部初定为群体性心因性反应》(《人民日报》2005年6月30日)、《三部门联合对山东非法经营疫苗案做出回应疫苗流通监管存在漏洞》(《光明日报》2016年3月25日)。   (4)疫苗事业:强调接种疫苗之于疾病预防的意义,呼吁科学接种。典型报道:《疫苗接种不能因噎废食》(《人民日报》2005年7月28日)、《乙肝疫苗接种率下降或致传染病暴发》(《光明日报》2014年1月25日)。
  (5)建议对策:关于加强疫苗流通和管理的建议或政策。典型报道:《加强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工作管理》(《人民日报》2006年3月18日)、《疫苗流通应该减少“二传手”(见解)》(《人民日报》2006年4月12日)。
   (6)事件进展:公开注射涉事疫苗的人员状况、对涉事疫苗的处理情况、相关机构部门展开调查的进展以及疫苗事件造成的影响等。典型报道:《不良反应患者大部分出院(连续报道)》(《人民日报》2005年7月5日)、《非法经营疫苗系列案联合调查组赴山东全面开展案件调查处理》(《人民日报》2016年3月30日)、《乙肝疫苗风波后,国产疫苗市场或现饱和》(《新华每日电讯》2014年1月7日)。
  (7)科普知识:对疫苗接种知识与生产管理流通知识进行科普与教育。典型报道:《疫苗可以放心打(民生视线)》(《人民日报》2010年4月15日)、《疫苗成“疑苗”打还是不打?“疫苗焦虑”亟待权威解答》(《新华每日电讯》2013年12月25日)。
  三、研究发现
   通过对三家中央级党报就四起疫苗事件的报道分析发现,中央级党报对四起事件的报道强度不高,报道体裁以消息为主,官方信源占据压倒性优势,报道角度趋同,事件进展类、疫苗安全类与追究责任类三类角度更为频繁,总体上趋于均衡。
  (一)报道强度
   报道强度反映了一定时期内中央级党报对四起疫苗事件报道的频次、集中度与连续度。据统计(如表1所示),《人民日报》对四起疫苗事件的报道总数量远远超过《新华每日电讯》与《光明日报》,表现出了对疫苗事件更多的关注。而相较于其它三起疫苗事件,关于2010年山西疫苗事件的报道数量最少,获得的关注也最少。这与疫苗事件的影响力有关。事件涉及地区越广、涉及人数越多、讨论越激烈、中央政府的重视程度越高,中央级党报的报道强度就越强。以2016年山东非法经营疫苗案为例,涉事疫苗流入我国24个省市,涉及地区广、涉及人数多,国内外讨论激烈,国务院、食品药品监督总局等国家官方机构对该事件高度重视与关注,因而中央级党报对该事件的报道数量也越多。传播范围较窄、舆情发酵期较短、影响力相对较小的疫苗事件,中央级党报的报道强度会降低。
  总体而言,因疫苗事件性质为负面,中央级党报对四起事件的报道强度并不高。
   统计发现,2005年安徽泗县疫苗事件,三家媒体反应最快的为《新华每日电讯》,其于2005年6月26日开始报道,距离事件2005年6月20日首次报道的时间为6天(如图1所示);2010年山西疫苗事件与2013年底2014年初乙肝疫苗事件,《人民日报》与《新华每日电讯》皆同时反应,前一事件距离首次报道的时间为1天(如图2所示),后一事件距离首次报道时间为12天(如图3所示);2016年山东非法经营疫苗案,《人民日报》反应最快,距离事件首次报道的时间为2天(如图4所示)。从反应时间上看,中央级党报并未表现出反应速度的提高或变缓慢。中央级党报对事件的反应可能取决于事件需要表态的迫切程度与调查进展。同时也体现中央级党报在报道疫苗事件时的谨慎态度。
  (二)新闻体裁
   报道内容的呈现受到新闻体裁的影响,新闻体裁影响着报道框架。统计发现(如表2所示),《人民日报》《新华每日电讯》与《光明日报》关于四起疫苗事件的报道体裁是多样的,《人民日报》与《光明日报》皆是消息占比最高,《新华每日电讯》的消息占比为31.82%,也较高。消息的体裁特点是以事实陈述为主,简洁明了。这说明中央级党报在报道四起疫苗事件时强调高效准确地传达事实信息。中央级党报还重视对深度报道/综合报道的运用,注重事件进展状况的呈现与原因分析,提高说服力。
  (三)消息来源
   消息来源也称信源,对报道框架的建构有着重要影响。通过统计(如表3所示),来自官方机构与人员的信息拥有压倒性优势,占比达60.18%,成为消息来源最多的一方。模糊信源的占比其次,专家学者与行业组织和人员的意见也得到呈现,国际组织的消息来源比例较低,主要用来强调国产疫苗的安全性。接种者及其家属与其他民众的信息只有《新华每日电讯》予以呈现,成为中央级党报的话语弱势群体。值得注意的是,媒体的信息来源比例为零,中央级党报在报道四起疫苗事件时没有以“媒体名称+信息内容”的形式提及过事件中其它媒体的报道。
  (四)报道角度
   同一议题有不同的切入角度,不同的切入角度涉及了对新闻材料的选择、整合与加工。报道角度影响着报道框架的建构。据统计(如表4所示),《人民日报》报道角度最频繁的三类是事件进展类、疫苗安全类与追究责任类,免疫事业类最少;《新华每日电讯》报道角度前三类是事件进展类、追究责任类与问题定性类;《光明日报》则是疫苗安全类最多,免疫事业、事件进展与科普知识比例一致,居其次。由此可见,三家中央级党报在报道角度上是趋同的。
   总体上,七类角度的报道比例比较接近,趋于均衡。中央级党报关注事件最新进展,关注与事件相关的政策法规,强调疫苗质量安全,追究涉事人员责任,传达科学疫苗接种知识。
  四、研究结果与讨论
  (一)时效性让位于准确性,报道寻求谨慎
  中央级党报在报道四起疫苗事件时,并未急于抢时效,距离事件中其它媒体首次报道的时间,短则1天,长达12天,并且体裁主要以消息为主,《人民日报》与《光明日报》消息体裁的比例均占60%以上,《新華每日电讯》消息体裁的比例也超过33%。此外,中央级党报的报道表现出时间不连续的特点,当事件出现重大进展或转折时才会进行报道。这说明在时效之外,中央级党报更关注报道的准确性,表现出谨慎的特点——疫苗接种是关系重大的公共卫生事业,疫苗质量安全事关公众尤其是少年儿童的生命健康,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说,这是不可触碰的“红线”。报道稍有不慎,便会挑动民众的敏感神经。   (二)平衡性让位于专业性,报道寻求科学
  消息来源是新闻框架的影响因素,影响公众对议题的认知。为了追求新闻的客观性,平衡报道成为新闻的操作指南。而中央级党报在报道四起疫苗事件时,消息来源主要集中于官方机构与人员,强调政府对事件的高度重视、疫苗检查结果安全以及依法追究责任;行业组织与人员、专家学者,强调科学看待疫苗接种、普及疫苗科学知识;模糊信源来源多元,涉及官方、专家学者、媒体、相关医院、接种者及其家属与其他公众等,以介绍事件背景与进展,接种者与其他公众的信息引用极少。疫苗生产、流通、管理与接种问题具有专业性与科学性,同时,霍夫兰的研究表明,信源的可信度受传播者信誉与专业权威性的影响[6],报道在消息来源上的筛选体现出了党报对权威性与专业性的偏好。官方机构与人员的信息引用频次更高,也反映了中央级党报的官方立场与定位属性。
  (三)报道角度多元化,报道寻求全面
   根据统计结果,追究责任、疫苗安全、问题定性、建议对策、事件进展、科普知识与免疫事业七个报道角度的占比较为接近,中央级党报在报道四起疫苗事件均采取了全面策略。这不仅由于该议题牵涉面广,也由于当有关疫苗的问题出现时,公众目光广泛聚焦于该议题,公众的社会个体特征影响其关注的偏向。因而中央级党报谨慎跟进事件时,从法律责任、政策措施、个体应对等多个角度,为公众提供更多元、更全面的信息,回应公众关切,试图把公众对疫苗接种的疑虑与恐慌降到最低,尽可能减少对国家免疫事业的影响。
  (四)其它媒体与民众成为话语弱势群体
   新闻报道的信息来源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不同话语群体对媒介接近使用权的竞争,对新闻框架的建构有重要影响。霍尔认为媒体话语场域的掌控者即是现实权力的所有者,而施莱辛格等人则强调“优先的解释权”具有偶然性与策略性[7]。实际上这反映了“消息来源作为社会行动之竞争者,彼此竞相在媒介论域争取论述的主控权。并试图接近媒介,以争取其接纳论点,成为新闻框架的核心与基本立场,从而影响社会大众”[8]。根据信源这一变量的统计结果,本研究发现中央级党报对媒体信源模糊化与剔除——来自其它媒体的信息极少,并采用“据报道”之类的表述,民众信源(包括接种者及其家属、其他民众)也仅占2.71%,成为疫苗事件中的弱势话语群体。
   事实上,四起疫苗事件引起了全国媒体的广泛关注和报道,并且具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而疫苗接种与公民生命健康安全息息相关,民众应该被给予更多表达意见的机会。《人民日报》《新华每日电讯》与《光明日报》三家中央级党报在报道时不约而同地对其它媒体信源和民众信源进行了筛选与过滤,以此试图向公众传递更多关于疫苗接种的积极认知,引导舆论方向,维持社会稳定。
   中央级党报反映出其与其它媒体间缺乏沟通和对话,更甚者,可能是一种博弈——因媒介不同、定位不同等多种因素而促成的争取公众注意力之间的博弈。这一猜想是否成立,在疫苗事件中媒体间缺乏沟通和对话是否会分裂公众对疫苗接种的认知?媒体改善和加强沟通与对话是否会促进公众对疫苗接种的认知?这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探究。
   参考文献:
  [1]世卫组织.“疫苗犹豫”正成为全球免疫规划越来越大的挑战[OB/OL].https://www.un.org/sustainabledevelopment/zh/2015/08/vaccine-hesitancy-who/.
  [2]苏婧.媒介化现实与科学的危机——疫苗接种与媒体报道国内外研究综述[J].全球传媒学刊,2017,4(4):100-119.
  [3]余文周,李放军,张振国,等. 2013年媒体报道乙型肝炎疫苗事件后部分省儿童家长对预防接種信任度的调查分析[J].中国疫苗和免疫,2014(3):233-236.
  [4]余文周,吉赛赛,刘静,等.山东非法经营疫苗系列案件对儿童家长预防接种信任度影响的连续性监测分析[J].中国疫苗和免疫,2016,22(6):601-605.
  [5]胡颖廉.我国疫苗供应和监管体系现状及完善对策[J].中国药物评价,2014(3):175-179.
  [6]CarlI Hovland,Arthur A Lumsdaine,Fred D Shemed:Experiments on Mass Communication,P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49:22.
  [7]金苗.说者被说:政府信源干预与媒体信源管理——《曼谷邮报》头版专栏泰军紧急状态行动报道实证研究[J].国际新闻界,2011(10):60-66+108.
  [8]臧国仁.新闻媒体与消息来源——媒介框架与真实建构之论述[M].台湾:三民书局,1999:162.
  [责任编辑:艾涓]
其他文献
摘要:在当下的互联网时代,自媒体凭借着强大的网络号召力,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网络意见领袖。网络意见领袖作为网络舆论场中的中转环节,肩负着维护社会稳定的传播责任。本文以网络意见领袖“新世相”为典型案例,以社会责任理论为主要切口,通过对“新世相”发布在微信公众号的原创文章进行内容分析,来研究在信息快速多元传播的背景下,网络意见领袖到底要承担怎样的社会责任,以促进网络传播伦理的建构完善,避免网络舆论环境过
期刊
摘要: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2019第4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网络游戏》显示,我国网络游戏用户达4.49亿,占网民总体的57.8%。21世纪的网络传播成为了游戏的盛宴[1],纷繁众多的游戏海洋中,“橙光游戏”作为在线游戏网站吸引了无数玩家的注意,并形成了独特的产业链模式。本文集中探讨以“橙光游戏”为代表的文字剧情类互动游戏网站,在网络时代下生存发展的传播策略。  
期刊
摘要:在新媒体大行其道的环境下,副刊能否撑起都市报的“半边天”?不少都市报都在尝试和突破。本文从《华西都市报》副刊《宽窄巷》的实际编辑工作出发,提出了应从主题矩阵化、选题系统化、类型兼容化、生产社会化4个方面重构都市报副刊“四化”建设的建议。  关键词:都市报;副刊;“四化”建设;《华西都市报》  中图分类号:G21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20)12-0074-03  
期刊
摘要:电视剧《破冰行动》取材于2013年广东“雷霆扫毒”专项行动,该剧凭借其影像的真实还原力度与“以人为本”的创作理念,赢得了收视与口碑双丰收。本文将从主角英雄式成长、多面人性群像塑造角度剖析《破冰行动》的艺术创作内核,同时触及剧中所承载的大国意识与宗族社会景观,从多重视角解析该现实主义力作。   关键词:《破冰行动》;现实主义;人性;宗族文化   中图分类号:J90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期刊
摘要:随着移动互联时代的到来,在线音频平台已经成为使用最普遍的场景应用工具。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在线音频市场用户达4.89亿,占全国网民用户规模的一半以上,预计2020年在线音频行业用户规模将达5.42亿[1]。庞大的用户流量和“耳朵经济”背后呈现出网络音频平台发展的新生态。据报道,2020年1月,“荔枝”在纳斯达克上市成为第一个上市的在线音频平台,被人们称为“中国在线音频第一股”。本文将以荔
期刊
摘要:随着媒体融合国家战略的日渐深入,一个全新的全媒体时代正向我们走来,在新闻战线风起云涌变革的当下,出版领域也悄然推进着融合的进程。本文从诗人薛保勤新著《风从千年来》入手,分析诗歌通过网络传播成为爆款的核心要素,探究全媒体时代诗与歌灵动交融的可能,从而试图为未来诗歌出版提供一条可以借鉴的新路径。  关键词:全媒体时代;薛保勤;诗与歌  中图分类号:I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
期刊
摘要:低俗化现象是影响短视频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短视频的低俗化发展广泛,研究受众面临低俗化的态度是研究短视频低俗化的关键问题之一。本文运用内容分析法,随机抽取抖音平台的短视频作为样本,研究短视频低俗化、短视频用户评论态度、网络意见领袖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受泛娱乐化和“信息茧房”的影响,短视频用户更倾向于赞成态度,低俗化倾向并不会对用户赞成或反对态度的评论倾向产生影响;网络意见领袖通过发挥传
期刊
摘要:国庆70周年是我国重大的历史事件,受到了全世界的瞩目,这其中也不乏來自拉美国家的目光,总体看来,拉美国家主要的新闻媒体呈现的中国形象较为客观。此外,由于拉美媒体总体上对西方信源的依赖、拉美各个国家与中国关系的远近不一和各个媒体对华态度的巨大差异,使得不同媒体对中国国庆70周年的报道在文章数量上差距悬殊,质量上良莠不齐,呈现出的中国形象也可谓“参差不一”。  关键词:国家形象;拉丁美洲;国庆7
期刊
摘要:历史民俗小镇积淀着古建筑群的历史底蕴,体现了当地的文化传统。历史民俗小镇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其的扶持力度。一方面,历史民俗小镇可以传承和发展地方特色文化,另一方面,其发展又能极大地带动当地经济发展。本文在整合与梳理长临河老街故事挖掘和价值开发资料的基础上,把长临河古镇作为历史民俗小镇中的一个具体案例进行探究,并提出具体的实施方法,以期对中国历史民俗小镇的未来发展
期刊
摘要:刘海粟的油画作品《太湖工人疗养院之雪》在用色上既延续了中国画“随类赋彩”之要义,不以色碍墨,又借西方近现代色彩学、心理学、物理学知识,以东方笔触,表西方印象派画面造型,可以看到中国传统文化中器、物、观念与美的体验在其作品中的集中体现。绘画作品,作为一种特殊的“有象之器”,与物结合,在观念的适性引领下,形成了一种自然和谐,而对“美”的认识的不同,也决定着画面的风格面貌。   关键词:刘海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