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的诗性寻找和理性回归

来源 :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nsancaic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教学乱象横生,且持续动乱的势头依然十分强劲。对此,即使语文教育界有清醒的认识,但也缺少有力的遏制。其实,“作文”这个概念本身就是应试教育的产物,很多以作文面目出现的高招、妙招往往奔忙在“反作文”的道路上。
  王荣生教授指出:“动态的写作能力被转化为静态的写作得分。权威考试塑造了‘写作能力’,塑造着中小学‘作文’。”浙江台州一中的语文特级教师董承理说:“‘作文’是典型的伪写作,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禁锢着学生的思想,扭曲了学生的灵魂,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在训练新时代的公共话语的应声虫,和现代教育的精神背道而驰。作文教学,必须按照‘写作’的本质要求,进行全面的改造。”
  可惜这些年来,无论是闹得轰轰烈烈的课程改革,还是各种此起彼伏的教学论争,都是批判多于建构;作文教学到底怎么搞,依旧是横亘在所有语文教师面前的突出问题。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局面难免以讹传讹、谬种流传;如果语文教师再以其昏昏,使其昭昭,则作文教学的荒芜和衰退就更加触目惊心。因此,对作文教学的认知、思辨、剖析、梳理、探寻,依然迫在眉睫、任重道远。
  问源:传统写作经验的启示
  从“关关雎鸠”开始的那声吟唱,奏响了汉语言文学的交响曲,这支曲子波澜壮阔、异彩纷呈,而只有长年累月浸淫在这个古老国度的人才能真正领略。时至今日,任何以汉语为背景(包含思维方式和书写形式)的写作,都离不开对传统写作的继承和扬弃。理想的教写作的教师,必然是能深谙个中况味、有一定文学造诣的专家。起码应该大略知道要把怎样的传统写作经验教给学生。
  于是,教师就接受了一些或明或暗的经验教化:重视立意——“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强调选材——“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锤炼文辞——“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善于析理——“论如析薪,贵在破理”,如此等等,不一而足。这些的确都是宝贵的写作经验,但有的并不具有“可教性”:立意受限于文学思维,选材受限于生活体悟,文辞受限于语言素养,析理受限于个体格调。如果把这些写作经验和应试教育结合在一起,就会诞生一些乖戾的作文技巧。六朝时期的浮靡骈文,明清时期的八股文,其实都顺应了时势,但经不起时间的检验,是“伪文学”。人们挞伐作文模式,但又不知道真正的写作规矩是什么,作文教学就耗费在质疑与维护的路上不能自拔。因此,即便是为了探索应试教育背景下的写作教学真谛,正本清源、探寻文道的工作也会永无止境。
  当然,这里的探讨主要围绕散文写作展开。因为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大家不约而同地奔向了一个胡同口:小学生主要写记叙文,初中生主要写叙事类散文,高中生主要写议论性散文,其弊端甚多,尤其是对文学性散文写作的过分倚重,误导了作文教学的方向。但这一现状在短期内难有革新和突破,或者找不到更好的替代,姑且抛开争议,就事论事。在此,笔者侧重谈谈容易被忽略掉的三个传统写作经验:
  首先,传统写作讲究实用原则。古代散文分记言和记事两种。《尚书》记言,《春秋》记事,记言的发展为论说文,如诸子百家;记事的发展为史传文,如二十四史;抒情散文出现得更迟,有时夹在叙事中。不管记言还是记事,都讲究实用。一方面,文史哲不分家,“文以载道” 的创作主张占据绝对优势和统治地位,封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才是根本,诚如郁达夫说:传统散文的心是“尊君、卫道、孝亲”。于是,曹丕才会把文章提高到“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的高度。另一方面,祭文、书信、史传、游记、时论等各种散文形式,都和作者的生活密不可分,都是为了运用而述作的文字。王夫子所说的“身之所历,目之所见”,才是散文写作源源不断的素材泉眼,为了艺术而艺术的怡情养性之作不是文脉之所在。
  其次,诗歌是传统文学的精髓。对此,余光中先生有很著名的论断:“原则上说来,一切文学形式,皆接受诗的启示和领导。对于西方,中国古典文学的代表,不是文起八代之衰的韩愈,而是诗人李白。英国文学之父,是‘英诗之父’乔叟,而不是‘英散文之父’亚佛烈王或威克利夫。在文学史上,大批评家往往是诗人,例如英国的柯文治和艾略特,我国的王渔洋、袁子才和王观堂。在‘简明剑桥英国文学史’(The Concise Cambridge History of English Literature)中,自一九二○至一九六○的四十年间,被称为‘艾略特的时代’。在现代文学中,为大小说家汉明威改作品的,也是诗人庞德。最奇怪的一点是:传统的观念总认为诗人比其他类别的文学作家多情(passionate),却忽略了,他同时也比其他类别的文学作家多智(intellectual)。文学史上的运动,往往由诗人发起或领导。九缪思之中,未闻有司散文的女神。要把散文变成一种艺术,散文家们还得向现代诗人们学习。”余先生说得足够充分,可以感同身受,作为一个诗歌的国度,村夫走卒,人皆可以言诗,人们背的古诗远远多于古文,林语堂说,诗歌是我们的宗教。
  再则,比喻是文学思维的滥觞。何谓比喻?《说文解字》中说:比,密也;其本义谓相亲密也。又说:喻,告也;凡晓谕人者,皆举其所易明也。比喻的早期含义就是,用最亲密相近的事物举例,让听话的人容易明白说话者要表达的内容。如果不从狭义的修辞手法的角度来看待比喻,它就是人们认识事物的一种方式,即解说甲事物,而用乙事物来打比方。那些文思敏捷者,立即会由甲事物产生联想、迁移、转化、推演,并很快找到那个中意的乙事物;那些悟性迟钝者,却徘徊在从甲事物通往乙事物的路上,百思不得其解。《周易》中只是出现了比喻的萌芽,所以它是一部哲学著作,不是散文作品。《尚书》中已经有严格意义上的比喻,如:“肇我邦于有夏,若苗之有莠,若粟之有秕。”所以,《尚书》才是中国古代散文已经成熟的标志。不仅如此,甚至可以认为,比喻还是文学思维的渊薮。没有比喻,或者只有蹩脚的比喻,诗歌死亡、散文死亡、小说危殆、戏剧危殆。反之,有了妙趣横生、文采斐然的比喻,市井之言都丰韵灵动。在诸多修辞手法中,比喻的地位无出其右,它常和拟人、夸张、双关、排比等结合在一起,让文学语言既恢宏壮阔,又柔媚多姿。   出路:诗性寻找和理性回归
  取法乎上,方能得其中;取法乎中,只能得其下。厘清了上面这些传统文学的遗产,要试着为中学生写作(或者叫习作)找到一些出路。不能拔高要求一群孩子积淀深厚、境界开阔、立言警策,也不能奢望他们的作文意旨高远、文脉昭然、切问生命;在通往终极关怀的路上,在从人性抵达神性的途中,基本目标是进行作文教学的诗性寻找和理性回归,让学生学会感悟生活、拥抱生活、书写生活、享受生活。因为写作和阅读、和旅游、和购物、和打牌一样,是一种愉悦的生活方式,可以帮助成长中的个体生命,逐步走向纯粹、灵敏、艺术、丰厚和圆融。
  首先,写作是个实在事。具体点讲,就是要在“微写作”的基础上进行分层级的作文训练,而日记是最好的载体。不要动辄就叫学生写一篇作文、一篇周记,他们要么绞尽脑汁瞎编乱造,要么行文粗鄙应付了事,远离生活的习作,不为运用而述作,不能让性情归真。通过日记这个平台,可以训练小诗、对联、赏析、书信、祝福语、短信、微信、微博、片段叙事等各种形式的“应用文”。实实在在,化整为零,绿色成长。比如,叙事能力弱,是现在学生写作的通病。一些很有名的作家,一些走红的网络写手,过于相信自己的才情和灵思,片面追求叙事的碎片化、语言的陌生化,误导了写作的风气。为此,教师得告诉学生,写好每一件小事,先学会了写好实际事物,才能想象和发挥。诸如对话推进、动作推进、人景交替、对比映衬等,都是很好的叙事方式,需要教师分解给学生一节一节地练习。
  其次,仿写是个大技巧。但凡艺术,都可模仿。书法、绘画、舞蹈、音乐,哪样艺术门类都是老师一步一步地教,学生一步一步地仿,最后出现创新和突破。许多大作家也是在模仿、借鉴中完成自我成长和超越的。骆宾王七岁时作《咏鹅》诗,现在的孩子再怎么早慧,也不会作出一首有韵的古诗来,那其实也是模仿的结果。孩子的话语系统本身直接受到成人的影响,在各种形式的模仿中逐步建立。而写作教学中,教师不示范、学生不模仿的现象比比皆是。写前讲一讲,写后评一评,写作始终在一个暗箱中操作,等到曝光的时候,再一棍子打死。仿句、仿段、仿篇的基本功不够,学习者揣摩不透蕴含在文字下面的个中三昧,那些枯燥的写作知识也根本用不上、用不来。孩子其实是天生的观察家,对初学者,不是一味引导他们观察生活、积累素材,而是叫他们模仿表达。如果教师自己不能示范,要从名家名作中取材,经常叫学生从自己的生活出发,模仿写作。
  然后,比喻是门大艺术。高尔基把语言称作“文学的第一要素”,相比于叙事能力,语言其实集中了文学的更多密码。语言素养中,的确有很多不可教的因素,而比喻应该是教师可控的、可教的最有价值的教学点位之一。比喻建立的核心要素之一是要能找到那个乙事物,它们来自哪里呢?一是阅读经验,二是生活体验,它们以各种形态直接或间接地介入生活。比喻建立的另一核心要素是思维方式的改变,就是要迅速、准确地找到甲事物和乙事物之间存在的联系。对此,教师的任务:一是要增加学生的阅读经验和生活体验,积学以广识;二是通过语言训练,促进学生的写作技能和思维能力的提高。仿写、造句、段落写作训练、在作文中穿插灵动的比喻句等,都是具体可行的办法。
  再则,学诗是个力气活。在目前的语文教学中,诗歌教育缺位,是十分严重的现象。让人引以为傲的诗歌,结果成了令人忌惮的文学样式,教学观念不对一定是导致此种现象的原因之一。若仅仅从诗歌的本质属性来看,弹性美、新奇美、情感美,包括闻一多所谓的建筑美、绘画美、音乐美,都具有很强的专业色彩,需要一定的文学素养,才可以解读和创作诗歌。于是,诗歌曲高和寡,人们望而却步。其实,诗歌承载的思想和情感的容量并不大,它是一种特别注重形式新奇的文学体裁。写离别、写乡愁、写爱情、写田园、写家国、写抱负,这些千篇一律的材料和情怀,被诗人拈来各种语言的外壳,诗歌就又活色生香。其中,诗歌的第一要素仍然是比喻,比喻是诗歌的生命线;另外,凝练表达是诗歌的另一核心技巧——对此,尤其要清醒,诗歌也罢,散文也罢,相比于舶来的西式长句,整齐的各种短句是传统文学给人们留下的宝贵财富。换句话说,教会写好灵动新颖的比喻句、错落有致的长短句,这就是诗歌教育。站在这个角度,学诗并不神秘,可以部分地转化成力气活。
  最后,创新是个伪命题。人们对陈腐的语言、题材、结构不胜其烦,创新似乎势在必行。但问题是,当写作和应试一结合,人们对创新的理解就出了偏差。在文学基本功并不扎实的前提下,不要侈谈创新。绚烂的中国文学,动人心者,是思想、是情感、是选材、是立意、是文辞。文章形式上,那些病历报告、问答式、数学证明题式、题记式、后记式,花样繁多,都近乎“伪写作”。题材上,前些年动辄拿历史说事的文章大家已经厌倦,风花雪月似的中学生散文已经引起警醒。它们都违背文道,为了创新而创新。学习写作,要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要从生活中提炼素材,要从一切经典表达的学习中构建自己的话语系统。既然用汉语写作,就应该挖掘汉语的内在精髓,学会汉语思维方式,这样,习作的根系才会深入民族文化的深厚土壤中,获得最丰富的营养。同理,既然教学生用汉语写作,也应该深入研究语言的基本规律,抓住影响写作的核心要素,理性、务实地教给学生写作的知识、技能,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文学素养,这样,作文教学才会有长足的进步。
  (作者单位:四川省绵阳外国语学校)
其他文献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的理论核心。对此陶行知有过许多论述,其内涵十分丰富。首先,生活含有教育的意义,生活即教育。其次,实际生活是教育的中心。陶行知始终把教育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进行考察,认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的,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须的教育。再次,生活决定教育,教育改造生活。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我们教师就是要从生活细微处入手,通过活动的开展,找寻教育的契机,探索活动的实施策
在医疗中,不论是中医或西医,目的都是为人类的健康服务。白求恩的精神在中国受人尊敬,现中医药在国外发展亦很好。中西各有所长都应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中医药在某些方面虽然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