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拨小学语文课堂的“快乐”之弦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paiai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生动形象,最富有情感、最贴近生活。因此语文课堂应该是令学生身心愉悦、让孩子无限憧憬的。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学生都说“学语文苦,学语文难”,他们认为语文课索然无味,问题难以解答。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如何拨动语文课堂的“快乐”之弦,让学生轻松有效地学习语文呢?作者阐述了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几点做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快乐情境;问题参与;合作交流
  语文,生动形象,最富有情感,最贴近生活。因此语文课应该是令学生身心愉悦的,让孩子非常向往的。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真正对语文感兴趣的同学不多,特别是农村学校,学生认为语文课索然无味,问题难以解答,“畏语文如畏猛虎”。语文课堂虽小,但有着广阔的天地、重要的作用,我曾跟孩子打趣道,好好学语文,语文会回报你们“三好”:一手好字,一手好文章,一副好口才。想要获得这“三好”,语文课必须进行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我们的语文课,往往只解放学生的耳朵,却堵住他们的嘴,捆住他们的手,由教师唱独角戏。试问,学生会爱上这样的语文课吗?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如何拨动语文课堂的“快乐”之弦,让课堂教学成为学生的一种享受,让学生在享受中获得知识,是每位小学语文教师的不懈追求。为了能让学生轻松、快乐、有效学习语文,笔者不断实践,积极改进,下面谈谈拨动语文课堂的“快乐”之弦的几点做法。
  一、善用情境,让学生在“玩”中快乐学习
  1.游戏教学,让课堂轻松愉悦
  拼音教学枯燥乏味,学生茫然又无奈。于是,笔者改变模式,在教学中融入他们喜闻乐见的游戏:“找朋友”和“邮递员送信”。课堂顿时沸腾起来,学生争先恐后地参与到学习中。他们边玩边学,很快就学会了拼读,而且印象深刻。背诵比较长的文段,笔者跟学生玩“师生接力”游戏——教师背上句,学生接下句。谁接不上了谁受罚。“耶!”学生欢呼起来,一个个摩拳擦掌、认真读背、仔细倾听,都想抓老师的“错”。游戏玩完了,学生朗朗上口了。
  学生学习疲倦了,笔者会跟学生玩“老师说”的游戏。适当地插入一两分钟的游戏,既能让学生消除疲劳,又可以让学生的大脑活跃起来,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
  2.鼓励表演,让课堂妙趣横生
  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课堂表演,是促进其对课文进行全身心感受的有效手段。把抽象的语言文字转化为形象的表情动作,不仅能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而且能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素质。小学生活泼好动,表现欲强,模仿能力高,不少课文都具有一定的表演性,因此,笔者常常适时引导学生课堂表演。
  学完《自相矛盾》后,笔者把舞台交给学生,鼓励他们大胆演绎。学生大有“撸起袖子干一场”的劲头,纷纷讨论怎么说、怎么做更贴切。表演时,学生滑稽的表情,夸张的动作,再配上惟妙惟肖的语言,逗得大家捧腹大笑。在表演中,在笑声中,学生对寓意理解得更透彻了。
  学完《狐假虎威》后,笔者鼓励学生充分发挥想像力,对文本进行大胆、合理的加工创造,自由组织表演课本剧。瞧,老虎被蒙住了的傻愣劲儿,狐狸的大摇大摆、神气活现,都被学生表现得淋漓尽致。最难能可贵的是配角(小猪、小兔……)即使一句台词也没有,也一本正经地躲在讲台一角,揣摩“老虎”和“狐狸”的心态。有的“动物”真的撒腿就跑,躲到桌子底下去了……
  二、巧借问题,让学生在“参与中”快乐学习
  1.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调动学生快乐参与
  古人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疑而能问,已得知识之半”。爱因斯坦也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没有深入的思考、潜心的研究是很难发现问题的。所以质疑就是学生积极思维的诱因,也是促其发奋学习的动力。有了质疑,学生就会产生求知欲,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求。
  学习《蒲公英的夢》一课时,在学生读完课题后,笔者顺势引导:“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学生立即七嘴八舌地说开了:“蒲公英做了一个怎样的梦?”“她梦见什么了?”“她为什么会做这样的梦?”瞧,多有价值的问题。在笔者的肯定和赞赏下,学生更积极地投入到课文的学习中了。学习《美丽的规则》时,一学生大胆提问:“老师,规则是美丽的,我觉得不太对吧?‘规则’怎能用美丽形容呢?”一“问”激起千层浪,预习过课文的同学马上理直气壮地反驳他了,顿时,课堂热闹起来。在激烈的争论中,在笔者的适时点拨下,学生懂得了“规则之美,人性之美”。
  2.巧设不同层次问题,让学生品尝快乐果实
  我们常抱怨“学生不配合我们”“学生上课总是心不在焉”为什么会这样呢?究其原因就在于我们设的问题太难了,他们解决不了,特别是后进生,即使再努力,他们也难以解决。久而久之,他们就会自暴自弃,不愿意听课了。其实,每个学生都希望得到老师的关注和赞赏,所以,老师在课堂上应尽量给予每位学生体验成功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尝到“努力跳一下就能摘到果子”的快乐。
  课文教学时,笔者会根据课文内容结合学生实际,精心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让每个同学都有发言的机会,体验展示自己思维成果的快乐。如,在教学《倔强的小红军》时,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笔者设计了几个难度不一的问题——热身题:找出描写小红军外貌、动作、语言的句子,并尝试正确、流利地朗读;运动题:从这些句子中,你感受到这是一个怎样的小红军?挑战题:通过品读句子,你收获到了什么?这样一来,学生根据自己的实力选择答题,人人快乐参与。而更多学生更愿意“跳起来摘果子”“摘到果子”的他们无不欢呼雀跃。
  教学《一个小山村的故事》,如果我们提出的问题是“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很多后进生可能回答不了。于是,笔者设计了“小村庄原来是什么样的?”“人们到山坡上砍树做什么?”“人们到底做了什么以至于小山村被山洪冲得无影无踪?”等难度较低的问题。果然,后进生也积极参与了。解决问题后,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对学习也就更感兴趣了。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有了激情的参与,才会有学习的渴望,才有表达的欲望,才会有智慧的灵动,才会引发学生深深的感悟、独特的体验。因此,教师要巧借问题,调动学生快乐参与,主动走进文本,在文本中快乐遨游、品尝成功的果实。
  三、合作探究,让学生在“交流中”快乐学习
  小组合作探究是新课程标准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有效的合作交流,不仅能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课堂上笔者改变“一问一答”的教学方式,倡导“合作探究”,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探索新知。学生在合作和交流中,感受不同的思维方式和思维过程,思维会被激活,会更开阔,更能迸发智慧的火花。讨论交流后,学生会集思广益,结论会更准确。而我们也能听到更精彩、独特的见解。
  在教学《船长》一课时,在学生分角色朗读船长哈尔威和洛克机械师、奥克勒大副的一段对话后,笔者抛出问题:“你认为哈尔威船长知道船此刻的情况吗?他为什么要问这些问题?你从中体会到什么?”几分钟后,举手的学生寥寥无几。笔者想着再给时间也是徒劳,于是,改让学生合作探究。只见学生立即热烈地讨论起来了,不一会儿小手争先恐后地举起,连平时不爱表现的学生也跃跃欲试,汇报如下:
  生:我们认为哈尔威作为一船之长,肯定是知道船此刻的情况的。他让大家从对话中知道炉子——停了,火——灭了,机器——停了,船已失去动力了。
  生:他这话其实是故意问的,目的是告诉船上的人,我们已经没有退路了,再这样一窝蜂地乱下去,我们只能全都葬身大海了。好机智的船长!
  生:我们也认为船长肯定知道当前船上的情况,他是想通过对话告诉船上的人:脱险时间只有20分钟,时间非常紧迫,听指挥才能脱险。好一个冷静沉着的船长!
  生:我们从“够了”看出船长想告诉人们,只要不乱,并听从指挥,他就能把大家安全地救出去。
  生:我们认为这些问题都是船长故意问的,因为当时的场面已经混乱得不受控制了,他通过这样一问一答,告诉人们只要现在开始不要慌乱,并且聽从指挥,就有足够时间安全逃生。
  看着学生一张张神采飞扬的脸,听着他们一个个精彩独特的见解,笔者也享受其中,享受这意外的惊喜……
  快乐的课堂,能让学生真实的情感自然流露,能让他们心灵的泉水自然流淌,能让他们在快乐中学到知识。快乐学习的学生就像掠过晴空的云彩,美丽多姿而又彰显个性色彩。这不正是我们所期望的吗?拨动语文课堂的“快乐”之弦,路漫漫兮,吾将继续上下求索。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学校的德育越来越被社会所关注,德育也是素质教育中重要的一部分。初中学生道德观、世界观、价值取向尚不完善,需要教师加以引导形成。德育工作的开展对于学生而言具有导向作用,对学生未来发展也有着积极影响,但是在当前我国应试教育背景下,德育在学校的地位边缘化。因此,在初中德育工作中应当有所创新,以提高其教育效果。本文对新课改下初中德育工作提出创新策略并进行分析。  【关键词】新课改;
【摘要】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指导者,在德育工作中,班主任更是重要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学生成长的道路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小学日常的教学活动中,语文班主任与学生的接触是最多的。因此,语文班主任在日常教学活动中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造成一定的影响。这就要求小学语文班主任在进行德育教学工作时,要注重自身的学科优势,有效地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班主任;德育  班级作为小学阶段最为基础的教学
【摘要】“待进生”在教育学上称为问题行为儿童。对待“待进生”,老师往往花费大量心血,却收效甚微。对于这个令人头痛的工作,怎样才能做好呢?凭着多年的教育经验,笔者认为,不妨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关键词】待进生;方式方法  一、尊重、信任  与其他学生一样,“待进生”也有他们的自尊心,有丰富的内心世界。他们渴望平等,渴望被人理解、接受和信任。可事实上,绝大多数的“待进生”在学校受到的是老师的冷落,优
【摘要】教学情况的不同,决定着不同的教学指导规律,随着教育改革深化,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在体育新课程改革和体育课程基本指导下,实行初中体育教学合班分项教学模式,能更好地发展学生的身体运动能力并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使学生在体育中考中取得优秀的成绩,为学生终身体育能力奠定良好基础。  【关键词】中考体育;合班分项;课堂效率;教学方法  教学规律是发展的,教学的规律——这是任何教学的人不能不研究和不能不解
【摘要】小学生年纪小思想幼稚,犯些小错误是有所难免的。学生犯了错误,教师要及时地进行批评教育,以帮助他们提高识别是非的能力,改正不良行为,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树立正确人生观。批评教育学生要讲究艺术,只要运用恰当的方法,就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关键词】师生;感情;学生;批评;艺术  小学生年纪小思想幼稚,犯些小错误是有所难免的。学生犯了错误,教师要及时地批评教育,以帮助他们提高识别是非的能力,
本报综合消息 三月的珠海,春暖花开。3月19日上午,由广东南方出版传媒教材经营有限公司和粤港澳大湾区英语教学教研联盟主办,珠海市袁也晴名师工作室承办的首次教研活动“初高中衔接阶段英语学科阅读教学的研究——主题式分级阅读研讨”在珠海市第二中学举行。  此次活动采取现场 线上的形式开展,吸引了来自珠三角各地市的近700名教师到现场观摩,线上同步观看人数约1.2万人次。《英语课程标准》研制组核心成员、北
【摘要】语文阅读活动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阅读材料中不仅包含语文的基础知识,同时也包含丰富的情感体验。在素质教育以及新课改的推进下,中学语文阅读也开始注重情感的渗透。但是从我国当前的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教师对情感教育方面仍比较欠缺,所以还需要能够从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出发,注重语文阅读中的情感渗透。本文主要对当前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情感渗透问题进行探讨,以期能够使学生在阅读的过
【摘要】立德树人是当前高中阶段教育的主要任务,也是高中班主任工作的重点。针对山区学校班主任德育工作的疏漏,在生本理念的指导下,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开展方式一定要与学生的实际认知特点相结合,以确保工作的开展取得有效的成果,让受教育者能够有认知、思想、心理上的综合性转变。本文建议山区高中班主任尝试以榜样树立、隐私沟通、实践活动、家校共育等方式来展开学生德育工作,以此来完善和建立良好的工作方法,实现对学生
【摘要】班主任与家长密切联系,相互配合,有效沟通能营造宽松和谐的教育氛围,有利于孩子健康的成长,因此家校的沟通是不容忽视的。本文从教育实践出发,根据班主任与家长沟通交流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探讨出一些有效的方法和策略,形成教育的合力。  【关键词】家校合力;真心教育;诚心沟通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影响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那么学校的教育过程就会像纸做的
【摘要】职业素养是我国当前教育改革关注的核心概念,培育学生核心职业素养既是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也是职业教育内涵发展的需要。本文在解析核心概念的基础上从分析《葡萄酒基础服务与品鉴》传统教学模式的问题入手,重点探讨基于核心职业素养的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化,通过团队合作的教学设计和课堂实施报告提出关于课堂思政、评价方式、教学策略等方面的见解。  【关键词】核心职业素养;课堂教学模式;中职;葡萄酒专业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