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论证了大连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重要意义,客观评价了大连对外开放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指出,大连应该将发展目标放在经济全球化及大连发展战略定位的大局中思考和谋划,依托辽宁、服务东北、辐射东北亚,深入实施“开放引领”战略。并从拓展对外贸易,提高利用外资质量以及扩大对外经济技术合作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对外开放;开放引领战略;对外合作
一、引言
从2005年的《关于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实施意见》到2009年的《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再到2012年的《东北振兴“十二五”规划》,国家正以亘古未见的力度助推东北对外开放。在此背景下,东北沿海经济带各个节点城市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大连作为东北沿海经济带最重要的节点城市,一直扮演着开放标杆的角色。近年来,大连的对外开放工作取得了突出的成效,实现了进出口总额、利用外资以及国际合作等方面的大幅增长。但同时,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能否顺利解决这些问题事关大连市能否全面落实市委十一次党代会提出的“开放引领”战略,事关大连能否最终完成建造面向东北亚开放的重要枢纽这一历史重任。为此,切实解决对外开放过程中的问题,全面提升对外开放水平是“十二五”期间大连首要破解的现实难题。
二、大连对外开放水平的发展现状
(一)对外贸易逆势上涨
“十一五”期间,国际经济环境面临着巨大的考验,但大连的对外贸易却经受住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巨大冲击,实现了量的倍增和质的飞跃。在“十二五”的开局之年,也继续保持着快速增长的势头。
由表1可见,2006年大连完成自营进出口总额293.24亿美元,其中,进口136.69亿美元;出口156.55亿美元。2007年,完成自营进出口总额363亿美元,增长23.8%。2008年,外贸进、出口双双迈上200亿美元新台阶,完成自营进出口总额449.09亿美元,增长23.7%。2009年,受外需不足的影响,进出口总额双双下降。出口208.18亿美元,下降12.42%;进口195.29亿美元,下降7.24%。2010年,大连外贸形势实现大幅逆转,自营进出口总额迅速回升到501.9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了24.4%。2011年,大连进出口总额达到585.2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6.6%。
出口商品结构得以提升。2006年至2009年,机电产品占总产品出口额的比重始终保持在45%以上,2010年更是突破50%大关,达到53.6%,提高了3.7个百分点,出口额为139.75亿美元,同比增长34.51%,远远高于全市增幅9.4个百分点。受国际经济环境变化的影响,大连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自2006年至2009年呈逐年下降的态势,但自2010年起,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额却出现了逆势小幅增长,达到40.3亿美元,同比增长52.8%。
(二)利用外资高速增长
大连不断创优投资环境,成为东北地区利用外资发展最快的城市。2006年,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22.45亿美元,2007年增长到31.6亿美元。2008年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50.1亿美元,2009年达到60.1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0.2%,居全省首位。2010年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额突破100亿美元大关,规模和增速在同类城市中名列首位。
“十一五”期间,大连累计新批外商投资企业2985家,其中投资额1000万美元的大项目超过600个;投资额5000万美元以上的大项目40个。2011年,新批准外商投资企业365家,投资总额91.2亿美元;投资总额1000万美元以上的外资项目124个,投资超亿美元的项目10个。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110.1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0%。2012年1至10月,新批准外商投资企业296家,注册外资金额40.94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65.5亿美元,同比增长14.5%。
(三)对外合作持续推进
2007年开始大连“走出去”战略得以全面实施,企业“走出去”的步伐进一步加快。全年新批“走出去”境外企业22家,总投资额5290万美元。签订对外承包和劳务合作合同1014项;实现营业额3.6亿美元,增长22.5%。2008年新批境外投资项目39个,总投资额0.8亿美元。2009年,实现境外投资额3.01亿美元,完成对外承包工程营业额5.9亿美元,劳务合作营业额达1.7亿美元。2009年至2011年三年间,大连共实现境外投资额16.48亿美元,实现对外承包工程营业额20.81亿美元,年均增长43.3%;完成对外劳务合作营业额4.8亿美元,年均增长7%。
三、大连对外开放面临的问题
(一)外贸发展形势严峻,抵抗风险能力薄弱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大连对外贸易发展的外部环境日益严峻。第一,世界经济复苏步伐放缓,外需增长动力不足;第二,美欧等先后出台“奖出限入”政策,实施“再工业化”,加剧了在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出口领域的竞争;第三,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分工,对大连传统优势产业和产品构成挑战。2011年,虽然世界经济有望复苏,但美欧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实施加剧了全球流动性泛滥,大宗商品价格不断提高,企业进口成本持续高涨;传统优势产品面临来自发展中国家的激烈竞争,企业的利润空间受到严重挤压。从自身来看,大连对外贸易规模的扩张还主要依赖于大型出口生产企业,加工贸易仍为贸易方式的主体,高端产业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所占比重有限,不能支撑出口的高速增长。此外,在大连的出口市场中,日本、欧盟、美国以及韩国的比重占大约50%,而这其中的50%又为对日贸易。过度依赖日本、欧盟等市场表明大连的对外贸易市场结构还极其脆弱,规避贸易风险的能力还比较差。
(二)利用外资存在诸多弊端
国际金融危机对跨国投资的冲击尚未完全消退,国际直接投资在短期内还难以得到全面恢复,国内各城市之间的招商引资竞争更趋激烈,加大了大连吸引外资的难度。从自身来看,第一、服务意识薄弱,利用外资的审批手续还比较繁琐,办事效率不高。第二、利用外资的产业结构不合理,投入第三产业的速度缓慢,牵动力大、产业链长的外资项目数量还比较少。第三、还没有形成一流的投资环境和专业化较强的企业集群,不能为外资企业提供相关产业配套,加大了外资企业的经营成本。 (三)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处于低端
第一,部分企业“走出去”的综合竞争能力较弱,设立研发中心、开展境外加工贸易等发展缓慢。第二,对外经济合作支持力度不够,专项资金的门槛较高,导致企业融资和信贷担保困难,降低了部分企业“走出去”的意愿。第三,大连对外承包工程主要集中在发展中国家,许多国家财政吃紧,大幅压缩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限制劳务输入以保护本国就业。近年来因为合作项目停工和雇主拖欠工资等原因引发的境外劳务纠纷事件日益增多,对大连“走出去”战略的顺利推进造成消极影响。
四、提高大连对外开放水平的对策建议
(一)发展对外贸易的具体措施
1.优化进出口结构,加强知名品牌建设。重点支持科技兴贸创新基地等出口基地建设,支持企业加大产品研发和自主创新力度,提高出口商品的质量、科技含量及附加值,实现比较优势由劳动密集型产品向资本和知识技术密集型产品转变。鼓励企业用好高新技术和机电产品的专项资金,加大高新技术产品、机电产品以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的出口比重。注重完善培育国际知名品牌的政策体系和市场环境,加大品牌培育工作的宣传力度。积极组织企业参加中国国际知名品牌展览会,扩大自有品牌的国际影响力,推动大连外贸走品牌化的发展道路。
2.实现加工贸易转型升级。适当提高市场准入门槛,严格限制能耗高和污染重的产业开展加工贸易,积极鼓励和引导服装、机械加工等劳动密集型的加工贸易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由单纯的加工逐步向设计、研发等上游环节以及营销、服务等下游环节发展,扩大配套生产能力,提升产品的质量和档次。同时,扶持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积极开展加工贸易,并从加工贸易制造为主向分销服务、售后服务以及研发、信息咨询等方向转型升级。
3.创造良好的贸易环境。建立进出口运行监测和协调联动机制,为对外贸易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经营环境。密切关注国际市场行情,做好重点出口商品、出口市场以及重点展会等的分析调研工作,及时把握大连外贸出口的运行态势。强化关贸、检贸、银贸、税贸合作,提高报关、报检、结汇和退税效率,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加强行业协会的协调服务能力,在防范内部无序竞争的基础上,组织企业形成对外谈判合力,提高大连出口产品的集体议价能力,积极应对来自国外的各种贸易壁垒、贸易摩擦以及反倾销案件。
(二)发展利用外资的具体措施
1.提高技术水平,提升利用外资质量。鼓励跨国公司通过组建合资企业等形式向大连转移高端技术,并通过生产制造和配套基地的建设延伸产业链条,完善生产体系。加大对世界500强和产业100强企业的招商引资力度,积极推进大连高新技术企业与跨国公司在科研与技术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外资流向更应重点流入高端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现代金融业,以及新能源和节能环保等产业,严格限制“两高一资”类的项目盲目流入,全面提升大连利用外资的科技含量和国际化水平。
2.利用外资提升产业结构。利用外资应注重加强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将引资重点放到提升产业层次、配置主导产业以及增强发展后劲上,将大连本地的产业结构调整与跨国公司的全球战略进行有效结合,创立和推广自主品牌,促进大连传统产业结构的改善和经济增长方式的实质性变化。另外,还应尽可能地引导外资流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实行科研机构与企业的联合攻关,实现技术创新的突破。并不断探索适合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商业模式,使大连成为全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排头兵。
3.强化外资监管力度,优化外资利用环境。应加强对外资项目的监管力度,认真做好对外资的筛选和评估工作,有效规避投资风险。要严格实行清洁生产审核、环境标识和环境认证制度,强化外资企业社会责任意识,防止其违法排污,破坏环境,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积极作用,实现企业、社会的可持续协调发展。同时,也要不断创新服务机制,提供优惠政策,优化引资环境,保障外来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打造“重商、护商、亲商”的浓厚氛围,不断提高大连利用外资的能力、水平和效率。
(三)发展对外合作的具体措施
1.不断开拓国际承包工程市场。要组织各种类型、各种层次的经济实体通过项目合作等方式参与国际承包工程,壮大国际承包工程企业队伍。鼓励综合实力和抗风险能力强的企业申请国际承包工程经营权,促进其与实力较强的国外承包商联合,共同投标承包境外大中型工程项目,培育更多的企业进入“全球承包工程225强”的行列。同时,还应在巩固欧美等发达国家承包工程市场的基础上利用对外经贸援助、成套设备输出等方式大力开拓东南亚、中东、西非等国的承包工程市场。
2.切实提高对外劳务合作水平。加大政府监管力度,按照“壮大优秀企业、扶持中间企业、淘汰较差企业”的原则,对外派劳务企业进行筛选和整顿,规范经营秩序,制止恶性竞争。督促外派劳务企业加强与出口信用保险等机构的通力合作,建立健全协调机制,防范和化解境外雇主破产、违约风险,以及境外政治风险等,保障外派劳务企业以及在外劳务人员的切身利益。建立完善的对外劳务合作培训体系。一方面要定期对外派企业经营者及从业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守法经营意识和管理水平。另一方面要推进计算机应用人员、护士、文秘、研修生等技术性劳务的输出,提升大连外派劳务的质量和层次。
参考文献:
[1]曾珠.中国对外开放新阶段的特点、问题及建议——关于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几点思考[J].当代经济管理,2008(02).
[2]桑百川,太平.推动环渤海地区对外开放[J].特区经济,2007(01).
[3]于洋,高天宇.大连对外开放再上新台阶[N].国际商报,2011.
[4]杨丽娟.大连对外开放以质取胜[N].辽宁日报,2011-12-20.
[5]徐伯元.优化软环境进一步提升大连对外开放水平[N].大连日报,2012-5-25.
*本文为2012年度大连市社会科学院立项课题,编号:2012DLSKYB094;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编号:DC110415。
关键词:对外开放;开放引领战略;对外合作
一、引言
从2005年的《关于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实施意见》到2009年的《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再到2012年的《东北振兴“十二五”规划》,国家正以亘古未见的力度助推东北对外开放。在此背景下,东北沿海经济带各个节点城市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大连作为东北沿海经济带最重要的节点城市,一直扮演着开放标杆的角色。近年来,大连的对外开放工作取得了突出的成效,实现了进出口总额、利用外资以及国际合作等方面的大幅增长。但同时,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能否顺利解决这些问题事关大连市能否全面落实市委十一次党代会提出的“开放引领”战略,事关大连能否最终完成建造面向东北亚开放的重要枢纽这一历史重任。为此,切实解决对外开放过程中的问题,全面提升对外开放水平是“十二五”期间大连首要破解的现实难题。
二、大连对外开放水平的发展现状
(一)对外贸易逆势上涨
“十一五”期间,国际经济环境面临着巨大的考验,但大连的对外贸易却经受住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巨大冲击,实现了量的倍增和质的飞跃。在“十二五”的开局之年,也继续保持着快速增长的势头。
由表1可见,2006年大连完成自营进出口总额293.24亿美元,其中,进口136.69亿美元;出口156.55亿美元。2007年,完成自营进出口总额363亿美元,增长23.8%。2008年,外贸进、出口双双迈上200亿美元新台阶,完成自营进出口总额449.09亿美元,增长23.7%。2009年,受外需不足的影响,进出口总额双双下降。出口208.18亿美元,下降12.42%;进口195.29亿美元,下降7.24%。2010年,大连外贸形势实现大幅逆转,自营进出口总额迅速回升到501.9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了24.4%。2011年,大连进出口总额达到585.2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6.6%。
出口商品结构得以提升。2006年至2009年,机电产品占总产品出口额的比重始终保持在45%以上,2010年更是突破50%大关,达到53.6%,提高了3.7个百分点,出口额为139.75亿美元,同比增长34.51%,远远高于全市增幅9.4个百分点。受国际经济环境变化的影响,大连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自2006年至2009年呈逐年下降的态势,但自2010年起,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额却出现了逆势小幅增长,达到40.3亿美元,同比增长52.8%。
(二)利用外资高速增长
大连不断创优投资环境,成为东北地区利用外资发展最快的城市。2006年,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22.45亿美元,2007年增长到31.6亿美元。2008年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50.1亿美元,2009年达到60.1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0.2%,居全省首位。2010年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额突破100亿美元大关,规模和增速在同类城市中名列首位。
“十一五”期间,大连累计新批外商投资企业2985家,其中投资额1000万美元的大项目超过600个;投资额5000万美元以上的大项目40个。2011年,新批准外商投资企业365家,投资总额91.2亿美元;投资总额1000万美元以上的外资项目124个,投资超亿美元的项目10个。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110.1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0%。2012年1至10月,新批准外商投资企业296家,注册外资金额40.94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65.5亿美元,同比增长14.5%。
(三)对外合作持续推进
2007年开始大连“走出去”战略得以全面实施,企业“走出去”的步伐进一步加快。全年新批“走出去”境外企业22家,总投资额5290万美元。签订对外承包和劳务合作合同1014项;实现营业额3.6亿美元,增长22.5%。2008年新批境外投资项目39个,总投资额0.8亿美元。2009年,实现境外投资额3.01亿美元,完成对外承包工程营业额5.9亿美元,劳务合作营业额达1.7亿美元。2009年至2011年三年间,大连共实现境外投资额16.48亿美元,实现对外承包工程营业额20.81亿美元,年均增长43.3%;完成对外劳务合作营业额4.8亿美元,年均增长7%。
三、大连对外开放面临的问题
(一)外贸发展形势严峻,抵抗风险能力薄弱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大连对外贸易发展的外部环境日益严峻。第一,世界经济复苏步伐放缓,外需增长动力不足;第二,美欧等先后出台“奖出限入”政策,实施“再工业化”,加剧了在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出口领域的竞争;第三,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分工,对大连传统优势产业和产品构成挑战。2011年,虽然世界经济有望复苏,但美欧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实施加剧了全球流动性泛滥,大宗商品价格不断提高,企业进口成本持续高涨;传统优势产品面临来自发展中国家的激烈竞争,企业的利润空间受到严重挤压。从自身来看,大连对外贸易规模的扩张还主要依赖于大型出口生产企业,加工贸易仍为贸易方式的主体,高端产业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所占比重有限,不能支撑出口的高速增长。此外,在大连的出口市场中,日本、欧盟、美国以及韩国的比重占大约50%,而这其中的50%又为对日贸易。过度依赖日本、欧盟等市场表明大连的对外贸易市场结构还极其脆弱,规避贸易风险的能力还比较差。
(二)利用外资存在诸多弊端
国际金融危机对跨国投资的冲击尚未完全消退,国际直接投资在短期内还难以得到全面恢复,国内各城市之间的招商引资竞争更趋激烈,加大了大连吸引外资的难度。从自身来看,第一、服务意识薄弱,利用外资的审批手续还比较繁琐,办事效率不高。第二、利用外资的产业结构不合理,投入第三产业的速度缓慢,牵动力大、产业链长的外资项目数量还比较少。第三、还没有形成一流的投资环境和专业化较强的企业集群,不能为外资企业提供相关产业配套,加大了外资企业的经营成本。 (三)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处于低端
第一,部分企业“走出去”的综合竞争能力较弱,设立研发中心、开展境外加工贸易等发展缓慢。第二,对外经济合作支持力度不够,专项资金的门槛较高,导致企业融资和信贷担保困难,降低了部分企业“走出去”的意愿。第三,大连对外承包工程主要集中在发展中国家,许多国家财政吃紧,大幅压缩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限制劳务输入以保护本国就业。近年来因为合作项目停工和雇主拖欠工资等原因引发的境外劳务纠纷事件日益增多,对大连“走出去”战略的顺利推进造成消极影响。
四、提高大连对外开放水平的对策建议
(一)发展对外贸易的具体措施
1.优化进出口结构,加强知名品牌建设。重点支持科技兴贸创新基地等出口基地建设,支持企业加大产品研发和自主创新力度,提高出口商品的质量、科技含量及附加值,实现比较优势由劳动密集型产品向资本和知识技术密集型产品转变。鼓励企业用好高新技术和机电产品的专项资金,加大高新技术产品、机电产品以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的出口比重。注重完善培育国际知名品牌的政策体系和市场环境,加大品牌培育工作的宣传力度。积极组织企业参加中国国际知名品牌展览会,扩大自有品牌的国际影响力,推动大连外贸走品牌化的发展道路。
2.实现加工贸易转型升级。适当提高市场准入门槛,严格限制能耗高和污染重的产业开展加工贸易,积极鼓励和引导服装、机械加工等劳动密集型的加工贸易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由单纯的加工逐步向设计、研发等上游环节以及营销、服务等下游环节发展,扩大配套生产能力,提升产品的质量和档次。同时,扶持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积极开展加工贸易,并从加工贸易制造为主向分销服务、售后服务以及研发、信息咨询等方向转型升级。
3.创造良好的贸易环境。建立进出口运行监测和协调联动机制,为对外贸易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经营环境。密切关注国际市场行情,做好重点出口商品、出口市场以及重点展会等的分析调研工作,及时把握大连外贸出口的运行态势。强化关贸、检贸、银贸、税贸合作,提高报关、报检、结汇和退税效率,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加强行业协会的协调服务能力,在防范内部无序竞争的基础上,组织企业形成对外谈判合力,提高大连出口产品的集体议价能力,积极应对来自国外的各种贸易壁垒、贸易摩擦以及反倾销案件。
(二)发展利用外资的具体措施
1.提高技术水平,提升利用外资质量。鼓励跨国公司通过组建合资企业等形式向大连转移高端技术,并通过生产制造和配套基地的建设延伸产业链条,完善生产体系。加大对世界500强和产业100强企业的招商引资力度,积极推进大连高新技术企业与跨国公司在科研与技术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外资流向更应重点流入高端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现代金融业,以及新能源和节能环保等产业,严格限制“两高一资”类的项目盲目流入,全面提升大连利用外资的科技含量和国际化水平。
2.利用外资提升产业结构。利用外资应注重加强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将引资重点放到提升产业层次、配置主导产业以及增强发展后劲上,将大连本地的产业结构调整与跨国公司的全球战略进行有效结合,创立和推广自主品牌,促进大连传统产业结构的改善和经济增长方式的实质性变化。另外,还应尽可能地引导外资流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实行科研机构与企业的联合攻关,实现技术创新的突破。并不断探索适合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商业模式,使大连成为全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排头兵。
3.强化外资监管力度,优化外资利用环境。应加强对外资项目的监管力度,认真做好对外资的筛选和评估工作,有效规避投资风险。要严格实行清洁生产审核、环境标识和环境认证制度,强化外资企业社会责任意识,防止其违法排污,破坏环境,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积极作用,实现企业、社会的可持续协调发展。同时,也要不断创新服务机制,提供优惠政策,优化引资环境,保障外来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打造“重商、护商、亲商”的浓厚氛围,不断提高大连利用外资的能力、水平和效率。
(三)发展对外合作的具体措施
1.不断开拓国际承包工程市场。要组织各种类型、各种层次的经济实体通过项目合作等方式参与国际承包工程,壮大国际承包工程企业队伍。鼓励综合实力和抗风险能力强的企业申请国际承包工程经营权,促进其与实力较强的国外承包商联合,共同投标承包境外大中型工程项目,培育更多的企业进入“全球承包工程225强”的行列。同时,还应在巩固欧美等发达国家承包工程市场的基础上利用对外经贸援助、成套设备输出等方式大力开拓东南亚、中东、西非等国的承包工程市场。
2.切实提高对外劳务合作水平。加大政府监管力度,按照“壮大优秀企业、扶持中间企业、淘汰较差企业”的原则,对外派劳务企业进行筛选和整顿,规范经营秩序,制止恶性竞争。督促外派劳务企业加强与出口信用保险等机构的通力合作,建立健全协调机制,防范和化解境外雇主破产、违约风险,以及境外政治风险等,保障外派劳务企业以及在外劳务人员的切身利益。建立完善的对外劳务合作培训体系。一方面要定期对外派企业经营者及从业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守法经营意识和管理水平。另一方面要推进计算机应用人员、护士、文秘、研修生等技术性劳务的输出,提升大连外派劳务的质量和层次。
参考文献:
[1]曾珠.中国对外开放新阶段的特点、问题及建议——关于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几点思考[J].当代经济管理,2008(02).
[2]桑百川,太平.推动环渤海地区对外开放[J].特区经济,2007(01).
[3]于洋,高天宇.大连对外开放再上新台阶[N].国际商报,2011.
[4]杨丽娟.大连对外开放以质取胜[N].辽宁日报,2011-12-20.
[5]徐伯元.优化软环境进一步提升大连对外开放水平[N].大连日报,2012-5-25.
*本文为2012年度大连市社会科学院立项课题,编号:2012DLSKYB094;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编号:DC110415。